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15章 臨汾市《侯馬市》
侯馬市位於山西省南部,處於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之間,汾河與澮河交彙處的平原地帶。它東連曲沃縣,西接新絳縣,南靠紫金山,北依汾河水,是山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城市。市域總麵積220平方公裡,地形自東向西南傾斜,平原麵積約占全市總麵積的89,平均海拔450米左右。
行政區劃與鄉鎮簡介
侯馬市轄3個鄉、5個街道,分彆是新田鄉、高村鄉、鳳城鄉、路東街道、路西街道、澮濱街道、上馬街道、張村街道。
-新田鄉:位於市近郊,東與鳳城鄉為鄰,西與高村鄉接壤,南隔澮河與上馬街道相望,北與張村街道相連。土地麵積48平方公裡,耕地2204公頃,均為水澆地,人均耕地097畝。轄垤上、秦村、郭村等25個村民委員會,是侯馬市重要的農業區域。
-高村鄉:位於侯馬市西郊,東與新田鄉接壤,西與運城新絳縣相連,北隔汾河與新絳縣相望,南隔澮河與上馬街道為鄰,東距侯馬市火車站7公裡。在虒祁、西台神、東台神等村分佈有虒祁宮遺址、台駘廟、平望古城遺址等古建築遺址,文化底蘊深厚。
-鳳城鄉:位於侯馬市東郊,東界曲沃,西接侯馬新田鄉,南靠紫金山與絳縣相鄰,北與張村街道、曲沃縣相連,西距侯馬火車站8公裡。境內地勢平坦,土肥水足,霍侯一級公路、大運公路橫貫全鄉東西,交通便利,被列為侯馬市農業高新科技示範園區。
-上馬街道:轄區版圖呈柳葉狀,境內紫金山脈橫亙於南,澮河之水貫穿於北。這裡曆史文化悠久,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已發現古文化遺址10處,古墓地3處,古建築5處等。喬山底村遺址曾發掘出新石器時期的4個糧倉和夏朝時期的一處陶窯遺跡。
-張村街道:位於汾河岸畔,東與曲沃縣相鄰,西與運城市新絳縣接壤,北與襄汾縣隔河相望,南鄰本市新田鄉,是侯馬市北郊交通樞紐中心。境內南同蒲鐵路和侯西鐵路等多條鐵路、公路呈三個十字交彙。晉國練兵場(北塢古城)遺址地處本辦北塢村境內,北塢古城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侯馬,古稱「新田」。周惠王九年(前668),晉獻公複遷都於絳(今侯馬地區)。周簡王元年(前585年),晉景公遷都於新田,稱新絳,曆景、厲、悼、平、昭等十三公,共209年。在此期間,晉國達到鼎盛,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始有戰國,侯馬因此成為三晉的源頭,素有「華夏文明看山西,山西文明源侯馬」之稱。
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全國,今天境屬河東郡。東漢改稱絳邑縣,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絳邑縣廢名,複稱新田。明洪武八年(1375),在此設有絳州金台驛,因來往驛客在此宿舍擇館,等候驛馬,故稱侯馬。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11月成立侯馬市籌備處,1958年10月以原曲沃縣、新絳縣等部分割槽域合並成立侯馬市,1963年5月撤銷侯馬市建製,恢複曲沃縣建製,縣治侯馬。1971年8月1日複置侯馬市,屬臨汾地區行署,2000年11月起屬臨汾市。
200多年的晉國建都史,給侯馬留下了寶貴的曆史文物資源。市內出土文物達10多萬件,「侯馬盟書」被列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它是書寫在玉石片上的誓約文書,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毛筆文字真跡,印證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核心理念。「晉侯鼎」「空首布幣」「晉式青銅器」等重大發現,在考古界享有盛名,成為研究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重要見證。
曆史人物
侯馬曆史上湧現出不少知名人物。雖然因資料限製,部分人物事跡可能未被全麵記載,但據當地傳說及相關記載,唐朝名將程咬金與侯馬有一定淵源。據傳程咬金當年鎮守鐵嶺關時(今侯馬市隘口村一帶),戰功卓著,他去世後,朝廷為表彰其功績,在鐵嶺關東北10公裡處(現程王村)為其修建衣冠塚,由此形成了程王村的最初雛形。
必遊景點
-晉國古都博物館:位於侯馬市府西路晉博園內,占地麵積2公頃,建築麵積3200平方米。共分兩大部分四個展廳,展出文物455件,是一座集中展示晉國新田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以弘揚晉文化為主線,每年接待中外遊客4萬餘人。
-彭真故居:坐落在侯馬市垤上村,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真出生和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成長的地方,現已成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臨汾市黨性教育基地和4a級紅色旅遊景點。
-新田廣場:位於侯馬市區,以空首布造型為特色,巧妙融合了晉商文化與現代城市美學,是侯馬最具辨識度的文化地標。廣場周邊環境優美,是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程王公園:是一處集休閒、健身、文化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公園。園內建有兒童遊樂區、健身廣場、步道及假山水景,還有繁茂的樹木、花卉和噴泉、銅馬雕塑等,以高綠化率和多元設施成為侯馬市的城市綠肺。
古刹、寺廟與道觀
-西台神台駘廟:位於高村鄉西台神村,被列為臨汾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台駘是上古時期黃帝的後裔,治水英雄,台駘廟是為祭祀他而建,廟宇曆史悠久,建築風格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
-侯馬清真寺:位於侯馬市南街42號,是當地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其建築風格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與伊斯蘭建築特色,內部佈局嚴謹,裝飾精美,具有較高的曆史和藝術價值。
曆史遺址
-虒祁宮遺址:位於高村鄉虒祁村,是晉國的宮殿遺址。據考古研究,這裡曾是晉國晚期的重要宮殿建築群,遺址內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對於研究晉國的曆史、建築工藝等具有重要意義。
-北塢古城遺址:位於張村街道北塢村,為晉國練兵場遺址,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古城遺址見證了當年晉國的軍事強盛,通過對遺址的考古發掘,可瞭解到當時的軍事防禦體係和建築佈局。
民俗風情
-喬村麒麟舞: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於清代中晚期,由龍頭、鹿身、馬蹄、牛尾等組成,是集歌舞、樂雜技於一體的獨特藝術形式。每到春節、元宵節等節慶時刻,喬村麒麟舞都會成為當地社火表演的亮點,通過優美的舞姿和音樂,表現出麒麟在追逐美好生活的征途中所經曆的種種,最終實現對太平盛世的祈願。
-侯馬皮影:侯馬皮影曆史悠久,是當地傳統民間藝術。其製作工藝精湛,影人造型優美,線條流暢。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操縱影人,配以燈光、音樂和唱腔,講述各種故事,深受當地群眾喜愛,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韻味。
特色美食
-侯馬油酥餅:是侯馬美食的代表之一,呈三角形,油酥十足,一碰就掉渣。製作時選用優質麵粉,加入酵母、鹽和溫水和成麵團,醒發後烙製而成。侯馬人習慣在吃餄餎麵時搭配油酥餅,還可把餅泡到湯裡,麵的爽滑、湯的鮮美與餅的酥脆相互交融,口感豐富。
-羊肉泡饃:侯馬的羊肉泡饃雖沒有西安的出名,但也有獨特風味。以鮮美的羊肉湯和勁道的饃為主料,搭配粉絲、木耳等食材,加上辣椒油和糖蒜。製作時先選用新鮮羊肉和羊骨,加入多種香料小火慢燉數小時,饃則是烤至表麵金黃。吃時將饃掰碎放入碗中,加入食材澆上熱湯,講究原汁原味,湯汁乳白,能品嘗到羊肉的鮮美和湯汁的醇厚。
-侯馬餄餎麵:源於曲沃,在侯馬廣泛流傳,街頭巷尾有眾多餄餎麵館。侯馬人從早到晚都愛吃,吃時配上辣椒麵和米醋是標配,若再搭配一個油酥餅則更完美。麵條筋道,湯汁鮮香,深受當地人喜愛。
-侯馬羊湯:同樣來自曲沃,老侯馬人對其喜愛有加。羊湯講究原汁原味,湯呈乳白色,隻加入鹽和羊油辣子,味道鮮美醇厚,喝上一碗,暖意十足。
-泡泡糕:是一種傳統風味糕類食品,因油炸後表麵起許多泡泡而得名。它遍體金黃、酥脆香甜,還具有一定的滋補功效,是侯馬人喜愛的小吃之一。
旅遊指南攻略
-交通:侯馬是山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境內公、鐵、機「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體係完善。國省道、高速公路和鐵路呈三個金十字交彙,距離運城和臨汾兩個機場都不到1小時的路程,乘坐高鐵2個小時之內便可到達太原、西安。市內設有華北南部最大的鐵路編組站,交通十分便利。
-住宿:高檔型可選擇侯馬新田廣場亞朵酒店,近新田廣場,能高層俯瞰侯馬景觀;侯馬華翔大酒店位於侯馬老火車站門口,位置優越。舒適型有侯馬君鴻大酒店,早餐豐富,門前停車方便。經濟實惠型如侯馬海宇陽光酒店(火車站店)、如家睿柏雲酒店(侯馬新田路火車站店)等,周邊吃飯購物交通都很方便。
-行程規劃:建議安排2-3天的行程。第一天可前往晉國古都博物館,瞭解晉國曆史文化,欣賞珍貴文物;下午參觀彭真故居,感受紅色文化。第二天前往新田廣場,領略城市文化地標風采,然後到程王公園休閒漫步;下午可去西台神台駘廟,感受古建築魅力。第三天若對民俗感興趣,可前往喬村觀看麒麟舞表演(若遇節慶日),之後前往品嘗侯馬特色美食,如在街頭的餄餎麵館品嘗餄餎麵,或找一家老字號餐館享用羊肉泡饃等,最後購買一些泡泡糕等特色小吃作為伴手禮,結束旅程。
侯馬市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曆史文化、豐富的民俗風情和美味的特色美食,成為山西南部一顆彆具一格的城市,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