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異星錄 第18章 手劄啟封·未來之問
“我們帶來的,究竟是希望,還是開啟了更可怕的……潘多拉魔盒?”
甄宓夫人無力而絕望的質問,此刻如同重錘,狠狠砸在沈墨的心上。群星帶來的知識,如同開啟了那個魔盒,而這枚方塊……正是從魔盒中漏出的、致命的災厄!它被啟用了!就在他的手上!他成了那個不小心觸碰了禁忌開關的人!
巨大的恐慌如同冰冷的巨浪,瞬間將沈墨徹底淹沒。他猛地從椅子上彈起,像一頭被逼到絕境的困獸,在狹小的鬥室內不安地來回踱步,目光死死盯著書案上那枚再次陷入“平靜”卻依舊散發著微弱藍光與嗡鳴的方塊。怎麼辦?毀掉它?可這鑄鐵般堅硬、渾然一體的東西,如何毀掉?扔掉?扔到哪裡才能確保不被他人發現、不帶來更大的禍患?上交?向誰?如何解釋它的來源和詭異?誰會相信一個低階學者關於“異世”、“神啟者”和“瘋狂星圖”的瘋言瘋語?恐怕立刻就會被當成精神失常關起來,而這致命的方塊反倒可能落入……不可測之人的手中!
“他們的觸角……已悄然滲入……利用的是……帝國巨輪碾壓之下,必然產生的怨憎與裂縫……”
蔡琰公的警告如同警鐘在耳邊炸響。帝國的盛世之下,暗流湧動。邊疆的叛亂,朝堂的傾軋,工廠的勞資矛盾……這些裂縫,是否正是“神啟者”滲透的通道?這枚方塊被啟用的訊號,是否像一盞黑暗中的燈塔,指引著那些陰影中的存在?
不能上交!至少現在不能!這太危險!他必須靠自己弄清這方塊到底是什麼!弄清“神啟者”究竟是什麼!找出阻止或者……至少是延緩他們觸角的方法!
沈墨猛地停下腳步,眼中燃燒起一種近乎瘋狂的決絕。恐懼依舊存在,但另一種更強大的力量——求知慾和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開始壓過了純粹的恐慌。蔡琰公、甄宓夫人……這些“群星”用她們的血肉之軀在這曆史的歧路上留下了警示的火種。這火種現在陰差陽錯地落到了他的手上。他不能讓它熄滅!更不能讓它成為引狼入室的訊號!
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身體的顫抖,再次坐回到書案前。這一次,他的目光變得銳利而專注,帶著一種近乎獻祭般的沉重。他不再恐懼那枚方塊,而是將它視為一把鑰匙,一把開啟潘多拉魔盒同時也可能找到關閉方法的鑰匙。
他小心翼翼地將那些寫滿驚天之秘的“星火手劄”收攏,更加仔細地、一字字地重新研讀。這一次,他不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資訊的衝擊,而是像一個最苛刻的偵探,在字裡行間搜尋任何可能被忽略的線索,任何關於“神啟者”的蛛絲馬跡,任何關於這枚方塊功能的暗示。
燈光下,他眉頭緊鎖,時而提筆在廢紙上記錄關鍵資訊和疑問,時而又陷入長久的沉思。蔡琰筆下的“光怪陸離世界”的每一個細節都被反複咀嚼;甄宓記錄中那些絕望的替代方案和陌生的醫學術語,都在他腦中與帝國現有的、那些被歸功於太祖皇帝(曹操)和先賢們的“奇思妙想”進行比對。
時間在專注與焦灼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墨色天空漸漸褪去最深的黑,透出一點青灰的黎明微光。鬥室內,油燈的火苗跳躍著,光線比先前更加黯淡,燭淚堆積如山。沈墨依舊埋首於手稿,眼中布滿血絲,臉色蒼白如紙,精神卻異樣地亢奮。
就在他再次拿起甄宓夫人那份關於“鏈黴素”替代方案的記錄,試圖理解那複雜的提取過程時,眼角餘光不經意間掃過放在手稿旁的黑色方塊。
那核心的幽藍光點,依舊在緩慢地明滅。
然而,這一次,在閃爍的間隙,在光點亮度達到某個瞬間的峰值時,借著最後一縷微弱的燭光折射,沈墨的目光猛地定格在方塊背麵的邊緣——那個永恒的雙螺旋六芒星符號下方!
就在那銀白色的螺旋線最靠近邊緣的、近乎與磨砂金屬底色融為一體的凹陷處,極其細微地,彷彿是被某種尖利無比的器具在鑄造時留下的、比發絲還要細上數倍的刻痕!
那刻痕的形狀,在幽藍光芒的映照下,如同一道被無限拉長的、無比尖銳的光錐!
與剛才那驚鴻一瞥、瘋狂閃爍的星圖中,某個核心幾何結構的尖角輪廓……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