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 第107章 風向變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107章 風向變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漢東的官場,像一片對氣壓變化敏感至極的原始森林。一絲微弱的氣流轉向,一縷不易察覺的溫度升降,都能引起層層林木、蔓蔓枝藤的連鎖反應,最終演變成一場席捲整個生態係統的風暴前兆。林誌為被省紀委立案審查的訊息,就如同這樣一股驟然改變的氣壓,以超越任何紅標頭檔案的速度,無聲卻劇烈地席捲了漢東省的每一個權力角落。

省委常委會的內容,理論上屬於高度機密。但在漢東,似乎從來沒有真正的秘密。會議結束不到兩個小時,關於“沙書記揮淚斬馬謖,親手拿下愛將林誌為”的各種版本、各種細節的描述,就已經通過無數或明或暗的渠道,傳遞到了無數雙豎起的耳朵裡。

(視角一:省委大樓的走廊與辦公室)

訊息最先在省委、省政府兩大院內部發酵。午餐時間的小食堂,往常略顯嘈雜的交談聲低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和壓低嗓音的竊竊私語。

“聽說了嗎?發改委的林誌為,栽了。”

“省紀委立案了!沙書記親自點的頭!”

“我的天……這麼快?林誌為不是沙書記一手提拔的改革尖兵嗎?”

“尖兵?那是以前!現在可是違規操作的典型!材料紮實得很,沙書記想保都保不住。”

“嘖嘖,這下有意思了。看來啊,這漢東的天,沒那麼容易變。”

“高書記在會上可是明確支援沙書記的決定,說這是‘刮骨療毒’的體現……”

“嗬嗬,這話你信?高書記那是站在政治正確的高度上……這背後的風,颳得才厲害呢!”

官員們交換著資訊,揣摩著上意。每一個表情,每一句看似隨意的話,都可能蘊含著站隊的選擇和自保的智慧。那些原本就因為沙瑞金銳意改革而感覺自身利益受到衝擊、或者隻是單純持觀望態度的中層乾部,此刻心中的天平發生了明顯的傾斜。沙瑞金連自己最器重的先鋒官都保不住,這權威受損的訊號實在太強烈了。相比之下,高育良副書記一如既往的沉穩,他那一係的人馬似乎並未受到太大衝擊,祁同偉廳長的地位更是穩如泰山。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一些原本打算向新書記靠攏、爭取在改革中有所作為的乾部,開始悄悄放慢了腳步,甚至重新審視自己手頭的工作,擔心是否也會因為“步子邁得太大”而成為下一個林誌為。一種“少乾事、少出錯、不乾事、不出錯”的消極氛圍,如同無形的霧氣,開始在一些部門彌漫開來。

(視角二:祁同偉的辦公室)

省公安廳廳長辦公室內,氣氛則截然不同。祁同偉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聽著程度麵帶笑容的彙報。

“廳長,訊息已經徹底傳開了。效果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好。”程度難掩興奮,“下麵反饋上來的資訊看,很多人都在重新掂量了。幾個之前態度曖昧的廳局負責人,剛才已經主動打電話到高書記辦公室或者我這裡,表示‘堅決擁護省委決定’,話裡話外,都是在表忠心。”

祁同偉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浮沫,臉上沒有任何得意的表情,反而異常冷靜:“這才隻是開始。沙瑞金畢竟是書記,底蘊還在。一次打擊,還不足以定乾坤。”

“但這次打擊,打在了他的七寸上。”程度分析道,“林誌為是他改革的標誌性人物,拿下林誌為,就等於宣告了他那條激進的改革路線在漢東暫時行不通了。接下來,無論是經濟建設還是乾部使用,恐怕都得更多地考慮‘穩定’和‘規矩’,而這,正是高書記和您最擅長的領域。”

祁同偉微微頷首:“我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把局麵拉回到我們熟悉的軌道上來。告訴下麵的人,穩住,不要得意忘形。尤其是對沙瑞金同誌,表麵上的尊重必須做到十足。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要顯得我們顧全大局。”

“明白!”程度點頭,又補充道,“另外,侯亮平那邊,似乎沒什麼動靜。反貪局這幾天異常安靜。”

“他?”祁同偉嘴角勾起一絲冷笑,“他現在是孤家寡人,沙瑞金受挫,他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援。內部又有呂梁掣肘,他還能翻起什麼浪?暫時不用管他,穩住我們自己的陣腳,消化這次的成果纔是關鍵。風向,已經在我們這邊了。”

(視角三:沙瑞金的困局與侯亮平的焦慮)

與祁同偉那邊的沉著冷靜相比,沙瑞金的處境可謂內外交困。

辦公室裡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秘書輕手輕腳地送檔案進來,都能感覺到那種無形的低氣壓。沙瑞金試圖維持表麵的平靜,繼續處理日常公務,但他能明顯地感覺到,一些原本推進順利的工作,阻力突然變大了。

幾個原本約定好要來彙報工作的地市主要負責人,不約而同地以“臨時有緊急事務”為由請假或推遲。一份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簡化審批流程的改革方案,在征求意見時,收到的反饋不再是以前的支援或建設性意見,而是充滿了各種“可能存在風險”、“需要進一步慎重研究”、“是否符合現行規定”的質疑和變相否決。

甚至連省委辦公廳內部,一些指令的下達和執行,也似乎不如以往那般順暢高效了。一種無形的懈怠和觀望情緒,在悄然滋生。

沙瑞金站在窗前,看著樓下院子裡來往的車輛和行人,心中一片冰涼。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林誌為事件帶來的衝擊波。這不是一次簡單的人事處理,這是一次政治訊號的重置。他試圖通過“斷腕”來維護規則權威,但對手卻巧妙地利用這次“斷腕”,向整個官場傳遞了“沙瑞金路線受挫”的資訊。

“他們這是要把漢東拉回到過去的老路上去……”沙瑞金喃喃自語,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經濟下行壓力未減,改革阻力驟然增大,內部陣營出現動搖,侯亮平的反腐調查也陷入僵局……局麵似乎正在向著最不利的方向滑去。

而侯亮平,此刻正把自己關在反貪局的辦公室裡,焦躁地踱步。林誌為被查的訊息,對他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他當然不相信林誌為是什麼十惡不赦的腐敗分子,他更清楚這是祁同偉一派針對沙瑞金的精準打擊。沙瑞金權威受損,直接導致他侯亮平調查的底氣大減。

副局長呂梁剛剛又來“委婉”地提出,是否應該調整一下調查方向,將重點放在一些證據更紮實、爭議較小的案子上,避免在敏感時期激化矛盾。這幾乎是明確要求他放緩甚至停止對高育良、祁同偉相關線索的深挖。

“混蛋!”侯亮平一拳砸在桌子上,胸中憋悶難當。他感覺自己就像陷入了一張無形的大網,越是掙紮,束縛得越緊。對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直指要害,不僅瓦解了他的外部支援,還在內部製造了分裂。他現在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孤軍奮戰”。

(視角四:一個中間派乾部的抉擇——以省交通廳副廳長李建國為例)

李建國是省交通廳的副廳長,業務能力強,屬於那種不太站隊、埋頭做事的專業技術型乾部。之前沙瑞金大力推行改革,強調乾事創業,他內心是支援的,也覺得自己有了更多施展空間,負責的幾個大型交通專案推進得不錯。

林誌為事件發生後,李建國一整天都心神不寧。下班後,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約了一位交往多年、訊息靈通的老同學在一家僻靜的茶社見麵。

“老同學,你是明白人,給我分析分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李建國憂心忡忡地問,“林誌為這個人我接觸過,有乾勁,有想法,怎麼突然就……?”

老同學呷了口茶,壓低聲音:“老李啊,你還看不明白嗎?林誌為有沒有問題?可能有點。但關鍵不是他有什麼問題,而是誰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把他的問題捅出來。這擺明瞭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沙書記這次,傷筋動骨了。”

李建國眉頭緊鎖:“那……照你這麼說,以後這工作還怎麼乾?像林誌為那樣猛打猛衝,容易出事;按部就班,四平八穩,又被說成是不作為。”

“所以啊,風向變了!”老同學意味深長地說,“以後啊,多請示,多彙報,凡事按規矩來,寧可慢一點,也絕不能出錯。特彆是你手頭那些大專案,涉及資金量大,審批環節多,更容易被人抓住把柄。以前可能強調效率,現在嘛,‘規矩’和‘穩定’肯定是第一位了。高書記那邊,還有祁廳長,那纔是真正的實力派,根深蒂固啊。”

聽著老同學的話,李建國沉默了。他想起自己正在推進的一個跨市高速公路專案,因為要趕工期,在一些環節上也確實采取了一些變通辦法。此刻,這些“變通”在他眼裡都變成了可能引爆的雷。

回到家,李建國徹夜難眠。第二天一早,他做出了一個決定:立刻叫停專案中的幾個“創新”流程,全部嚴格按照最保守、最繁瑣的規定重新報批,即使延誤工期也在所不惜。同時,他親自起草了一份措辭極其謹慎、充滿“風險考量”的專案進展報告,分彆報送給了廳長、分管副省長以及……省政法委辦公室。後者,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補充。

像李建國這樣的乾部,在漢東官場不是少數。他們的轉向是靜默的,但無數個靜默的轉向彙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足以改變航向的潛流。

風,真的開始變了。它不再吹向改革和突破的未知海域,而是悄然回轉,試圖將漢東這艘大船,帶回到那條雖然沉悶、但卻被某些人視為“安全”的舊航道。祁同偉的“一擊必殺”,效果正在持續發酵,漢東的政治版圖,正在經曆一場無聲卻深刻的重塑。沙瑞金麵臨的,將是一場比初來乍到時更加艱難凶險的戰役。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