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14章 臨汾市《汾西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14章 臨汾市《汾西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山西省中南部,呂梁山東南麓,汾水悠悠淌過,孕育了一座古老而獨特的縣城——汾西縣。汾西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它北連呂梁市交口縣、晉中市靈石縣,南接洪洞縣,西依姑射山與隰縣、蒲縣接壤,東鄰汾河與霍州相望,全縣總麵積880平方千米。這片土地承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自然景觀與人文勝跡交相輝映,民俗風情彆具一格,美食特產獨具風味,是一處值得深入探尋的旅遊勝地。

一、鄉鎮風貌

汾西縣下轄5個鎮、3個鄉,另設有1個社羣管理委員會,每個鄉鎮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發展特色。

-永安鎮:作為縣城駐地,永安鎮是汾西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人口密集,商業繁榮,街道上店鋪林立,各類商品琳琅滿目。縣城內現代化建築與傳統民居相互映襯,展現出獨特的城市風貌。永安鎮交通便利,國道341貫穿其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鎮內有多個集貿市場,不僅滿足了當地居民的生活需求,還促進了周邊鄉鎮的物資交流。此外,永安鎮還擁有豐富的教育和醫療資源,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

-對竹鎮:對竹鎮位於汾西縣北部,這裡地勢較為平坦,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是汾西縣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鎮內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對竹鎮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種植了大量的玉露香梨、蘋果等水果,形成了規模化的果園,每到水果成熟的季節,果香四溢,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采摘。對竹鎮的鄉村旅遊也在逐步興起,一些村莊依托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開發了農家樂等旅遊專案,讓遊客體驗到鄉村生活的寧靜與質樸。

-勍香鎮:勍香鎮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鎮內儲存著許多古老的建築和遺跡,見證了歲月的變遷。勍香鎮的傳統手工藝也十分發達,如剪紙、麵塑等,這些手工藝品造型精美,富有濃鬱的地方特色,深受遊客喜愛。如今,勍香鎮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積極發展現代產業,以煤炭、建材等工業為主導,帶動了鎮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和平鎮:和平鎮地處汾西縣西南部,這裡山巒起伏,森林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麗。鎮內有多處自然景觀,如姑射山的部分割槽域就位於和平鎮境內,山上綠樹成蔭,景色迷人,是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和平鎮以農業和林業為主要產業,除了種植傳統的農作物外,還大力發展林業經濟,種植了大量的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木,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此外,和平鎮還積極發展生態旅遊,依托自然資源,開發了一些登山、徒步等旅遊線路,吸引了眾多戶外運動愛好者。

-僧念鎮:僧念鎮位於汾西縣中部,是一個以農業和工業並重的鄉鎮。鎮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煤炭、鋁土礦等儲量較大,礦產開發是當地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同時,僧念鎮也注重農業的發展,通過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品種,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近年來,僧念鎮積極推進產業轉型,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將本地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佃坪鄉:佃坪鄉位於汾西縣西部,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這裡地勢崎嶇,交通相對不便,但自然風光卻十分獨特。佃坪鄉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美。鄉內有許多野生植物和動物,是一個天然的生態寶庫。佃坪鄉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要產業,當地的土雞蛋、羊肉等農產品品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近年來,佃坪鄉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利用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開發了一些鄉村旅遊專案,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團柏鄉:團柏鄉位於汾西縣東南部,地處山區,地形複雜。這裡煤炭資源豐富,煤炭產業在鄉域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同時,團柏鄉也在積極探索產業多元化發展,利用山區的自然資源,發展特色農業和林業。鄉內種植了大量的核桃、蘋果等經濟作物,還養殖了許多家禽家畜。此外,團柏鄉還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邢家要鄉:邢家要鄉位於汾西縣北部,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山區鄉鎮。這裡土地肥沃,氣候適宜,適合種植多種農作物。邢家要鄉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雜糧等,農產品品質優良。近年來,邢家要鄉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引進了一些新品種,如中藥材、草莓等,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同時,邢家要鄉還注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農村的交通、水電等條件,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曆史的脈絡

汾西縣曆史源遠流長,早在七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汾西一帶就有人類活動,是古代勞動人民發祥地之一。

唐虞、夏屬冀州,為納總甸腹地;商仍屬冀州;周初名彘;春秋屬晉國;戰國屬魏,後屬趙;秦屬河東郡;西漢為彘縣地,亦屬河東郡。三國屬魏,屬平陽郡;西晉也屬平陽郡。

北齊置臨汾縣,屬臨汾郡。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隋末廢,屬臨汾郡。唐武德元年(618年)複置汾西縣,屬呂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屬晉州。五代屬晉州。北宋屬河東路平陽府;金初屬漢東南路平陽府;貞佑三年(1215年)屬霍州。元屬晉寧路。明、清屬平陽府。

中華民國初屬平陽府、河東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屬山西省;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29日,汾西解放,屬晉綏邊區呂梁行署第九專署。1949年10月,屬晉南專區;1950年1月,屬臨汾專區;1954年9月,屬晉南專區。1958年6月,與霍縣合區設霍汾縣;1958年10月,撤銷霍汾縣,並入洪洞縣;1959年9月,複置霍汾縣;1961年5月,恢複汾西縣建置,屬晉南專區;1971年5月,屬臨汾地區。臨汾地區改為臨汾市後,汾西縣隸屬於臨汾市。2020年2月27日,汾西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汾西縣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曆史人物。如傅夢臣位及元朝中書左丞,在政治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侯七乘官拜清代吏部觀政,展現出卓越的才能。

三、不可錯過的景點

汾西縣旅遊資源豐富,既有獨特的自然景觀,也有珍貴的曆史文化遺跡,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師家溝清代民居:位於汾西縣城東南5公裡處,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曆經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年間的精心擴建,最終形成了總麵積達多平方米的宏大建築群。整個民居建築群佈局合理,設計精巧,建築風格融合了北方四合院和南方園林的特點,磚雕、木雕、石雕精美絕倫,展現了中國窯洞文化和山西黃土文化的獨特魅力。2006年,師家溝清代民居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遊客瞭解古代建築藝術和傳統文化的絕佳去處。

-姑射山仙洞: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這裡山奇水秀,景色迷人。姑射山主峰老爺頂海拔18908米,為汾西縣最高峰,因九條山脈環繞主峰形成「九龍朝絕頂」奇觀,秋季遼東櫟林紅葉遍山,兼具自然與人文景觀價值。山上有北仙洞、南仙洞廟宇等眾多寺觀,寺觀眾多,壁畫、碑碣曆史藝術價值極高,是一處充滿神秘色彩的道教聖地,也是遊客登山攬勝、感受宗教文化的好去處。

-觀音閣:始建於唐代,現存建築為明清時期所建。觀音閣依山勢而建,分前、中、後三進院落,佈局嚴謹,氣勢恢宏。閣內供奉著觀音菩薩像,香火鼎盛。觀音閣不僅是一處宗教場所,也是一座藝術殿堂,其建築風格獨特,木雕、彩繪等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朝拜。

-九龍山青龍寺:景區內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是春日踏青、祈福求安的好選擇。這裡山清水秀,樹木蔥蘢,空氣清新,寺內建築古樸典雅,佛像莊嚴肅穆,寺內的壁畫和碑刻記錄了豐富的曆史文化資訊,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時領略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革命烈士陵園:為了紀念在革命戰爭中犧牲的烈士而建,是緬懷革命先烈、感受紅色文化厚重的重要基地。陵園內安葬著眾多為國家和人民英勇獻身的烈士,莊嚴肅穆的紀念碑和烈士墓,讓人肅然起敬。來到這裡,遊客可以瞭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銘記曆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四、民俗風情

汾西縣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獨具地方特色。

-威風鑼鼓:汾西縣是威風鑼鼓的發源地之一,每逢重大節慶,震天的鑼鼓聲響徹雲霄。威風鑼鼓表演時,鼓手們身著鮮豔的服裝,手持鼓槌,動作剛勁有力,節奏激昂明快,敲出了汾西人民的豪邁與熱情,展現了獨特的民間藝術魅力,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剪紙藝術:汾西剪紙曆史悠久,是當地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剪紙藝人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題材廣泛,包括人物、動物、花卉、吉祥圖案等,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這些剪紙作品不僅用於裝飾家居,還常常作為禮品贈送,深受人們喜愛。

-麵塑藝術:麵塑也是汾西的傳統民間藝術,當地百姓在春節、元宵節、婚禮、壽誕等重要節日和慶典活動中,都會製作精美的麵塑。麵塑造型多樣,色彩鮮豔,有各種動物、花卉、人物等形象,寓意著吉祥如意、幸福安康,體現了汾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

-地燈秧歌:是汾西縣獨特的民間舞蹈形式,起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民間娛樂活動。地燈秧歌表演時,演員們手持花燈,邊唱邊舞,動作輕盈優美,曲調悠揚動聽,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是汾西人民在農閒時自娛自樂的重要方式,也為遊客展示了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

五、舌尖上的汾西

汾西縣的美食特產豐富多樣,獨具風味,讓人回味無窮。

-汾西梨:汾西縣的梨果實味美汁多,甜中帶酸,營養豐富。這裡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得汾西梨具有皮薄、肉細、核小、汁多等特點,是春日裡的解渴佳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不僅在當地暢銷,還遠銷全國各地。

-汾西山楂:落葉灌木,果實成熟時呈紅色,酸甜可口。汾西山楂是製作糖葫蘆、山楂糕、山楂片等美食的絕佳原料,還可以用來釀酒、製作果醬等。山楂具有開胃消食、活血化瘀等功效,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在汾西縣有著廣泛的種植。

-汾西核桃:汾西核桃樹體生長茂盛,果實個大皮薄,易取仁,色澤白,口感香,是滋補養生的佳品。汾西縣土壤肥沃,氣候適宜,非常適合核桃生長,所產核桃品質優良,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深受市場歡迎,是汾西縣重要的特色農產品之一。

-汾西苦蕎茶:性味苦、平、寒,含多種藥用養生成分,是春日裡養生的好選擇。苦蕎茶采用當地優質苦蕎為原料,經過精心加工而成,保留了苦蕎的營養成分和獨特風味。經常飲用苦蕎茶,有助於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對身體健康有諸多益處,是一種備受青睞的健康飲品。

六、旅遊指南

-最佳旅遊時間:汾西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3-5月)氣候溫和,萬物複蘇,是觀賞自然風光、品嘗新鮮水果的好時節;夏季(6-8月)氣候涼爽,適合前往姑射山等景區避暑、登山;秋季(9-10月)天高氣爽,師家溝清代民居的古建築與周邊的秋景相互映襯,彆具一番韻味,同時也是汾西梨、核桃等水果成熟的季節,可以體驗采摘的樂趣;冬季(12-2月)雖然寒冷,但可以感受北方冬日的雪景,還可以參加一些民俗活動,體驗當地的年俗文化。

-交通指南:汾西縣交通便利,南同蒲鐵路、霍永高速縱貫全境,縣城距臨汾喬李機場僅1小時車程。如果選擇公共交通,可以在臨汾汽車站乘坐前往汾西縣的班車;也可以先到達霍州市,再轉乘前往汾西縣的汽車。如果自駕,可通過霍永高速或國道341前往汾西縣,路況良好。

-住宿推薦:在汾西縣城,有多家酒店和賓館可供選擇,價格和檔次各不相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進行預訂。如果想體驗鄉村生活,也可以選擇在一些鄉鎮的農家樂住宿,感受鄉村的寧靜和質樸,同時還能品嘗到地道的農家美食。

-購物推薦:汾西縣的特產豐富,可以購買一些汾西梨、汾西山楂、汾西核桃、汾西苦蕎茶等特產作為伴手禮。此外,還可以購買當地的剪紙、麵塑等手工藝品,這些手工藝品不僅具有紀念意義,還能展現汾西縣的文化特色。在縣城的購物中心、農貿市場以及一些旅遊景點都可以購買到這些特產和手工藝品。

汾西縣,這座擁有千年曆史的古邑,正以其獨特的曆史文化、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誘人的美食特產,等待著更多的遊客前來探索和發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