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滬上奕 > 第211章 歸途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滬上奕 第211章 歸途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一九四二年二月十八日,黎明前的桂北苗寨浸潤在青灰色的霧靄中,遠山輪廓如同未乾的墨跡。黛站在寨門口那根玄武圖騰柱下,指尖輕輕撫過冰涼的刻痕。七十二小時前,她從這裡踏入“藏星洞”的未知領域;此刻,她將帶著被古老星圖認證的使命,踏上新的征途。

盤木青頭領將一塊用秘製藥水浸染的靛藍布片遞給她,布麵上的星辰紋路在晨光中泛著幽微光澤:“這是穿過瘴癘之地的路引。三十年前,你叔祖公沒能走到下一個哨站。”他古銅色的臉龐上看不出情緒,但眼底沉澱著跨越兩代人的重托,“記住,守夜人不僅要會點亮火種,更要懂得在長夜裡儲存火種。”

年輕獵人阿遼突然從吊腳樓陰影裡走出來,將一把鑲嵌黑曜石的匕首塞進她手中:“山那邊的彝人認這個。”他避開黛的目光,聲音生硬卻帶著難得的鄭重,“他們祭壇上的星圖和我們的不一樣,但都指向同一片天。”

這個細節讓黛心中微動。她想起《華陽國誌》裡記載的彝族十月曆,其天文觀測體係確實與中原迥異。倘若連身處不同山脈的少數民族都傳承著獨特的星象知識,那麼“星火散藏”計劃的宏大圖景遠比她想象的更遼闊。

果銀阿婆往她行囊裡塞進最後一包草藥,蒼老的手突然握住她的手腕:“女娃娃,你進洞那晚,北鬥第七星搖光比往常亮。”她混濁的瞳孔裡倒映著將散未散的星辰,“老祖宗說,那是遠行人的本命星在指路。”

晨霧飄過寨門石階,黛轉身走進朦朧曙光。當她第三次回頭時,玄武圖騰柱已隱沒在蒼翠山色中,唯有腰間匕首的涼意提醒著這場跨越四十年的文明接力。

正午時分,她沿著盤木青指示的隱秘小徑深入原始森林。參天古木遮天蔽日,空氣中飄蕩著腐殖土與血竭藤混合的辛辣氣息。當她在某棵雷擊木旁停下休憩時,懷中的玄武令突然發出蜂鳴般的震動——這是“賬房”黑盒感應到危險臨近的預警。

幾乎同時,林間傳來枯枝斷裂的脆響。三個穿著破爛軍裝、手持土製獵槍的散兵遊勇從樹後閃出,槍口對準她腰間的包袱。

“把值錢的拿出來!”為首那人操著濃重的湘西口音,左眼戴著黑色眼罩,一道刀疤從額角劃到下頜。

黛緩緩起身,腦中飛速運轉。硬拚必死無疑,逃跑隻會引來追擊。她目光掃過對方磨損的綁腿和開裂的草鞋,突然用官話揚聲道:“你們綁腿的係法是黔軍獨立團的規製,草鞋編法則來自桂係第七軍——兵敗如山倒,諸位卻還守著軍中的習慣。”

三個士兵明顯愣住,下意識地互相打量。黛趁機將阿遼給的匕首舉到胸前,黑曜石刃麵在樹影間折射出冷光:“我是彝寨畢摩派去苗疆的星使,諸位若傷我,不出三日,整片蒼梧山的彝寨都會收到血羽傳書。”

這個憑空捏造的身份讓匪兵們麵麵相覷。在西南深山中,少數民族的神秘信仰往往比槍炮更具威懾力。眼見對方猶豫,黛從包袱裡取出苗寨準備的鹽塊扔過去:“拿去做買路財,彆忘了告訴你們大當家——北鬥指向的地方,餓不死守規矩的人。”

待匪兵遲疑著退入密林,她才發覺後背已被冷汗浸透。這次遭遇讓她真切體會到“賬房”安排這條路徑的深意:在政權更迭的亂世,真正維係文明脈絡的,往往是這些盤根錯節的民間規則與信仰圖騰。

第七日黃昏,她終於望見地圖上標記的彝寨。群山環抱的壩子裡,碉樓如同破土而出的竹筍,樓頂懸掛的青銅鈴在晚風中叮當作響。最讓她心驚的是寨門前的景象——十具無頭屍體整齊排列在祭壇前,脖頸斷口處插著刻有陌生星紋的木樁。

“他們在處理奸細。”帶路的彝族少年語氣平靜,彷彿在說收割莊稼,“上個月有漢人商隊想來偷我們的《宇宙源流圖》,畢摩說那是瀆神。”

黛握緊懷中的玄武令,想起陳懷安信裡那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憂慮。當她被引到碉樓頂層時,九十歲的畢摩正就著鬆明火打磨骨笛。老人雪白的長髯垂到腰際,布滿老年斑的手指在笛孔間移動時,牆壁上的星圖投影隨之流轉。

“苗寨的星使?”畢摩抬起眼皮,瞳孔如同被山泉洗過的黑曜石,“你們漢人的《河圖》《洛書》記載天地變化,我們的《喀吉思》記載星辰生死。”他忽然用骨笛指向北方夜空,“看見危宿旁邊的暗星了嗎?那顆星熄滅時,你們皇帝的龍椅換了三個主人。”

這場對話完全偏離了黛準備的腹稿。她索性取出苗寨的星辰布片鋪在星圖下,任由兩道截然不同的文明軌跡在火光中交彙。當畢摩發現彝寨記錄的某顆彗星軌跡與苗疆傳說完全吻合時,終於將半卷《宇宙源流圖》推到黛麵前。

“拿去吧,星使。”老人溝壑縱橫的臉上浮現悲憫,“記住,我們守護的不是羊皮卷,是祖先仰望星空時看見的真理。”

離開彝寨的清晨,黛在溪邊整理行裝。清澈溪水流過她結滿血痂的腳掌,倒映出天空中南歸的雁陣。她忽然理解林婆那句“守夜人要懂得儲存火種”的深意——文明真正的生命力,不在於典籍的多寡,而在於不同族群在麵對同一片星空時,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解讀方式。

玄武令在晨曦中微微發燙,黑盒浮現出新的路線:指向更西方的雪山。她將彝寨贈予的鷹羽夾進陳懷安的信箋,忽然想起《莊子·逍遙遊》的句子:“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

但她知道,正是無數微弱的爝火,才讓人類在漫漫長夜裡不曾迷失方向。這場歸途從未結束,她隻是從一段文明根係走向另一段根係,在星光的指引下,奔赴下一處需要點亮火種的黑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