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1章 錦州市《黑山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1章 錦州市《黑山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遼寧省西部,錦州市東北端,有一片麵積達2497平方千米的土地,這裡便是黑山縣。它東依繞陽河與沈陽市的新民市、遼中縣接壤,西與北鎮市相鄰,南與鞍山市檯安縣相接,西北、北與阜新市的新蒙古族自治縣毗鄰。黑山縣下轄2個街道、16個鎮、4個鄉,人口約558萬,如一幅豐富多元的社會畫卷,在歲月長河中不斷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故事。

一、鄉鎮風采與特色

(一)黑山街道

黑山街道位於縣城中心區域,是黑山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核心地帶,行政區域麵積102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2560萬。這裡交通便利,商業繁榮,各類商場、超市、餐飲等服務業態齊全,滿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街道內的多個社羣,如吉祥、龍興、向陽等,都配備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像社羣活動中心、健身廣場等,為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二)大虎山街道

大虎山街道地理位置重要,是交通樞紐。其行政區域麵積43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10649萬。大虎山火車站是沈山線上的重要站點,每天有眾多列車經停,不僅方便了居民出行,也促進了當地的物流運輸和商貿往來。街道內的工業發展良好,形成了以機械加工、建材等為主的產業集群。這裡還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周邊鄉村盛產玉米、大豆等農作物,是黑山縣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

(三)八道壕鎮

八道壕鎮位於黑山縣西北,有著獨特的曆史淵源。相傳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為防禦外敵入侵,指派縣令馬爾紮負責建築八道壕溝,此地由此得名,是一座很有曆史的古鎮。它的煤炭資源豐富,八道壕煤礦曾經是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為國家的能源事業做出了貢獻。如今,隨著資源的逐漸減少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八道壕鎮積極探索轉型發展之路,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鎮內的生態環境優美,自然風光宜人,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體驗。

(四)小東鎮

小東鎮原名叫小三家子,1937年修高新鐵路在此設站,因附近有小東崗子而得名。它位於錦州市東北部,東邊挨著繞陽河,與新民市隔河相望,總麵積22541平方公裡,人口約302萬人。小東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畜牧業曆史悠久,生豬、蛋禽、飼料久負盛名。上世紀80年代,這裡因東北細毛羊名揚國內外,如今已形成肉羊產業化規模,是黑山縣重要的畜牧業基地。

(五)芳山鎮

芳山鎮地處黑山縣北部,這裡丘陵起伏,風景秀麗。芳山鎮曆史文化底蘊深厚,鎮內有許多古老的村落和傳統建築,見證了歲月的變遷。當地的農業以種植雜糧、水果為主,尤其是蘋果、梨等水果品質優良,口感鮮美,暢銷周邊地區。此外,芳山鎮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如花崗岩、鐵礦石等,為工業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六)新立屯鎮

新立屯鎮是黑山縣的經濟重鎮,工業基礎雄厚,以機械製造、化工、建材等產業為主。鎮內的工業園區吸引了眾多企業入駐,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立屯鎮的商業也十分繁榮,各類商品琳琅滿目,市場交易活躍。同時,這裡還是農產品的集散地,周邊鄉村的農產品在此彙聚,然後銷往全國各地。

(七)半拉門鎮

半拉門鎮位於黑山縣東部,地處繞陽河下遊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黑山縣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這裡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所產的大米顆粒飽滿,口感香甜,深受消費者喜愛。半拉門鎮的漁業也較為發達,利用繞陽河豐富的水資源,發展淡水養殖,魚、蝦等水產品產量可觀。此外,鎮內還有一些特色手工藝品,如草編、柳編等,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

(八)胡家鎮

胡家鎮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主,這裡的農民有著豐富的種植經驗,農產品品質優良。胡家鎮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引進了一些優質的農作物品種,如特色蔬菜、水果等,通過科學種植和管理,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同時,鎮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了產業鏈,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九)薑屯鎮

薑屯鎮曆史文化資源豐富,鎮內有一些曆史遺跡和古建築,如土城子遺址等,具有較高的曆史價值和文化價值。薑屯鎮的旅遊業也在逐漸興起,依托這些曆史文化資源和優美的自然風光,開發了一些旅遊專案,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遊覽。當地的民俗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如傳統的廟會、民俗表演等,讓遊客感受到濃厚的地方文化氛圍。

(十)四家子鎮

四家子鎮以種植西紅柿等蔬菜聞名,被譽為「西紅柿小鎮」,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智慧大棚,實現了蔬菜的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年產10萬噸鮮果,西紅柿不僅供應國內市場,還出口到國外。四家子鎮還積極發展農產品電商,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將當地的優質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拓寬了銷售渠道,促進了農業產業的發展。

(十一)大興鎮

大興鎮的農業產業特色鮮明,以種植花生、大豆等經濟作物為主。這裡的花生顆粒飽滿,出油率高,深受市場歡迎。大興鎮還注重農產品品牌建設,打造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提高了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同時,鎮內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推廣綠色種植技術,減少農業麵源汙染,保護生態環境。

(十二)新興鎮

新興鎮近年來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在穩定農業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工業和服務業。鎮內引進了一些新興產業專案,如電子資訊、新能源等,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興鎮還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交通、通訊等條件,為企業發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十三)太和鎮

太和鎮生態環境優美,自然風光旖旎,擁有一些自然景觀和旅遊景點,如森林公園、水庫等,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太和鎮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旅遊服務功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同時,鎮內還注重生態保護,加強對森林、水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十四)常興鎮

常興鎮的工業以小型製造業和加工業為主,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產品種類豐富,涵蓋了機械零部件、塑料製品、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常興鎮注重科技創新,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鎮內還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推動工業經濟的發展。

(十五)白廠門鎮

白廠門鎮是黑山縣的曆史名鎮,曆史上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和交通要道。鎮內有許多曆史文化遺跡,如古城牆、烽火台等,見證了其輝煌的曆史。白廠門鎮的民俗文化也十分豐富,傳統的民間藝術,如剪紙、皮影戲等,在這裡得到了傳承和發展。如今,白廠門鎮在保護曆史文化遺產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產業,讓更多的人瞭解其獨特的曆史文化。

(十六)鎮安鄉

鎮安鄉緊鄰縣城,地理位置優越。這裡的農業以種植蔬菜、花卉等為主,為縣城居民提供了新鮮的農產品和美麗的花卉。鎮安鄉還積極發展城郊經濟,利用靠近縣城的優勢,發展餐飲、住宿、物流等服務業。同時,鎮安鄉加強了與縣城的基礎設施對接,完善了道路、水電等設施,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發展。

(十七)薛屯鄉

薛屯鄉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要產業,農業方麵主要種植玉米、高粱等糧食作物,畜牧業以養殖牛、羊、豬等家畜為主。薛屯鄉注重農業科技推廣,引進了一些先進的種植和養殖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鄉內還加強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農田灌溉條件,為農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十八)繞陽河鎮

繞陽河鎮位於繞陽河畔,水資源豐富,漁業和水稻種植是其兩大特色產業。繞陽河鎮利用繞陽河的豐富水資源,大力發展淡水漁業,養殖的魚、蝦等水產品肉質鮮美,暢銷市場。同時,這裡的水稻種植也有著悠久的曆史,所產大米品質優良,口感軟糯。繞陽河鎮還積極發展鄉村旅遊,依托繞陽河的自然風光和漁業文化,開發了一些水上娛樂專案和農家樂,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

二、曆史溯源與文化脈絡

黑山縣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境內已確定的新石器時期遺址,如大興大吳台、芳山鎮蛇盤山、大虎山等地,具有典型的紅山文化特征,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約八千年的查海文化。這一時期,黑山就已有大量人類居住。經文物普查考證,在英城子、鎮安鄉、白廠門、段家等地發現這一時期的曆史遺跡達一百多處。大致明確年代的有白廠門的三台子遺址及英城子歪脖山遺址為商周時期,最為明確的是段家鄉蛇山子漢墓群及漢代生活遺址為西漢時期。1981年全國文物普查時,遼寧省考古學專家王長生認為這裡可能是漢代無慮縣的縣址所在,無慮縣因其西有醫無慮山(醫巫閭山)而得名。

三國時期,曹操滅烏桓和司馬懿攻打公孫淵,戰事殃及黑山,特彆是司馬懿在平定公孫淵後強令漢族人南遷中原,致使這一地區人煙稀少。縣文物所現存幾件出土的隋唐時期器物,專家認定皆是軍事用品,間接證明瞭隋煬帝及李世民東征高句麗途徑黑山的史實及傳說。

契丹民族崛起於醫巫閭山,建立遼。公元925年耶律阿保機滅渤海國之後,曾強遷大批渤海國居民至遼東,黑山居住民開始逐漸增多。金滅遼後,在與宋朝的戰爭中,繼續強遷漢族人口到金朝內地。大定29年(1189年)金設望平縣於粱漁務(薑屯土城子)。明洪武20年(1387年),朱元璋平定北元納哈楚部,黑山納入明朝版圖。入清以後,特彆是1860年清政府向流民開放關東,大批闖關東者湧入關外。光緒28年(1902年)為了消除匪患、清除鞭長莫及之弊,在廣寧(北鎮)新民之間的「小河山」置官設縣,名鎮安縣(並於小三家子設鎮安分縣)。1914年1月,因與陝西鎮安縣同名,改名為黑山縣。

在這片土地上,也湧現出了許多知名人物。道教武當派宗師張三豐,相傳是遼東懿州梁魚務人,即今錦州市黑山薑屯鎮土城子村人。他創立了三豐派,成為武當武功的創立者,其道家思想和武術理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三、勝景與古跡

(一)黑山阻擊戰101高地景區

1948年深秋,遼沈戰役的關鍵階段,黑山成為決定中國命運的重要戰場。東北野戰軍攻克錦州後,蔣介石急令廖耀湘率12萬精銳「西進兵團」奪回錦州。若讓其西進,錦州可能得而複失,沈陽、長春的50萬國民黨軍也將獲得南逃入關的機會。10月15日錦州解放當日,**急電第十縱隊「死守黑山三日,為主力回師合圍爭取時間!」3萬手持步槍的解放軍將士在無險可守的平原上,直麵四倍於己的機械化敵軍。第十縱隊抵達後,當地農民用獨輪車運來門板、麻袋,婦女拆下房梁加固戰壕,2000民眾連夜將101高地壘成鋼鐵堡壘。當24日晨廖耀湘集中4個師猛攻101高地時,這座低矮的丘陵成為埋葬國民黨東北戰略的關鍵所在,最終為遼沈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如今的101高地遺址,成為了人們緬懷革命先烈、感受紅色曆史的重要場所,它見證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戰爭歲月,激勵著後人珍惜和平,傳承紅色基因。

(二)龍灣水庫

龍灣水庫位於黑山縣城西北部18千米處,建成於1958年,屬國家中型水庫,也是錦州地區最大的水庫。該水庫占地麵積畝,其中庫區麵積畝。壩址以上控製流域麵積321平方千米,總庫容為7019萬立方米,防洪庫容為4586萬立方米,興利庫容2195萬立方米,興利水麵達8000畝。這裡水質清澈,周圍群山環抱,風景秀麗,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遊客可以在水庫邊垂釣,享受寧靜的時光;也可以乘船遊覽,欣賞湖光山色;還能在周邊的農家樂品嘗到新鮮的魚宴,感受鄉村生活的樂趣。

(三)蛇盤山

蛇盤山位於黑山縣芳山鎮,山上綠樹成蔭,景色宜人。這裡有奇特的自然景觀,如各種形狀的岩石,有的像動物,有的像人物,栩栩如生,讓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蛇盤山還有豐富的曆史文化遺跡,山上有多寶塔及摩崖造像,這些古跡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每逢節假日,許多遊客前來登山遊玩,欣賞自然風光,感受曆史文化的熏陶。

(四)新立屯關帝廟

新立屯關帝廟曆史悠久,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廟內供奉著關羽的神像,關羽以其忠義的形象深受人們敬仰。每年都有眾多信徒前來朝拜,香火旺盛。關帝廟不僅是宗教信仰的場所,也是當地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廟內儲存著一些古老的碑刻和文物,這些都是研究當地曆史文化的重要資料。在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等,關帝廟會舉辦盛大的廟會活動,有舞龍舞獅、戲曲表演等,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熱鬨非凡。

四、民俗與美食

(一)民俗風情

黑山縣是東北二人轉的發祥地之一。清代闖關東的藝人與本土秧歌相互碰撞,在黑山的集市上孕育出了獨特的二人轉文化。二人轉表演形式活潑,融合了唱、說、做、舞等多種元素,深受當地百姓喜愛,有著「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的說法。每逢節日或慶典,人們都會邀請二人轉表演團隊進行演出,熱鬨的表演為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的氛圍。

此外,黑山縣還有傳統泥塑彩繪、黑山瑪瑙雕、黑山皮影戲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傳統泥塑彩繪以其鮮豔的色彩和生動的造型,展現了民間藝人的精湛技藝;黑山瑪瑙雕利用當地豐富的瑪瑙資源,雕刻出各種精美的工藝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黑山皮影戲則通過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其獨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讓觀眾彷彿穿越時空,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

在傳統習俗方麵,黑山縣有關帝廟廟會、端午節走百步等傳統習俗。關帝廟廟會期間,人們聚集在關帝廟前,進行祭祀、購物、娛樂等活動,傳承著對關帝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端午節走百步則是當地獨特的習俗,人們在端午節這一天,會走出家門,漫步百步,寓意著祛除疾病,健康長壽。

(二)特色美食

黑山的美食獨具特色,充滿了濃鬱的地方風味。黑山褐殼雞蛋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作為「中國蛋雞第一縣」,黑山縣褐殼雞蛋年產量占全國1/30,掃碼溯源的技術讓每枚雞蛋都帶著黑山玉米的清香,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口感鮮美。

錦豐梨也是黑山縣的特產之一,以102線為界,鎮安鄉、白廠門鎮以東、胡家鎮、無梁殿鎮以北,英城子鄉以西,即英城子鄉、新立屯鎮、芳山鎮、八道壕鎮、太和鎮、白廠門鎮、鎮安鄉、無梁殿鎮、薛屯鄉、胡家鎮等10個鄉鎮是其主要產區。錦豐梨果實碩大,果肉細膩,汁多味甜,深受消費者喜愛。

黑山地瓜同樣聞名遐邇,其口感軟糯香甜,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可以蒸煮後直接食用,也可以製作成地瓜乾、地瓜粥等美食,各具風味。

在特色小吃方麵,蕎麥驢肉餃子是黑山的一絕。餃子皮由蕎麥粉製成,富含膳食纖維,健康又美味。餡料選用新鮮的驢肉,肉質鮮嫩,味道鮮美。咬上一口,餃子皮的勁道與驢肉的鮮香完美融合,讓人回味無窮。

五、旅遊指南

(一)最佳旅遊時間

黑山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3-5月)萬物複蘇,大地逐漸披上綠裝,此時可以欣賞到田園風光和鄉村景色;夏季(6-8月)氣候較為涼爽,龍灣水庫等景區是避暑休閒的好去處,可以進行垂釣、劃船等水上活動;秋季(9-10月)是收獲的季節,田野裡一片金黃,果園中果實累累,還能品嘗到各種新鮮的水果和農產品;冬季(12-2月)雖然寒冷,但可以體驗到北方的冰雪風情,感受冬日的寧靜與美麗。

(二)交通指南

1外部交通:黑山縣交通便利,有多條鐵路和公路貫穿境內。沈山線、大鄭線、高新線、新義線四條鐵路過境,其中沈山鐵路是連線東北與華北的重要乾線,大虎山站作為區域鐵路樞紐,每日有數十列旅客列車停靠,可直達北京、沈陽、錦州、大連等主要城市,為外來遊客提供了便捷的鐵路出行選擇。公路方麵,京哈高速、奈營高速穿境而過,其中京哈高速在黑山境內設有出入口,從沈陽自駕出發沿京哈高速向西南行駛約15小時即可抵達,從錦州出發沿高速向東北行駛約1小時可達。此外,黑山縣長途汽車站有發往錦州、阜新、新民等周邊城市的客運班車,班次密集,票價親民,適合短途出行。

2內部交通:縣域內交通以公路為主,各鄉鎮均有等級公路相連,其中縣級主乾道黑化率達100,鄉村公路通達率高,路況良好。縣城內設有多條公交線路,覆蓋主要居民區、商業區及汽車站、火車站等交通樞紐,票價1-2元,運營時間從早6點至晚7點,方便市民及遊客日常出行。計程車也是常用的出行方式,縣城內起步價5元,超出起步裡程後按每公裡15元計費,各鄉鎮之間可通過計程車議價往返。若想深入鄉村遊覽,租車自駕是更靈活的選擇,縣城內有多家汽車租賃公司,提供經濟型轎車、suv等車型,日均租金200-400元不等,需提前預約並辦理相關手續。

(三)住宿選擇

1縣城核心區:黑山縣政府周邊及中央大街沿線是住宿集中區域。黑山賓館作為老牌國營賓館,位於縣城中心,緊鄰商業步行街,客房整潔舒適,標間價格約180元/晚,配套餐廳可提供本地特色菜肴,適合注重便利性的遊客。近年來新建的連鎖酒店如如家精選、漢庭等,設施現代化,配備免費wifi、自助早餐及停車場,標間價格220-300元/晚,服務規範,價效比高,深受年輕遊客青睞。

2鄉鎮特色住宿:若計劃深度體驗鄉村風情,部分鄉鎮的農家樂是不錯的選擇。芳山鎮的蛇盤山農家樂集群,依托蛇盤山景區,客房多為東北傳統民居改造,保留火炕、實木傢俱等元素,標間價格100-150元/晚,可品嘗到農戶自種的蔬菜、散養的家禽,還能參與采摘、磨豆腐等農事活動。繞陽河鎮的漁家樂緊鄰繞陽河,主打河鮮美食,部分客房推窗可見河景,適合垂釣愛好者入住,價格與鄉村農家樂相近。

(四)遊覽路線推薦

1曆史文化一日遊:上午從縣城出發,前往薑屯鎮土城子村,探訪張三豐故裡遺址,瞭解道教文化在本地的傳承;隨後前往新立屯鎮,參觀關帝廟,欣賞古建築風貌及碑刻文物,感受民間信仰文化。下午前往芳山鎮蛇盤山,登山遊覽多寶塔及摩崖造像,俯瞰周邊田園風光,結束後返回縣城。

2紅色記憶與自然生態二日遊:第一天上午遊覽黑山阻擊戰101高地景區,參觀紀念館內的文物、圖片及場景複原,聆聽戰役曆史講解;下午前往龍灣水庫,乘船遊湖或沿湖徒步,體驗水上休閒專案,傍晚在水庫周邊農家樂品嘗魚宴。第二天上午驅車前往四家子鎮,參觀現代農業產業園,瞭解西紅柿規模化種植及電商銷售模式;下午前往小東鎮,探訪東北細毛羊養殖基地,感受畜牧業發展成果,傍晚返程。

3民俗體驗深度遊:選擇農曆正月或節慶期間到訪,上午觀看縣城內的二人轉專場演出,感受「說學逗唱」的民間藝術魅力;下午前往鎮安鄉,參與傳統泥塑彩繪製作體驗,親手創作簡易泥塑作品;次日上午參加新立屯關帝廟廟會(若遇節慶),觀賞舞龍舞獅、戲曲表演,購買瑪瑙雕、皮影等手工藝品;下午前往英城子鄉,學習製作蕎麥驢肉餃子,品嘗地道農家菜,體驗東北農家生活。

黑山縣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曆史的沉澱與生活的溫度,從戰場遺址到田園風光,從傳統技藝到市井煙火,這裡的故事需要慢慢行走、細細品味。無論是追尋紅色記憶,還是體驗鄉村風情,都能在這片土地上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體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