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滬上奕 > 第210章 孤舟入海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滬上奕 第210章 孤舟入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新月之夜。桂北群山如同蟄伏的墨色巨獸,將最後一絲天光吞噬。苗寨沉睡在靜謐的黑暗裡,隻有偶爾幾聲犬吠,劃破這凝固般的沉寂。黛站在後山“藏星洞”的入口前,感覺自己像一粒被投入無垠大海的微塵。

洞口並非天然形成,而是由巨大的、彷彿被無形之力劈開的岩石構成一個扭曲的、如同受傷巨口般的裂隙。一股混雜著萬年濕冷岩石氣息、某種未知礦物的微弱腥甜,以及更深層、彷彿來自地底幽冥的寒意,從洞口幽幽滲出,纏繞上她的肌膚,激起一陣戰栗。風穿過裂隙,發出嗚咽般的低鳴,像是古老亡魂的絮語。

盤木青頭領、果銀阿婆以及少數幾位寨老沉默地站在她身後,手中舉著的鬆明火把,是這片絕對黑暗中唯一的光源,跳動的火焰將他們的身影拉長,扭曲成晃動不安的鬼魅。沒有祝福,沒有鼓勵,隻有一種近乎祭祀般的、沉重的靜默。

“阿秀姑娘,”盤木青的聲音在風聲中顯得異常低沉,“路,就在裡麵。能走多遠,能看懂多少,全憑你自己。記住,洞中之物,非眼所見即為實,非耳所聞即為真。心若不定,便永墮迷途。”他遞過一支用特殊草藥浸製、燃燒緩慢且帶有驅蟲避瘴氣味的小型火把,“帶上這個,還有你該帶的東西。”

黛接過火把,那點微弱的光暈甚至無法完全照亮她腳下粗糙的岩石。她深吸一口那冰冷而陌生的空氣,將背上那個裝有陳懷安信箋、玄武令以及少量應急物品的包袱緊了緊,又摸了摸懷中那枚屬於白鴿的銀質頂針。她沒有回頭,邁步踏入了那片彷彿能吞噬一切的黑暗。

洞口在她身後彷彿活物般,迅速被黑暗填滿,將外界微弱的聲音和光線徹底隔絕。火把的光芒隻能照亮前方不足十步的範圍,四周是無窮無儘、形態怪異的鐘乳石和石筍,如同地獄森林的枯骨,在光影搖曳中張牙舞爪。腳下的路濕滑崎嶇,深淺不一的水窪反射著幽光,彷彿隱藏著無數窺視的眼睛。

最初的恐懼如同冰水澆頭,讓她四肢僵硬。每一步都踩在未知之上,每一次呼吸都帶著濃重的、屬於亙古洪荒的壓迫感。她感覺自己像一葉真正的孤舟,被拋入了名為“未知”的狂暴海洋,隨時可能被一個無形的浪頭打得粉身碎骨。她緊緊攥著火把,指關節因用力而發白,試圖從這微弱的火光和懷中頂針的觸感中汲取一絲虛幻的暖意。

她強迫自己回想《山海經》中那些光怪陸離的描述,回想“賬房”冰冷的邏輯,回想白鴿決絕的眼神,回想陳懷安家書中那份超越個人生死的執著。這些思緒如同散落的星辰,在她內心的黑暗夜空中勉強勾勒出方向的輪廓。

不知走了多久,或許一個時辰,或許更久,通道開始變得開闊。前方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地下洞廳,火把的光芒甚至無法觸及穹頂。而更讓她心神震撼的是,洞廳的岩壁上,布滿了並非自然形成的、巨大而古老的壁畫!

這些壁畫並非使用顏料,而是以某種堅硬的工具深深鑿刻進岩石,再以不知名的、閃爍著微光的礦物粉末填充。描繪的並非狩獵或祭祀場景,而是……星空!並非她所熟悉的、漢家星官體係的星空,而是一種更為原始、更為宏闊,將星宿與山川、河流、奇異的動植物乃至某些抽象符號連線在一起的、充滿生命律動的星圖!

她看到了“天河”(銀河)如同發光的巨蟒橫貫岩壁,看到了熟悉的北鬥七星,但其周圍卻環繞著更多陌生的星點,構成瞭如同鳳凰、巨熊、遊魚等奇異圖案。這些星圖與下方雕刻的、代表桂北群山的起伏線條相互呼應,星辰的排布似乎與山脈的走向、水流的源頭存在著某種隱秘的關聯。

這並非靜態的星圖,而是一幅描繪天地交感、星移鬥轉與大地脈動共生關係的“活”的圖譜!是一種將天文、地理、乃至早期哲學觀念融為一體的、古老而磅礴的世界觀!

黛感到一陣眩暈般的激動。這就是苗寨守護的“星圖”!它超越了文字的侷限,以一種更直接、更本質的方式,記錄著先民對宇宙和自身位置的認知。這與“玄武之契”所追求的、“星火散藏”所依托的,對文明多樣性和本源知識的尊重,何其契合!

然而,激動很快被更深的困惑取代。岩壁上的星圖浩瀚如海,資訊龐雜,盤木青所說的“與玄武之契對應的印記”究竟在哪裡?她舉著火把,沿著岩壁艱難地移動,仔細辨認著每一個細節。

時間在死寂中流逝,火把的光芒開始肉眼可見地黯淡下去。焦慮如同藤蔓般纏繞上來。她知道,若火把熄滅前還找不到,她很可能真的會“永墮迷途”,困死在這黑暗迷宮中。

就在她幾乎要絕望時,目光無意間掃過洞廳中央一塊不起眼的、形似臥龜的黑色巨石。巨石表麵相對光滑,似乎經常被觸控。她心中一動,走上前去。

靠近了才發現,這“石龜”的背部,並非完全光滑,而是刻著極其細微、幾乎與岩石紋理融為一體的紋路!她湊近火把,幾乎將臉貼在冰冷的石麵上,才勉強看清——那是一個微縮的、與她手中玄武令上幾乎一模一樣的龜蛇纏繞圖案!而在圖案周圍,環繞著七個更小的凹點,其排列位置,竟與岩壁上北鬥七星的雕刻完全對應!

心臟狂跳起來。她似乎找到了關鍵!

但接下來呢?盤木青說需要“得到古老印記的回應”。如何回應?

她嘗試將玄武令放在石龜背部的圖案上,嚴絲合縫。沒有任何反應。她嘗試用手去觸控那七個凹點,依舊寂靜無聲。

火把的光芒越來越弱,邊緣已經開始發黑。黑暗如同潮水般從四麵八方湧來,壓迫著她的神經。

冷靜,必須冷靜!她回想起盤木青的話——“非眼所見即為實,非耳所聞即為真。心若不定,便永墮迷途。”

這考驗的,或許並非外在的機關,而是內在的“認知”與“連線”。

她閉上眼,強迫自己忽略逐漸逼近的黑暗和內心的恐慌。她回憶著陳懷安信中對文明傳承的憂慮,回憶著“星火散藏”的理念,回憶著這洞中星圖所展現的天地人和諧共生的古老智慧。她將自己的精神,想象成一道微弱的波,試圖去觸碰、去感知這石龜、這星圖、這洞穴深處可能存在的……靈性?

就在她心神沉浸,幾乎與這片黑暗融為一體時,懷中那枚銀質頂針,再次傳來一絲微弱卻清晰的暖意。同時,她感到自己按在石龜背部圖案上的手掌下,那冰冷的岩石似乎……極其輕微地……震動了一下?

她猛地睜開眼。

就在玄武令與石龜圖案接觸的邊緣,一絲比螢火蟲光芒還要微弱的、幽藍色的光暈,悄然亮起!那光芒如同擁有生命般,沿著龜蛇纏繞的紋路緩緩流動,然後,分成了七縷更細的光絲,精準地注入了那代表北鬥七星的七個凹點之中!

七個凹點依次亮起幽藍的光芒,如同被點燃的星辰!

緊接著,更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隨著七個凹點的亮起,洞廳穹頂之上,那些原本黯淡的、代表真正星辰的礦物粉末,彷彿被無形的力量喚醒,竟然也開始散發出微弱卻清晰的星輝!尤其是北鬥七星對應的位置,星光明顯亮於他處,與石龜背上的七個光點遙相呼應!

整個洞廳,彷彿在刹那間,化作了一片微縮的、被啟用的星空!

黛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心中的震撼無以複加。這不是機關,這是一種她無法理解的、基於某種能量或資訊共鳴的古老機製!這“印記”回應的,不是玄武令本身,而是她身為“守夜人”繼承者所承載的、與這星圖背後理念相契合的“使命”與“頻率”!那枚代表白鴿“不忮”精神的頂針,或許也在關鍵時刻,成為了她內心純粹信唸的放大器,促成了這奇跡般的連線。

幽藍的光芒持續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才緩緩熄滅,穹頂的星輝也恢複原狀。洞廳重新被黑暗籠罩,隻有她手中那支即將熄滅的火把,散發著最後一點頑強而溫暖的光暈。

一切恢複了死寂,彷彿剛才那神跡般的景象從未發生。

但黛知道,不同了。一切都不同了。

她成功通過了“認證”。這“沉默的豐碑”,已向她敞開了最核心的奧秘。她不僅找到了印記,更親身體驗了這種超越現代科學理解的、古老而深邃的智慧存在形式。

她拾起玄武令,緊緊握在手中,那冰冷的觸感此刻卻讓她感到無比踏實。她借著火把最後的光芒,深深看了一眼那恢複平凡的石龜和恢弘的星圖岩壁,然後轉身,沿著來路,堅定地向外走去。

火把在她踏出洞口的那一刻,終於徹底熄滅,化作一縷青煙。

但黛的眼中,卻映照著外界微弱的星光,以及內心深處被點燃的、再也無法熄滅的火焰。

孤舟已穿越了最黑暗的海域,見到了彼岸的微光。她知道,從這一刻起,她與這片土地,與這古老的守護傳承,真正地、緊密地聯結在了一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