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3章 白城市《通榆縣》
在吉林省的西部,有一座融合了自然風光、曆史底蘊與民俗風情的縣城——通榆縣。它地處科爾沁草原東陲,總麵積847639平方公裡,在吉林省各縣中麵積位列。1952年秋天趙樹滿退伍歸鄉,後來被安排在縣生產資料公司工作,1998年因病辭世,享年70歲,安葬於通榆縣烈士陵園。他的英勇事跡激勵著通榆縣的人民,成為了通榆縣的驕傲。
三、必遊景點
-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一個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審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還列入了《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並入選「吉林八景」前三甲。保護區內自然資源豐富,有廣袤的濕地、草原、森林等生態係統。這裡是眾多珍稀鳥類的棲息地,每年都有大量的丹頂鶴、白鶴、天鵝等鳥類在此棲息、繁衍。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到壯觀的鳥類遷徙場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同時,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設有觀鳥台、科普館等設施,為遊客提供了瞭解鳥類和生態保護知識的機會。
-青龍山蒙古黃榆林:這裡擁有千年沙地奇觀,枯木與綠洲相映,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漫步在這片黃榆林中,彷彿置身於一個魔幻的森林世界。黃榆林中的樹木形態各異,有的樹乾彎曲,有的枝葉繁茂,給人一種神秘而又美妙的感覺。此外,青龍山蒙古黃榆林還是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遊客在這裡有可能看到野兔、鬆鼠等小動物。
-包拉溫都杏樹林:每年四月,這裡萬畝野杏花海盛開,粉白的杏花如雪花般鋪滿沙丘腹地,宛如一個夢幻的世界。包拉溫都杏樹林是自駕愛好者的天堂,在花海中自駕,感受著春天的氣息,是一種非常愜意的體驗。同時,這裡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創作勝地,漫山遍野的杏花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瞻榆遼代古塔遺址:這座千年古塔雖然已經殘垣斷壁,但依然靜靜地守望在草原上,見證著曆史的變遷。對於契丹文化迷來說,這裡就像是一個時空膠囊,蘊含著豐富的曆史文化資訊。從古塔的建築風格和殘留的建築構件中,可以推測出遼代的建築技術和藝術風格。此外,瞻榆遼代古塔遺址周邊的自然風光也十分優美,在欣賞曆史遺跡的同時,還能領略到草原的廣袤與寧靜。
-新發湖冬捕營地:在零下三十攝氏度的冰麵上,千人拉網捕胖頭魚的場景十分壯觀。這是東北硬核冬日的必體驗專案,充滿了濃鬱的地方特色。每年冬季,新發湖冬捕營地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觀看冬捕過程,感受豐收的喜悅。遊客還可以品嘗到新鮮的魚肉,參與到冰上娛樂活動中,如滑冰、打冰嘎等,度過一個愉快的冬日時光。
四、民俗風情
通榆縣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蒙漢文化交融是其一大特色。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那達慕大會是通榆縣最盛大的節日之一。在那達慕大會上,人們身著盛裝,舉行賽馬、摔跤、射箭等傳統體育比賽。賽馬場上,騎手們策馬奔騰,展現著高超的騎術;摔跤場上,選手們互不相讓,展示著力量與技巧;射箭場上,箭手們張弓搭箭,儘顯英姿颯爽。此外,還有精彩的歌舞表演,如蒙古族的長調、安代舞等,讓人們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
春節是通榆縣各民族共同慶祝的重要節日。在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張貼春聯、掛紅燈籠,準備豐盛的年夜飯。人們走親訪友,互相拜年,傳遞著新年的祝福。此外,還有舞龍舞獅、扭秧歌等傳統民俗活動,為節日增添了濃厚的喜慶氛圍。在農村,還會有一些獨特的習俗,如祭灶神、守歲等,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通榆縣的民間藝術也十分豐富,剪紙、皮影戲、科爾沁民歌等都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剪紙藝術在通榆縣有著悠久的曆史,民間藝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張紅紙,就能剪出各種精美的圖案,如花鳥魚蟲、人物故事等。皮影戲則是通過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來表演故事,其表演形式獨特,唱腔優美,深受人們喜愛。科爾沁民歌以其悠揚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詞,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家鄉的眷戀。
五、特色美食
-鐵鍋燉草原羊排:選用現宰的羔羊排,搭配沙地土豆,用柴火慢燉,再貼上玉米餅。羊肉鮮嫩多汁,土豆軟糯入味,玉米餅酥脆香甜,多種美味相互融合,給人帶來雙重的味覺享受。這道美食是草原風情的代表,體現了通榆縣人民豪爽的性格和對美食的獨特理解。
-沙土孕育的爆汁紅寶石(可能指某種水果,如西瓜等):通榆縣的沙土環境孕育出了獨特的水果,這些水果汁水豐富,口感清甜。比如當地的西瓜,在沙土地中生長,吸收了充足的陽光和養分,瓜瓤鮮紅,甜度極高。將西瓜冰鎮後食用,更是夏日解暑的佳品,一口下去,甜蜜的汁水在口中迸發,讓人感到無比清涼。
-炒米、手撕牛肉乾混炒,燕麥米:炒米香脆可口,手撕牛肉乾嚼勁十足,燕麥米焦香酥脆。將它們混合炒製,再加入一些調料,製作成的零食既有蛋白質的豐富營養,又有香脆的口感,是追劇黨的理想零食包。這道美食體現了通榆縣的飲食特色,將傳統的食材進行創新搭配,創造出了新的美味。
六、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通榆縣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3-5月)萬物複蘇,是觀賞杏花的好時節,包拉溫都杏樹林在此時迎來最美的花期;夏季(6-8月)氣候涼爽,適合前往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鳥、欣賞草原風光,還可以參加興隆山鎮的那達慕大會,感受蒙古族文化;秋季(9-11月)天高氣爽,青龍山蒙古黃榆林的樹葉變黃,層林儘染,景色十分迷人;冬季(12-2月)可以去新發湖冬捕營地體驗冬捕的樂趣,感受東北冬日的獨特魅力。
-交通指南:通榆縣交通區位優越,全縣100的鄉鎮場已通達等級公路,全部行政村和20戶以上的自然屯實現通硬化路。國道g334、g231、g503三條高等級公路在縣城交會通過,鐵科、嫩雙兩條高速公路在通榆交彙。鐵路方麵,平齊鐵路縱貫南北。如果從外地前往通榆縣,可以先到達白城市,再轉乘汽車或火車前往通榆縣。也可以直接乘坐火車或長途客車到達通榆縣。如果是自駕遊,通榆縣的公路網路發達,方便前往各個景點。
-住宿推薦:在開通鎮有各種檔次的酒店和賓館可供選擇,如通榆賓館等,設施齊全,交通便利。如果想要體驗鄉村生活,可以選擇在向海蒙古族鄉、興隆山鎮等地的民宿居住,感受當地的民俗文化。這些民宿通常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提供當地的美食和傳統的住宿體驗,讓遊客更好地融入當地生活。
-遊玩路線規劃:
-一日遊:如果時間有限,可以選擇前往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早上觀看鳥類,欣賞濕地風光,中午在景區附近品嘗當地美食,下午參觀科普館,瞭解濕地生態係統的演化和鳥類保護知識。若恰逢夏季,還能在保護區內的棧道漫步,看蘆葦在風中起伏,聽鳥鳴此起彼伏,傍晚時分前往附近的蒙古包體驗手把肉和奶茶,感受草原飲食的粗獷與醇厚,夜幕降臨時欣賞草原星空,結束充實的一天。
-兩日遊:第一天清晨出發前往包拉溫都蒙古族鄉,四月可賞萬畝杏花,穿行在粉白花海中,與當地牧民交流,瞭解杏樹林的養護故事;中午在鄉內品嘗烤全羊,搭配沙蔥等野菜,感受地道風味。下午驅車前往青龍山蒙古黃榆林,徒步探索沙地中的千年榆林,觀察枯木與新綠交織的獨特生態,傍晚前往瞻榆鎮,入住當地民宿,感受小鎮的寧靜。第二天上午參觀瞻榆遼代古塔遺址,從殘垣斷壁中探尋遼代文化痕跡,聽當地老人講述古塔的傳說;中午在瞻榆鎮品嘗雜糧飯配農家菜,下午前往開通鎮,逛當地市場,選購綠豆、葵花籽等特色農產品,傍晚欣賞縣城夜景,結束行程。
-三日遊:第一天聚焦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午乘船遊覽濕地,近距離觀察丹頂鶴等水鳥的棲息狀態,中午在保護區內的漁家樂品嘗現捕的淡水魚,做法可選清蒸或醬燜,感受魚肉的鮮嫩。下午參與保護區的生態體驗活動,如親手種植濕地植物,傍晚在觀景台等待日落,看餘暉灑在水麵與蘆葦上的壯麗景象。第二天上午前往向海蒙古族鄉,體驗祭敖包儀式,觀看安代舞表演,學習簡單的蒙古語問候語;中午在鄉內民宿品嘗黃油卷子、奶豆腐等蒙古族特色小吃。下午前往興隆山鎮,若趕上那達慕大會,可觀看賽馬、摔跤等賽事,感受競技的熱烈氛圍;若未遇大會,可參觀當地的蒙古族文化陳列館,瞭解民族服飾、樂器等展品背後的故事。第三天上午前往新發湖(夏季可賞湖景,冬季則體驗冬捕),夏季可在湖邊垂釣,冬季則圍觀拉網捕魚的壯觀場麵,購買新鮮的湖魚。中午在附近農家樂品嘗全魚宴,下午返回開通鎮,逛博物館瞭解通榆縣的曆史沿革,最後帶著滿滿的收獲返程。
通榆縣的每一寸土地都藏著故事,從濕地的候鳥到沙地的榆林,從蒙古族的長調到農家的炊煙,這裡的自然與人文交織成獨特的風景。無論是短暫的一日遊,還是深度的多日探訪,都能讓人感受到這座縣城的厚重與鮮活,在行走中讀懂草原與沙地碰撞出的多元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