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2章 鐵嶺市《清河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2章 鐵嶺市《清河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遼寧省北部,鐵嶺市的東部,有一個彆具韻味的地方——清河區。它的區域麵積達480平方公裡,雖然地域麵積不算遼闊,卻在曆史、文化、自然景觀等方麵有著獨特的底蘊與特色,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

一、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清河區的曆史十分悠久,在先秦時期,這裡就已屬遼東郡,見證了早期華夏文明在這片土地的延伸。漢、晉時期,它歸屬扶餘國,不同民族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逐漸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南北朝時,清河區成為高句麗的一部分,在這段時期,當地的建築、風俗等方麵都受到了高句麗文化的影響。唐朝時,這裡被納入安東都護府的管轄範圍,與中原地區的聯係更為緊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理念不斷傳入,促進了當地的發展。

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開原縣建立,清河區隸奉天府,開始在行政上有了更為明確的歸屬。此後,其隸屬關係隨著曆史的變遷而不斷變化。民國35年(1946年),清河區隸遼北省;1949年5月隸遼西省;1954年8月1日隸遼寧省。1956年隸鐵嶺專署,1958年劃歸沈陽市,1964年隸沈陽專署,1968年12月又改隸鐵嶺專區。

1984年6月,依據《國務院關於遼寧省撤銷鐵嶺、朝陽地區和鐵法市等問題的批複》,開原縣的清河鎮、清河鄉劃歸鐵嶺市,設立清河區,區轄「一鎮一鄉」,這是清河區作為獨立行政區的重要開端。1986年4月,根據鐵嶺市人民政府《關於撤銷清河鎮,設立街道辦事處的批複》,清河鎮被劃分為紅旗街道和向陽街道,區轄「一鄉兩街」。1992年5月,清河鄉更名為清河滿族鄉。1998年8月,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準,開原市所轄的楊木林子鄉、曾家屯滿族鄉和八棵樹鎮的北大溝村及小圍子自然屯劃歸清河區管轄,同時,曾家屯滿族鄉更名為聶家滿族鄉,區轄「三鄉兩街」。1999年10月,清河滿族鄉撤鄉建鎮,更名為張相鎮。2010年7月,楊木林子鄉撤鄉建鎮,更名為楊木林子鎮。到2019年末,清河區轄「兩鎮一鄉兩街」,行政區劃基本穩定下來。

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清河區湧現出了許多優秀人物,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為這片土地增添了光彩。比如,在文化教育領域,當地有不少文人墨客,他們的作品記錄了清河區的風土人情、曆史變遷,為後人研究當地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在商業領域,也有一些傑出的商人,憑借著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勤勞的雙手,在東北乃至全國的商業舞台上嶄露頭角,推動了清河區與外界的經濟交流。雖然這些人物的名氣或許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廣為人知,但他們在清河區的發展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足跡。

二、行政區劃與鄉鎮簡介

清河區下轄1個鄉(聶家滿族鄉)、兩個鎮(張相鎮、楊木林子鎮)、兩個街道(紅旗街、向陽街),共有41個行政村、13個社羣。

聶家滿族鄉是清河區唯一的民族鄉,具有濃鬱的滿族文化特色。全鄉滿族人口占比較高,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滿族傳統習俗,如滿族的特色飲食、服飾、禮儀等。在飲食方麵,石家滿族村的「八大碗」遠近聞名,這八道菜選材講究,烹飪精細,每一道都蘊含著獨特的滿族風味。服飾上,雖然現代生活中人們日常穿著已與漢族無異,但在一些重要的節日和慶典活動中,滿族同胞們仍會穿上傳統的滿族服飾,展示民族風采。這裡的人們還傳承著滿族傳統的剪紙藝術,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不僅裝飾了村民的生活,也成為了對外展示滿族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聶家滿族鄉的自然風光也十分優美,山巒起伏,綠樹成蔭,山間清泉潺潺流淌,是一個親近自然、感受民族文化的好去處。

張相鎮位於清河區的重要位置,是當地的經濟重鎮之一。鎮內工業發展較為突出,擁有多個工業園區,涵蓋了機械製造、建材加工等多個行業,吸引了大量的勞動力就業,推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張相鎮的農業也頗具特色,以水果種植和養殖產業為主。在水果種植方麵,解米溝村的梨園遠近聞名,每到春季,梨花盛開,漫山遍野一片潔白,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秋季,碩果累累,香甜的梨子暢銷各地。養殖產業也發展得有聲有色,為市場提供了豐富的肉類產品。此外,張相鎮的交通十分便利,多條公路貫穿全鎮,方便了貨物的運輸和人員的往來。

楊木林子鎮以其豐富的農業資源而聞名。這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全鎮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糧食產量穩定且品質優良。近年來,楊木林子鎮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裝置,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還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如蔬菜大棚種植,一年四季都能為市場提供新鮮的蔬菜。鎮內的農村風貌整潔,村民們生活安居樂業,鄉村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每年都會舉辦各類農事活動和文藝演出,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進了鄰裡之間的感情。

紅旗街是清河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這裡政府機關、商業中心、學校、醫院等設施一應俱全。街道繁華熱鬨,商業街兩側店鋪林立,各類商品琳琅滿目,滿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紅旗街還擁有多個文化廣場,每到傍晚,居民們紛紛來到廣場,跳舞、健身、聊天,充滿了生活氣息。向陽街則以其優美的居住環境和完善的社羣服務而受到居民的喜愛。街道內綠化覆蓋率高,空氣清新,居住舒適度高。社羣積極開展各類便民服務活動,為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營造了和諧溫馨的社羣氛圍。

三、必遊景點與曆史遺址

清河水庫

清河水庫建於遼河支流清河下遊,壩址位於清河區東側,距開原市區8公裡,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養魚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大(2)型水利樞紐工程,也是全省「東水濟遼」水資源配置格局北線工程的重大節點工程。它於1958年興建,1966年竣工,總庫容968億立方米,控製流域麵積2376平方公裡,按500年一遇洪水設計,年一遇洪水校覈,最大泄洪能力4982立方米/秒。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溢洪道、左右岸泄洪洞組成。主壩壩型為粘土斜牆砂礫壩,壩頂長度162965米,壩頂寬7米,壩頂高程13925米,最大壩高4075米。溢洪道為河岸開敞式,總長580米,設計最大安全泄量4599立方米/秒。

清河水庫的社會效益顯著,自執行以來,共調蓄了洪峰流量大於1000立方米/秒的洪水17次,保障了下遊城市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截止2021年,累計提供農業供水175億立方米,提供生態供水363億立方米,為開原、鐵嶺市等地提供生活飲用水,為清河火力電廠提供發電用水。2019年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竣工,使水庫樞紐工程執行更加安全可靠。這裡還是遼北地區最大的淡水魚養殖基地,1973年1月21日,創下了冬捕一網魚417萬公斤的世界記錄。庫區四周群山環抱,原生態植被保持較好,水質優良,是遼寧重要的飲用水源地。站在大壩上,極目遠眺,湖麵寬闊,碧波蕩漾,遠處山巒連綿起伏,山水相依,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龍泉山莊

龍泉山莊因趙本山拍攝的電視劇《劉老根》而聲名遠揚,它位於清河水庫附近,是一個集旅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山莊內的建築風格充滿了東北鄉村特色,古樸的木屋、籬笆小院,讓人彷彿回到了過去的鄉村生活。這裡不僅保留了電視劇中的拍攝場景,如龍泉賓館、老根舞台等,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電視劇中的氛圍,還設有各種娛樂設施和活動專案。遊客可以在老根舞台觀看二人轉表演,欣賞東北傳統藝術的魅力;也可以參與到農家采摘活動中,體驗收獲的樂趣;還能品嘗到地道的東北農家菜,如鐵鍋燉魚、粘玉米、大碴粥等,感受東北美食的獨特風味。

玉皇頂與明長城遺址

玉皇頂是遼北第二高峰,登上玉皇頂,雲海翻湧,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這裡的自然風光壯美,四季景色各異。春天,山上野花盛開,五彩斑斕;夏天,綠樹成蔭,是避暑的好去處;秋天,楓葉如火,層林儘染;冬天,銀裝素裹,一片潔白。在玉皇頂上,還留存著明長城遺址,雖然曆經歲月的侵蝕,城牆有些已經殘缺不全,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當年長城的雄偉和重要的戰略地位。這些遺址見證了烽火歲月,是曆史的見證者,站在遺址旁,彷彿能聽到當年的金戈鐵馬之聲,讓人對古代的軍事防禦體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四、民俗風情與特色美食

清河區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尤其是滿族文化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在聶家滿族鄉,每逢重要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滿族頒金節等,滿族同胞們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春節時,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還會製作滿族傳統美食,如薩其馬、粘豆包等。在滿族頒金節,人們身著傳統滿族服飾,舉行祭祀、歌舞表演等活動,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二人轉是清河區廣受歡迎的民間藝術形式,以其幽默風趣的表演風格、獨特的唱腔和舞蹈動作而聞名。演員們在舞台上載歌載舞,通過生動的表演講述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深受當地人民和遊客的喜愛。無論是在劇院裡,還是在鄉村的舞台上,都能看到二人轉演員們精彩的演出,觀眾們常常被逗得開懷大笑,掌聲和叫好聲此起彼伏。

清河區的特色美食也讓人垂涎欲滴。清河燉魚是當地的招牌美食,選用清河水庫裡新鮮的魚為食材,搭配當地的特色調料,用柴火慢慢燉煮。燉出來的魚湯汁濃鬱,魚肉鮮嫩,味道鮮美,讓人回味無窮。滿族「八大碗」也是不可錯過的美食,這八道菜包括扒肉條、白肉血腸、蘇子葉餑餑等,每一道菜都有其獨特的製作方法和文化內涵,體現了滿族人民的飲食智慧和豪爽性格。此外,粘玉米、大碴粥等東北傳統美食在清河區也隨處可見,這些美食口感醇厚,營養豐富,是當地人民餐桌上的常客。

五、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清河區四季分明,不同季節都有獨特的魅力,適合不同型別的旅遊活動。春季(3-5月),解米溝村的梨花盛開,漫山遍野一片潔白,彷彿置身於花海之中,是賞花的好時節。此時氣溫逐漸回暖,陽光明媚,適合戶外活動。夏季(6-8月),氣候涼爽,清河水庫周邊綠樹成蔭,是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遊客可以在水庫邊釣魚、劃船,享受清涼的湖水和清新的空氣。秋季(9-11月),山上的樹葉變得五彩斑斕,層林儘染,景色十分迷人。這個季節也是收獲的季節,可以品嘗到各種新鮮的水果和農產品,如梨子、榛子、雞心果等。冬季(12-2月),銀裝素裹,清河區呈現出一片潔白的世界。可以去體驗滑雪、滑冰等冬季運動專案,感受冰雪運動的樂趣。同時,春節期間的各種民俗活動也為冬季旅遊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交通指南

如果選擇乘坐飛機,可以先抵達沈陽桃仙國際機場,然後在機場乘坐前往鐵嶺的機場大巴,再從鐵嶺市區轉乘前往清河區的班車,全程大約需要2-3小時。也可以在機場打車前往清河區,路程大約1個半小時,但費用相對較高。

乘坐火車的話,可以先到達鐵嶺站或開原站,然後在車站附近乘坐前往清河區的公交車或計程車。從鐵嶺站到清河區大約需要1小時左右,從開原站到清河區大約需要30分鐘左右。

在清河區內,公交車線路覆蓋主要區域,出行較為方便。此外,計程車也是常見的出行方式,價格合理,招手即停。如果想要更自由地遊覽景點,也可以選擇租車自駕,這樣可以更好地安排行程,隨時停靠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住宿推薦

清河區內有各種檔次的住宿可供選擇。如果追求舒適和豪華,可以選擇位於清河水庫附近的度假酒店,如清河半島溫泉度假酒店,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房間寬敞明亮,裝修豪華典雅。酒店內還設有餐廳、溫泉浴場、健身房等配套設施,能滿足遊客的各種需求。同時,酒店周邊風景優美,靠近水庫,遊客可以在閒暇之餘欣賞湖光山色。

如果想要經濟實惠一些,可以選擇快捷酒店或民宿,如清河區中心的如家酒店,價格相對較為親民,房間乾淨整潔,基本設施一應俱全。而且它們通常位於交通便利的地方,周邊有許多餐廳和商店,方便遊客的日常生活。此外,在龍泉山莊附近也有一些特色民宿,裝修風格充滿東北鄉村特色,住在民宿裡,可以更好地體驗當地的生活氛圍,與房東交流,瞭解更多關於清河區的故事和文化。

行程規劃建議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安排3-4天的行程,深度遊覽清河區的各個景點。

-第一天:抵達清河區後,前往清河水庫,欣賞水庫的壯麗景色,瞭解水庫的曆史和功能。可以在水庫邊散步、拍照,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中午在水庫附近的餐館品嘗清河燉魚等特色美食。下午參觀龍泉山莊,遊覽電視劇《劉老根》的拍攝場景,觀看二人轉表演,體驗東北鄉村文化。晚上住在龍泉山莊附近的民宿,感受鄉村夜晚的寧靜。

-第二天:前往聶家滿族鄉,參觀滿族民俗村,瞭解滿族的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欣賞滿族剪紙藝術,品嘗滿族「八大碗」等特色美食。下午可以去鄉村的田野裡漫步,感受田園風光。晚上返回清河區中心住宿。

-第三天:攀登玉皇頂,欣賞山頂的壯麗景色,參觀明長城遺址。在登山過程中,欣賞沿途的自然風光,呼吸新鮮空氣。中午在山上的休息點品嘗自帶的食物。下午下山後,前往張相鎮的解米溝村,觀賞梨花(春季)或采摘梨子(秋季),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晚上在張相鎮住宿。

-第四天:前往楊木林子鎮,參觀當地的農業生產基地,瞭解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情況。可以參觀蔬菜大棚、糧食種植區等,還可以參與農事活動,如采摘蔬菜等。中午在楊木林子鎮的農家樂品嘗農家菜。下午返回清河區,結束愉快的旅程。

如果時間有限,隻有1-2天的時間,也可以選擇清河區的精華景點進行遊覽。第一天參觀清河水庫和龍泉山莊,第二天上午攀登玉皇頂,參觀明長城遺址,下午在清河區中心逛逛,購買一些當地的特色紀念品。

清河區,這座充滿曆史韻味與自然魅力的小城,以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吸引著遊客的到來。無論是探尋古老的曆史文化,還是品嘗美味的特色美食,亦或是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清河區都能給遊客帶來難忘的旅行體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