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4章 白城市《洮南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4章 白城市《洮南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洮南市地處吉林省西北部,是一座有著深厚曆史底蘊與獨特地域風情的城市。它的總麵積達5108平方公裡,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轄18個鄉鎮,包括洮府街道、瓦房鎮、萬寶鎮、黑水鎮等,每個鄉鎮都有其獨特的風貌與故事,共同構成了洮南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一、鄉鎮風貌與曆史沿革

洮府街道

洮府街道地處東經122°39′17〞至122°51′35〞、北緯45°17′45〞至45°23′25〞,麵積914平方千米。這裡曆史悠久,滿清時是蒙古族人遊牧地,民國時期此地分彆歸洮南市政公所,東好保、立業保、大通保分轄。偽滿時期分彆歸洮南街公所,大通村公所,黑水村公所分轄,1946年土改後分彆歸洮南縣城、關區、大通區三區分轄。1956年合作化時,撤區劃鄉,這裡大部歸洮南鎮,另一部分歸大通鄉轄。1958年公社化後,歸洮安縣紅光公社轄。1962年,從紅光公社分出,成立城郊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城郊鄉,1984年更名為洮府鄉,2005年撤洮府鄉設立洮府街道辦事處。

如今,洮府街道憑借城鄉郊區的優勢大力發展棚膜經濟,擁有悠久的棚膜蔬菜種植曆史,菜農們種植經驗豐富、技術熟練。這裡形成了瓜、果、菜、苗產業鏈,現有經營中的蔬菜種植類合作社9個,共有蔬菜大棚4000棟,其中暖棚2400棟、冷棚1600棟,棚膜種植總麵積3000畝。暖棚可生產四季蔬菜,生產茬口3-4茬,冬季以葉菜類為主;冷棚生產週期為3月30日至10月30日共7個月,可安排早春提前和秋季延後2個茬口生產,春、夏、秋三季蔬菜品種豐富,有茄子、西紅柿、豆角等。此外,春季這裡還是辣椒和圓蔥育苗基地,輻射到洮北、鬆原、內蒙古、黑龍江等地。

瓦房鎮

瓦房鎮位於洮南市區西北515千米處,行政區域麵積247平方千米。其曆史可追溯到清朝初期,當時屬蒙古紮沙克圖郡王領地。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設定瓦房鎮,又名龍華鎮,隸屬洮南府,因駐地瓦房而得名。此後曆經民國、偽滿時期,行政區劃不斷調整,1987年,瓦房鎮劃歸洮南市。

瓦房鎮地處白城——扶餘衝積洪積扇平原與衝積平原區,地勢較平坦。境內河道屬鬆花江流域,有洮兒河、蛟流河等河流,還有幾處小型湖泊。這裡自然資源豐富,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鐵礦、石灰石;野生植物有野菜、堿草等;野生動物有野兔、野雞等;水生資源有鯽魚、鰱魚等。全鎮下轄17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有戶籍人口人。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麵積151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還盛產綠豆等經濟作物。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為主,同時漁業也有一定發展。鎮內有縣鄉(鎮)級公路5條,交通較為便利。

萬寶鎮

萬寶鎮地處吉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洮南市西北部,行政區域麵積234平方千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屬洮南府乾平社,此後在曆史的長河中,其行政區劃不斷變遷。截至2020年6月,下轄3個社羣、17個行政村。

萬寶鎮地處萬寶——那金大興安嶺山前丘陵台地區,大興安嶺餘脈東麓,地勢起伏,屬丘陵、半山區,境內有名山頭33個,那金河由西北至東南斜貫全境。這裡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礦、鐵礦、銅礦等。全鎮轄區總人口在2011年末達人(另有流動人口2015人)。經濟方麵,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麵積17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還種植葵花等經濟作物,畜牧業以飼養羊、奶牛為主。2011年財政總收入20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23元。交通上有縣、鄉(鎮)級公路1條。

黑水鎮

黑水鎮地處洮南市南部,行政區域麵積3286平方千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屬離義社,1983年公社改鄉,1986年6月鄉改鎮,1987年屬洮南市。截至2020年6月,下轄一個社羣、8個行政村。

黑水鎮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東經121°83』,北緯45°22』,與新疆哈密緯度位置幾乎相同,光溫充足,地下水質優良,土壤肥沃,因積水形成的泡沼呈黑色,蒙語稱「哈拉呼蘇」,意為黑色之水。這裡種植西瓜曆史悠久,據記載,公元872年前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西征勝利後,將新疆盛產的西瓜帶回遼都上京(黑水鎮附近)一帶進行栽培種植,《洮南縣誌》記載1928年當地種植有「三白」「三結義」等品種西瓜。如今,黑水西瓜個大、皮薄、含糖量高達15度以上,口感獨特,品種以「新紅寶」「愛花二號」「甜美人」為主,深受消費者喜愛,還先後榮獲多項榮譽,獲得國家地理標識保護性商標等。2021年成立「洮南市新紅寶西瓜專業種植合作社」,並建成洮南黑水西瓜產業園,形成產銷一條龍的發展模式。

二、曆史文化脈絡與曆史人物

洮南的曆史文化源遠流長,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都留下了獨特的印記。從古代的遊牧文化,到後來的農耕文明發展,這片土地見證了民族的融合與文化的交流。

在曆史人物方麵,雖然沒有廣為人知的全國性知名人物,但這片土地孕育出的眾多平凡百姓,在各自的時代為洮南的發展貢獻著力量。比如那些在農業生產中不斷探索創新種植技術的農民,他們世世代代紮根土地,培育出像黑水西瓜這樣的優質農產品,讓洮南的特色農業得以傳承和發展;還有在商業領域,早期那些在洮南從事貿易往來的商賈,他們促進了洮南與外界的經濟交流,推動了當地商業的繁榮,雖然他們的名字沒有被曆史大書特書,但他們的功績卻融入了洮南的發展曆程之中。

三、必遊景點與曆史遺址

吳俊生驛

吳俊生驛建於民國時期,位於洮南城內,是當年商賈往來、郵政中轉的重要驛站。其建築風格獨特,木雕磚刻、青磚灰瓦,見證了洮南百年商道與驛路的滄桑,如今已成為文保單位,承載著洮南的曆史記憶,是遊客瞭解洮南曆史文化的重要視窗。走進吳俊生驛,彷彿能看到當年車水馬龍、商賈雲集的熱鬨場景,感受到洮南曾經作為交通和商業要道的重要地位。

自然景觀

洮南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洮兒河、蛟流河貫穿全境,河流兩岸風景秀麗,滋養著這片土地。河畔的濕地生態係統豐富多樣,是眾多候鳥的棲息地,每到遷徙季節,能看到成群的候鳥在此停歇、覓食,構成一幅和諧的自然畫卷。在瓦房鎮等鄉鎮,平坦的田野與藍天白雲相互映襯,展現出東北平原獨特的田園風光,對於長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是一處能讓人放鬆身心、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好去處。

四、民俗風情

洮南的民俗風情具有濃鬱的東北特色。在傳統節日方麵,春節期間,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貼春聯、掛燈籠,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充滿了濃濃的團圓氛圍。元宵節時,會有熱鬨的花燈會和舞龍舞獅表演,人們走上街頭,欣賞著五彩斑斕的花燈,觀看精彩的民俗表演,共度歡樂時光。

在民間藝術方麵,東北二人轉在洮南也深受喜愛。演員們幽默風趣的表演、獨特的唱腔和精湛的技藝,常常引得觀眾捧腹大笑、掌聲不斷。還有剪紙藝術,當地的剪紙藝人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內容涵蓋了人物、動物、花卉以及各種吉祥圖案,這些剪紙作品不僅是藝術品,更是洮南民俗文化的生動體現,常常被用來裝飾房屋,增添生活的喜慶氛圍。

五、特色美食

黑水西瓜

作為洮南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黑水西瓜前文已詳細介紹其種植曆史和特色。直接食用,清甜多汁,是消暑解渴的佳品。還可以將西瓜皮去掉外層硬皮,切成小塊,用糖、醋等調料醃製,製成清爽可口的西瓜皮鹹菜;或者將西瓜瓤榨汁,製作成西瓜汁飲料,甚至可以用來製作西瓜冰沙等甜品,深受大眾喜愛。

東北燉菜

在洮南,各種燉菜也是餐桌上的常客。豬肉燉粉條,選用當地優質的豬肉和粉條,豬肉肥而不膩,粉條吸收了肉香和湯汁的鮮美,口感爽滑勁道;小雞燉蘑菇,采用農家散養的小雞和野生蘑菇,經過長時間燉煮,雞肉鮮嫩,蘑菇散發著濃鬱的香氣,味道醇厚;還有排骨燉豆角,排骨的肉香與豆角的清香相互融合,豆角軟糯,排骨入味,是一道極具東北特色的家常菜。

六、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洮南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美景。春季(3-5月)可以欣賞到田野間萬物複蘇的景象,適合體驗鄉村田園風光;夏季(6-8月)氣候涼爽,是品嘗黑水西瓜等水果、觀賞自然風光的好時節,還能參加一些鄉村采摘活動;秋季(9-11月),田野一片金黃,是欣賞豐收景色的最佳時期;冬季(12-2月)雖然寒冷,但可以體驗東北的冰雪文化,如觀看冰雕、滑雪等。

交通指南

外部交通方麵,遊客可以先到達白城市,白城市有機場、火車站,交通較為便利。從白城市到洮南市,可以選擇乘坐汽車,車程較短,交通方便。內部交通上,洮南市各鄉鎮之間有公路連線,市內也有公共交通,遊客可以乘坐公交車前往各個景點。如果想要更自由地遊玩,也可以選擇租車自駕,這樣能更方便地探索洮南的各個角落。

住宿推薦

在洮南市區,有各種檔次的酒店可供選擇,從經濟型酒店到高檔酒店,能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如果想體驗鄉村生活,也可以選擇在一些鄉鎮的農家樂住宿,如在黑水鎮體驗采摘西瓜的樂趣後,住在農家樂,品嘗農家菜,感受鄉村的寧靜與質樸。

行程規劃建議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安排3-5天的行程。第一天抵達洮南市區,參觀吳俊生驛,瞭解洮南的曆史文化;第二天前往黑水鎮,參觀西瓜產業園,品嘗黑水西瓜,體驗采摘樂趣;第三天去瓦房鎮,欣賞田園風光,感受鄉村生活;第四天到萬寶鎮,領略山區的自然風光和獨特地貌;第五天返回市區,購買一些當地的特色農產品作為伴手禮。如果時間有限,也可以選擇重點遊覽黑水鎮和市區的景點,用1-2天時間感受洮南的特色。

洮南這座城市,無論是其豐富的曆史文化、獨特的民俗風情,還是秀美的自然風光和誘人的美食,都值得遊客前來探索和體驗,等待著更多人去發現它的美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