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4章 齊齊哈爾市《鐵鋒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4章 齊齊哈爾市《鐵鋒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東部,有這樣一片充滿故事與活力的土地——鐵鋒區。它總麵積7427平方千米,地處齊齊哈爾市區東部,北鄰建華區和富裕縣,東瀕烏裕爾河,南與昂昂溪區毗連,西靠龍沙區。這裡居住著漢、滿、蒙、回等21個民族,在這片土地上,曆史與現代交織,工業與自然共生,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瞭解鐵鋒區。

一、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鐵鋒區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當時的區域轄八裡崗子,即如今南浦路至二玻璃廠西一帶。隨著時間的推移,1933年鐵道局在火車站西大興土木,這裡的占地麵積隨之擴大,住戶也逐漸增多。到1938年,區域初具規模,西起龍華區界,東至火車站,與龍江縣相接,北界東盛區,南臨龍江縣,被稱為東區。

1945年齊齊哈爾解放,1946年東區與龍華區合並稱四區。在1947-1948年,區域範圍進一步擴大,跨入炮台屯、皖屯、四家子盧屯、樊屯、十五裡屯。1951年,將所轄村屯歸農村區,麵積縮小,改稱六區。1955年2月,第五區所轄的工人屯一帶劃歸第六區,將第六區改稱鐵東區。1958年,為了實現人民公社化,實行政企合一的體製,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撤銷了鐵東區建製,並將所轄的區域劃成鐵鋒、和平、火車頭三個人民公社,並分彆設立了公社委員會。1961年8月30日,將鐵鋒、火車頭、和平3個公民公社合並組成一個鐵鋒人民公社。1980年5月31日正式命名為鐵鋒區,而後將邊屯公社、紮龍漁場種畜場劃入,形成如今的規模。

在這片土地上,也湧現出了許多對區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人物。雖然他們沒有留下廣為流傳的傳奇故事,但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默默耕耘,推動著鐵鋒區的發展。例如,那些參與鐵路建設和維護的工人,他們為鐵鋒區成為鐵路交通的重要節點貢獻了力量,使得鐵鋒區因鐵路而興,鐵路也成為鐵鋒區名字的由來和發展的重要脈絡,寓意「鐵路先鋒區」。

二、鄉鎮簡介

鐵鋒區下轄1個鎮,即紮龍鎮。紮龍鎮地處鐵鋒區東部,東與富裕縣繁榮鄉接壤,南與昂昂溪區水師營滿族鎮相連,西與鐵鋒區種畜場相鄰,北與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毗鄰。它的總麵積達到350平方千米,戶籍人口約12萬人。紮龍鎮地形平坦開闊,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這裡的經濟以農業和旅遊業為主,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中國最大濕地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農業方麵,紮龍鎮主要種植玉米、大豆、水稻等農作物,近年來也在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如綠色蔬菜種植、特色養殖等。而依托紮龍自然保護區,旅遊業成為紮龍鎮的另一大支柱產業。每年都有大量遊客前來觀賞丹頂鶴等珍稀鳥類,體驗獨特的濕地風光。鎮裡的居民也圍繞旅遊業發展起了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三、必遊景點

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鐵鋒區最知名的景點,也是世界最大的蘆葦濕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它位於烏裕爾河下遊,總麵積21萬公頃,其中核心區麵積7萬公頃。這裡是眾多珍稀鳥類的棲息地,尤其以丹頂鶴聞名於世,全球約四分之一的丹頂鶴在此繁育。保護區內湖澤密佈,葦草叢生,魚蝦豐富,為鳥類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和繁殖環境。

遊客來到這裡,可以欣賞到丹頂鶴優雅的身姿,它們或在水中覓食,或在空中翱翔。每年的4-5月是丹頂鶴的繁殖期,此時來觀賞,可以看到丹頂鶴求偶、築巢等有趣的行為。保護區內設有觀鶴台,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丹頂鶴放飛表演,感受這些精靈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震撼。此外,保護區內還有眾多其他鳥類,如白枕鶴、白頭鶴、灰鶴等,是鳥類愛好者的天堂。

錦鶴觀光牧場

錦鶴觀光牧場是一個集養殖、觀光、體驗為一體的現代化牧場。在這裡,遊客可以看到大規模的奶牛養殖,瞭解牛奶的生產過程。牧場內設有專門的參觀通道,遊客可以近距離觀察奶牛的生活環境,還能品嘗到新鮮的牛奶和奶製品。牧場周圍環境優美,綠草如茵,還有各種休閒設施,是親子遊和家庭出遊的好去處。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鄉村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金鶴稻米小鎮

金鶴稻米小鎮以優質稻米種植為基礎,打造了一個融合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的特色小鎮。小鎮內種植著大片的水稻,在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景色。春季,稻田裡一片翠綠,生機勃勃;秋季,金黃的稻穗在微風中搖曳,呈現出豐收的景象。遊客可以參與到水稻種植、收割等農事活動中,體驗農民的辛勤勞作。此外,小鎮還設有稻米文化館,展示了稻米的種植曆史、加工工藝等知識,讓遊客對稻米文化有更深入的瞭解。

四、民俗風情

鐵鋒區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各民族在這裡和諧共處,共同傳承和發展著獨特的文化。在傳統節日方麵,春節期間,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慶祝方式。漢族家庭會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滿族則會舉行傳統的祭祀活動,祭祀祖先,祈求來年的豐收和平安;蒙古族會舉辦那達慕大會,進行賽馬、摔跤、射箭等傳統體育活動,展示蒙古族的勇敢和力量。

在民間藝術方麵,鐵鋒區有許多獨具特色的表演形式。比如東北二人轉,以其幽默風趣的表演風格和獨特的唱腔深受當地百姓喜愛。演員們通過生動的表演,講述著生活中的故事,傳遞著歡樂和正能量。還有剪紙藝術,當地的剪紙藝人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創作出精美的作品,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包括人物、動物、花卉等,反映了當地的生活和文化。

五、特色美食

齊齊哈爾烤肉

作為齊齊哈爾的特色美食,鐵鋒區的烤肉自然也彆具風味。齊齊哈爾烤肉選用新鮮的牛肉或羊肉,切成薄片,放在特製的烤爐上烤製。獨特的蘸料是烤肉的靈魂,一般由麻醬、韭菜花、腐乳、辣椒油等調製而成,根據個人口味還可以加入孜然、芝麻等調料。烤肉時,肉片在烤爐上滋滋作響,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搭配上酸菜、洋蔥等配菜,既能解膩,又能增添獨特的風味。無論是家庭聚會還是朋友聚餐,齊齊哈爾烤肉都是必不可少的美食。

紮龍鯽魚

紮龍鯽魚是鐵鋒區的另一道特色美食。由於紮龍地區的水質優良,這裡生長的鯽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紮龍鯽魚的做法多樣,常見的有紅燒、清蒸、燉湯等。紅燒紮龍鯽魚色澤紅亮,口感醇厚;清蒸則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鯽魚的原汁原味,肉質鮮嫩爽滑;燉湯後的鯽魚湯汁濃鬱,味道鮮美,具有滋補養顏的功效。無論是哪種做法,都能讓食客品嘗到紮龍鯽魚的獨特魅力。

粘豆包

粘豆包是具有東北特色的傳統美食,在鐵鋒區也深受人們喜愛。它以黃米麵為皮,紅豆沙為餡,通過蒸製而成。黃米麵的外皮軟糯有嚼勁,紅豆沙餡香甜細膩,吃的時候可以蘸上白糖,口感更加豐富。粘豆包通常在冬季製作,儲存方便,是當地人冬季餐桌上的常見美食。它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承載著人們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傳統的傳承。

六、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鐵鋒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美景和體驗。夏季(6-8月)氣候涼爽,紮龍自然保護區內水草豐美,是觀賞鳥類和體驗濕地風光的最佳時節。此時,遊客可以欣賞到丹頂鶴等珍稀鳥類在濕地中自由棲息、覓食的場景,還可以在錦鶴觀光牧場和金鶴稻米小鎮感受鄉村的寧靜與美好。

冬季(12-2月),鐵鋒區銀裝素裹,雖然天氣寒冷,但卻有著獨特的冰雪景觀。遊客可以在這個季節體驗冰雪運動,如滑雪、滑冰等。此外,冬季的紮龍自然保護區也彆有一番風味,白雪覆蓋下的濕地和蘆葦蕩,宛如一幅水墨畫,吸引著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

交通指南

鐵鋒區交通便利,是東北地區西部區域交通物流樞紐城市的重要節點。全國79個特等站之一的齊齊哈爾火車站坐落境內,齊北、齊平、濱州等鐵路線都經由此地,乘坐火車可以方便地到達全國各地。齊齊哈爾客運東站輻射兩省、11個地市、25個縣旗,覆蓋全市七區九縣,為旅客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如果選擇自駕,301國道等主要公路貫穿鐵鋒區,交通十分便捷。此外,齊齊哈爾三家子機場距離鐵鋒區也不遠,從機場到鐵鋒區可以乘坐機場大巴或計程車,方便快捷。

住宿推薦

鐵鋒區有各種檔次的住宿可供選擇。如果想要享受高品質的服務和舒適的環境,可以選擇位於市中心的星級酒店,如仙鶴賓館等,這些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能夠滿足遊客的各種需求。

如果追求價效比,也有許多快捷酒店和經濟型旅館可供選擇,它們分佈在各個區域,出行和生活都很方便。例如,在火車站附近就有多家快捷酒店,價格實惠,交通便利,方便遊客出行。

行程規劃

-一日遊:上午前往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賞丹頂鶴放飛表演,領略濕地風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中午在保護區附近的農家樂品嘗紮龍鯽魚等特色美食。下午前往錦鶴觀光牧場,參觀奶牛養殖基地,品嘗新鮮的奶製品,體驗鄉村生活。

-兩日遊:第一天,參觀鐵鋒區的曆史遺跡,如齊齊哈爾火車站(老樓),瞭解其曆史故事和建築特色。中午品嘗齊齊哈爾烤肉,感受當地的美食文化。下午前往金鶴稻米小鎮,參觀稻米文化館,參與農事體驗活動。晚上在小鎮附近住宿,體驗鄉村的寧靜夜晚。第二天,前往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深度遊覽,觀賞各種珍稀鳥類,拍攝美麗的自然風光。中午在保護區內的餐廳用餐,下午返回市區,結束愉快的旅程。

鐵鋒區以其獨特的曆史文化、豐富的自然景觀、多樣的民俗風情和誘人的美食,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探索和體驗。無論你是曆史文化愛好者、自然景觀追求者,還是美食探險家,在這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留下美好的回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