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6章 衡水市《故城縣》
衡水市故城縣,坐落於河北省東南部,處在冀魯兩省三市的交界地帶,京杭大運河悠悠西畔。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總麵積達941平方公裡,耕地廣袤,有91萬畝之多。下轄11鎮2鄉,共計538個行政村,還設有3個工業園區與2個農業園區,總人口約53萬,其中農業人口344萬。它北枕石德鐵路、衡德高速,西鄰京九鐵路、大廣高速,東接京台高速、京滬鐵路、京滬高鐵,德上高速更是縱貫南北,作為冀魯經濟融合的關鍵節點,已然深度融入京津冀2小時經濟圈。
一、鄉鎮風采
鄭口鎮
鄭口鎮是故城縣的縣城駐地,也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交通極為便利,多條交通乾線在此交彙。鎮域麵積廣闊,人口眾多,商業氛圍濃厚,各類市場、商場林立,商品琳琅滿目,從日常生活用品到高階消費品,應有儘有。工業發展勢頭強勁,形成了以紡織、服裝、機械製造等為主導的產業格局,眾多企業在這裡蓬勃發展,為當地經濟增長貢獻巨大力量。教育資源豐富,有多所中小學,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文化娛樂設施齊全,公園、影院、圖書館等豐富著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故城鎮
故城鎮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曆史發展程序中一直占據重要地位。鎮內儲存著許多古老的建築和曆史遺跡,古街古巷蜿蜒曲折,青磚灰瓦的建築錯落有致,彷彿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這裡的傳統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每逢重大節日,都會舉辦熱鬨的廟會,舞龍舞獅、雜技表演等活動精彩紛呈,吸引眾多遊客和周邊居民前來觀賞。農業基礎紮實,農產品種類豐富,所產的蔬菜、水果品質優良,暢銷周邊地區。同時,故城鎮依托自身的曆史文化資源,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產業,逐步打造成為一個具有濃鬱曆史文化氛圍的旅遊小鎮。
青罕鎮
青罕鎮位於故城縣東部,地理位置優越,與周邊鄉鎮聯係緊密。農業特色鮮明,以種植優質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同時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如蔬菜種植、瓜果栽培等,其中一些蔬菜品種通過綠色認證,深受市場歡迎。養殖業也頗具規模,養殖的生豬、家禽等不僅供應本地市場,還銷往外地。近年來,青罕鎮積極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建設了多個農產品加工企業,將本地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此外,鎮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道路、水電、通訊等設施一應俱全,為居民生活和企業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夏莊鎮
夏莊鎮緊鄰縣城,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工業發展迅速,形成了以裘皮加工、汽車零部件製造等為主的產業集群。尤其是裘皮產業,擁有眾多專業的裘皮加工企業,產品工藝精湛,款式新穎,遠銷國內外市場,使夏莊鎮成為北方重要的裘皮加工基地之一。農業以高效農業為主,建設了多個現代化農業園區,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生產綠色、有機農產品。在鄉村建設方麵,夏莊鎮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美麗鄉村建設,村莊環境整潔優美,綠化覆蓋率高,村民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武官寨鎮
武官寨鎮地處故城縣西部,民風淳樸,文化底蘊獨特。這裡的民間藝術源遠流長,運河架鼓是其特色民間藝術之一,表演時氣勢磅礴,節奏明快,展現出當地人民的豪邁與熱情。農業以小麥、玉米、棉花等傳統作物種植為主,近年來,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種植和養殖,如中藥材種植、肉羊養殖等,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鎮內的集市貿易活躍,每逢集日,周邊村民紛紛前來交易,商品種類豐富,涵蓋了農產品、生活用品、手工藝品等,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饒陽店鎮
饒陽店鎮曆史文化悠久,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鄉鎮。鎮內儲存著一些古老的廟宇和傳統建築,見證了歲月的變遷。農業產業多元化發展,除了糧食種植外,蔬菜、水果、花卉等種植產業也頗具規模。其中,花卉種植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之一,培育出多種高品質花卉,供應周邊城市的花卉市場。商業貿易較為繁榮,有多個商業街和專業市場,涵蓋了服裝、餐飲、農資等多個領域,滿足了當地居民和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同時,饒陽店鎮注重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將曆史文化與自然風光相結合,打造特色旅遊線路,吸引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軍屯鎮
軍屯鎮位於故城縣西南部,地理位置較為獨特。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為主,同時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如紅薯種植。當地所產紅薯口感香甜、澱粉含量高,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軍屯鎮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改善灌溉條件,推廣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工業方麵,以農產品加工、建材製造等產業為主,這些企業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不斷發展壯大。在文化建設方麵,軍屯鎮注重挖掘和傳承本地的民間文化,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西半屯鎮
西半屯鎮地處兩縣交界處,交通便利,與周邊地區的經濟交流頻繁。農業基礎良好,糧食產量穩定,同時積極發展畜牧業,養殖牛、羊、豬等家畜,形成了一定的養殖規模。鎮內的工業企業以紡織、機械加工等為主,產品質量可靠,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西半屯鎮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推進植樹造林工作,綠化覆蓋率較高,生態環境優美。此外,鎮政府還大力加強民生工程建設,改善教育、醫療條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房莊鎮
房莊鎮位於故城縣中部,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故城縣重要的農業產區。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灌溉設施完善,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近年來,房莊鎮積極引導農民發展特色農業,如種植草莓、葡萄等水果,建設了多個采摘園,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促進了農業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工業方麵,以食品加工、服裝製造等產業為主,這些企業在帶動當地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房莊鎮注重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橋梁、水電等設施不斷完善,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朗鎮
三朗鎮以農業為基礎,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蔬菜等。在農業發展過程中,三朗鎮注重科技創新,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同時,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將本地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工業企業逐步興起,涵蓋了建材、機械加工等領域,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社會事業方麵,三朗鎮不斷加強教育、醫療、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
建國鎮
建國鎮曆史文化悠久,擁有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產和革命傳統。這裡是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所在地,陵園內安葬著在四二九反掃蕩戰鬥中犧牲的烈士,設有烈士墓、紀念碑、紀念堂等設施,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建國鎮原屬山東省武城縣,1964年6月劃歸河北省故城縣。區域麵積6722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戶籍人口餘人。這裡的名人有清末進士許宗翰,他聰慧過人,被推送清廷赴美留學,主修外語,精通六國語言,是孫中山的門生,與宋子文、詹天佑、周恩來、梁啟超、袁世凱等有結交;還有曾擔任**浙江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的祁茗田。在經濟發展方麵,建國鎮以農業和工業為主,農業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工業以機械製造、服裝加工等產業為主。
裡老鄉
裡老鄉位於故城縣最南端,與山東省接壤,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這裡的居民生活淳樸,民俗文化豐富多樣。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等為主,部分村民還從事養殖行業。裡老鄉注重與周邊地區的經濟合作與交流,積極發展邊界貿易,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通訊等條件,為居民生活和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辛莊鄉
辛莊鄉地處故城縣東北部,自然風光優美,生態環境良好。農業是辛莊鄉的主導產業,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等農作物,農產品品質優良。近年來,辛莊鄉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如發展有機蔬菜種植、生態養殖等,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鄉村建設方麵,辛莊鄉注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村莊綠化、美化工作,打造宜居鄉村。同時,積極開展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鄉村文明建設。
二、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故城縣曆史源遠流長,可追溯至遙遠的夏商、西週三代,那時這片土地當屬兗州。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先後歸屬晉、齊、燕、趙等國,見證了眾多曆史的風雲變幻。秦統一六國後,故城縣地屬钜鹿郡。西漢時期,分屬清河郡、信都郡。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故城縣」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元、明、清時期,其歸屬曆經多次變化。民國時期,同樣經曆了多次行政區劃調整。1945年,縣域迎來解放,1964年底,行政區域最終固定下來。
千年流淌的大運河縱貫故城縣全境,全程長達150華裡。這條古老的運河前身為清河,1946年纔有了衛運河之名。因其具有「易盈易枯」「向苦淺滯」的特點,自明清起,便有多次修建、改建、擴建的記載。大運河不僅是一條水利交通要道,更孕育了故城縣豐富深厚的文化內涵,賦予了這片土地開放包容、重德尚義的文化底蘊。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故城縣湧現出無數傑出人物。漢代大儒董仲舒曾在此下帷講學,他的儒家思想影響深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近代以來,抗日英雄節振國的故事在這裡廣為傳頌,他的愛國情懷和英勇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故城人。
三、必遊景點
運河風情帶
沿京杭大運河故城段打造的運河風情帶,是領略千年漕運文化和古樸運河風光的絕佳去處。漫步在運河畔,腳下是古老的河堤,身旁是緩緩流淌的河水,彷彿能聽到往昔漕運船隻往來時的陣陣號子聲。沿岸保留著一些古老的碼頭、船閘等遺跡,見證了運河曾經的繁榮昌盛。在這裡,還能欣賞到獨特的運河自然風光,綠樹成蔭,花草繁盛,與古老的運河相得益彰。不同季節的運河風情各異,春天繁花似錦,夏天綠樹成蔭,秋天層林儘染,冬天銀裝素裹,無論何時前來,都能收獲不一樣的美景和感受。
慶林寺塔
慶林寺塔始建於唐代,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古老的佛塔曆經歲月的洗禮,依然屹立不倒,彰顯著古代建築工藝的高超。塔高數丈,造型古樸典雅,塔身由青磚砌成,每層都設有門窗、鬥拱等建築構件,工藝精湛,極具藝術價值。登上慶林寺塔,極目遠眺,縣城的全景儘收眼底,遠處的田野、村莊、河流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塔內還儲存著一些古代的佛像、壁畫等文物,雖然曆經滄桑,但依然能從中感受到古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龍鳳湖濕地公園
龍鳳湖濕地公園湖光瀲灩,生態環境優美,是休閒垂釣、觀鳥、攝影的理想之地。公園內水域廣闊,湖水清澈見底,周圍環繞著大片的濕地和綠地。濕地內生長著各種水生植物,為眾多鳥類提供了棲息和覓食的場所。在這裡,能看到白鷺、野鴨、天鵝等多種野生鳥類,它們或在水麵上嬉戲,或在空中翱翔,構成了一幅和諧的自然生態畫卷。公園內還設有垂釣區、休閒步道、觀景台等設施,遊客可以在這裡儘情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放鬆身心,遠離城市的喧囂。
四、民俗風情
故城縣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獨具特色。每逢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這裡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春節期間,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貼春聯、掛燈籠,充滿了喜慶的氛圍。人們還會走親訪友,互相拜年,傳遞新年的祝福。元宵節時,會舉辦熱鬨的燈會和廟會,各種花燈琳琅滿目,舞龍舞獅、高蹺、旱船等民間藝術表演精彩紛呈,吸引著眾多群眾前來觀賞。
當地的民間藝術形式多樣,鹽廠秧歌熱情奔放,舞者們身著鮮豔的服裝,手持彩扇,在歡快的鑼鼓聲中翩翩起舞,展現出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勞動人民的樂觀精神。運河架鼓氣勢磅礴,表演時鼓手們身著傳統服飾,揮動鼓槌,敲打出激昂的節奏,聲震四方,體現了故城人民的豪邁與力量。此外,還有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這是船工們在長期的漕運勞動中形成的一種民間音樂,號子聲隨著運河水的流淌,傳承著古老的運河文化。
五、特色美食
故城縣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獨特的區位和悠久的曆史造就了這裡相容並蓄、彆具一格的美食風格。走在故城的街頭巷尾,各種特色美食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龍鳳貢麵是故城的特色美食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曾為宮廷禦用。它的製作工藝獨特,選用當地沙鹵地硬質小麥,搭配清澈的運河水,經過多道工序精心製作而成。麵條細如發絲,中空如管,煮熟後不粘連,口感爽滑勁道。龍鳳貢麵可以煮食,也可以涼拌,還可以作為湯麵的配料,無論哪種吃法,都能品嘗到其獨特的風味。
故城燻肉風味獨特,選用優質的豬肉為原料,經過醃製、熏製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燻肉色澤紅潤,肉質鮮嫩,熏香濃鬱,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吃的時候,可以切成薄片,搭配蔥絲、黃瓜絲等,用薄餅卷著吃,也可以直接食用,味道十分鮮美。
原隰驢肉也是故城的一道傳統美食,以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聞名。驢肉經過獨特的鹵製工藝,口感醇厚,香味四溢。可以做成驢肉火燒,酥脆的火燒夾著鮮嫩的驢肉,咬上一口,滿滿的幸福感。也可以將驢肉切片,涼拌或者熱炒,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武官寨羊肉大餅是當地的特色小吃,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鮮美的口感受到人們的喜愛。選用新鮮的羊肉和優質的麵粉,將羊肉剁成肉餡,加入各種調料攪拌均勻,包入擀好的麵皮中,製成大餅。然後放入鍋中烙製,烙至兩麵金黃,外皮酥脆,內餡鮮嫩多汁,羊肉的香味與麵餅的麥香完美融合,讓人回味無窮。
河北老字號「甘陵春」酒,釀造工藝源於乾隆年間,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曆史。它采用傳統的釀造工藝,選用優質的高粱、小麥等為原料,經過固態發酵、蒸餾、陳釀等多道工序精心釀製而成。「甘陵春」酒酒體醇厚,窖香濃鬱,入口綿甜爽淨,回味悠長,是宴請賓客、饋贈親友的佳品。
六、旅遊指南攻略
交通指南
-外部交通:故城縣交通便利,周邊有多個機場可供選擇。距離最近的是濟南遙牆國際機場,距離約130公裡,可通過高速公路前往。也可以選擇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距離約180公裡,同樣可通過高速公路便捷抵達。如果選擇乘坐火車,故城縣西鄰京九鐵路,周邊有多個火車站,可根據自己的出發地選擇合適的車次。此外,石德鐵路、京滬鐵路也在附近,為遊客的出行提供了多種選擇。
-內部交通:在故城縣內,公共交通較為便利,有公交車通往各個鄉鎮和主要景點。如果想要更加自由地遊覽,也可以選擇租車或者乘坐計程車。對於喜歡騎行的遊客,還可以在縣城租賃自行車,沿著運河風情帶騎行,欣賞沿途的美景。
住宿推薦
-縣城酒店:故城縣縣城內有多家不同檔次的酒店可供選擇。高檔型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和豐富的餐飲、娛樂等配套服務。經濟型酒店價格實惠,價效比高,適合預算有限的遊客。這些酒店大多位於交通便利的位置,方便遊客出行和購物。
-特色民宿:在一些鄉鎮和旅遊景點周邊,還分佈著許多特色民宿。這些民宿風格各異,有的具有濃鬱的鄉村風情,有的融入了當地的傳統文化元素。住在民宿裡,可以更加深入地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感受故城的風土人情。部分民宿還提供農家飯菜,遊客可以品嘗到地道的鄉村美食。
遊玩路線規劃
-一日遊路線:
-上午:抵達故城縣後,前往運河風情帶,漫步在運河畔,欣賞古老的運河風光,參觀運河遺跡,感受千年漕運文化的魅力。
-中午:在運河風情帶附近的餐館品嘗故城特色美食,如龍鳳貢麵、故城燻肉等。
-下午:前往慶林寺塔,參觀這座古老的佛塔,瞭解其曆史和文化價值,登上塔頂俯瞰縣城全景。之後,前往龍鳳湖濕地公園,欣賞湖光山色,進行休閒垂釣或者觀鳥活動。
-兩日遊路線:
-第一天:上午遊覽運河風情帶,中午品嘗特色美食。下午前往故城鎮,參觀古老的建築和曆史遺跡,感受古鎮的曆史韻味。晚上在故城鎮住宿,體驗古鎮的夜晚生活。
第二天:早餐後,前往建國鎮,參觀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陵園內莊嚴肅穆,紀念碑巍峨聳立,上麵鐫刻著烈士們的英勇事跡。沿著步道緩緩前行,瞻仰烈士墓,瞭解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曆史,感受革命先輩們為了國家和人民不惜犧牲一切的偉大精神。
從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離開後,前往夏莊鎮。夏莊鎮作為北方重要的裘皮加工基地之一,擁有眾多專業的裘皮加工企業和特色裘皮市場。走進當地的裘皮加工廠,遊客可以近距離觀摩從原皮處理到成品製作的全過程。工人們精湛的技藝令人讚歎,從毛皮的裁剪、縫製,到染色、整飾,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苟。在裘皮市場中,琳琅滿目的裘皮製品讓人目不暇接,有款式新穎的裘皮大衣,柔軟舒適的皮草圍巾、手套,還有精緻的裘皮箱包等。這裡的裘皮製品不僅品質上乘,價格也相對實惠,遊客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心儀的商品,無論是自用還是饋贈親友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日遊路線
-第一天:
-上午:抵達故城縣,稍作休整後,前往運河風情帶。沿著運河堤岸漫步,欣賞運河兩岸的自然風光,近距離觀察古老的碼頭遺址、船閘等,感受當年運河漕運的繁華景象。可以在運河邊的觀景台駐足,拍攝運河美景。
-中午:在運河風情帶周邊的餐館用餐,品嘗龍鳳貢麵。感受麵條細如發絲、中空如管的獨特質地,體驗其爽滑勁道的口感,搭配鮮香的湯汁,儘享這道傳承百年的美食。
-下午:前往慶林寺塔,詳細瞭解這座唐代古塔的曆史淵源和建築特色。沿著塔內的樓梯逐層攀登,欣賞塔內儲存的佛像和壁畫,從塔頂俯瞰周邊的田園風光和縣城景色。之後,前往龍鳳湖濕地公園,在湖邊漫步,觀賞各種野生鳥類,或者在垂釣區享受悠閒的垂釣時光。
-晚上:返回縣城,入住酒店。晚餐可以品嘗故城燻肉,感受其色澤紅潤、肥而不膩的獨特風味。飯後,在縣城的街道上散步,體驗當地的夜生活氛圍。
-第二天:
-上午:前往故城鎮,遊覽古街古巷,參觀儲存完好的古老建築,感受曆史的滄桑變遷。走進傳統的民居院落,瞭解當地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
-中午:在故城鎮的餐館就餐,嘗試武官寨羊肉大餅,品味外皮酥脆、內餡鮮嫩多汁的美味。
-下午:前往建國鎮,參觀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聆聽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向烈士們敬獻花圈,表達崇敬與緬懷之情。
-晚上:前往辛莊鄉住宿,體驗鄉村民宿的寧靜與溫馨。品嘗民宿主人精心準備的農家菜肴,感受鄉村生活的質樸與美好。
-第三天:
-上午:在辛莊鄉周邊欣賞田園風光,參觀當地的特色農業種植園,瞭解有機蔬菜種植、生態養殖等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如果是水果成熟季節,還可以參與采摘活動,體驗收獲的樂趣。
-中午:在辛莊鄉用餐,品嘗原隰驢肉,無論是驢肉火燒還是涼拌驢肉,都能讓人感受到驢肉的鮮嫩美味。
-下午:前往夏莊鎮,深入瞭解裘皮加工產業。參觀完加工廠和市場後,還可以前往當地的裘皮文化博物館(如有),瞭解裘皮文化的發展曆史和工藝傳承。之後,結束愉快的故城之旅,返程回家。
故城縣,這片充滿曆史底蘊與獨特魅力的土地,以其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源遠流長的曆史文化、彆具風味的特色美食和熱情好客的人民,等待著每一位遊客前來探索與發現,在這裡留下難忘的旅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