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君大人每天都在求我彆懟他 第270章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石崢今天身著一襲墨色錦袍,腰間懸掛著一塊刻有“欽差”字樣的墨玉牌子,身後跟隨的侍衛個個身姿筆挺,腰插佩刀,顯得威風凜凜。
隻是他牽著的那隻慵懶的麒麟貓,與石崢的威嚴氣場格格不入,讓他此刻嚴肅的神情顯得有些不太相稱。
縣令見狀,趕忙放下手中的朱筆,邁著快步迎上前去,恭敬地作揖道:“石公子大駕光臨,下官已遵照小侯爺的吩咐,將全縣戶籍都搬至二堂了……”
話未說完,便見石崢微微抬手,目光掃視著案上堆積如山的簿冊,淡淡地說道:“有勞縣令大人了。借一步說話。”
主簿和典史相互對視一眼,隨後又低下頭去翻看冊子,隻是指尖的動作不自覺地放慢了半拍。
縣令滿臉堆笑,熱情洋溢地開口問道:“不知禦史大人有何吩咐?”那笑容彷彿能擠出水來,可眼底卻隱隱透著一絲謹慎與試探。
石崢深知不能給對方喘息之機,立刻先發製人:“相信縣令大人已經著手執行陛下下令的賑災事宜了吧。”
他的眼神犀利,緊緊盯著縣令,如同老鷹盯著獵物,試圖從對方的反應中捕捉到哪怕一絲異樣。
縣令微微一愣,隨即恭敬答道:“昨晚宋小侯爺所說的話,下官已經銘記於心,隻是鬥膽請問禦史大人,這可是陛下下的聖旨?”
他看似謙卑地詢問,實則話裡藏著小心思,想弄清楚這背後的真正旨意究竟是誰的意思。
石崢聽聞,不禁歪了一下頭,斜眼地看著眼前的縣令,眼中滿是疑惑與不滿,反問道:“難道你以為昨晚宋小侯爺的話皆是玩笑話?!”
那語氣中帶著一絲威嚴與斥責,警告縣令不要有任何僥幸心理。
縣令見狀,趕忙擺手,點頭哈腰地說道:“不敢不敢,下官隻是以為這是宋小侯爺自己想出來的辦法……”
他的額頭微微沁出細汗,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
石崢冷哼一聲,“宋小侯爺想出來的辦法,那自然是經過丞相大人和陛下過目同意,才共同製定出的這一係列賑災措施。
這可是得到陛下肯定後下的口諭!此次賑災的所有資料都必須詳細記載,之後我們是要帶回去給陛下和戶部大人詳細查閱的,以便總結賑災經驗,為日後的民生大計做參考。你可千萬要認真對待,容不得半點馬虎!”
“是!”
縣令這一聲回答,可謂是中氣不足,話音落下,冷汗已然順著他的臉頰滾滾而下。
他原本滿心以為,這不過是丞相和侯爺為了給宋小侯爺增添政績,絞儘腦汁想出來的法子罷了。
壓根兒沒想到,這竟然是經過陛下首肯同意的賑災方式,而且陛下還要求對整個賑災過程做詳細記錄,以便日後親自查閱。
這可如何是好?
縣令心中暗叫不妙,之前他盤算著隨便馬虎應付一下,矇混過關就好,可如今看來,這法子怕是行不通了。
正當他六神無主,還在胡思亂想之際,石崢這邊仿若看穿了他的心思,又接著給出了答案。
石崢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地盯著縣令,緩緩說道:“縣令大人,此次賑災,關係到朔方城萬千百姓的生死存亡,更關乎陛下對地方官員的信任。
你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切莫有任何懈怠。每一筆賑災物資的發放,每一項賑災舉措的實施,都要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若讓我發現有絲毫的馬虎大意,或是中飽私囊的行為,哼,陛下的雷霆之怒,可不是你我能夠承受的!”
石崢的聲音不高,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縣令忙不迭點頭哈腰,臉上堆滿了誠惶誠恐的神情,嘴裡應道:“大人放心,下官定當竭儘全力,不敢有絲毫懈怠。”
然而,待石崢一轉身,他眼中便閃過一絲不甘,心中暗自盤算起來。
他篤定自己私下買通負責記錄賑災資料的主簿這事兒天衣無縫。
縣令一早就吩咐了,主簿在記錄上動手腳,故意少報和混淆物資數量、虛報受災人數。
妄圖以這種瞞天過海的手段,從中剋扣、昧下賑災糧食。
縣令心裡也苦,他覺得自己隻能出此下策,不然博陵崔氏、自己未來嶽父那邊可不好交代。
他剛這樣想著,石崢就立馬擊碎了縣令的僥幸心理。
石崢神色嚴肅,目光緊緊鎖住縣令,沉聲道:“縣令大人,此刻我來詳細跟你解讀陛下的旨意,你可得認真聽好!”
“你瞧,你這縣衙人手實在太少,當務之急,理應先張貼告示,臨時招募一批書吏。
如今正值乾旱時期,隻要承諾給臨時書吏提供兩頓飯菜,想必應聘之人必定絡繹不絕。
否則,就憑你縣衙那寥寥幾人,這賑災工作得做到何時?”
石崢微微皺眉,眼中透著對縣令辦事不力的隱憂。
“統計縣城相關事宜,可讓各地裡長、鄉長、村長等前來縣衙協助統計。待統計完成後,他們必須全部簽字畫押。宋小侯爺那邊會依據統計結果拿出相應糧食。”
石崢有條不紊地講述著,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
“之後,你我各派幾人負責運送賑災糧食。讓百姓本人到村裡領取賑災糧,領取之後同樣要簽字畫押,以此防止重複領取。
對於生病的百姓,哪怕抬也要抬過去,讓侍衛和衙役確認確有此人。
若本人不到場,堅決不能領取。
領取完成後,衙門將覈定過的戶籍名單再整理一遍,將死亡失蹤那些全部挑出來,另行處理。
沒領取到的名單整理一份。
後續本人錯過領取賑災糧食,若想要補領,需手持裡長、鄉長、村長簽字的戶籍文書,親自到衙門來領取。”
石崢目光如炬,不容置疑地安排著每一個細節。
“另外,各個鄉村要實行舉報製度。
若有人舉報出代領、冒領的情況,一經查實,舉報一人便獎勵一吊錢。
而被舉報者,不僅要沒收其所有賑災糧,還要按照之前抓到的山匪同罪論處!
至於包庇的裡長、鄉長、村長,同樣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