紅魔複興,從挽留穆裡尼奧開始 第880章 布達佩斯遊記(2)
周悅舉著相機,拍了一張塞切尼鏈橋的全景,“燈光下的橋比白天更有氛圍感,尤其是倒影在河裡的樣子,像一幅油畫。”劉曉妍則注意到橋上有很多情侶在拍照,“這裡應該是布達佩斯的網紅打卡點吧,好多人都在拍情侶照。”季思涵看著橋下的多瑙河,輕聲說:“等下咱們坐遊船夜遊多瑙河,應該能看到更多好看的夜景。”
按照計劃,幾人提前訂好了多瑙河夜遊的遊船票。遊船停靠在塞切尼鏈橋附近的碼頭,船身是白色的,船頭掛著匈牙利的國旗,船上已經坐了不少遊客。幾人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遊船緩緩啟動,沿著多瑙河行駛。
遊船駛過塞切尼鏈橋時,橋上的燈光在河麵上形成了一道長長的光帶,隨著遊船的移動,光帶也在不斷變化。張依依趴在窗戶上,看著窗外的景色,“你看,國會大廈的燈光亮起來了,比白天更壯觀!”夜晚的國會大廈被黃色的燈光照亮,白色的建築主體在夜色中格外醒目,綠色的圓頂在燈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像一顆鑲嵌在城市中的寶石。
遊船繼續行駛,經過布達城堡時,城堡的城牆被燈光勾勒出清晰的輪廓,馬加什教堂的彩色屋頂在燈光下依然鮮豔,漁人堡的白色尖塔在夜色中像一個個守護城市的精靈。周悅不停按下快門,“夜晚的布達城堡比白天更有神秘感,好像在講述著古老的故事。”
季思涵拿出之前買的帕林卡酒,給每個人倒了一小杯,“嘗嘗匈牙利的特色酒,度數有點高,慢慢喝。”張依依抿了一口,酒液帶著水果的香甜,口感醇厚,“還挺好喝的,就是有點烈,臉頰都發燙了。”劉曉妍則拿出帶來的餅乾,“配著酒吃點餅乾,不容易醉。”
遊船行駛到多瑙河的中遊,兩岸的燈光越來越密集。東岸的佩斯城區,安德拉什大街上的建築被燈光照亮,商店的櫥窗裡擺放著精美的商品;西岸的布達城區,山坡上的彆墅亮著溫暖的燈光,像散落在山間的星星。幾人靠在窗戶上,靜靜欣賞著眼前的夜景,偶爾交流幾句,聲音輕輕的,生怕打破這份寧靜。
“今天一天也太充實了吧。”張依依靠在季思涵肩上,輕聲說,“從清晨的漁人堡,到中午的景觀餐廳,再到下午的蓋勒特山日落,晚上的多瑙河夜遊,每一個環節都特彆完美。”劉曉妍點點頭,“是啊,而且天氣也特彆好,沒有下雨,陽光也很柔和,拍照的時候光線剛好。”周悅笑著說:“我的相機都快存滿了,回去要好好整理一下,做一個布達佩斯的相簿。”季思涵看著窗外的多瑙河,“希望接下來的幾天,能看到更多布達佩斯的美好。”
遊船緩緩靠岸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幾人沿著多瑙河散步回酒店,塞切尼鏈橋的燈光依然明亮,橋上的行人比之前少了一些,偶爾有街頭藝人在彈奏鋼琴,悠揚的琴聲在夜色中格外動人。張依依忍不住停下腳步,跟著琴聲輕輕哼唱,劉曉妍拿出手機,錄下了這美好的瞬間。
回到酒店房間,張依依趴在床上,一邊翻看白天拍的照片,一邊在群裡分享:“今天的布達佩斯之旅圓滿結束!明天咱們去安德拉什大街和英雄廣場,聽說那裡有很多好看的建築和博物館!”劉曉妍回複:“我已經查好英雄廣場的開放時間了,明天早上九點出發,咱們可以慢慢逛。”周悅發了一張蓋勒特山日落的照片,配文:“布達佩斯的日落,值得珍藏一輩子。”季思涵則發了一句裴多菲的詩:“‘愛情價更高’,在布達佩斯,連風景都帶著浪漫的味道。”窗外的多瑙河靜靜流淌,帶著布達佩斯的溫柔與浪漫,也帶著幾人的歡聲笑語,流向遠方。
第二天清晨的布達佩斯還浸在淡淡的薄霧裡,佩斯城區的街道上剛有零星的咖啡館開門,烤麵包的香氣混著多瑙河的水汽飄進酒店房間。張依依是第一個醒的,她趴在窗邊看了會兒河對岸的布達城堡,轉頭就拍醒了睡在隔壁床的季思涵:“快起!今天要去國會大廈,我查了攻略,早上人少,拍照最出片!”
等幾人收拾好下樓,羅列已經在酒店大堂等著了,手裡還拎著剛買的羊角包和熱咖啡。“先墊墊肚子,國會大廈要逛小半天,彆餓著。”他把咖啡遞給劉曉妍,又把裝著麵包的紙袋塞給張依依——知道她愛嘗鮮,特意挑了撒著芝麻的傳統款。
從酒店到國會大廈不過十分鐘路程,越往前走,那座新哥特式建築的輪廓就越清晰。遠遠望去,國會大廈的白色牆體在晨光裡泛著柔和的光澤,綠色的圓頂像一顆巨大的寶石鑲嵌在屋頂中央,圓頂周圍還錯落著十幾座小尖塔,塔尖上的金色裝飾在陽光下閃著微光。張依依忍不住停下腳步,舉著手機拍個不停:“天呐,這也太壯觀了吧!比照片裡好看一百倍!”
走近了才發現,國會大廈的外牆雕刻著密密麻麻的花紋——有匈牙利曆代國王的浮雕,有聖經故事裡的人物,還有纏繞的藤蔓與盛開的花朵,每一處細節都精緻得像件藝術品。劉曉妍湊到介紹牌前仔細看,輕聲念給幾人聽:“這座大廈建於1885年,花了17年才完工,光是外牆就用了幾百萬塊磚和石材,內部還有好多珍貴的壁畫和雕塑。”
幾人提前訂好了導覽門票,跟著講解員走進國會大廈內部。一進門,巨大的圓形大廳就讓人眼前一亮——穹頂高達幾十米,繪著彩色的馬賽克壁畫,畫的是匈牙利的曆史場景,從遠古時期的部落到中世紀的王國,色彩鮮豔得像剛完成不久。大廳中央鋪著紅色的地毯,兩側是通往不同展廳的走廊,走廊的牆壁上掛著曆代匈牙利領導人的肖像,搭配著金色的欄杆,莊重又大氣。
“這邊是國會的議事廳。”講解員領著幾人走進一間長方形的房間,房間兩側排列著深色的木質座椅,前方是高高的講台,講台上擺放著金色的權杖。陽光透過巨大的彩繪玻璃窗灑進來,在地麵上投下斑斕的光影。周悅悄悄舉起相機,調至靜音模式,拍下了陽光落在座椅上的畫麵——木質的紋理在光影裡格外清晰,像在訴說著百年的故事。
張依依最感興趣的是大廈裡的“黃金樓梯”,樓梯的扶手和欄杆全是用鍍金材料做的,在燈光下閃著溫潤的光澤。她小心翼翼地摸著扶手,小聲跟季思涵說:“這也太奢華了吧,走在上麵都覺得自己像貴族。”季思涵笑著點頭,手指輕輕拂過樓梯側麵的浮雕——上麵刻著匈牙利的國花鬱金香,花瓣的紋路細膩得能看清脈絡。
逛到一半,講解員指著一處玻璃展櫃裡的物品說:“這是匈牙利的王冠和權杖,已經有近千年曆史了,是國家的象征。”展櫃裡的王冠鑲嵌著寶石,權杖上纏著金色的絲帶,雖然曆經歲月,依然難掩莊重。幾人都放輕了腳步,連呼吸都變得平緩——那一刻,彷彿能透過這些文物,觸控到匈牙利厚重的曆史。
從國會大廈出來時,陽光已經升得很高了。按照計劃,幾人沿著多瑙河畔往南走,去往國會大廈不遠處的聖伊什特萬聖殿,這是布達佩斯最大的教堂。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外觀簡潔大氣,巨大的穹頂是它最標誌性的特征——穹頂高達96米,據說和國會大廈的高度相同,象征著宗教與世俗權力的平等。幾人走進教堂,內部比外觀更顯宏偉。教堂的正中央是巨大的祭壇,祭壇上方的穹頂繪著宗教壁畫,藍色的背景搭配著金色的圖案,神聖又莊嚴。兩側的牆壁上有十幾扇彩繪玻璃窗,畫著聖伊什特萬的生平故事,陽光透過玻璃灑進來,在地麵上形成一道道彩色的光帶。
“咱們去穹頂的觀景台吧,能360度看布達佩斯全景。”張依依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心情,拉著季思涵往電梯口走。通往穹頂的電梯很小,隻能容納四個人,電梯緩緩上升時,能透過玻璃看到穹頂內部的鋼結構——縱橫交錯的支架像巨大的蜘蛛網,支撐著這座百年建築。
走出電梯,就是環形的觀景台。幾人剛站定,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整座布達佩斯像一幅展開的地圖,在腳下鋪陳開來。北邊是國會大廈的綠色圓頂,南邊是多瑙河上的幾座橋梁,東邊是密密麻麻的紅色屋頂,西邊是布達山的起伏輪廓。周悅立刻架起相機,從東到西慢慢掃拍:“這裡的視角比蓋勒特山更全麵,連遠處的英雄廣場都能看到!”
張依依趴在欄杆上,指著遠處的塞切尼鏈橋:“你看,咱們昨天走的橋,現在像一條白色的帶子,跨在多瑙河上。”劉曉妍則注意到了教堂下方的街道——街道兩旁的咖啡館坐滿了人,彩色的遮陽傘像一朵朵小花,給莊重的城市添了幾分煙火氣。“這樣看布達佩斯,既有曆史的厚重,又有生活的熱鬨,真好。”她笑著說,之前因“多瑙河岸的鞋子”而起的沉重心情,漸漸被眼前的風景撫平。季思涵靠在欄杆上,看著遠處的天空——湛藍的天空裡飄著幾朵白雲,陽光灑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溫暖又明亮。
從聖伊什特萬聖殿下來時,已經是中午。幾人在教堂附近找了一家小咖啡館,點了匈牙利特色的土豆牛肉湯和烤香腸。咖啡館的老闆是個熱情的匈牙利大叔,聽說他們是中國遊客,特意送了一盤自製的蘋果派,“嘗嘗,我們這裡的傳統甜點,配咖啡最好吃!”張依依咬了一口蘋果派,外皮酥脆,內裡的蘋果餡酸甜適中,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好吃!比昨天餐廳的巧克力蛋糕還合我胃口!”
下午的行程是沿著安德拉什大街漫步。這條大街是布達佩斯的“香榭麗舍大道”,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兩旁全是19世紀的華麗建築——有新文藝複興式的宮殿,有巴洛克式的公寓,還有新藝術風格的商店,每一棟建築的外牆都裝飾著精美的浮雕和花紋,像一串串聯起的藝術品。
幾人從大街的起點出發,慢慢往前走。劉曉妍手裡拿著一本建築手冊,時不時停下來對照:“這棟是匈牙利國家歌劇院,你看門口的雕塑,是希臘神話裡的音樂之神。”歌劇院的外觀是白色的,頂部有一座金色的雕像,門口的台階兩側擺放著鮮花,氣派又優雅。張依依忍不住趴在門口的玻璃上往裡看,“裡麵肯定更漂亮,可惜咱們沒提前訂票,不然一定要進去聽一場歌劇。”
再往前走,就是各種特色商店——有賣匈牙利傳統刺繡的,有賣琥珀首飾的,還有賣手工巧克力的。周悅被一家相機店吸引,店裡擺著各種老式相機,有的比他的年齡還大。他湊在玻璃櫃前看了半天,跟店主聊得熱火朝天,最後還買了一個複古的相機掛繩,“掛我的相機正好,有布達佩斯的味道。”
季思涵則被一家書店吸引,書店的櫥窗裡擺著裴多菲的詩集,還有各種匈牙利作家的作品。她走進書店,拿起一本精裝版的裴多菲詩集,輕輕摩挲著封麵——封麵上印著多瑙河的風景,和她手裡的那本平裝版截然不同。“買一本當紀唸吧。”羅列走到她身邊,笑著說,“以後看到這本書,就能想起在布達佩斯的日子。”
安德拉什大街的儘頭,就是英雄廣場。廣場的中央矗立著一座高達36米的紀念碑,紀念碑的頂部是一位手持皇冠的天使雕像,象征著匈牙利的獨立與自由。紀念碑的下方,排列著14位匈牙利曆代國王的雕像,他們身披鎧甲,手持權杖,神情莊重,彷彿在守護著這座城市。
“這些雕像每一座都不一樣,你看這位,是馬加什一世,就是咱們昨天在布達城堡看到的那位國王。”劉曉妍指著其中一座雕像,給幾人講解,“他是匈牙利曆史上最有名的國王,據說特彆開明,還建了很多圖書館和學校。”張依依走到雕像前,仔細看著雕像的麵部——眉眼間透著威嚴,連胡須的紋路都雕刻得格外清晰。
廣場的兩側是兩座對稱的建築,分彆是匈牙利國家美術館和布達佩斯藝術宮。周悅走到廣場的中央,架起相機拍全景:“這裡太適合拍合影了,背景又大氣又有意義。”幾人按照他的要求站好,張依依和季思涵站在中間,劉曉妍和羅列站在兩側,陽光灑在他們身上,笑容明亮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