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異星錄 第20章 天下一統·征程方啟
寰宇城·承天門廣場
夜色,如同最華貴的玄色天鵝絨,溫柔地覆蓋了新生的寰宇城。然而這一夜,這座被命名為“寰宇”的嶄新帝都,註定無法沉入靜謐的懷抱。
承天門廣場,這個在短短數年間拔地而起、象征著帝國無上權威與包容的巨型空間,此刻成了光的海洋,聲的洪流。白日裡莊嚴肅穆的九鼎,在無數特製的、模擬火焰形態的強光燈照射下,於夜空中投射下巨大而威嚴的陰影,如同九座燃燒著冰冷火焰的神山。廣場四周,高聳的鋼架燈塔噴吐著熾白的光芒,將數十萬軍民的麵龐映照得纖毫畢現。人們臉上洋溢著興奮、自豪、敬畏,還有一絲被這磅礴氣象所震懾的茫然。空氣裡彌漫著濃烈的硝煙味、機油味、汗味和一種難以言喻的、蒸騰向上的蓬勃氣息——那是新帝國的心跳。
“嗚——嗚——嗚——!”
三聲劃破天際、悠長而渾厚的汽笛宣告了最**的來臨。這聲音來自停泊在人工運河儘頭、宛若鋼鐵山脈般的帝國艦隊旗艦“定遠號”主桅最高處。汽笛餘音未落,廣場四周預先架設的數十門禮炮驟然轟鳴!
“轟!轟!轟!轟!轟!”
不是以往沉悶的火藥爆響,而是更清脆、更具穿透力的新式發射藥裝填的禮炮聲。每一聲巨響都伴隨著一道筆直向上的、熾亮的光柱撕裂夜幕,彷彿要將天穹戳穿。光柱在極高處猛地炸開,化作億萬顆傾瀉而下的、顏色各異的光雨——那是帝國化學實驗室最新的、可控的焰火配方。赤紅如血,象征征伐與力量;金黃如日,象征皇權與光明;靛藍如海,象征開拓與深邃;銀白如月,象征科技與理性……五彩繽紛的光點拖著絢爛的尾跡,在人們的驚呼聲中,緩緩飄落,將整個廣場、整座帝都、乃至視野所及的平原山川,都籠罩在一片流動不息、璀璨奪目的光暈之下。
煙火的光芒,在承天門高聳的琉璃瓦頂、在帝國大廈冰冷的鋼鐵框架上跳躍、流淌,將這座融合了傳統威嚴與蒸汽朋克美學的帝都心臟,映照得如同神話中的不夜之城。
“萬歲!寰宇帝國萬歲!”
“皇帝陛下萬歲!漢王殿下、吳王殿下千歲!”
“天下一統!寰宇同輝!”
……
排山倒海的歡呼聲浪,伴隨著每一次煙火的炸響而拔高一個層級。這聲浪發自數十萬張喉嚨,彙聚成一股足以撼動大地的洪流,衝上雲霄,在群山之間激蕩回響,彷彿要將這宣告統一的意誌,烙印在無垠的星空之上。士兵們高舉著刺刀反射著焰火的寒光,平民們激動得相擁而泣,來自異域、膚色各異的使節們臉色蒼白,或努力擠出敬畏的笑容,或不由自主地深深低下頭顱。
承天門·瞭望臺
九重丹陛之上,是視野最為開闊的瞭望平台。這裡沒有白日大典時的禦座,隻有三位並肩而立的身影。在他們身後,是帝國核心的重臣:已顯老態但目光依舊睿智深邃的蔡琰(蘇清)、以劉禪身份侍立代表的劉備之子、孫權(孫陽)的幾位重要將領、以及司馬懿等文官領袖。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追隨著那三位立於巔峰的存在。
曹操(林風),身著玄色十二章紋龍袍,並未佩戴繁複的冕旒,僅束發戴著一頂簡潔而極富力量感的鉑金發冠。煙火的光芒在他棱角分明的臉上明滅,那雙深邃的眼眸,卻穿透了眼前這極致的人世繁華,如同冰冷的探針,投向無儘西方的深邃夜空。那瞳孔深處,是絕對的冷靜與一絲隻有司馬懿等極少數人才能捕捉到的、近乎“非人”的計算光芒。他享受著權力帶來的掌控感嗎?或許。但他更清楚,這煙火映照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個亟待計算和處理的資料包,一個包含著數百萬變數、需要持續優化的龐大係統。這喧囂的“成功”,不過是一個複雜程序的階段性節點。
劉備(劉禪),代表著他那位選擇了仁政理想與內部治理的父親陳默。他穿著漢王世子的禮服,年輕的麵龐被煙火映照得通紅,眼中閃爍著興奮與激動。他努力挺直腰桿,想象著父親在平原縣、在巴蜀之地,看到這象征統一與和平的景象時,那欣慰而充滿希望的目光。帝國的疆域擴張,在他心中激起的波瀾,遠不如這數十萬張洋溢著喜悅與安穩的麵孔來得實在。他的目光掃過廣場上那些歡呼的平民,嘴角不自覺地向上揚起。
孫權(孫陽),這位曾經的陽光體育生,如今已成長為真正的海洋之王。他身著吳王親王的簡約戎裝,挺拔如鬆,抿著唇,臉上線條剛毅。他的目光沒有過多流連於天上的華彩,而是越過廣場,落在那條連線帝都與遙遠海洋的燈火通明的人工運河上,落在那艘在泊位上如同蟄伏巨獸的“定遠號”輪廓上。那纔是他力量的源泉,是他真正的方向。這遼闊的陸地固然令人震撼,但他胸膛裡搏動的,永遠是海風的味道,是更廣闊未知的召喚。一絲屬於青年開拓者的、尚未被完全磨平的銳氣,在他眼底閃爍。
煙火表演結束了最後一輪最為密集、最為燦爛的齊射,如同星河倒瀉。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也隨之達到了最**,彷彿要將整個天空掀翻。無數手臂在揮舞,無數聲音在呐喊。
就在這山呼海嘯、彷彿整個帝國都在為之沸騰的,曹操緩緩抬起右手,動作簡潔而穩定。無需言語,無需侍從傳令,僅僅這一個動作,如同一個無形的巨大開關被按下。
奇跡般地,那足以撼動大地的聲浪,如同被一隻無形的巨手扼住了喉嚨,開始迅速地、分割槽域地衰減。從廣場最外圍開始,歡呼聲如同退潮般一層層平息下去。士兵停止了呐喊,平民停下了揮舞的手臂,異國使節們屏住了呼吸。不過短短十幾息,這容納數十萬人的巨大廣場,竟然陷入了一片令人心臟緊縮、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的低沉嗡鳴之中。唯有帝國大廈頂端,那巨大的、緩緩旋轉的探照燈光柱劃破空氣的“嗡”聲,以及遠處蒸汽鍋爐富有節奏的低沉脈動,成為這片寂靜的背景音。
絕對的權力,以如此沉默而具象的方式,展露無遺。
司馬懿站在群臣稍後的位置,眼簾微垂,似乎專注於腳下光潔如鏡的地磚。然而,他那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卻穿透了低垂的眼瞼,精準地捕捉著前方三位掌權者背影的每一個細微變化。他看到了曹操抬手時那超越常理的掌控力,看到了劉禪眼中未被權力完全汙染的赤誠,也看到了孫權那投向海洋、蘊藏著無限野心的側影。他的內心如同冰麵下的暗流,在無聲地翻湧、計算。這三位,不僅僅是帝國的統治者,更是某種根本性的“異常”。他們帶來的變革如同星火燎原,但他司馬懿,絕不甘心隻做這煌煌天威下,一個沉默的影子。那枚詭異的幽藍碎片,如同投入他心湖的巨石,激起的不僅是漣漪,更是對更宏大棋局的渴望與謀劃。
曹操放下手臂,沒有回頭,目光依舊鎖定在西方深邃的夜空。一個冰冷、清晰、不帶絲毫煙火氣,卻彷彿能穿透靈魂的聲音,通過他麵前精密的擴音器裝置(內嵌於瞭望臺的欄杆),在寂靜的廣場上空回蕩開來,清晰地送入下方每一個人的耳中:
“朕,華皇帝曹操。”
“漢王劉玄德。”
“吳王孫仲謀。”
“於茲昭告寰宇諸邦,四海萬民。”
聲音停頓了極其短暫的一瞬,如同無形的權杖再次重重頓下,強調著每一個字的重量。
“今日起,寰宇帝國,立!”
“疆域所至,非止九州之舊壤,兼有四海之新圖。東極日出之海,北極冰封之域,西抵流沙瀚海,南達星洲之濱。凡日月所照,舟車所通,皆我赤縣神州之屬!”
每一個地名,都代表著數年來鐵與血的征伐,代表著科技碾壓下的征服。廣場上,無數士兵的胸膛挺得更高,而那些異邦使節的頭顱則垂得更低。
“帝國之基,在法。朕等承天受命,立《寰宇法典》為圭臬,明刑正典,無論親疏貴賤,唯法是從,以彰天下之公!”
“帝國之富,在工。蒸汽之力可移山填海,機器之巧能造物通神。凡有益民生、利國強國者,皆大力倡行,以固萬世之業!”
“帝國之強,在兵。然兵非好戰,戈矛所指,惟在蕩平不臣,庇護黎元,開拓通途。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乃朕所夙願!”
“帝國之盛,在民。倉廩實,教化興,行旅通,商賈利。民富則國強,民智則國昌。此朕與漢王、吳王日夜所念,不敢懈怠!”
曹操的聲音並非慷慨激昂,反而帶著一種近乎冷酷的精確和不容置疑的權威。這與其說是激動人心的宣言,不如說是一份冷靜客觀、邏輯嚴密的國家治理大綱說明書。它清晰地勾勒出了帝國未來的道路:法治、工業、強大而克製的武力、民生為本。邏輯嚴密的框架之下,是絕對的掌控意誌。
最後,他的聲音陡然拔高了一絲,雖無刻意煽情,卻因那份冰冷的穿透力而更具震撼:
“天下一統,非為朕等之私慾,乃為結束亙古紛爭,免黎庶於倒懸之苦!”
“寰宇同輝,並非華夏一族之獨享!凡願遵法度、修和睦、通有無、共謀發展之邦國部族,皆為帝國之友,共享和平昌盛!”
“帝國疆域之內,無論漢胡夷狄,不分海內海外,凡認同此道者,皆為帝國之子民!當戮力同心,共謀福祉!”
這番宣告,超越了傳統的“華夷之辨”和單一民族的統治邏輯,提出了一個基於共同規則(法度)和共同利益(和平、發展)的、前所未有的“寰宇共同體”概念。它像一塊投入湖泊的巨石,在下方無數人的心中激起了驚濤駭浪。士兵們眼中閃爍著新的光芒,商賈們開始盤算著更廣闊的商路,來自遙遠國度的使節們則露出了驚訝、思索、乃至一絲希望的神情。唯有那些被徹底征服、失去故國的王孫貴族,如波斯王子,聽到“凡願遵法度”中的“願”字時,嘴角抽動了一下,眼中是深不見底的複雜與屈辱。
“然!”曹操的聲音驟然轉冷,如同西伯利亞的寒流瞬間席捲了整個廣場,讓剛剛因那宏大共同體願景而升起的些許暖意瞬間凍結,“若有不識天命,逆勢而動,心懷叵測,擾亂寰宇和平秩序者——”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無儘的空間,落在了那不可知的西方:
“無論其潛匿於何地,無論其擁有何種奇技淫巧,帝國之劍,必至!帝國之怒,必焚其巢穴!使其萬劫不複!”
這冰冷的殺伐之音,宛如實質的鋼鐵洪流從高台傾瀉而下,碾過每一個人的心臟。所有人都明白了,那“寰宇共同體”的橄欖枝之下,是絕對力量鑄就的、不容挑戰的鐵律。仁慈是帝國的選擇,但毀滅,更是帝國毫不費力就能施加的意誌。那隱藏在西方陰影中的“神啟者”,正是這最後警告的明確指向。
曹操的話音落下,廣場上再次陷入了短暫的、令人窒息的寂靜。那宣告帝國誕生的激昂,那描繪共同願景的宏大,那最後毀滅警告的冰冷,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令人靈魂震顫的權力圖景。這複雜而強大的宣言,彷彿抽乾了所有人的力氣。
片刻之後,山呼萬歲之聲,再次如同壓抑已久的火山,從數十萬胸膛中爆發出來!這一次,聲音中除了敬畏,更增添了一種麵對絕對秩序與力量時的歸屬感與……一絲被裹挾的顫栗。
“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佑寰宇!帝國永昌!”
……
寰宇城·中樞電報總局
與承天門廣場那震耳欲聾的喧囂相比,位於帝國大廈核心區域的中樞電報總局,則是另一個極端:死寂,卻又充滿了某種無聲的、更勝雷霆萬鈞的力量。
這裡是帝國真正的神經中樞,是整個龐大疆域資訊流通的絕對心臟。無數根粗壯的、包裹著厚厚橡膠和鉛皮的電纜,如同巨龍的血管,從四麵八方——遙遠的極北哨所、煙波浩渺的東海艦隊、輻射著廣袤疆域的西域都護府、遠在萬裡之外的“海西都護府”巨港、乃至剛剛建立聯係的地中海貿易站——彙聚在這座燈火通明、彌漫著淡淡臭氧和機油氣息的巨大廳堂之下。
大廳內,數百排電報機如同列陣的鋼鐵士兵。每一台機器前,都坐著一位頭戴耳機、身著筆挺製服、神色專注到極致的電報員。他們的手指在按鍵上飛快地跳動、敲擊,發出密集而規律、如同暴雨擊打鋼鐵屋簷的“滴答”聲。這聲音彙合起來,形成一片永不停歇的、令人頭皮發麻的“鍵音之海”。
巨大的牆壁上,是一幅幾乎覆蓋了整個牆麵的、實時更新的世界地圖。地圖上用不同顏色、不同亮度的細小燈泡標識著帝國的各個行省、都護府、軍事要塞、主要城市以及最重要的電報中繼站。無數細密的、代表電報線路的光線在這些燈泡之間無聲地流動、閃爍,勾勒出一張籠罩了整個已知世界的、無形卻絕對掌控的神經之網。
中央控製台前,幾名負責統籌排程的高階電報官神情肅穆,如同祭祀般守護著這帝國的靈魂器官。他們的目光緊盯著地圖上那些跳動閃爍的光點,接收著來自各方的報告,再通過麵前的麥克風,發出簡潔而清晰的指令,確保這龐大的資訊洪流暢通無阻。
就在承天門廣場的煙火達到最盛、歡呼聲響徹雲霄的那一刻。其中一台標注著“海西特殊頻段”的機器前,電報員的神色驟然一變!
他猛地挺直了腰背,側耳傾聽著耳機中傳來的訊號,手指下意識地在接收鍵上跟隨記錄。那訊號極其微弱,斷斷續續,但節奏卻異常詭異,完全不同於已知的任何一種密電碼!它更像是一種……有規律、卻無法理解的脈衝?
“長官!海西特殊頻段!接收到未知訊號源!強度極弱!無法識彆編碼!”電報員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驚疑,通過內部通話器急促地報告。
控製台前的高階電報官快步走來,一把接過耳機戴上,眉頭瞬間擰成了死結。他仔細聽著,臉色越來越凝重。這絕不是乾擾,也不是故障!某種他從未接觸過的、極其微弱卻頑強存在的訊號,正試圖穿透帝國佈下的嚴密資訊網路,如同幽靈的低語。
“記錄完整波形!所有細節!立刻進行一級頻率追蹤!調動備用陣列,嘗試反向鎖定來源方位!通知‘天聽’……不,直接上報‘玄甲’特彆通訊組!”電報官的聲音冷得像冰,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一種源自本能的強烈不安攫住了他。在這帝國慶典的巔峰時刻,在這被“鍵音之海”環繞的資訊堡壘核心,一個來自未知黑暗角落的、悄悄響起的不和諧音,意味著什麼?
電報員的手指在顫抖,卻依舊精準地操作著機器。控製台的大型顯示儀上,開始描繪出那詭異訊號的脈衝波形圖,如同深海巨獸在未知疆域投下的第一抹陰影。資訊世界的暗戰,在帝國最輝煌的,悄然拉開了序幕。這無聲的警報,比廣場上的任何歡呼都更令知情者感到徹骨的寒意。
承天門·瞭望臺側廳
盛典的餘音仍在帝都的夜空中隱隱回蕩,但權力的核心已迅速由慶典的狂熱轉向了冰冷的運轉。
瞭望臺側廳,這裡沒有廣場的喧囂,隻有鋼鐵支架的冰冷反光和一排精密儀器運轉時發出的低沉嗡鳴。曹操、劉禪(代表劉備)、孫權三人並未離去。他們麵前巨大的落地窗前,帝都的輝煌燈火與遠方平原的深邃黑暗形成鮮明對比。
一份由“玄甲”衛士剛剛呈遞上來的、還帶著中樞電報局特有油墨氣味的絕密簡報,正攤開在中央的金屬桌麵上。上麵簡潔地記錄了中樞電報總局遭遇未知訊號的全過程,附帶著那張詭異的脈衝波形圖。
曹操的目光掃過簡報,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波動,彷彿這隻是一份普通的日常報告。他伸出修長的手指,從貼身內袋中取出一個特製的鉛盒,開啟。幽冷的光芒瞬間映亮了他線條冷硬的下頜——正是數日前萬國來朝大典上,從那名羅馬奴隸身上滾落、引發軒然大波的金屬碎片!它靜靜地躺在特製的防輻射襯墊上,那深邃的、彷彿能吸收靈魂的幽藍光澤,在室內的燈光下顯得更加妖異莫測。
“中樞的訊號,來源不明,意圖不明。但這東西……”曹操的聲音在密閉的金屬房間裡顯得格外清晰冰冷,他拿起碎片,舉到眼前,讓那幽藍的光映在他深不見底的黑瞳中,“它的分子結構,它的能量殘留特征……與我們選擇的道路,迥然不同。”
他將碎片輕輕放回鉛盒,目光轉向孫權(孫陽)和劉禪(代表劉備):“我們的蒸汽機,我們的後膛槍炮,我們的電報……是無數工匠、學者在已有知識體係上,一步步推演、實驗、改進而來。是‘火’的延伸,是‘力’的放大,是邏輯的勝利。”他的指尖點了點桌麵上的脈衝波形圖,“而它,以及那個訊號背後的東西……更像是某種……本質性的‘跳躍’。它們並非我們這條科技樹的自然分支,更像是從截然不同的根基上生長出的、無法理解的異種藤蔓。”
孫權(孫陽)眉頭緊鎖,他大步走到窗前,望著運河上那艘在泊位燈光下如同鋼鐵怪獸的“定遠號”,聲音帶著年輕雄主的不甘:“無論它是什麼藤蔓!我們的鐵甲艦能碾碎風浪,我們的巨炮能在數十裡外摧毀城池!我不信有什麼‘跳躍’,能抵擋鋼鐵洪流!”
劉禪(代表劉備)的臉上則帶著憂色,他想起父親陳默關於民生疾苦的諄諄教誨:“陛下所言極是。此物來曆詭異,若其背後力量真能‘跳躍’,恐非單純武力可以解決。帝國根基初立,億兆黎民渴求休養生息。這未知的威脅……是懸在萬民頭頂的利劍。”
曹操的眼神沒有絲毫動搖,隻有計算的光芒在流轉:“武力是基礎,但非全部。仲謀的鐵艦固然能破浪,但若敵人來自我們認知之外的維度呢?玄德的仁政需要安穩的環境,而這威脅恰恰是最大的不安穩因素。”他頓了頓,彷彿在讀取腦海中的資料流。
“核心策略不變:內固根本,外備強兵。但這‘根本’與‘強兵’,需要新的定義。”
“其一,科技樹:基礎科學研究投入必須十倍提升!物理院、化學院、格物院設立優先順序提升至最高。不僅要知其然,更要探究構成我們世界的最基本規則!‘神啟’可能提供了捷徑,但也可能是致命的陷阱。我們要找出自己的‘第一原理’。”
“其二,情報網:‘天聽’對西方滲透計劃(‘燭龍計劃’)啟動最高優先順序。目標:不惜一切代價,刺探‘神啟者’核心組織架構、技術來源、真實意圖。司馬懿,此務由你總領!”
一直如同影子般沉默侍立在角落的司馬懿,微微躬身,聲音平靜無波:“臣,領旨。”隻有他自己知道,內心那名為野心的火焰,因為這挑戰而燃燒得更加熾烈。探索未知,攫取秘密,這正是他鷹視狼顧的本性所渴望的舞台。那枚碎片,將成為他開啟新棋局的鑰匙。
“其三,人才儲備:啟動‘星火計劃’。在帝國全境,不分貴賤、不分地域、不分種族,選拔具有最敏銳思維、最強大邏輯推演能力或獨特天賦的孩童、少年。建立特訓體係,目標是為帝國未來十年、二十年儲備足以應對任何‘維度’挑戰的頭腦!”
曹操的目光掃過孫權:“海軍需加速深海探測艦隊建設。訊號來源指向西方,但海洋深處,或許藏有我們未曾發現的‘節點’或‘遺跡’。這碎片,”他指了指鉛盒,“其物質成分,與我們已知的地球礦物皆不吻合。”
他的目光最後落在窗外帝都璀璨的萬家燈火上,聲音低沉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絕對意誌:“從今日起,帝國的征程方啟。這不再是開疆拓土的征服,而是生存方式的競爭,是文明道路的爭鋒。我們要麵對的,或許是比百萬雄兵更可怕的對手——一種來自未知深空的、根植於不同規則的……存在方式。”
麵對這超越想象的挑戰,孫權(孫陽)眼中的銳氣並未熄滅,反而轉化為一種更具穿透力的光芒,那是探險家麵對未知海域的興奮與征服欲:“無論深空還是深海,帝國的艦隊,都將是帝國意誌的利刃!”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指關節微微發白。劉禪(代表劉備)深吸一口氣,臉上憂色未退,但眼神也漸漸堅定起來:“穩固內政,撫育黎民,方是應對一切挑戰之基。我父王所念,亦是帝國命脈。”他明白,父親陳默所珍視的萬民福祉,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裡,同樣是最重要的防線。
寰宇城·宮城秘庫
喧囂屬於廣場,沉默屬於權力,而真正的秘密,則深藏在宮城地下最幽深的秘庫之中。
厚重的、鑲嵌著銅釘的合金大門無聲滑開,露出後麵一片冰冷的銀白色空間。空氣裡彌漫著乾燥劑和金屬特有的冷冽氣息。這裡是帝國最高機密“玄甲”計劃的資料核心,也是存放那枚引發一切波瀾的幽藍碎片的所在。
司馬懿獨自一人站在巨大的分析台前。室外那撼天動地的慶典歡呼,在這裡隻剩下極其微弱、如同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沉悶回響。分析台上方,數道經過特殊濾光處理的強光燈聚焦在鉛盒上。盒子已經開啟,那枚幽藍的碎片被特製的機械臂小心翼翼地夾起,懸浮在光柱中央,緩緩旋轉。
碎片表麵的幽藍光澤在強光下彷彿擁有了生命,如同活水般流淌、變幻。它不規則邊緣的切麵在精密的光學鏡頭下被無限放大,投射在旁邊的巨型晶體屏上。螢幕上,呈現出一種令人目眩神迷的景象:那並非任何已知的金屬晶體結構,而是由無數微小到極致、排列組合方式完全顛覆常識的幾何單元構成!這些單元如同最精密的納米機器,以某種無法理解的數學規律堆疊、巢狀,形成了一種既非天然礦物、也非人類任何鍛造工藝所能企及的微觀世界。能量探測儀的讀數在瘋狂跳動,顯示出一種極其微弱、卻又極其穩定、彷彿來自時空本身脈動的背景輻射。
司馬懿的呼吸變得極其輕微,他那雙深不見底的眼睛,如同最貪婪的深淵,死死地吸吮著晶體屏上那超越時代認知的微觀圖景。他的手指在控製麵板上飛快地跳躍,調閱著旁邊另一塊螢幕上滾動的複雜資料流——那是帝國最頂尖的格物學家(物理學家)和冶鑄大師們,在極短時間內對這碎片進行的初步物理、化學測試結果彙總:
【密度】……異常……遠超已知所有物質……
【硬度】……無法測量……現有金剛石鑽頭無法留下劃痕……
【熔點】……超過現有高溫熔爐極限……推測>4000c……
【元素構成】……未知……存在無法識彆的光譜特征峰……
【能量反應】……持續低水平輻射……非放射性……頻率無法解析……
【微觀結構】……顛覆性……非晶體……非準晶……自組織超結構?……
一行行結論,如同冰冷的鋼針,刺穿著人類現有科學的認知邊界。每一條後麵,都跟著觸目驚心的“未知”、“無法測量”、“顛覆性”!
司馬懿的嘴角,緩緩地、極其緩慢地向上勾起。那不是笑容,更像是一種捕食者終於找到最完美獵物蹤跡時的、混合著極度興奮與冰冷算計的扭曲。他的指尖劃過螢幕上那詭異的自組織超結構影象,低沉的、如同夢囈般的聲音在死寂的秘庫中回蕩:
“‘神啟’……這就是你的‘饋贈’?還是……挑戰書?”
他眼中閃爍著鷹顧狼視的寒光。
“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一個無法理解的對手……”
他猛地攥緊了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
“好……很好!這盤棋,終於有了值得我司馬仲達,傾儘一生去對弈的對手!”他猛地抬起頭,望向秘庫那冰冷的合金穹頂,彷彿穿透了厚重的岩層,望向了那無儘星海,“舊時代的權力遊戲?嗬……”他發出一聲極輕、卻又充滿無儘嘲弄與渴望的嗤笑,“那不過是孩童的沙堡罷了!”
螢幕幽藍的光芒映在他瘦削而蒼白的臉上,如同給他戴上了一副來自未知深空的麵具。那枚靜靜懸浮的碎片,不僅是指向西方威脅的指標,更是點燃了這位蟄伏之龍內心深處,渴望超越時代、掌控未知的無儘野心。新的棋局,關乎的不再是一國一域的興衰,而是文明形態的存續,而司馬懿,已然看到了他在其中攫取無上權柄與智慧的……可能!這冰冷的秘庫,成為了一個巨大陰謀與探索的起點,無聲無息地孕育著足以攪動未來的暗流。
寰宇城·帝國大廈頂層露台
夜已深沉。承天門廣場的喧囂徹底散去,隻留下滿地狼藉(正在被高效的城市清潔係統快速處理)和空氣中尚未散儘的硝煙味。帝都的萬家燈火如同鑲嵌在大地上的璀璨星河,勾勒出這座新生巨城的恢弘輪廓。更遠處,則是沉睡在無邊黑暗中的廣袤疆土,一直延伸到目力不可及的地平線之後。
曹操(林風)獨自一人站在頂層露台的邊緣,夜風吹拂著他玄色的龍紋袍服,獵獵作響。他雙手負後,身形挺拔如孤峰。白日裡那萬眾膜拜的輝煌,那冰冷宣告的絕對權威,此刻都化作了眉宇間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他的目光,越過了燈火通明的帝都,越過了沉睡的中原沃野,如同穿透了時空的迷霧,牢牢鎖死在遙遠的西方地平線。那裡,是羅馬,是“神啟者”陰影盤踞之地,是那詭異碎片和神秘訊號的源頭。寰宇帝國的旭日確實已經升起,光芒萬丈,但西方地平線下的陰影,卻比任何已知的敵人更龐大、更詭異、更具顛覆性。它們代表的不再是軍事力量的強弱,而是對世界底層規則的另一種解讀,一種可能完全顛覆現有物理定律、社會結構、乃至生命形態的存在方式。
劉禪(代表劉備)回到了為他安排的臨時府邸。書房內,燈火通明。他展開父親陳默從巴蜀快馬加鞭送來的親筆書信。信中沒有對盛典的過多描述,通篇是蜀地春耕的安排、新式農具推廣的進度、水利工程的進展、蒙學學堂的建立、以及因帝國擴張而再次湧入的流民安置問題……字裡行間,是一位仁厚實乾家對腳下土地和黎民百姓最樸素的牽掛。劉禪撫摸著信紙,白日裡被帝國威嚴和西方陰影所激蕩的情緒漸漸沉澱。他提筆,在鋪開的帝國全圖上,蜀地和那些新設的、致力於推廣父親那套高效務實基層治理模式的“試點郡縣”,被重重地圈了出來,閃爍著溫潤而堅定的光芒。帝國的根基,在田壟阡陌之間,在蒙童的朗朗書聲裡。這,是他父親的道路,也是他必須守護的基石。
孫權(孫陽)則直接回到了停泊在皇家專屬船塢的“定遠號”旗艦指揮室。他沒有去看那奢華的艙室,而是直奔艦橋。巨大舷窗外,是帝都運河的粼粼波光和遠處城市的燈火倒影。他展開一張最新繪製的、標注著帝國海軍已知航道與未知空白區域的巨大海圖,目光灼灼。他的指尖,從交趾、錫蘭、亞曆山大港一路滑過,最終,堅定地、重重地點在了海圖最西端、那片代表廣闊未知的深藍色區域——北大西洋!那神秘訊號,如同黑夜中的燈塔(儘管充滿敵意),為他指明瞭帝國海軍下一個征服的方向。他拿起一支朱筆,在海圖邊緣那片象征未知的深藍上,畫下了一個醒目的、充滿力量感的箭頭,直指西方!艦橋內,隻有他粗重的呼吸聲和海浪輕輕拍打船舷的聲響。海洋之王的征途,永無儘頭。
而此刻,在寰宇城最不起眼的一處驛館角落,一間窗戶被厚重簾幕遮擋的房間內。羅馬特使李錫尼烏斯元老,正對著昏暗的油燈,在一張特製的、浸過藥水的羊皮紙上,用顫抖的手指寫下密報。他的額頭布滿冷汗,眼中殘留著白日煙火盛典帶來的巨大震撼和對那神秘碎片暴露的恐懼。他努力讓自己的字跡保持清晰:
“…………皇帝非人!其威如神如魔!帝國之力,超越凡俗想象,非軍團可敵……”
“……碎片……確係‘深淵之瞳’所尋聖物……暴露非吾所願……疑有‘追索者’滲透……”
“……其科技路徑與我等‘神啟’迥異,然同樣可怖……其目標絕非僅止於已知世界……其皇帝目光,已鎖死羅馬!鎖死‘神座’!!”
“……請求最高評議會……啟動‘方舟’預案……再猶豫……一切皆休!!!”
最後一個感歎號的墨跡,因為手指的劇烈顫抖而拖得很長、很重,像一道絕望的傷口。油燈的火苗跳躍著,將李錫尼烏斯扭曲而恐懼的麵孔投射在牆壁上,如同一個末日預言者的剪影。這封密報,將通過最隱秘的渠道,漂洋過海,將東方帝國的真實威脅和那個幽藍碎片帶來的陰影,傳遞給羅馬心臟中那些同樣隱藏於幕後的存在。西方陰影,因東方的強光,而開始了躁動。
燈火輝煌的寰宇帝國,如同一艘剛剛完成龍骨鋪設、正將風帆升至的超級巨輪,承載著“群星”帶來的文明火種、億萬子民的期望與恐懼、以及三位性格迥異卻同樣意誌堅定的掌舵者的意誌,碾碎了舊時代的桎梏,駛入了名為“寰宇”的無垠汪洋。
前方,是更深、更廣、更未知的海域。風平浪靜之下,潛流洶湧;星光指引之中,暗礁遍佈。而那來自西方深海的、代表著另一種文明維度的巨大陰影,正緩緩上浮,其輪廓在探照燈的光柱邊緣若隱若現,投下足以遮蔽星光的、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新的時代,在統一的開啟。新的征程,在輝煌的餘燼中鋪展。真正的寰宇爭鋒,此刻,才吹響了第一聲號角。巨輪破浪前行,駛向的並非確定的港灣,而是人類文明與未知深淵碰撞的……命運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