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8章 運城市《夏縣》
夏縣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隸屬運城市,縣域麵積1352平方公裡,人口約36萬。這裡地處中條山麓汾渭盆地邊緣,山川秀美,氣候溫和。
夏縣鄉鎮簡介
-瑤峰鎮:是夏縣縣城所在地,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夏縣溫泉,自古便是療養勝地。瑤峰鎮井曹村後坡有白鵑梅景觀。同時,爨村位於此鎮,村裡傳承著源遠流長的爨文化,打造了「爨友之家」農家小院,還有爨字甜餅加工車間,遊客能在此品嘗柴火燉土雞、粉漿飯等特色美食,感受獨特的文化氛圍。
-裴介鎮:位於夏縣西南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鎮內文化古跡眾多,牆下關帝廟建立於元至正七年,是山西省縣級關帝廟古建型別中最大一處,2019年被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裴介關帝廟對台是宗教建築和戲劇舞台的混合體,對於研究明清時期的宗教文化和戲劇文化具有重要價值。此外,高家墊關帝廟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春節期間,介子推文化園會舉辦社火表演,有春秋鑼鼓、跑旱船、踩高蹺等民俗活動,夜晚還有非遺火壺、打鐵花表演。
-水頭鎮:位於夏縣西部,距縣城17公裡,北鄰聞喜,西、南和鹽湖區相連,東麵與禹王鎮接壤。地形呈「兩高一低」狀,以丘陵和平原為主。南同蒲鐵路、大運高速路等穿鎮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鎮國土麵積8903平方公裡,下轄20個行政村。司馬溫公祠、堆雲洞等旅遊景點在此,還有夏縣工業園區。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泗交鎮:地處夏縣東南部中條山區,是國家級天然林保護區,被譽為「中國天然氧吧」,正在申報國家級康養度假區。這裡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高,自然景觀優美,是運城市民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適合開展生態旅遊、避暑度假等活動。
-尉郭鄉:位於夏縣西南部,地勢較為平坦,農業資源豐富,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也發展了一些蔬菜種植和畜禽養殖產業。鄉內交通較為便利,與周邊鄉鎮和縣城聯係緊密,民風淳樸,保留著一些傳統的鄉村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
-禹王鎮:位於夏縣北部,因境內有禹王城遺址而得名,曆史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是夏朝都城遺存所在地,見證了古代文明的輝煌。鎮域內除了曆史遺址外,還有廣闊的農田,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同時也發展了部分林果業。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夏縣古稱安邑,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華夏第一都」的美譽。公元前21世紀,夏禹之子啟建都於此。秦稱安邑縣,為河東郡治所在地。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縣城遷至北安邑縣城東75公裡處,更名為夏,此為夏縣得名之始。此後,曆經隋、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夏縣的行政區劃和隸屬關係雖有變化,但名稱基本沿用至今。
夏縣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是嫘祖養蠶的發源地,傳說軒轅黃帝元妃嫘祖在夏縣西陰村植桑養蠶,開創絲路之源。同時,這裡還有介子推忠孝文化、衛夫人書法文化、司馬光治國理政文化等。東下馮遺址是夏商時期晉南地區的典型遺址,禹王城遺址則為春秋戰國時期魏國的早期都城安邑城,這些遺址見證了夏縣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
曆史人物
夏縣人才輩出。商代傑出父子相巫鹹巫賢,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化貢獻聞名。魏國開國君主魏文侯,任用李悝等進行變法,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李悝,其變法措施對後世影響深遠。晉國忠孝名臣介子推,割股奉君,其忠孝精神百世留芳。
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衛夫人,書法造詣高深,妙傳其法。北宋名相、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是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他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為政治通史,治國安邦警戒後世。唐代威鎮邊關的名將薛嵩、諫官陽城,元朝教育家歸陽,明代詩人王翰等。近代還有河東革命領袖嘉康傑,他投筆從戎,為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必遊景點
-司馬溫公祠景區:位於夏縣段水頭鎮小晁村北鳴條坡嶺間,是司馬光的祖塋所在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由墳塋區、忠清粹德碑樓、溫公祠堂、餘慶禪院、涑水書院五大部分組成,占地麵積約55公頃。餘慶寺大佛殿為全省現存唯一北宋官式做法古建。祠內儲存有北宋彩塑像、石雕以及宋、金、元、明、清名家的大量碑刻,如王安石撰文的司馬沂碑、蘇軾撰文並書的司馬光神道碑等,這些文物被曆代金石學家視為珍品。
-瑤台山:位於夏縣縣城東2公裡處的中條山前沿,因商第九代王太戊時期專管占星和首創卜筮之術的大臣巫鹹居住於此,又名巫鹹山。山體呈規整圓錐體,海拔約700米。山頂太虛觀中有九層佛塔,高4369米,塔中供奉三世佛及觀音等五大菩薩。瑤台聖境儒、釋、道三教合一,是古都夏縣的重要標誌。
-堆雲洞:位於夏縣水頭鎮通往聞喜縣方向的鳴條崗上,始建於元代,明清時期有多次修繕。因其地勢高峻,環境清幽,雨後常見雲霧繚繞於洞口,故名堆雲洞。這裡是河東特委的誕生地,有著重要的革命曆史意義,洞內儲存有許多革命遺址和文物,是紅色旅遊的重要景點。
-禹王城遺址:位於夏縣西北75公裡的禹王鄉,是夏朝都城安邑遺址,也是春秋戰國時期魏國的早期都城。遺址麵積較大,現存城牆遺址等,通過這些遺跡,可領略古代都城的規模和風貌,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曆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民俗風情
夏縣民俗文化豐富多樣。春節期間,裴介鎮的介子推文化園會舉行熱鬨的社火表演。村民們身著傳統表演服裝,表演春秋鑼鼓、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節目,現場鑼鼓喧天,熱鬨非凡。夜晚的非遺火壺、打鐵花表演更是耀眼奪目,鐵花在空中綻放,如流星劃過夜空,為人們帶來獨特的視覺享受。此外,夏縣的傳統手工藝如桑蠶養殖、青銅器製作等也得以延續至今,體現了當地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特色美食
夏縣有諸多特色美食。在瑤峰鎮爨村,可品嘗到原汁原味的農家菜肴。柴火燉土雞選用當地土雞,以柴火慢燉,肉質鮮嫩,湯汁濃鬱。粉漿飯是夏縣的傳統美食,以粉漿為主要原料,搭配小米、黃豆、白菜等食材煮成,味道獨特,酸香可口。手工包子餡料豐富,有素餡、肉餡等多種選擇,麵皮鬆軟,口感極佳。還有爨字甜餅,軟糯金黃,散發著誘人香氣,是當地的特色小吃。
旅遊指南攻略
-交通:夏縣交通便利,大西高鐵、運城機場可連通內外。縣內公路交通發達,可方便前往各景點。若從運城出發,可乘坐公交或自駕前往夏縣,自駕車程約1小時左右。
-住宿:推薦天沐·夏都溫泉酒店,位於瑤峰鎮溫泉路5號,可私享天然鍶溫泉,還設有千平國標泳池,環境舒適,評分較高。
-行程安排:建議安排2-3天的行程。第一天可前往司馬溫公祠景區,參觀司馬光的祖塋、祠堂等,感受司馬光文化,下午前往堆雲洞,瞭解紅色革命曆史。第二天前往瑤台山,欣賞自然風光和宗教建築,下午參觀禹王城遺址,探尋古代都城遺跡。第三天可前往裴介鎮,參觀關帝廟,感受古建築魅力,若恰逢春節等節日,還可觀看社火表演等民俗活動,下午可前往爨村,品嘗特色美食,體驗爨文化。
-注意事項:參觀古刹、寺廟等宗教場所時,應保持安靜,尊重宗教信仰和習俗。夏季前往瑤台山等山區景點時,注意做好防曬和防蟲措施。品嘗特色美食時,可根據個人口味適量點餐,避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