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1章 遼源市《龍山區》
在吉林省中南部,長白山老爺嶺餘脈與西部鬆遼平原的過渡帶上,有一片充滿故事的土地——遼源市龍山區。它地處東遼河上遊,因境內龍首山而得名,全區總麵積25744平方千米,下轄8個街道、1個鎮、1個鄉,是遼源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一、曆史沿革:歲月沉澱的記憶
龍山區曆史源遠流長,早在青銅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是滿清重要發祥地之一。據《盛京舊誌沿革》記載,周代前,穢貊、息慎族在這片土地上勞作生息。漢至南北朝時期,這裡屬玄菟郡,西漢以後夫餘國據此地,晉朝時為高句麗地。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清政府在今遼源地區設立西安縣,隸屬奉天省海龍府,縣治初設在大疙瘩山南(今龍山區核心區域),標誌著該區域正式納入行政管轄。因煤炭資源開發(西安煤礦),縣城(今龍山區)逐漸成為區域經濟中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仍沿襲西安縣建製,屬奉天省。1937年偽滿洲國推行區劃改革,西安縣城區設「西安街」,為龍山區前身最早的城區建製。1948年7月設立縣級西安市(與陝西省西安市同名),隸屬遼北省,原城區劃為第一區(今龍山區主體),正式確立市轄區雛形。1952年4月,因重名問題,縣級西安市更名為遼源市(取「東遼河源頭」之意),隸屬吉林省。1956年遼源市設立行政區,城區分為第一區(龍山區)和第二區(西安區),首次出現「龍山」名稱。此後,曆經撤區建公社、恢複區級建製等變革,1980年吉林省批準撤銷向陽區,正式設立龍山區,名稱沿用至今。1983年遼源市升為地級市,龍山區作為其主城區之一,行政地位愈發穩固。
二、鄉鎮簡介
(一)壽山鎮
壽山鎮位於龍山區東南部,地處長白山餘脈,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較高。全鎮幅員麵積較大,下轄多個村,人口眾多。這裡交通便利,省道穿鎮而過,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壽山鎮以農業為基礎,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同時,近年來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如草莓、葡萄等水果采摘園吸引了眾多遊客。工業方麵,形成了以農產品加工、建材等為主的產業格局。鎮內的永康村康源穀冰雪樂園,是以山地森林為主場地的冰雪樂園,雪滑道依自然山體而建,遊客可在體驗滑雪的同時領略雪村之美。自然形成的龍鳳潭作為冰上專案的場地,設有冰上悠波球、冰上爬犁等娛樂專案。
(二)工農鄉
工農鄉環繞龍山區城區,地理位置優越。全鄉地勢較為平坦,土地肥沃,是遼源市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為城區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新鮮蔬菜。該鄉交通網路發達,與城區緊密相連,有利於發展城郊經濟。除農業外,工農鄉還積極發展工業和服務業,有多家小型企業分佈在鄉內。鄉內的永治村龍泉湖山莊,占地麵積245公頃,原生態植被,枝葉茂密,自然景色秀美,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三、曆史人物:閃耀的星辰
在龍山區的曆史長河中,湧現出了不少傑出人物,「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便是其中之一。1945年2月19日,南仁東出生於龍山區。初高中時,他就對天文知識展現出濃厚興趣。1963年,南仁東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係,畢業後進入車間工作。但他對天文學的熱愛從未減退,1978年考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博士學位。此後,他在天文學領域不斷深耕,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負責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fast)的科學技術工作。從1994年首次提出「中國天眼」的工程構想,到2016年fast落成啟用,南仁東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帶領團隊克服重重困難,主持攻克一係列技術難題,讓中國在射電天文學領域走向世界前列。
還有古稀「護河人」閆勳友,他是龍山區福鎮街道福鎮社羣居民。退休後,閆勳友數年如一日義務巡河。自2017年組建義務巡河隊起,他每天淩晨五點半準時出門,沿著3165米長的河岸往返巡查兩次。這條貫穿城區的河道曾垃圾遍佈,閆勳友像「人形掃描器」一般仔細清理,盛夏跪在滾燙地麵清理寵物糞便,數九寒天徒手刨開冰麵打撈漂浮物。多年來,他帶領巡河隊累計清理垃圾4300餘桶,複綠荒地2300平方米,勸阻不文明行為80餘起。他還自創巡河快板、創辦《福鎮視角》專刊,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帶動社羣黨員、退休教師、在職職工等紛紛加入,將巡河隊擴充套件為綜合誌願服務隊。
四、必遊景點
(一)龍首山
龍首山是龍山區的標誌性景點,位於城區中心。山形似龍首,蜿蜒起伏,山上植被茂盛,四季景色各異。春季,山花爛漫,香氣撲鼻;夏季,綠樹成蔭,是避暑的好去處;秋季,楓葉如火,層林儘染;冬季,銀裝素裹,彆有一番韻味。山上有眾多人文景觀,如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彌陀寺,是遼源市最古老的佛教名刹之一,主要供奉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寺內香煙繚繞,信徒眾多。還有魁星樓,建築風格獨特,登上魁星樓可俯瞰遼源市區全貌,感受城市的繁華與寧靜。此外,龍首山還是遼源曆史的見證者,這裡曾是扶餘國後期的都城,其山城始建於公元346年,與周圍的工農山山城和七一鄉古城形成三位一體的防禦體係,雖曆經歲月變遷,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曆史的厚重。
(二)向陽山森林公園
向陽山森林公園位於遼源市城區南部,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龍山區接壤處,東臨人民大街,南與環城公路相依,交通便捷。公園總占地7678公頃,將打造成具有城市氧吧功能的大型原生態森林公園。這裡充分利用自然林地景觀資源,擁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是城市人親近自然、享受山林旅遊的理想之地。遊客可以在這裡漫步林間小道,呼吸清新空氣,聆聽鳥兒歌唱,放鬆身心,遠離城市的喧囂。
(三)樂兔樂園
樂兔樂園位於遼源城東的原始次生林邊緣,占地300畝,是東北首個以「兔」為主題的自然生態樂園。樂園將自然景觀與兔子文化巧妙融合,打造了一個充滿童趣的夢幻世界。這裡有各種各樣的兔子品種,遊客可以近距離觀察兔子的生活習性,與它們互動餵食。同時,樂園內還設有多個娛樂專案,如親子遊樂設施、戶外拓展場地等,適合全家一起遊玩,共享歡樂時光。
(四)天陸山歡樂薈
藏身於龍山區天陸山生態區的歡樂薈,是遼源首個山地運動主題公園。它將原始森林與極限專案完美融合,擁有東北最陡的45°山地卡丁車賽道,讓喜歡刺激的遊客儘情體驗速度與激情;還有20米高林間笨豬跳塔,挑戰人們的膽量和勇氣。此外,公園內還有其他豐富多樣的山地運動專案,如攀岩、滑索等,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天堂。
五、古刹寺廟道觀
除了前麵提到的彌陀寺,龍山區還有幾處值得一去的宗教場所。福壽宮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位於龍山區遼河大路5113號,是東北地區最古老最完整的道教建築之一,這裡曾是清朝皇帝和貴族們祈福祭祀的場所,擁有眾多珍貴的文物。宮內建築氣勢恢宏,雕梁畫棟,每逢重要節日,都會舉行盛大的道教儀式,吸引眾多信徒和遊客前來參觀。
淨土寺始建於1927年,位於龍山區壽山鎮壽山村一組,是一座曆史悠久、影響較廣的佛教寺院,現在的淨土寺是一棟仿明清結合現代建築的三層綜合樓。寺內環境清幽,佛音嫋嫋,信徒們在此虔誠禮佛,尋求心靈的寧靜。
興隆寺位於龍山區福鎮大路,寺內供奉著諸佛菩薩,建築風格莊嚴肅穆,每天都有信徒前來參拜祈福,香火不斷。
淨安寺位於龍山區康寧大街1397號正東方向60米,寺院規模雖然不大,但卻有著獨特的寧靜氛圍,吸引著周邊居民和信徒前來朝拜。
六、曆史遺址
青少年平安教育館位於龍山區,占地麵積4000平方米,包括教育展示區、多功能演播廳、圖片展示廳、實物展示廳、虛擬演播室等區域。這裡原為日本人掠奪煤炭資源而建,是日本剝削殘害中國人民的罪證,如今已成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通過展示曆史文物和資料,讓人們銘記那段慘痛的曆史,同時也向青少年普及安全知識和法治觀念。
七、民俗風情
龍山區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在傳統節日裡,如春節、元宵節等,人們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春節期間,家家戶戶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長輩會給晚輩發壓歲錢,寓意著驅邪祈福。元宵節時,大街小巷張燈結彩,舉辦熱鬨的燈會,有舞龍舞獅表演、猜燈謎等活動,人們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氛圍中。
這裡還保留著滿族的一些傳統習俗。滿族的服飾色彩鮮豔,圖案精美,如旗袍、馬褂等,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穿著較少,但在一些重要的節日和慶典活動中,仍能看到人們身著滿族傳統服飾。滿族的飲食文化也獨具特色,粘食是滿族飲食的一大特色,像粘豆包,以黃米麵為皮,紅豆沙為餡,蒸熟後色澤金黃,口感軟糯香甜;薩其馬,香甜可口,入口即化。此外,滿族還有獨特的禮儀文化,如見麵時的請安禮等。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東霖草編也在這裡傳承發展。草編起源於河姆渡人,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東霖草編以東北三寶之一的成蠟草、玉米皮、蒲草、稻草、野麥草等為原料,在古人流傳的技法編法基礎上傳承並推陳出新,保持純手工編製,結合現代人的時尚需求打造手作之美,形成了東北特有的草編文化。
八、特色美食
龍山區的美食獨具風味。首推烤冷麵,這是一種極具東北特色的小吃。將冷麵放在鐵板上,打上雞蛋,撒上洋蔥、香菜等調料,再刷上特製的醬料,煎烤至兩麵金黃,最後捲起來切成段,口感酥脆,酸甜可口,深受人們喜愛。
還有粘玉米,這裡的粘玉米顆粒飽滿,煮熟後香氣四溢,口感軟糯,既有玉米的香甜,又有粘食的嚼勁,是當地人餐桌上常見的美食。
朝鮮族美食在龍山區也很受歡迎,如石鍋拌飯,將米飯、蔬菜、肉類、雞蛋等食材搭配在一起,營養均衡,再加上特製的韓式醬料,攪拌均勻後,每一口都充滿了豐富的口感。辣白菜也是必不可少的美食,酸辣開胃,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直接食用,也可作為配菜搭配其他菜肴。
九、旅遊指南攻略
(一)最佳旅遊時間
龍山區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美景。春季(3-5月),萬物複蘇,龍首山、向陽山森林公園等地山花盛開,適合踏青賞花;夏季(6-8月),氣候涼爽,是避暑的好時節,可以去樂兔樂園、天陸山歡樂薈等景點遊玩;秋季(9-10月),秋高氣爽,龍首山楓葉變紅,景色迷人,是觀賞紅葉的最佳時期;冬季(12-2月),銀裝素裹,康源穀冰雪樂園等冰雪旅遊專案開放,可體驗冰雪運動的樂趣。
(二)交通指南
1外部交通:龍山區沒有機場,可先抵達長春龍嘉國際機場,然後乘坐機場大巴到遼源市區,再轉乘公交或計程車前往龍山區內各景點。也可以在長春站或長春西站乘坐火車或高鐵到遼源站,再換乘市內交通工具。
2內部交通:龍山區內有完善的公交係統,可到達大部分景點,但公交班次間隔可能較長。計程車出行方便快捷,價格合理。如果想要更自由地遊覽,也可以選擇租車自駕。
(三)住宿推薦
1高檔型:維也納國際酒店(遼源福民大街店),位於福民大街2855號玉圭園小區c6號樓145號,全房間享有全智慧家居,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周邊配套設施完善。
2經濟型:漢庭酒店(遼源人民大街店),位於人民大街2158號,價格實惠,房間乾淨整潔,交通便利,靠近市區主要景點和商業街。
(四)遊玩路線規劃
1一日遊:上午前往龍首山,參觀彌陀寺、魁星樓等景點,欣賞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中午在龍首山附近品嘗烤冷麵等特色小吃;下午去樂兔樂園,與可愛的兔子互動,體驗親子遊樂專案。
2兩日遊:第一天,上午遊覽向陽山森林公園,呼吸新鮮空氣,享受大自然的寧靜;中午在公園附近的農家樂品嘗農家菜;下午前往天陸山歡樂薈,體驗刺激的山地運動專案。第二天,上午參觀福壽宮,感受道教文化的魅力;中午在市區品嘗朝鮮族美食石鍋拌飯、辣白菜等;下午去青少年平安教育館,瞭解曆史,接受安全教育。
(五)三日遊
第一天,清晨出發前往龍首山,沿著山間步道漫步,看晨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光影,聽鳥鳴與晨鐘交織。先到彌陀寺,看僧人晨課,感受佛門清淨;再登魁星樓,俯瞰城區蘇醒的模樣,遠處東遼河如帶,近處樓宇漸次熱鬨。中午在山腳下的老字號餐館吃一碗酸菜白肉鍋,酸菜的酸爽中和了五花肉的醇厚,配上玉米貼餅子,是地道的東北滋味。下午前往工農鄉永治村的龍泉湖山莊,這裡植被茂密,湖麵澄澈,可劃船遊湖,也能在岸邊垂釣,傍晚看夕陽落在湖麵,波光粼粼。
第二天,上午直奔壽山鎮永康村康源穀冰雪樂園(冬季)或草莓采摘園(春夏)。冬季在雪滑道上體驗飛馳的快感,冰麵上玩一場熱鬨的冰上拔河;春夏則鑽進溫室大棚,親手摘下飽滿多汁的草莓,品嘗最新鮮的果香。中午在壽山鎮上吃一頓鐵鍋燉大鵝,鵝肉燉得酥爛,土豆吸足了湯汁,貼在鍋邊的玉米餅子浸著肉香,暖心暖胃。下午參觀淨土寺,寺內建築簡潔莊重,聽僧人講一段佛教故事,感受內心的平和。傍晚返回城區,去夜市逛一逛,嘗嘗烤腰子、炸串,再買一份糖炒栗子,感受市井煙火。
第三天,上午走進東霖草編非遺工坊,看手藝人用玉米皮、蒲草編織出筐、籃、坐墊等物件,指尖翻飛間,普通的草料變成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還能親手嘗試簡單的編織技法,帶走自己的作品作紀念。中午在工坊附近的餐館吃粘豆包配酸菜粉條,粘豆包的甜與酸菜粉條的鹹香形成奇妙搭配。下午前往向陽山森林公園,選一處樹蔭下的石凳坐下,讀一本書,或隻是閉目養神,聽風吹過樹葉的聲音,最後帶著一身輕鬆結束旅程。
(六)注意事項
1春季山區早晚溫差大,需攜帶薄外套;夏季蚊蟲較多,建議備好驅蚊液;秋季乾燥,要注意補水;冬季寒冷,需穿戴厚實的衣帽、手套、圍巾,防滑鞋是必備品,尤其是在冰雪景點遊玩時。
2參觀宗教場所時,需遵守相關規定,不喧嘩、不隨意觸碰佛像和供品,衣著得體,不穿短褲、短裙等暴露服飾。
3品嘗特色美食時,若腸胃敏感,可適量食用,避免因飲食差異引起不適。購買草編等手工藝品時,可與攤主友好議價,但需尊重手藝人的勞動成果。
4自駕出行需提前檢查車況,熟悉路線,山區部分路段彎道較多,需減速慢行;乘坐公共交通時,注意保管好隨身物品,提前查詢末班車時間,避免耽誤行程。
龍山區的每一寸土地都藏著故事,從龍首山的曆史遺跡到福壽宮的晨鐘暮鼓,從農家樂的煙火氣到非遺工坊的巧思,這裡沒有刻意的修飾,卻以真實的模樣,吸引著每一個願意走近它的人。無論是短暫停留還是深度遊覽,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體驗,或是一份曆史的厚重,或是一刻自然的寧靜,或是一口地道的滋味,這些點滴彙聚起來,便是龍山區獨有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