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4章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4章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琿春市,地處吉林省東南部圖們江下遊,幅員麵積5134平方公裡,是一座融合了豐富曆史文化、獨特民俗風情與壯麗自然風光的城市。它聚居著漢、朝、滿、回、蒙等多個民族,中、朝、俄三國陸路相連,中、朝、俄、韓、日五國水路相通,距圖們江入海口僅15公裡,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是我國長吉圖先導區的「視窗」和麵向東北亞開放的「橋頭堡」,也是我國「一帶一路」向北開放的戰略支點。

一、各鄉鎮特色

琿春鎮

作為琿春市的中心城鎮,琿春鎮是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核心區域。這裡交通便利,多條公路、鐵路在此交彙,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交通支撐。鎮內高樓林立,商業氛圍濃厚,有現代化的購物中心、商業街,彙聚了各類商品和美食。同時,琿春鎮也保留了一些曆史建築和文化遺跡,如古老的寺廟和傳統的朝鮮族民居,展示著這座城市的曆史底蘊。在文化方麵,朝鮮族和滿族的文化元素隨處可見,人們能欣賞到朝鮮族的傳統舞蹈,品嘗到地道的朝鮮族美食,感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板石鎮

板石鎮位於琿春市西南部,自然風光優美。這裡有廣袤的田野和清澈的河流,農業發達,是琿春市重要的農產品產區。板石鎮的柳亭村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朝鮮族和滿族占到全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二。遊客來到這裡,可以體驗到濃鬱的少數民族風情,參與朝鮮族的傳統節日活動,如春節時的民俗表演、上元節的傳統遊戲等。村莊周邊山水環繞,空氣清新,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還能品嘗到用當地新鮮食材製作的美食,如朝鮮族的泡菜、打糕等。

敬信鎮

敬信鎮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地帶,地理位置獨特。這裡有著名的防川景區,「一眼望三國」的獨特景觀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打卡。站在龍虎閣上,能同時望見俄羅斯、朝鮮及遠方的日本海,感受「雁鳴聞三國」的奇妙景緻。敬信鎮的濕地資源豐富,是眾多候鳥的棲息地。每年春秋季節,大量候鳥在此停歇、覓食,場麵壯觀,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捕捉這一自然奇觀。鎮內的民俗文化也彆具特色,朝鮮族和滿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

英安鎮

英安鎮位於琿春市西部,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這裡有大片的森林和礦產資源,林業和礦業在經濟中占有一定比重。英安鎮的工業也在不斷發展,有一些工廠和企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同時,英安鎮注重生態保護,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鎮內有一些農家樂和采摘園,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農事活動,品嘗新鮮的水果和農家菜,感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愜意。

春化鎮

春化鎮是琿春市的邊陲重鎮,深藏於琿春東北部山區。它東與俄羅斯哈桑區巴拉巴什鎮接壤,1413千米邊境線蜿蜒綿長,東北部隔珊布圖河與烏蘇裡斯克市相望,與烏蘇裡斯克市相距僅60千米。獨特的地理位置讓這裡充滿異域風情,當最美g331國道穿行而過,便將春化鎮的四季奇景串聯呈現。春日繁花漫山,夏季蒼翠欲滴,秋季紅葉似火,冬季銀裝素裹。這裡還是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核心區域,山林間棲息著珍貴的東北虎、東北豹等珍稀物種,是生態旅遊和探險的好去處。

哈達門鄉

哈達門鄉位於琿春市北部,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美。這裡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木材、山野菜、野生菌等。哈達門鄉以農業和林業為主,農民們種植玉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同時也從事林業生產。鄉內有一些小型的加工廠,對當地的農產品和林產品進行加工,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此外,哈達門鄉還有一些自然景觀,如瀑布、峽穀等,吸引著一些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密江鄉

密江鄉地處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這裡的氣候宜人,空氣清新,是天然的氧吧。密江鄉以農業和林業為主要產業,種植著各種農作物和經濟林木。鄉內的河流清澈見底,水資源豐富,漁業也有一定的發展。密江鄉還注重生態旅遊的開發,有一些農家樂和民宿,為遊客提供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遊客可以在這裡徒步、登山、釣魚,享受大自然帶來的寧靜與美好。

楊泡滿族鄉

楊泡滿族鄉是滿族聚居地,有著深厚的滿族文化底蘊。這裡保留了許多滿族的傳統習俗和建築風格,遊客可以參觀滿族的傳統民居,瞭解滿族的曆史和文化。在傳統節日,如頒金節,滿族同胞們會身著傳統服飾,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表演滿族的傳統舞蹈、音樂,展示滿族的民俗風情。楊泡滿族鄉的特色美食也不容錯過,如滿族的粘豆包、薩其馬等,口感獨特,讓人回味無窮。

三家子滿族鄉

三家子滿族鄉同樣充滿了濃鬱的滿族文化氛圍。這裡有滿族文化博物館,展示了滿族的曆史文物、傳統服飾、手工藝品等,讓人們更深入地瞭解滿族的發展曆程。三家子滿族鄉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滿族的剪紙、刺繡等傳統手工藝在這裡得到傳承和發展。遊客可以參與滿族的傳統遊戲,如珍珠球、欻嘎拉哈等,感受滿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此外,三家子滿族鄉的農業也較為發達,農產品品質優良。

二、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琿春的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唐虞三代,琿春地方位於肅慎區南部,肅慎族是滿族的遠祖先人。周秦時期,琿春屬南部肅慎區。兩漢至北魏時期,肅慎改稱挹婁,琿春屬北部沃沮區,先歸漢朝設之玄菟郡管轄,後又歸漢設之樂浪郡東部都尉管轄。兩晉十六國西晉時,挹婁區南伸至長白山,與高句麗接壤。南北朝時期,挹婁改稱勿吉,琿春為勿吉白山部,附於高句麗,並在琿春設定柵城府。

隋唐時期,勿吉改稱靺鞨,琿春屬靺鞨白山部,先附於高句麗,後改屬唐朝設定的河北道渤海都督府。渤海時期,唐天聖曆元年(698年)渤海郡國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中東京龍源府設定於琿春城西八連城古城。貞元元年(785年),渤海第三代王文王大欽茂大興四十八年,渤海國都由上京龍泉府遷來東京龍源府,後還都上京龍泉府。這一時期,琿春的防川是舉世聞名的「日本道海上絲綢之路」,唐代的經濟文化、民俗宗教由此傳到日本,促進了兩國經濟文化交流,彼時琿春已成為享譽東北亞的著名國際商埠,其轄地包括今天的海參崴等地區。

遼代,後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琿春屬遼設之東丹國。遼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遼廢東丹國,琿春屬遼國東京道率賓府管轄。金代,琿春屬金國曷懶路轄境,遼末金初,為女真人烏古倫部地,有五大部落。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金宣宗貞佑五年,金國大將蒲鮮萬奴自立為東夏國王,移都南京,琿春屬東夏國南京路轄境,曆時十六年。元代,琿春屬元朝遼陽行省合蘭府水達達路管轄,在今古城村斐優城設奚關總管府衙署。明代,琿春屬明設之奴兒乾都司管轄,先後在本區設定了九衛三站。

清初琿春屬封禁區。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設琿春協領,這是有資料可查的琿春地名第一次在官方出現。次年始建協領衙門於渾蠢水(即琿春河)之北,並開始建城。1859年(清鹹豐九年),琿春協領升為副都統銜協領。1869-1875年間,大批朝鮮人由於饑荒、戰亂,紛紛越過圖們江墾荒謀生,形成了琿春朝鮮族的雛形。1881年(清光緒七年),琿春增設副都統,統轄延邊大部分地區,首任副都統依克唐阿在琿春築城,同年設吉林邊務督辦、琿春招墾局。光緒十二年(1886年)7月,都察院左副禦史吳大澂與俄方簽署《中俄琿春東界約》,重新勘定琿春一帶的中俄邊界,明確了中國擁有圖們江出海權。1909年(清宣統元年),設琿春廳,招民墾荒、駐靖邊軍、置防俄炮台、修通道路、整設驛站,使琿春進入了重新建設時期。

1913年(民國二年),琿春廳改為琿春縣。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蘇兩國之間圍繞著琿春防川的張鼓峰、沙草峰兩個高地進行了一場軍事衝突,史稱「張鼓峰事件」,該戰役因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曆史程序而被毛澤東寫入《蘇聯人民的利益和中國人民的是一致的》一文,蘇聯著名歌曲《喀秋莎》也誕生於張鼓峰事件。1945年以後琿春先後稱縣、城區、城關區、第一區、鎮等。1988年,琿春撤縣改市。1991年,國務院批準琿春為國家級對外開放城市,1992年3月9日,又批準琿春為進一步對外開放沿邊城市。2009年8月,國家批複實施《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並確定琿春為長吉圖開發開發開放「視窗」城市。2012年4月,國家在琿春市批準設立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琿春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漫長的曆史發展中,琿春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它是滿族及其先祖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元末明初,建州女真開山鼻祖、清太祖努爾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兒(愛新覺羅孟特穆)出生於琿春,被後世清王朝尊奉為「大清肇祖原皇帝」。滿清四大家族之一的富察氏也誕生於琿春,因其先祖世居沙濟城(今琿春楊泡薩其城),又稱沙濟富察氏,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後孝賢純皇後富察容音祖籍便是琿春。朝鮮族文化在琿春也有著重要地位,朝鮮族人民能歌善舞,他們的傳統舞蹈、音樂、美食等構成了琿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由於地處三國交界,琿春還融合了俄羅斯、朝鮮等國的異域文化,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圍。

在曆史長河中,琿春也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在抗戰時期,徐光任**琿春縣委書記,他上任後親自帶領遊擊隊員開展奪槍鬥爭,壯大抗日遊擊隊。1933年6月,為了聯合更多的抗日部隊打擊敵人,將大荒溝和煙筒砬子抗日遊擊根據地連線貫通,徐光帶領根據地的群眾慰問駐紮在馬營屯的山林隊,卻不料被日偽軍警偷襲。為了爭取時間護送群眾轉移,徐光和遊擊隊員們與敵人展開激烈戰鬥,最終壯烈犧牲,他們的英勇事跡和愛國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琿春人。

三、必遊景點

防川景區

防川景區是琿春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擁有「一眼望三國」的獨特景觀。站在景區的龍虎閣上,極目遠眺,左邊是俄羅斯的哈桑鎮,右邊是朝鮮的豆滿江裡,遠方是日本海,三國風光儘收眼底,讓人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獨特的地理位置。防川景區還有沙丘公園,這裡的沙丘與江水相連,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遊客可以在這裡滑沙、玩沙,享受沙灘帶來的樂趣。此外,景區內的蓮花湖公園,每逢夏季,滿湖的蓮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

八連城遺址

八連城遺址是唐代渤海國的東京龍原府遺址,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這裡曾是渤海國的重要都城,見證了渤海國的繁榮與興衰。遺址內儲存了大量的古建築遺跡,如宮殿基址、城牆、護城河等,通過這些遺跡,人們可以想象當年渤海國的輝煌景象。八連城遺址對於研究渤海國的曆史、文化、建築等方麵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是瞭解古代東北亞曆史的重要視窗。

圖們江國家森林公園

圖們江國家森林公園內森林茂密,河流清澈,自然風光十分秀麗。這裡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許多珍稀物種的棲息地。遊客可以在公園內徒步,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呼吸清新的空氣。公園內還有一些觀景台,可以俯瞰圖們江的美景,欣賞對岸朝鮮的風光。此外,公園內還設有露營地,為喜歡戶外露營的遊客提供了便利。

薩其城址

薩其城址是一處曆史悠久的古城遺址,位於琿春市楊泡滿族鄉。這座古城建於渤海國時期,城牆高大厚實,城內有宮殿、寺廟等建築遺跡。薩其城址見證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對於研究渤海國和滿族的曆史具有重要價值。站在城址上,彷彿能聽到曆史的回響,感受到古代文明的魅力。

土字石界碑

土字石界碑是1886年中俄重勘琿春東部邊界時樹立的界碑。它是中國領土主權的重要標誌,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碑身刻有「土字牌」字樣,曆經風雨,依然屹立在邊境線上。遊客來到這裡,可以瞭解到中俄邊界的曆史變遷,增強愛國情懷。土字石界碑周邊的景色也十分優美,與邊境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四、民俗風情

琿春作為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民俗風情豐富多彩。朝鮮族的民俗文化獨具特色,他們的傳統舞蹈,如長鼓舞、扇子舞等,動作優美,節奏明快,充滿了活力。朝鮮族的傳統音樂也很有韻味,伽倻琴、奚琴等樂器演奏出的音樂悠揚動聽。在飲食方麵,朝鮮族美食讓人垂涎欲滴,泡菜是朝鮮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種類繁多,有白菜泡菜、蘿卜泡菜等,酸辣可口,開胃下飯;米腸由糯米、豬血等食材灌製而成,口感軟糯,香氣四溢;打糕則是用糯米反複捶打製成,吃的時候蘸上豆麵或蜂蜜,香甜軟糯。

滿族的民俗文化同樣深厚,滿族的傳統服飾精美華麗,旗袍、馬褂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滿族的傳統節日,如頒金節,是滿族的誕生日,這一天滿族同胞們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祭祀祖先,表演傳統歌舞,品嘗滿族美食。滿族的傳統手工藝,如剪紙、刺繡等,工藝精湛,作品栩栩如生,體現了滿族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在琿春,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每逢重要節日,各民族的人們會一起慶祝,共同表演節目,分享美食,展現出團結和諧的氛圍。例如春節期間,朝鮮族和滿族的同胞們會一起貼春聯、掛燈籠,舉行民俗表演,既有朝鮮族的舞蹈,也有滿族的傳統遊戲,大家其樂融融,共度佳節。

五、特色美食

朝鮮族冷麵

朝鮮族冷麵是琿春極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麵條細而筋道,通常由蕎麥麵製成。搭配上冰涼酸甜的湯頭,湯中加入了牛肉湯、蘋果醋、白糖等調料,口感清爽。再加上辣白菜、黃瓜絲、熟雞蛋、牛肉片等配菜,色彩豐富,營養均衡。在炎熱的夏天,來一碗朝鮮族冷麵,既能消暑解渴,又能滿足味蕾的享受。

石鍋拌飯

石鍋拌飯也是朝鮮族的傳統美食。將米飯、蔬菜、肉類、雞蛋等食材放入石鍋中,加熱後石鍋底部會形成一層香脆的鍋巴。食用時,加入特製的韓式辣醬,攪拌均勻,各種食材的味道相互融合,口感豐富,既有米飯的香甜,又有蔬菜的清爽和辣醬的香辣,讓人食慾大增。

醬湯

醬湯以大醬為主要調料,加入豆腐、蔬菜、肉類、海鮮等食材煮製而成。大醬的醇厚香味滲透到每一種食材中,湯鮮味美,營養豐富。醬湯是朝鮮族家庭中常見的美食,既可以作為一道菜,也可以搭配米飯一起食用,是一道溫暖又美味的佳肴。

滿族粘豆包

粘豆包是滿族的傳統美食,用黃米麵或糯米麵做皮,以紅豆沙為餡,經過蒸製而成。粘豆包口感軟糯,香甜可口,具有濃鬱的豆香。在過去,粘豆包是滿族人家冬季的主要食物之一,方便儲存和食用,現在已經成為琿春的特色小吃,深受人們喜愛。

朝鮮烤肉

朝鮮烤肉以牛肉、豬肉為主料,將肉切成薄片,用特製的醬料醃製,然後放在烤盤上烤製。烤製過程中,肉的香味四溢,搭配上生菜、蘇子葉、蒜片、辣椒圈等一起包裹食用,口感層次豐富。烤肉的醬料多以韓式辣醬、醬油、梨汁、蜂蜜等調製,既去除了肉的腥味,又增添了酸甜微辣的複合風味。在琿春的烤肉店裡,常常能看到朝鮮族家庭圍坐在一起,邊烤邊聊,將肉片烤至邊緣微焦時,裹上新鮮的蘇子葉,一口下去,肉香、葉香與醬料的香味在口中交融,滿足感十足。

打糕

打糕是朝鮮族極具代表性的傳統美食,製作過程充滿儀式感。將蒸熟的糯米放入特製的石槽中,用木槌反複捶打,直到糯米變得軟糯有韌性,能拉出細絲。打好的打糕可以切成小塊,蘸上黃豆粉、白糖或蜂蜜,入口香甜軟糯,米香濃鬱。在朝鮮族的重要節日或慶典上,打糕是必不可少的美食,象征著團圓與甜蜜,如今也成為遊客體驗民俗文化時的必嘗之物。

米腸

米腸的製作頗為講究,將糯米煮熟後,與豬血、豬腸、洋蔥、大蒜等食材混合,調入鹽、胡椒粉等調料,灌入洗淨的豬腸中,紮緊兩端後蒸熟。切開後的米腸色澤暗紅,糯米的軟糯與豬血的醇厚相互交織,搭配上朝鮮族特製的辣醬或蒜醬,味道鹹香微辣,十分開胃。在琿春的早市或小吃街上,米腸是常見的美食,既能作為主食,也能當作零食,深受當地人和遊客的喜愛。

辣白菜炒飯

辣白菜炒飯是將朝鮮族傳統辣白菜與米飯、雞蛋、火腿等食材一起翻炒而成的家常美食。辣白菜的酸辣味滲透到每一粒米飯中,再加上雞蛋的香嫩和火腿的鹹香,口感豐富,簡單卻充滿風味。無論是作為早餐還是午餐,都能快速填飽肚子,且味道十足,是琿春人日常生活中常吃的美食之一。

六、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琿春四季分明,各有特色。春季(4-5月)氣溫回升,山花漸次綻放,圖們江沿岸和山林間一片生機,適合踏青賞花;夏季(6-8月)氣候涼爽,平均氣溫在20c左右,是避暑的好去處,防川景區的蓮花湖荷花盛開,濕地候鳥棲息,景色宜人;秋季(9-10月)天高雲淡,山林被染成五彩斑斕的顏色,八連城遺址周邊、圖們江森林公園等地的秋景極具觀賞性,適合攝影;冬季(11-次年3月)銀裝素裹,冰雪景觀獨特,可體驗滑雪、賞雪等專案,感受東北的冬日風情。

交通指南:琿春交通便利,對外可通過鐵路、公路與周邊城市相連。鐵路方麵,琿春站有直達長春、沈陽、哈爾濱等城市的列車,也有跨境列車通往俄羅斯;公路方麵,琿烏高速、302國道等貫穿境內,從延吉到琿春駕車約15小時,從長春到琿春約4小時。市內交通以計程車、公交車為主,計程車起步價較低,方便快捷;若想前往各鄉鎮景點,可選擇包車或乘坐鄉鎮班車,部分景區如防川有旅遊專線車直達。

住宿推薦:琿春市區住宿選擇多樣,從經濟型酒店到中高檔酒店一應俱全,能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靠近市中心的酒店出行便利,周邊餐飲、購物場所集中;若想體驗民俗文化,可選擇朝鮮族風格的民宿,部分民宿提供朝鮮族美食體驗活動,能更深入感受當地生活。在敬信鎮、春化鎮等鄉鎮,也有小型客棧和農家樂,適合前往周邊景區遊玩時入住,方便欣賞鄉村夜景和日出。

購物推薦:琿春的特色特產豐富,適合作為伴手禮。朝鮮族特色食品如辣白菜、明太魚乾、打糕等,真空包裝便於攜帶,能讓家人朋友品嘗到地道的延邊風味;俄羅斯進口商品在琿春較為常見,如巧克力、糖果、紅酒等,價格實惠,品質優良;當地的山珍如鬆茸、木耳、鬆子等,產自原始森林,營養豐富,是天然的綠色食品。此外,滿族的手工藝品如剪紙、刺繡等,做工精美,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遊玩路線推薦:

-邊境風情遊:第一天前往防川景區,登龍虎閣「一眼望三國」,遊覽沙丘公園、蓮花湖,感受邊境風光;下午參觀土字石界碑,瞭解邊界曆史。第二天前往圖們江國家森林公園,徒步賞景,遠眺對岸朝鮮風光;傍晚返回市區,逛俄羅斯商品街,購買特色商品。

-曆史文化遊:第一天參觀八連城遺址,探尋渤海國曆史遺跡;下午前往薩其城址,瞭解渤海國與滿族的曆史淵源。第二天參觀當地博物館,係統瞭解琿春從古代到現代的發展曆程;下午前往楊泡滿族鄉或三家子滿族鄉,體驗滿族民俗文化,參觀滿族文化博物館。

-民俗體驗遊:第一天走進朝鮮族聚居村落,學習製作辣白菜、打糕,欣賞長鼓舞表演,品嘗朝鮮族特色美食;晚上參加篝火晚會,與當地居民一起載歌載舞。第二天前往滿族鄉,體驗滿族傳統遊戲,如珍珠球、欻嘎拉哈,品嘗粘豆包、薩其馬等滿族美食,感受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琿春,這座5134平方公裡的城市,既有「一眼望三國」的獨特地理奇觀,又有渤海國遺址承載的千年曆史;既有朝鮮族、滿族的濃鬱民俗,又有三國交融的異域風情。無論是追尋曆史的足跡,還是感受邊境的獨特魅力,或是沉醉於美食的誘惑,琿春都能以其多元的風貌,為每一位到訪者留下深刻而難忘的記憶,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去發現其中的獨特內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