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7章 運城市《垣曲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7章 運城市《垣曲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垣曲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運城市轄縣,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東北隅,總麵積1620平方千米。這裡地勢北高南低,西、北、東三麵環山,南臨黃河,中部為垣曲山間盆地,呈北寬南窄的葫蘆形展布。屬暖溫帶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

行政區劃與鄉鎮簡介

截至2023年,垣曲縣下轄6個鎮、5個鄉。具體如下:

-新城鎮:垣曲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彙聚了眾多商場、酒店、醫院等場所,為居民和遊客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務。

-曆山鎮:位於垣曲縣東北部,因境內曆山而得名。曆山森林覆蓋率達90,有800公頃的原始森林,是華北地區儲存下來的唯一原始森林。鎮內自然景觀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舜王坪景區等知名景點,還有同善村等曆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落。

-毛家灣鎮:地處垣曲縣北部,境內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尤其是銅礦等。板澗河水庫建於鎮內板澗河村下遊約15公裡處,是小浪底引黃工程的重要調蓄水庫。

-英言鎮:位於垣曲縣西南部,農業是其重要產業,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近年來也在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如蔬菜種植等。

-蒲掌鄉:位於垣曲縣東南部,地勢較為平坦,是垣曲縣的農業大鄉之一,以種植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為主。境內有北陽二郎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立於元代,其北殿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築的曆史風貌。

-華峰鄉:位於垣曲縣中部,地處黃土台原區。鄉內宋村永興寺是一大文化亮點,該寺始建於西魏大統十四年,寺院主體建築北殿基本保持著金代風格,寺內的釋迦牟尼像基座具有很高的曆史和藝術價值。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垣曲縣曆史悠久,在商、周時期叫「亙方」,屬侯國。北魏時曾名白水縣。曆代朝代更替,垣曲曾屬於邵州、洛州、絳州、陝州、翼州。北宋年間,改名垣曲縣,屬於絳州。明清時期依次屬於平陽府、解州、絳州。民國26年(1937年),屬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1972年屬於運城地區,2000年底,運城地區撤地設市,垣曲縣屬運城市。

這裡相傳是舜的出生和早期活動地,舜文化是垣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舜的傳說在這裡廣為流傳,如舜耕曆山等故事,深入人心。同時,垣曲擁有舜的傳說等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遺專案承載著當地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文化內涵。

曆史人物

垣曲這片土地孕育了不少曆史人物。雖曆經歲月變遷,部分人物事跡仍留存於史冊。如南北朝北周平東將軍、太中大夫楊?,據《垣曲縣誌》《周書楊?傳》記載,他是宋村永興寺的始建者。其修建寺廟之舉,為垣曲留下了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產,對於研究當時的佛教文化、建築風格等具有重要意義。

必遊景點

-曆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景區,有「華北動植物基因庫」之稱。這裡奇峰、怪石、清澗、溶洞和水簾被譽為「五絕」,還有林濤、山風、冰雪、霧雨、古跡和光影等自然美景。同時,這裡也流傳著舜耕治的傳說,遊客可在此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感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望仙大峽穀:位於曆山鎮望仙村境內,距縣城28公裡。景區自然風光優美,人文資源厚重,是探險和徒步的好去處。峽穀內溪流潺潺,瀑布飛瀉,景色十分迷人。

-舜王坪景區:是紀念舜帝的地方,也是欣賞自然風光的絕佳之地。這裡海拔較高,視野開闊,站在坪頂,可俯瞰周邊的山川美景。每到夏季,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宛如人間仙境。

-黃河遊覽區:在這裡可以近距離感受黃河的壯闊氣勢。遊客能沿著河岸漫步,欣賞黃河的奔騰之景,還可領略獨特的黃河沿岸風光,感受母親河的雄渾與偉大。

古刹與曆史遺址

-宋村永興寺:又名重興寺,位於華峰鄉宋村的東南角隅。寺院坐北向南,中軸線佈局,現存北殿、東耳房、東西廂房、永興磚塔。北殿基本保持金代風格,是研究晉南地區古建築演變的重要實物。寺內釋迦牟尼像基座雕刻精美,對研究當時經濟、佛教及漢字演變意義重大,現收藏於垣曲縣自然博物館。

-北陽二郎廟:位於蒲掌鄉北陽村東側,建立於元代。坐北朝南,整體佈局精巧,現有主體建築北殿保留了元代建築風貌,大木構架規整,鬥拱等構件造型優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元代建築形製的實體標本。

-負夏古城遺址:位於曆山鎮同善村,史書記載,該村在堯舜時期名為負夏,已有三千多年曆史。負夏古城門樓始建於明萬曆四年,城門樓上「負夏帝墟」的匾額彰顯著古負夏的輝煌。

-同心會館:同樣位於同善村,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是晉南地區現存極少的清大會館建築遺存,建築群佈局嚴謹,錯落有致,展現了當時的建築工藝和商貿文化。

民俗風情

垣曲有著獨特的民俗風情。當地探親訪友的禮儀頗具講究,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走親戚時,所帶禮品主要是饃,且不同輩份送不同的饃。給同年等輩送糖角,寓意甜甜美美;給孩子們送「棗花」,祝願其天真活潑;給長一輩送「油股續」,願其和和順順;給祖輩送「窩窩」,這是禮饃中個頭最大、做工最複雜的,一般一篦子隻蒸一個,要用五六斤白麵,上麵還會放大棗等,以祝願老人健康長壽。

特色美食

-米祺:垣曲人的看家飯,也叫「和子飯」。以小米、白麵、雜豆麵條為主,搭配黃豆、花生豆、各種蔬菜一鍋煮。做法獨特,家家味道不同,營養價值高,十分養人。

-和菜:垣曲人把酸菜叫和菜,過去是垣曲人的半年糧。主要原料是芥菜,也有用白菜、蘿卜的。冬至前後醃製,醃製工序講究。和菜可乾炒,可與牛肉炒,多數時候作為米祺麵的調味菜,酸味開胃。

-炒祺:香酥味美,用土炒出來是其獨特工藝。將白麵佐以鹽巴、芝麻等揉好切塊,用乾淨白綿土炒熟。它耐放易存,是垣曲人出門遠行的必備食品,如今也已走向市場。

-鍋盔:曆史悠久的垣曲麵食,上烤下烙,兩麵用火烙製。烙出的鍋盔兩麵焦黃發亮,外脆內酥,香味撲鼻,對胃腸病大有裨益,是待客佳食和送禮名品。

-米麵煎饃:又稱「猴帽」煎饃,原料是小米粉,加入雞蛋、五香粉等攪成糊狀,發酵後放入特彆的煎鏊中烙熟,上平下凹,樣子怪異。

旅遊指南攻略

-交通:垣曲縣交通較為便利,境內有聞垣高速、垣澠高速等,可自駕前往。也可先到達運城市,再乘坐長途客車前往垣曲。縣內各景點之間有公路相連,部分景點有公交可達,也可選擇打車或租車前往。

-住宿:縣城有多家酒店可供選擇,如德瀚大酒店,房間乾淨整潔,評分較高。垣曲逸景酒店位於新城鎮濱河東路與人民路向南一百米處,環境舒適。此外,曆山鎮等景區附近也有一些民宿和農家樂,能讓遊客更親近自然,體驗鄉村生活。

-遊玩路線:若時間充裕,可安排3-5天的行程。第一天前往曆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欣賞原始森林風光,參觀舜王坪景區;第二天遊玩望仙大峽穀,感受峽穀的清幽與壯美;第三天參觀宋村永興寺和北陽二郎廟,領略古建築之美;第四天前往同善村,探訪負夏古城遺址和同心會館;第五天可在黃河遊覽區漫步,感受黃河風光,還可參觀垣曲縣自然博物館、中條山抗戰紀念館等,瞭解垣曲的自然曆史和抗戰曆史。

-注意事項:曆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麵積較大,遊玩時需注意安全,遵循景區指示牌,不要擅自進入未開發區域。夏季前往望仙大峽穀,需注意防暑降溫,可攜帶防曬用品和充足的飲用水。參觀古建築時,要愛護文物,不要隨意觸控或損壞建築構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