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1章 鐵嶺市《銀州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1章 鐵嶺市《銀州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鐵嶺市銀州區-在遼寧北部,銀州區區域麵積78平方公裡,雖占地麵積不大,卻濃縮了豐富的曆史文化、自然景觀與民俗風情。

一、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銀州區曆史悠久,可追溯至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在龍首山和柴河流域,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石刀、石斧、陶片等古代工具,確鑿的證據表明,那時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

西周時期,這裡屬於肅慎地,見證了古老民族的生活軌跡。春秋戰國時,銀州地區成為東胡族的居住地,不同民族文化在這裡碰撞交融。隨後,它被納入燕國遼東郡管轄範圍,正式與中原文化產生更為緊密的聯係。秦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此地依舊隸屬於遼東郡,其在地域劃分中的歸屬得以延續。

漢代,銀州地區屬玄菟郡。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仍歸玄莬郡管轄,雖曆經朝代更迭,但其行政歸屬相對穩定。隋朝時,這裡屬於越喜國地。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歸屬安東都護府延津州地。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唐渤海大氏奪取越喜地,此地成為渤海國富州。據《東北通史》考證,「富州」即如今的鐵嶺(銀州),這一時期,銀州地區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遼代建國後,在東北地區推行軍州製。遼太宗天顯元年(公元926年),富州因冶煉白銀而聲名遠揚,遂改富州為銀州,設定銀州富國軍,下轄延津、新興、永豐3縣,這便是此地稱銀州的開端。銀州的命名,與當地繁榮的銀礦開采和冶煉產業密切相關,彼時,無數能工巧匠彙聚於此,在熾熱的爐火與精湛的技藝下,白銀源源不斷地產出,銀州也因此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

金太宗天會三年(1125年),銀州改名為新興縣,隸屬於成平府。元朝時,依舊沿用新興縣的稱謂。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鐵嶺衛都指揮使司於奉集縣,詔指揮僉事劉顯等至銀州立站。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因徙遼東鐵嶺衛於古銀州,此地正式更名為鐵嶺,這一名稱沿用至今。明朝時期,鐵嶺作為軍事重鎮,在東北地區的防禦體係中占據重要地位,其軍事設施和城堡建設,見證了當時的戰略佈局和軍事文化。

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廢除衛製,設定鐵嶺縣,隸屬於奉天府。民國二年(1913年)實行省縣治,鐵嶺屬奉天省遼沈道。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9月19日鐵嶺淪陷。淪陷初期,仍沿用舊製。1937年,廢除縣治,設定鐵嶺市,屬奉天省,這是鐵嶺設市治的開始。在日偽統治時期,鐵嶺人民遭受了沉重的苦難,但也從未停止反抗,為民族獨立和解放而鬥爭。

1945年,中國**領導的八路軍收複鐵嶺,建立民主政府,撤銷鐵嶺市,恢複縣治。1946年3月24日,國民黨占據鐵嶺城,在縣城設立銀州鎮,屬鐵嶺縣。1948年10月28日,東北野戰軍再次解放鐵嶺,屬遼北省。1949年5月,鐵嶺劃歸遼西省,撤銷銀州鎮建製。1954年,隸屬遼寧省。1955年,恢複銀州鎮,仍屬鐵嶺縣。1979年8月30日,撤銷銀州鎮,設立縣級鐵嶺市,屬鐵嶺地區。1984年6月30日,撤銷鐵嶺地區,設定省轄鐵嶺市,同年8月30日,原鐵嶺市改稱銀州區,成為鐵嶺市的中心城區,開啟了新的發展篇章。

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銀州區孕育出眾多傑出的曆史人物。例如清代的郝浴,他是順治年間的進士,因彈劾權貴吳三桂被貶謫到鐵嶺。在鐵嶺居住的近十八年裡,他建立了銀岡書院,講學授徒,傳播理學經典,為銀州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康熙十四年(1675年)郝浴離開鐵嶺時,將自家居所獻出正式命名為「銀岡書院」,此後,銀岡書院逐漸發展成為東北地區的文化中心,培養了眾多傑出人才。

二、行政區劃與鄉鎮簡介

銀州區轄1個鄉7個街道,即龍山鄉、工人街道、嶺東街道、柴河街道、鐵西街道、銅鐘街道、遼海街道、紅旗街道。

龍山鄉位於銀州區東部,下轄12個行政村、16個自然村,是銀州區重要的農業產區。這裡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山間綠樹成蔭,溪水潺潺流淌。村民們主要以種植蔬菜、水果等農作物為生,農產品品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近年來,龍山鄉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推出了一係列農家樂專案,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鄉村生活,品嘗農家美食。

工人街道位於銀州區中心區域,是銀州區的商業繁華地帶之一。這裡有眾多商場、超市、酒店等商業設施,人流如織,熱鬨非凡。同時,工人街道還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有各類文化活動中心和社羣圖書館,為居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嶺東街道依山而建,風景秀麗,龍首山就坐落於此。街道內有許多曆史文化遺跡和景點,如慈清寺等,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遊覽。嶺東街道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推進綠化建設,打造了多個公園和休閒廣場,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閒娛樂場所。

柴河街道位於柴河河畔,水資源豐富。這裡的工業發展較為迅速,有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同時,柴河街道也注重民生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鐵西街道是銀州區的工業集中區,擁有眾多工業企業,涵蓋機械製造、化工、建材等多個行業。鐵西街道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也注重環境保護和產業升級,積極推動綠色工業的發展。

銅鐘街道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裡儲存了許多古老的建築和傳統的民俗文化,如傳統的手工藝品製作等。銅鐘街道積極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讓古老的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遼海街道是銀州區的新興區域,近年來發展迅速。這裡有許多新建的住宅小區和商業綜合體,基礎設施完善,生活便利。遼海街道注重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積極打造現代化的城市社羣。

紅旗街道是銀州區的政治中心,許多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坐落於此。紅旗街道環境整潔,秩序井然,同時也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有多所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教育服務。

三、必遊景點與曆史遺址

龍首山風景區

龍首山因山勢宛如巨龍昂首而得名,雖海拔不高,卻風景優雅。山上蒼鬆翠柏鬱鬱蔥蔥,每逢春季,杏花盛開,漫山遍野一片粉紅,香氣四溢,吸引著眾多市民和遊客前來休閒健身、踏青賞花。山上景點眾多,有太陽廟,廟內供奉著太陽神,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古碑林內儲存著許多珍貴的碑刻,記錄著銀州區的曆史變遷;慈清寺曆史悠久,寺內香煙繚繞,佛音陣陣,寺內建築錯落有致,大雄寶殿莊嚴肅穆,觀音閣精巧彆致,吸引著眾多信徒前來朝拜祈福。登上龍首山山頂,可以俯瞰銀州區的全貌,城市的繁華與寧靜儘收眼底。

銀岡書院

銀岡書院位於龍首山下,是東北地區唯一儲存下來的書院,也是一處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底蘊的清代園林式建築群。它始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由清代謫居鐵嶺的郝浴建立。郝浴是清順治年間的進士,因彈劾權貴吳三桂被貶謫到鐵嶺。在鐵嶺居住的近十八年裡,他在此講學授徒,傳播理學經典。康熙十四年(1675年)郝浴離開鐵嶺時,將自家居所獻出正式命名為「銀岡書院」。此後,銀岡書院逐漸發展成為東北地區的文化中心,培養了眾多傑出人才。1910年,周恩來曾到此讀書,為這座書院增添了更為獨特的曆史意義。

銀岡書院占地麵積約8800平方米,整體佈局為東西排列的三個院落。中院是郝浴最初所建的宅院,也是書院的核心部分。正房三間為文昌宮,陳列著有關書院曆史的文獻資料和文物,讓人彷彿能觸控到那段悠久的曆史。院內還有東西廂房各三間,東廂房曾是書院學堂,周恩來當年在此研習古文和書法。東院名為「銀園」,是一處仿古園林建築,有蓮池、假山、亭台、畫閣等,環境清幽雅緻,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西院現為「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館內陳列了大量與周恩來相關的文物、照片和史料,生動地展示了他在此學習和生活的經曆,激勵著後人奮發向上。如今,銀岡書院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僅是研究古代書院文化和東北地區教育史的重要場所,也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台。

鐵嶺白塔

鐵嶺白塔位於銀州區內,是一座古老的佛塔。它始建於遼代,曆經歲月的洗禮,依然屹立不倒。白塔為八角十三層實心密簷式磚塔,通高約30米。塔身由青磚砌築而成,造型優美,工藝精湛。每層塔簷下都懸掛著風鈴,微風吹過,風鈴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塔身上雕刻著精美的佛像、花卉等圖案,線條流暢,栩栩如生,展現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水平。鐵嶺白塔不僅是銀州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研究遼代佛教文化和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

四、民俗風情與特色美食

銀州區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具有濃鬱的東北特色。在傳統節日期間,如春節、元宵節等,這裡會舉辦各種熱鬨的慶祝活動。春節時,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充滿了溫馨和歡樂的氛圍。元宵節時,街上會舉行盛大的花燈展和舞龍舞獅表演,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觀賞花燈,欣賞表演,共度佳節。

二人轉是銀州區廣受歡迎的民間藝術形式,以其幽默風趣的表演風格、獨特的唱腔和舞蹈動作而聞名。演員們在舞台上載歌載舞,通過生動的表演講述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深受當地人民和遊客的喜愛。無論是在劇院裡,還是在鄉村的舞台上,都能看到二人轉演員們精彩的演出,觀眾們常常被逗得開懷大笑,掌聲和叫好聲此起彼伏。

銀州區的特色美食也讓人垂涎欲滴。鐵嶺牛肉火勺是當地的傳統名吃,外皮酥脆,內餡鮮嫩多汁,香氣撲鼻。它的製作工藝獨特,選用優質的麵粉和牛肉,經過多道工序精心製作而成。吃的時候,可以搭配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湯,羊雜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與牛肉火勺相得益彰,讓人回味無窮。

壇肉也是銀州區的一道特色美食,肉質鮮嫩,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壇肉用特製的壇子燉煮,加入多種調料,經過長時間的燉煮,肉香四溢,味道醇厚。吃壇肉時,配上一碗香噴噴的米飯,讓人食慾大增,幸福感滿滿。

此外,銀州區還有許多其他特色小吃,如粘豆包、烤冷麵等。粘豆包口感軟糯,香甜可口,是用黃米麵和紅豆餡製作而成,通常在冬季食用。烤冷麵則是將冷麵放在鐵板上烤製,加入雞蛋、香腸、蔬菜等食材,再刷上特製的醬料,味道獨特,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五、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銀州區四季分明,不同季節都有獨特的魅力。春季(3-5月),龍首山的杏花盛開,漫山遍野一片粉紅,是賞花踏青的好時節。此時,氣溫逐漸回暖,陽光明媚,適合戶外活動。夏季(6-8月),氣候涼爽,是避暑度假的理想時期。可以到龍山鄉的農家樂體驗鄉村生活,品嘗新鮮的農家菜,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秋季(9-11月),龍首山的樹葉變得五彩斑斕,層林儘染,景色十分迷人。這個季節也是收獲的季節,可以品嘗到各種新鮮的水果和農產品。冬季(12-2月),銀裝素裹,銀州區呈現出一片潔白的世界。可以去體驗滑雪、滑冰等冬季運動專案,感受冰雪運動的樂趣。同時,春節期間的各種民俗活動也為冬季旅遊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交通指南

銀州區交通十分便利。如果是乘坐飛機,可以先抵達沈陽桃仙國際機場,然後在機場乘坐前往鐵嶺的機場大巴,大約1個半小時即可到達銀州區。也可以在機場打車前往,路程大約1小時,費用相對較高。

乘坐火車的話,京哈鐵路貫穿銀州區,鐵嶺站位於銀州區內,從全國各地都有列車直達。如果選擇高鐵出行,可以在鐵嶺西站下車,然後乘坐公交車或計程車前往銀州區內的各個景點。

在銀州區內,公交車線路覆蓋廣泛,出行較為方便。此外,計程車也是常見的出行方式,價格合理,招手即停。如果想要更自由地遊覽景點,也可以選擇租車自駕,這樣可以更好地安排行程,隨時停靠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住宿推薦

銀州區內有各種檔次的住宿可供選擇。如果追求舒適和豪華,可以選擇星級酒店,如鐵嶺金城粵海酒店,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房間寬敞明亮,裝修豪華典雅。酒店內還設有餐廳、健身房、遊泳池等配套設施,能滿足遊客的各種需求。

如果想要經濟實惠一些,可以選擇快捷酒店,如漢庭酒店、如家酒店等。這些快捷酒店價格相對較為親民,房間乾淨整潔,基本設施一應俱全。而且它們通常位於交通便利的地方,周邊有許多餐廳和商店,方便遊客的日常生活。

此外,銀州區還有一些特色民宿,分佈在各個街道和社羣。民宿的裝修風格各具特色,有的充滿了東北民俗風情,有的則簡約時尚。住在民宿裡,可以更好地體驗當地的生活氛圍,與房東交流,瞭解更多關於銀州區的故事和文化。

行程規劃建議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安排3天的行程,深度遊覽銀州區的各個景點。

-第一天:抵達銀州區後,前往龍首山風景區。上午遊覽太陽廟、古碑林、慈清寺等景點,感受曆史文化的熏陶。中午在龍首山附近的餐館品嘗鐵嶺特色美食,如牛肉火勺、壇肉等。下午繼續在龍首山遊玩,欣賞自然風光,登上山頂俯瞰銀州區全貌。晚上可以去市區的商業街逛逛,感受城市的繁華。

-第二天:參觀銀岡書院,瞭解其悠久的曆史和文化。上午仔細參觀書院的各個院落,觀看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學習革命先輩的精神。中午在書院附近的餐廳用餐,品嘗當地的家常菜。下午前往鐵嶺白塔,欣賞這座古老佛塔的獨特建築風格,拍照留念。晚上可以去觀看一場二人轉表演,體驗東北民間藝術的魅力。

-第三天:前往龍山鄉,體驗鄉村生活。上午參觀龍山鄉的生態農業園,瞭解蔬菜、水果的種植過程,還可以親自采摘新鮮的農產品。中午在農家樂品嘗農家菜,如燉雞、燉魚、粘豆包等。下午可以去鄉村的小溪邊散步,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放鬆身心。

如果時間有限,隻有1-2天的時間,也可以選擇銀州區的精華景點進行遊覽。第一天參觀龍首山風景區和銀岡書院,第二天上午去鐵嶺白塔,下午在市區逛逛,購買一些當地的特色紀念品。

銀州區,這座充滿曆史韻味與現代氣息的城區,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四麵八方的遊客。無論是探尋悠久的曆史文化,還是品嘗美味的特色美食,亦或是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銀州區都能給遊客帶來難忘的旅行體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