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3章 齊齊哈爾市《建華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3章 齊齊哈爾市《建華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探秘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曆史、文化與現代交融的魅力之地

建華區,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心北部,是這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總麵積12061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麵積2584平方千米,農村麵積9477平方千米。區域不大,卻濃縮了豐富的曆史文化、獨特的民俗風情,擁有眾多值得一遊的景點和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建華區,領略它的獨特魅力。

一、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早在公元前後,建華區域就有先祖繁衍生息,在漫長歲月的演變中,這裡逐漸發展起來。明清年代,建華區域成為北疆戰略要地,在區域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出於抗擊沙俄入侵、便於南北資訊傳遞和鞏固邊陲統治的考量,清朝政府在今境內域索倫總管駐地卜奎(魁)村(今清真寺一帶)建卜奎驛站,亦稱西站。驛站的建立,成為了區域發展的重要契機,促進了人員往來和物資流通。

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朝廷派副都統品級總管馬布岱駐境內,並監築齊齊哈爾城。同年七月十九日,奉禦旨在卜奎驛站東北建起齊齊哈爾城,同時設城守尉,領兵防守及管理軍政。此後,墨爾根(今嫩江縣)副都統移駐境內,正式設定副都統一員。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黑龍江將軍薩布素自墨爾根移駐境內,齊齊哈爾(今建華區域)在黑龍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地位很快被確立起來,城鄉開始向今建華區域外擴充套件。在這一時期,城市的建設和行政機構的完善,為區域的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時間的推移,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齊齊哈爾地方(境內)的一切軍政、旗民事務均由黑龍江將軍衙門(今區政府北鄰)與齊齊哈爾副都統合署統理。到了1907年(光緒三十二年),為適應城鄉發展需要,齊齊哈爾始劃警察轄區,變條(街)管理為片(區)管理,將原劃分的警防東、南、西、北、中5個段改為東、南、西、北、中5個區,各區警務及部分民政事務由各區所駐警察署負責,故稱警署區,這也被視作建華區建置之始。

此後,建華區的發展曆經波折,先後經曆了不同的行政區劃調整和變革。1946年4月齊齊哈爾解放,5月21日,齊齊哈爾市政府在今建華區域內的一、五、六區建立民主政府,各區開始相對獨立行使權利。1954年12月11日,一區和五區部分合並成立北關區,四區(由六區改)與五區部分合並成立龍沙區。1958年2月,北關區與龍沙區合並稱龍沙區,同年11月實行「以廠為軸,政企合一」的管理體製,國營建華機械廠與龍沙區合二為一成立建華人民公社。1961年8月恢複行政區域建製稱建華區,1980年5月28日成立區人民政府,「建華」之名沿用至今。

在曆史發展過程中,建華區也湧現出許多曆史人物,他們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為區域發展做出貢獻。例如,達斡爾民族英雄瑪布岱,1691年他參與選定嫩江東岸卜奎驛站附近為築城之所,並從錫伯、卦勒察、達斡爾內挑選1000名壯丁披甲築建齊齊哈爾城。瑪布岱廣場中央矗立著他的座像,向人們講述著那段建城往事。

二、鄉鎮簡介

建華區下轄4個行政村,分彆有著各自的特色與發展軌跡。

曙光村,作為城區的「菜籃子」「果盤子」,其設施農業、精品農業頗具規模。設施蔬菜種植麵積達900畝,擁有日光溫室330棟,葉菜類種植實現一年七茬,每棟經濟效益5萬元至7萬元,全村設施蔬菜年產值在千萬元左右。2014年,曙光紅丁蘿卜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聞名遐邇。村裡的中穀花卉市場覆蓋全市及黑龍江省西部,不僅為村民帶來租金收入,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此外,曙光村民風淳樸,是全國法治示範村、省級文明村,村民們配合默契,共同推動著村子的發展。

其他幾個行政村也在各自優勢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有的在農業種植方麵不斷探索新的品種和技術,有的則利用臨近城區的地理優勢,發展農產品加工和物流等產業,為建華區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三、必遊景點

卜奎清真寺

卜奎清真寺位於建華區清真路38號,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早於齊齊哈爾城的建立。它是黑龍江省規模最大、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之一,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伊斯蘭建築特色。寺內建築精美,有大殿、窯殿、對廳、講堂等,磚雕、木雕工藝精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不僅是宗教活動場所,更是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產,吸引著眾多遊客和信徒前來參觀、禮拜。

黑龍江將軍衙門遺址

黑龍江將軍衙門曾是清朝在黑龍江地區的最高軍事和行政機構,位於建華區。雖然如今建築大多已不複存在,但遺址承載著厚重的曆史記憶。從這裡可以追溯到當年黑龍江將軍在此處理軍政事務、維護邊疆穩定的場景,對於研究東北地區的曆史和清朝的邊疆治理有著重要意義。

勞動湖

勞動湖宛如一條碧綠的絲帶貫穿建華區,湖水清澈,景色秀麗。湖邊綠樹成蔭,設有步行道和休閒廣場,是市民和遊客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夏日裡,人們可以在湖邊欣賞湖光山色,感受微風拂麵的愜意;冬季,這裡則成為天然的溜冰場,充滿歡聲笑語,展現出獨特的北國風情。

四、民俗風情

建華區居住著漢、滿、回、蒙、鮮、達斡爾等24個民族,各民族在這裡和諧共處,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民俗風情。

春節期間,各民族都有獨特的慶祝方式。漢族家庭會貼春聯、包餃子、放鞭炮,一家人團聚一堂,共度佳節;滿族則會舉行傳統的祭祀活動,緬懷祖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達斡爾族會進行傳統的曲棍球比賽,展現民族特色體育文化,整個區域沉浸在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中。

在飲食文化上,各民族特色美食相互交融。回族的清真美食,如手抓羊肉、烤羊肉串等,以其獨特的風味深受人們喜愛;滿族的粘食,像粘豆包、打糕等,口感軟糯,香甜可口,也成為人們日常飲食中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服飾、傳統手工藝等也在建華區相互影響、傳承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觀。

五、特色美食

齊齊哈爾烤肉

這是建華區乃至齊齊哈爾市的標誌性美食。選用新鮮的牛肉或羊肉,切成薄片,在特製的烤爐上烤製。獨特的蘸料是烤肉的靈魂,一般由麻醬、韭菜花、腐乳、辣椒油等調製而成,食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調配。烤肉搭配酸菜、洋蔥等配菜,解膩又爽口,讓人回味無窮。無論是家庭聚會還是朋友聚餐,齊齊哈爾烤肉都是必不可少的美食選擇。

曙光紅丁蘿卜

作為曙光村的特色農產品,曙光紅丁蘿卜不僅口感清脆、甘甜多汁,還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它既可以直接生食,品嘗其原汁原味的清甜,也可以製作成涼拌菜、醃製鹹菜等,深受當地人和遊客的喜愛。由於其品質優良,還遠銷外地,成為建華區的一張美食名片。

粘豆包

這是具有滿族特色的美食,在建華區也廣受歡迎。以黃米麵為皮,紅豆沙為餡,通過蒸製而成。黃米麵的外皮軟糯有嚼勁,紅豆沙餡香甜細膩,吃的時候可以蘸上白糖,口感更加豐富。粘豆包通常在冬季製作,儲存方便,是當地人冬季餐桌上的常見美食。

六、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建華區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景色和活動。夏季(6-8月)氣候涼爽,適合遊覽勞動湖等自然景點,還可以參加各種戶外活動;冬季(12-2月)銀裝素裹,是體驗冰雪專案的好時機,如在勞動湖滑冰、參加雪地足球賽等。春秋兩季則氣候宜人,適合參觀曆史文化景點,感受建華區的曆史底蘊。

交通指南

建華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水路、公路、鐵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如果選擇飛機出行,可以先抵達齊齊哈爾三家子機場,再乘坐機場大巴或計程車前往建華區;乘坐火車的話,齊齊哈爾站和齊齊哈爾南站都有多趟列車停靠,從車站到建華區可乘坐公交車或打車;自駕的遊客可以通過「301」國道等主要公路到達建華區。

住宿推薦

建華區有各種檔次的住宿可供選擇。想要享受高品質服務的遊客,可以選擇位於市中心的星級酒店,如希爾頓歡朋酒店等,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追求價效比的遊客可以選擇快捷酒店或民宿,分佈在各個區域,出行和生活都很方便。

行程規劃

-一日遊:上午參觀卜奎清真寺,感受宗教文化與建築藝術的魅力;中午品嘗齊齊哈爾烤肉,體驗當地特色美食;下午前往勞動湖,漫步湖邊欣賞自然風光,放鬆身心。

-兩日遊:第一天,參觀黑龍江將軍衙門遺址,瞭解曆史變遷,之後遊覽卜奎清真寺;晚上品嘗粘豆包等特色小吃。第二天,前往曙光村,體驗鄉村生活,購買曙光紅丁蘿卜等特色農產品,下午返回市區自由活動或購物。

建華區以其深厚的曆史底蘊、獨特的民俗風情、豐富的美食和迷人的景點,成為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無論是曆史文化愛好者,還是美食探尋者,亦或是休閒度假的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收獲難忘的旅行體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