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7章 長春市《九台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7章 長春市《九台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吉林省中部、長春東北部,有一片總麵積達337151平方公裡的土地——長春市九台區。這裡地形呈西南東北狹長狀,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九台區下轄14個街道、2個鎮、2個民族鄉,每個區域都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九台獨特的城市風貌。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九台區的曆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虞、夏、商、周時,這裡是肅慎人的家園,他們以漁獵、畜牧為生,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早期人類活動的痕跡。兩漢魏晉時期,此地歸屬於扶餘國,扶餘國的文化與生活方式逐漸融入當地,農業和手工業得到發展,城市聚落開始形成。

扶餘國滅亡後,從南北朝到隋唐初期,九台區成為靺鞨地。唐代,隨著渤海國的興起,這裡屬渤海的扶餘府轄境,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中原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傳入,促進了當地的發展。遼代時,九台區為東京道黃龍府轄境,遼代的政治製度和軍事防禦體係在此留下印記,當地的城鎮建設和交通網路得到進一步發展。金代,這裡歸上京路濟州管轄,大定二十九(1189年)濟州改為隆州,貞和初(1214-1217年)為隆安府,九台區也隨之歸屬隆安府,女真文化在此傳播,農業、商業和手工業持續繁榮。

元代,九台區屬開元路轄境,開元路的設立加強了中央對東北地區的管理,促進了區域間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明代,九台區受奴兒乾都司管轄,見證了明王朝對東北地區的經營與統治,衛所製度的實施鞏固了邊防,也推動了當地的開發。

清康熙九年至二十年(1670-1681年),清政府修築柳條邊,九台作為北數。1988年撤縣設市,城市規模和經濟實力不斷提升。2014年撤市設區,九台區融入長春市的發展格局,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九台區孕育了獨特的文化。它被譽為「中國薩滿文化之鄉」,薩滿教作為一種古老的原始宗教,相信萬物有靈,通過薩滿巫師與神靈溝通。在九台,傳統的薩滿祭祀儀式仍在一些特殊場合舉行,神秘的舞蹈、獨特的吟唱,展現了古老文化的魅力。

作為「中國滿族剪紙藝術之鄉」,九台的滿族剪紙曆史悠久。滿族剪紙題材廣泛,有神話傳說、民俗風情、生產生活等內容,以獨特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藝,表達了滿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藝人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有的線條粗獷豪放,有的細膩入微,這些剪紙不僅是藝術品,更是滿族文化的生動記錄。

九台區還享有「中國鷹獵文化之鄉」的美譽。鷹獵文化起源於北方遊牧民族,在九台傳承已久。獵鷹是獵人的得力助手,獵人通過長期的訓練,與獵鷹建立起默契的關係。冬季,獵人帶著獵鷹在山林間狩獵的場景,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也是九台獨特文化的體現。

此外,九台區人才輩出。近代的成多祿、徐鼐林被譽為「吉林三傑」,他們在文學、書法等領域造詣深厚,作品風格獨特,對東北地區的文化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當代的藏學家王沂暖,深入研究藏族文化,翻譯了多部藏族經典著作,為藏學研究做出了貢獻;書法家郝幼權的書法作品筆力雄健,兼具傳統與創新;畫家袁偉民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和表現手法,展現了九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還有軍工專家於本水、雷達專家賁德、石墨烯專家劉忠範等院士專家,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為國家的科技進步貢獻力量。

各鄉鎮簡介

九台街道

九台街道是九台區的中心城區,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這裡商業繁榮,基礎設施完善,擁有大型商場、超市、酒店等,滿足居民和遊客的各種需求。九台大街是主要商業街,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商品琳琅滿目,充滿生活氣息。同時,街道還保留了一些曆史建築和文化遺跡,見證了九台的曆史變遷。

南山街道

南山街道是新設立的街道,東至營城街道,西至九郊街道,南至九郊街道,北至吉長鐵路線,轄區麵積184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535萬人。這裡環境優美,綠化良好,南山公園是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公園內有百菊廣場、長廊、健身器材和眾多雕塑,為市民提供了舒適的休閒空間,每逢節假日,人們在這裡散步、鍛煉、遊玩,享受愜意時光。

九郊街道

九郊街道位於城鄉結合部,農業和工業共同發展。農業以種植玉米、水稻、蔬菜等農作物為主,是九台區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同時,積極發展工業,吸引了一些企業入駐,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此外,街道還注重農村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

營城街道

營城街道曾是重要的煤炭產區,有著輝煌的煤炭開采曆史。雖煤炭產業逐漸衰落,但留下了許多與煤炭相關的工業遺跡,如礦井、運煤軌道等。如今,街道積極轉型,發展旅遊業和服務業,對工業遺跡進行改造利用,打造了煤炭文化博物館、工業遺址公園等旅遊景點,吸引遊客前來參觀,感受工業文化的魅力。

龍嘉街道

龍嘉街道地理位置優越,東距龍嘉機場僅10公裡,交通十分便利。憑借這一優勢,積極發展空港經濟,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坐落於此。開發區已累計收儲土地2500公頃,開工建設專案22個,總投資約125億元。這裡有商服商住專案,如新華聯奧特萊斯購物中心和普魯斯生態小鎮;有大學城建設專案,如吉林藝術學院、吉林開放大學、長春第十一高中空港分校區等;還有配套設施建設專案,如吉林大學醫大三院空港分院、空港規劃展覽館等。此外,龍嘉街道還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古老的村落,為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資源。

卡倫湖街道

卡倫湖街道因卡倫湖而得名,卡倫湖風光旖旎,湖區麵積達71平方公裡,周邊還有上下遊霧開河及濕地10平方公裡,負離子含量豐富。這裡是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每年吸引大量遊客。街道依托卡倫湖資源,發展旅遊業,建設了度假村、酒店、遊樂場等旅遊設施。同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加強對卡倫湖和周邊濕地的治理,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此外,卡倫湖街道還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形成了以製造業、食品加工業為主的產業格局。

東湖街道

東湖街道位於九台區東南部,以農業和工業為主。農業方麵,土地肥沃,氣候適宜,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還發展了果樹種植、花卉栽培等特色農業。工業方麵,擁有一些企業,涉及機械製造、建材加工、食品加工等行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善,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援。此外,街道注重農村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波泥河街道

波泥河街道位於九台南部,距離九台市區三十公裡,占地麵積廣闊。這裡是東北最大的苗木花卉集散地,苗木花卉產業發達,有八大類彆一百八十餘個品種,適宜東北、華北、大西北綠化的苗木應有儘有。產業從種植、培育到銷售,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產品暢銷全國各地,為城市綠化和美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波泥河街道還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山林、河流環繞,為發展生態旅遊提供了條件。

土們嶺街道

土們嶺街道地處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是九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這裡自然風光優美,有土們嶺國家森林公園、馬鞍山旅遊度假區等旅遊景點。遊客可以在這裡登山、徒步、欣賞自然風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時,街道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此外,土們嶺街道還發展了林下經濟、特色養殖等特色農業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沐石河街道

沐石河街道位於九台區東北部,以農業為主。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是九台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街道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同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修建道路、橋梁、水利設施等,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保障。此外,沐石河街道還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民俗風情,如傳統的民間藝術、民俗節日等,為文化建設和旅遊業發展提供素材。

其塔木鎮

其塔木鎮位於九台區東北部,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小鎮。這裡儲存著許多古老的建築和文化遺跡,如古老的廟宇、傳統的民居等,具有較高的曆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其塔木鎮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農業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手工業以製作傳統手工藝品為主,如剪紙、刺繡、編織等。這些手工藝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地方特色,深受遊客和消費者喜愛。此外,其塔木鎮還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河流、湖泊、山林環繞,為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條件。

上河灣鎮

上河灣鎮位於九台區東北部,下轄1個社羣、22個行政村,總麵積25064平方公裡。政府駐地上河灣村是小鎮的中心,商鋪眾多,服務行業齊全,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條件。上河灣鎮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還發展了蔬菜種植、水果栽培等特色農業產業。同時,注重農村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修建道路、橋梁、水利設施等,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城子街街道

城子街街道位於九台區中部,交通便利,經濟活躍。擁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形成了以製造業、建材加工、食品加工等行業為主的產業格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同時,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現代農業,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此外,城子街街道還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民俗風情,如傳統的民間藝術、民俗節日等,為文化建設和旅遊業發展提供素材。

葦子溝街道

葦子溝街道地處九台區城鄉結合部,農業和工業都有一定發展。農業以種植玉米、水稻、蔬菜等農作物為主,是九台區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同時,積極發展工業,吸引企業入駐,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善,為企業發展提供條件。此外,注重農村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同時,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興隆街道

興隆街道位於九台區西北部,以農業為主。土地肥沃,氣候適宜,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還發展了養殖、種植經濟作物等特色農業產業。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同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修建道路、橋梁、水利設施等,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保障。此外,興隆街道還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民俗風情,如傳統的民間藝術、民俗節日等,為文化建設和旅遊業發展提供素材。

紀家街道

紀家街道位於九台區西部,以農業和工業為主。農業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還發展了果樹種植、花卉栽培等特色農業產業。工業方麵,擁有一些企業,涉及機械製造、建材加工、食品加工等行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善,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援。此外,注重農村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修建道路、橋梁、水利設施等,為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胡家回族鄉

胡家回族鄉是回族聚居地,有著濃鬱的回族文化氛圍。走進這裡,能感受到獨特的民族風情,回族的傳統建築、服飾、飲食等文化元素隨處可見。回族群眾遵循清真飲食傳統,特色美食豐富,如手抓羊肉、烤羊肉串、饢餅、油香等。每年的開齋節、古爾邦節等傳統節日,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人們身著盛裝,舉行宗教儀式,載歌載舞,熱鬨非凡。此外,胡家回族鄉還注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建立了文化場館和傳承基地,展示和傳承回族的曆史文化和傳統技藝。

莽卡滿族鄉

莽卡滿族鄉是滿族聚居地,保留了許多滿族的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滿族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獨特,以四合院為主,房屋佈局和裝飾體現了滿族人民的智慧和審美觀念。在這裡,遊客可以欣賞到滿族的傳統舞蹈莽式舞,舞者身著鮮豔的滿族服飾,動作剛健有力,富有節奏感,展現了滿族人民的熱情和豪邁。滿族的傳統體育專案珍珠球也深受群眾喜愛,融合了籃球、手球和排球的特點,具有很強的競技性和觀賞性。此外,滿族的剪紙、刺繡等傳統手工藝品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造型精美,寓意深刻,是滿族文化的藝術結晶。

必遊景點

廟香山風景區

廟香山風景區自然景觀迷人,清晨踏入景區,鬆針的清香彌漫在空氣中。沿著蜿蜒的木棧道徒步大約半小時便可登頂,站在觀景台上,壯闊的景色儘收眼底,雲海在山穀間緩緩流動,城市的天際線在遠方若隱若現,讓人心曠神怡。這裡四季景色各異,夏季可以體驗刺激的彩虹滑道,從高處飛速滑下,感受風的呼嘯;還能挑戰山地自行車道,在山林間自由穿梭,釋放活力。冬季則變身冰雪世界,是滑雪愛好者的天堂,多條不同難度的雪道,滿足了不同水平的滑雪者需求。此外,山上的廟宇曆史悠久,香煙嫋嫋,為景區增添了神秘的宗教氛圍。

氿遇歡樂穀

氿遇歡樂穀是親子遊樂的絕佳場所,占地麵積20公頃,擁有豐富多樣的遊玩專案,包括鳥巢、樹屋、ax世界、汽車小鎮、快樂農場等無動力與微動力兩大類彆共70多種專案,能充分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遊玩需求。孩子們可以在這裡儘情玩耍,釋放天性,家長也能在陪伴中找回童年的快樂。同時,景區還提供了豐富的美食體驗,遊客可以品嘗到山野菜包子、九台燒烤、九台熱麵等各種特色美食,讓味蕾也享受一場盛宴。

卡倫湖公園

卡倫湖公園是休閒放鬆的理想之地,傍晚時分來到這裡,夕陽的餘暉灑在湖麵上,將湖麵染成了橘粉色,成群的白鷺從蘆葦蕩中掠過,景色如詩如畫。沿著環湖步道悠閒漫步,能感受到一份難得的寧靜與愜意,讓人心神舒暢。這裡還非常適合野餐露營,遊客可以帶上野餐墊,在湖畔楊樹林裡享用自帶的簡餐,欣賞著遠處垂釣者的身影和歸巢的飛鳥,享受美好的戶外時光。此外,卡倫湖公園周邊還有一些娛樂設施和餐廳,為遊客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土們嶺國家森林公園

土們嶺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極高,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豐富,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公園內山巒連綿起伏,樹木鬱鬱蔥蔥,生長著許多珍稀的植物,如紅鬆、水曲柳等,還有多種野生動物在此棲息,如梅花鹿、黑熊等,構成了完整而和諧的生態係統。公園內修建了多條徒步線路,線路長短不一,難度各異,適合不同體力和喜好的遊客。沿著線路前行,能欣賞到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壯觀的瀑布飛珠濺玉的自然景觀。夏季,這裡綠蔭蔽日,是避暑的好去處;冬季,銀裝素裹,宛如童話世界。山頂的觀景台是俯瞰全景的絕佳位置,天氣晴朗時,極目遠眺,數十公裡外的村莊與田野清晰可見,視野十分開闊。此外,公園內還設有森林木屋民宿,遊客可以在此住宿,體驗夜晚聽鬆濤、清晨觀日出的山間寧靜生活,與大自然深度融合。

石頭口門水庫

石頭口門水庫是吉林省大型水庫之一,也是長春市區重要的水源地。庫區水麵遼闊,水質清澈,周邊群山環繞,植被茂密,景色秀麗。水庫不僅具有防洪、供水、發電等重要功能,還發展成為集旅遊、休閒、垂釣於一體的景區。遊客可以乘坐遊船在庫區遊覽,欣賞兩岸的山水風光,水麵時而平靜如鏡,倒映著藍天白雲;時而微波蕩漾,泛起層層漣漪。水庫岸邊設有垂釣區,吸引了許多釣魚愛好者專程前來,在這裡可以釣到鯉魚、鯽魚、草魚等多種魚類。庫區周邊的農家餐館提供新鮮的水庫魚宴,清蒸魚、紅燒魚、全魚鍋等菜品,魚肉鮮嫩,味道鮮美,深受遊客喜愛。

古刹、寺廟、道觀與曆史遺址

萬德寺

萬德寺位於九台區土們嶺街道,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是九台區現存規模較大的佛教寺廟之一。寺廟依山而建,佈局嚴謹,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等,均為傳統的中式建築風格,飛簷鬥拱,雕梁畫棟,顯得古樸而莊重。大雄寶殿內供奉著高大莊嚴的釋迦牟尼佛像,佛像身披金箔,麵容慈祥,雙目微垂,彷彿在俯瞰眾生。兩側分立阿難、迦葉二弟子像,神態肅穆,栩栩如生。觀音殿內的觀音像手持淨瓶,姿態溫婉,象征著慈悲與救贖;地藏殿內的地藏菩薩像則展現出救度眾生的堅定,殿內牆壁上繪製著因果報應的壁畫,線條流暢,色彩雖曆經歲月略顯暗淡,卻更添曆史厚重感。

寺內古樹參天,數株百年鬆柏枝繁葉茂,樹乾粗壯需數人合抱,見證了寺廟的滄桑變遷。庭院內的香爐常年青煙繚繞,每逢初一、十五或佛教節日,香客絡繹不絕,他們帶著虔誠的心願焚香跪拜,誦經聲與鐘聲交織,營造出寧靜肅穆的氛圍。寺廟後方的山崖上刻有「佛」字摩崖石刻,字型渾厚有力,雖經風雨侵蝕,仍清晰可辨,為古寺增添了幾分禪意。

興隆山遺址

興隆山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址,距今已有4000至5000年曆史,遺址麵積約2萬平方米,位於九台區興隆街道境內。考古發掘顯示,遺址文化層厚度達1至2米,包含多個時期的文化堆積,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

石器以磨製為主,有石斧、石刀、石鏃等,其中一件大型石斧刃部鋒利,通體光滑,可見當時磨製工藝已相當成熟;陶器多為夾砂陶,器型有罐、缽、碗等,部分陶器表麵飾有繩紋、刻劃紋和附加堆紋,紋飾簡潔明快,體現了早期製陶工藝的特點。骨器則有骨針、骨錐、骨鏃,骨針針孔細小,製作精巧,顯示出先民高超的加工技藝。

遺址中還發現了多處居住遺跡和灰坑,居住遺跡為半地穴式,平麵呈圓形或方形,殘存著柱洞和灶坑,推測是當時先民的居所。灰坑中則堆積著大量陶片、獸骨和炭屑,為研究先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實物依據。興隆山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九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的空白,對探討東北地區早期人類活動具有重要價值。

其塔木古城遺址

其塔木古城遺址坐落於九台區其塔木鎮,是遼金時期的重要城址,城址平麵呈方形,周長約1500米,城牆為夯土築成,殘高3至4米,牆基寬約8米,四角設有角樓遺跡,城外有護城河殘跡,可見當年完善的防禦體係。

考古人員在遺址內采集到大量遼金時期的遺物,包括陶瓷片、鐵器、銅錢等。陶瓷片中,既有遼代的白瓷片,也有金代的黑釉瓷片,部分瓷片帶有精美的印花或刻花裝飾;鐵器多為農具和兵器,如鐵犁鏵、鐵刀、鐵鏃等,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和軍事防禦的狀況;銅錢則以「大定通寶」「正隆元寶」為主,均為金代貨幣,明確了遺址的年代。

據考證,該古城曾是遼金時期的一處軍政重鎮,扼守交通要道,在區域控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城內佈局清晰,可辨認出官署、民居、作坊等功能區域,體現了當時的城市規劃理念。其塔木古城遺址的儲存,為研究遼金時期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狀況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民俗風情

九台區的民俗風情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獨特的地域特色。

滿族的薩滿祭祀儀式極具神秘色彩。儀式由薩滿巫師主持,巫師身著綴滿銅鈴和彩布條的神服,頭戴插有羽毛的神帽,手持神鼓,通過莊重的舞蹈、低沉的吟唱與「神靈溝通」。神鼓敲擊的節奏時而急促,時而舒緩,配合銅鈴的聲響,營造出肅穆的氛圍。祭祀的內容多為祈求風調雨順、族人平安,儀式中還會講述滿族的古老傳說,傳遞民族記憶。如今,這種儀式雖不再頻繁舉行,但在非遺展示活動中仍能見到,成為傳承滿族文化的重要載體。

滿族剪紙藝術在九台流傳廣泛,藝人以紅色宣紙為原料,用剪刀剪出「嬤嬤人」「神樹」「狩獵圖」等圖案。「嬤嬤人」是滿族剪紙的典型形象,造型古樸,頭部較大,肢體簡潔,象征著守護神靈;狩獵圖則生動再現了滿族先民騎馬射獵的場景,線條簡練卻充滿動感。許多老藝人還保留著「陰剪」「陽剪」結合的技法,使剪紙圖案虛實相生,富有層次感。年輕藝人則在傳統圖案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的作品,讓這門古老藝術煥發新活力。

回族的節慶習俗充滿生活氣息。開齋節前夕,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清洗衣物,製作油香和饊子。油香是用麵粉發酵後油炸而成的圓形食品,象征團圓;饊子則是用麵條盤繞後油炸的酥脆食品,造型精巧。節日當天,成年男性到清真寺參加會禮,聆聽阿訇講經,之後走親訪友,相互贈送油香,晚輩向長輩行鞠躬禮,祝福安康。古爾邦節則有宰牲的習俗,宰牲後的肉分三份,一份自用,一份饋贈親友,一份賑濟窮人,體現了互助友愛的傳統。

鷹獵文化是九台另一項獨特的民俗。馴養獵鷹的技藝在莽卡滿族鄉等村落傳承數百年,獵人多選擇海東青(一種猛禽)作為獵鷹。訓練獵鷹需耐心與技巧,從雛鳥開始喂養,逐步訓練其聽從指令、捕捉獵物。冬季是鷹獵的最佳時節,獵人頭戴皮帽,身著皮衣,騎馬帶著獵鷹在山林間穿行,獵鷹在空中盤旋搜尋,發現野兔、野雞等獵物後迅速俯衝捕捉,獵人則策馬跟隨,人與鷹配合默契。如今,鷹獵已從生存手段轉變為文化展示,在民俗活動中,獵人與獵鷹的表演總能吸引眾多觀眾。

特色美食

九台區的特色美食根植於當地物產與民族文化,口味獨特,令人難忘。

九台熱麵是街頭最常見的小吃,以堿水麵為原料,沸水焯燙後撈出,瀝乾水分,加入芝麻醬、腐乳汁、辣椒油、蒜末、香菜等調料拌勻。麵條筋道爽滑,調料鹹香微辣,冬季食用暖身,夏季搭配冰鎮汽水也十分爽口。九台熱麵的精髓在於調料配比,每家攤點都有秘方,有的偏重麻醬香,有的突出辣油味,形成了「百家百味」的特色。

山野菜宴是春季的時令美味,刺嫩芽、婆婆丁、柳蒿芽、山蕨菜等野菜從山林采摘而來,新鮮天然。刺嫩芽多與雞蛋同炒,清香與蛋香融合,口感脆嫩;婆婆丁洗淨後蘸大醬食用,微苦回甘,清爽解膩;山蕨菜則需焯水去澀後涼拌,加入醋和香油,酸辣開胃。當地農家還擅長用山野菜做餡,包成包子或餃子,野菜的清香與肉末的鮮美結合,風味獨特。

回族手抓羊肉是胡家回族鄉的招牌菜,選用本地散養的山羊,帶骨切塊後用清水煮熟,不加過多調料,僅放薑片去腥,最大程度保留羊肉本味。出鍋後裝盤,蘸鹽食用,肉質鮮嫩,不膻不膩,咬一口滿口肉香。搭配回族特色的羊肉湯,湯內加入蔥花、香菜,鮮美暖胃,是冬季的滋補佳品。

九台燒烤自成一派,以烤油邊(豬護心肉)、烤實蛋(孵化到一半的雞蛋)最具特色。油邊切成薄片,用醬油、料酒、孜然等醃製後穿串,烤至外焦裡嫩,刷上秘製醬料,撒芝麻和辣椒麵,香氣濃鬱;實蛋則需先蒸熟,切片後烤製,蘸醋和辣椒麵食用,口感筋道,酸辣開胃。夏夜的燒烤攤人聲鼎沸,幾串燒烤搭配冰鎮啤酒,是當地人最愜意的消遣。

卡倫湖的全魚宴不容錯過,胖頭魚燉豆腐選用十斤以上的胖頭魚,與豆腐同燉,湯汁乳白,魚肉鮮嫩,豆腐吸滿魚香;油炸白魚則將新鮮白魚裹麵糊炸至金黃,外酥裡嫩,蘸椒鹽食用;鯽魚燉茄子更是家常美味,茄子吸儘魚的湯汁,綿軟入味,讓人回味無窮。

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九台區四季分明,各有特色。春季(4-5月)適合踏青、采摘山野菜,波泥河街道的苗木花卉盛開,土們嶺國家森林公園綠意初顯;夏季(6-8月)可避暑玩水,卡倫湖、石頭口門水庫適合休閒,廟香山的山地運動專案豐富;秋季(9-10月)山林層林儘染,適合徒步登山,欣賞秋景;冬季(11-次年2月)廟香山滑雪場開放,適合滑雪愛好者,還能體驗滿族鷹獵文化展示。

交通方式

從長春市區到九台區,自駕走琿烏高速或吉林大路,全程約50公裡,耗時1小時左右;長春站每日有多個班次城際列車直達九台,車程40分鐘,票價15元左右;長春市客運中心站有長途客車,每20分鐘一班,車程15小時。

區內交通以計程車和公交為主,九台街道至各鄉鎮均有公交線路,車程30分鐘至1小時不等。前往景區可選擇旅遊專線,如廟香山、卡倫湖均有直達班車;也可自駕或包車,靈活便捷。

住宿推薦

九台街道有漢庭、如家等連鎖酒店,價格150-300元/晚,交通便利,周邊餐飲豐富;景區周邊有特色民宿,如廟香山的森林木屋、卡倫湖的湖畔民宿,價格300-600元/晚,適合體驗自然;鄉鎮農家院經濟實惠,如莽卡滿族鄉、胡家回族鄉的農家院,提供特色美食,價格100-200元/晚,適合感受鄉村生活。

行程建議

-生態休閒遊:第一天上午遊覽廟香山風景區,體驗彩虹滑道或徒步登山,中午在景區附近吃山野菜宴;下午前往卡倫湖公園,環湖漫步或野餐,傍晚入住湖畔民宿。第二天上午到石頭口門水庫乘船遊覽,中午品嘗全魚宴;下午參觀土們嶺國家森林公園,徒步吸氧,結束行程。

-文化體驗遊:第一天參觀興隆山遺址、其塔木古城遺址,瞭解九台曆史;下午到莽卡滿族鄉,觀看滿族剪紙和薩滿文化展示,晚上住農家院,體驗滿族農家菜。第二天上午去胡家回族鄉,感受回族風情,品嘗手抓羊肉;下午返回九台街道,逛非遺文創店,購買剪紙等紀念品。

-親子度假遊:第一天上午到氿遇歡樂穀,讓孩子儘情遊玩,中午在園區內吃特色小吃;下午前往卡倫湖公園,劃船、喂魚,晚上住城區酒店。第二天上午參觀波泥河街道的苗木花卉基地,賞花拍照;下午到土們嶺采摘山野菜,體驗農家生活。

注意事項

-山區景區早晚溫差大,即使夏季也需攜帶薄外套;登山時穿防滑鞋,做好防曬。

-尊重少數民族習俗,進入清真寺需脫帽,不隨意觸碰宗教物品;觀看薩滿儀式時保持安靜,不喧嘩。

-購買山野菜或民族手工藝品時,選擇正規店鋪,索要票據,避免購買假冒產品。

-水庫周邊遊玩時,注意安全,不擅自下水;垂釣需遵守景區規定,愛護環境。

九台區的337151平方公裡土地上,既有山林湖泊的自然之美,也有遼金古城的曆史厚重,更有滿族、回族的民俗風情。從熱麵攤的煙火氣到薩滿儀式的神秘感,從剪紙藝術的細膩到鷹獵文化的粗獷,這裡的每一處都展現著多元文化的交融。無論是追尋曆史足跡、親近自然,還是體驗民俗、品嘗美食,九台都以真實而鮮活的麵貌,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去感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