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133章 呂梁的任命
侯亮平離開漢東後留下的權力真空,迅速被填補。省委的任命檔案以超乎尋常的效率下發,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副局長呂梁被正式任命為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反貪汙賄賂局黨委書記、局長。那個困擾他許久的“副”字,終於去掉了。
這份任命檔案措辭嚴謹,肯定了反貪局在省委領導下取得的工作成績,並對呂梁同誌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工作作風給予了充分信任,希望他在新的崗位上,繼續依法履職,服務漢東發展大局。字裡行間,透著一股塵埃落定、步入正軌的穩妥氣息。
一、走馬上任:新局長的“第一把火”
任命宣佈的當天下午,呂梁就在反貪局大會議室主持召開了全域性乾部大會。與侯亮平時代那種充滿火藥味和緊迫感的會議氛圍截然不同,這次的會場顯得格外莊重、有序,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鬆弛。
呂梁坐在昔日侯亮平的位置上,麵前放著嶄新的保溫杯和攤開的筆記本。他穿著一身合體的藏青色西裝,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臉上帶著一種沉靜而威嚴的表情。他沒有像侯亮平那樣開場就丟擲尖銳議題,而是首先不疾不徐地傳達了省委關於反貪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重點強調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同誌們,”呂梁的聲音平穩有力,目光緩緩掃過全場,在幾個曾經與侯亮平走得近的處長臉上略有停留,但很快又移開,“省委任命我主持反貪局的工作,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既是組織的信任,也是沉甸甸的擔子。”
他略微停頓,給台下留出消化和思考的時間。
“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局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做了一些工作,也經曆了一些波折。”他巧妙地用“波折”一詞輕描淡寫地概括了侯亮平事件,“這提醒我們,反貪工作政策性、專業性極強,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必須嚴格在法律和紀律的框架內行事,必須注重方式方法,必須服務服從於漢東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幾個“必須”,語氣逐漸加重,敲打在每個人的心上。台下鴉雀無聲,不少人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局的工作思路要做出適當調整。”呂梁翻開筆記本,照著上麵提綱挈領的幾點闡述道,“第一,要堅持實事求是,重證據、重程式,不搞有罪推定,不搞辦案指標,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和曆史的檢驗。第二,要突出辦案重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重點查處那些群眾反映強烈、阻礙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的腐敗問題,對於曆史遺留問題、情況複雜的問題,要慎重對待,穩妥處理,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運動式執法。第三,要加強隊伍建設,特彆是要加強對年輕乾部的教育和引導,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反貪鐵軍。”
這番講話,與侯亮平強調的“刮骨療毒”、“一查到底”、“打破壇壇罐罐”的激進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呂梁強調的是“穩妥”、“重點”、“服務大局”,其核心就是將反貪工作的鋒芒收斂起來,納入到漢東現有權力格局可接受的軌道內執行。
他雖然沒有直接點名批評侯亮平,但每一句話,都像是在對照著侯亮平的“錯誤”進行糾正和反思。台下那些曾經對侯亮平的激進風格感到不適或壓力山大的乾部,尤其是原本就靠近呂梁的一派,臉上不禁露出了深以為然甚至鬆了口氣的表情。而少數侯亮平的堅定支援者,則隻能低下頭,掩飾內心的失望和不安。
“另外,”呂梁最後補充道,語氣變得格外嚴肅,“要深刻吸取之前的教訓,嚴格執行辦案紀律和保密紀律。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擅自接觸重要涉案人員家屬,不得對外泄露案情,更不得利用辦案權力耍特權、要威風!今後,所有重大案件的初核、立案、采取強製措施,必須經過局黨委會集體研究決定,並按規定向省檢察院黨組和省委主要領導彙報!”
這一條,幾乎是為侯亮平“量身定做”的補救措施,徹底收緊了辦案許可權,尤其是針對山水集團這類敏感案件的處置權。所有人都明白,反貪局的“侯亮平時代”已經徹底結束,“呂梁時代”正式開啟,而這是一個以“穩健”和“守成”為標誌的時代。
二、拜會“座師”:表態與效忠
全域性大會後的第二天上午,呂梁精心安排好了行程。他沒有先去自己的新辦公室處理積壓檔案,而是讓司機備車,他要外出拜會兩位領導。
第一站,是省委大院,三號辦公樓,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高育良的辦公室。
對於這次拜會,呂梁做了充分的準備。他知道,高育良不喜歡露骨的奉承,更欣賞有思想、懂分寸的下屬。他在秘書的引導下走進高育良寬敞明亮的辦公室時,態度恭敬而不諂媚。
“高書記!”呂梁微微躬身,語氣誠懇。
高育良正站在窗邊欣賞盆栽,聞聲轉過身,臉上帶著慣有的溫和笑容:“呂梁同誌來了,坐。”他指了指沙發,自己先走過去坐下,顯得很隨意。
秘書奉上茶後悄然退出。高育良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看似隨意地問道:“怎麼樣?新官上任,感覺壓力大不大?”
呂梁欠了欠身,回答道:“壓力肯定有,主要是擔心辜負了省委和高書記您的信任。不過,有高書記和省委的堅強領導,我有信心把工作做好。”
高育良點點頭:“有信心是好的。反貪局的工作很重要,也很敏感。經過前一段時間的……波動,現在最重要的是穩。要把隊伍帶穩,把方向把穩,把工作做穩。不能再出任何紕漏。”
“高書記指示得非常及時、非常重要!”呂梁立刻介麵道,“我們局黨委已經認真學習了省委的指示精神,統一了思想。下一步,我們一定堅決在省委,特彆是在高書記您的領導下,依法依規開展工作。一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注重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絕不再搞那種脫離實際、急於求成的做法,全力服務漢東發展穩定的大局。”
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表明瞭服從領導的態度,又暗合了高育良對侯亮平工作的評價,還突出了“大局”意識。
高育良滿意地笑了笑,目光深邃地看著呂梁:“呂梁啊,你是老反貪了,業務熟練,政治上也成熟。把你放在這個位置上,我和瑞金同誌都是放心的。要記住,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不是用來逞個人英雄主義的。要團結班子,帶好隊伍,特彆是要注意引導好年輕同誌的思想。”
“是,高書記!我一定牢記您的教誨,恪儘職守,團結同誌,努力開創反貪局工作新局麵,絕不辜負您的期望!”呂梁的表態鏗鏘有力。
離開高育良辦公室時,呂梁知道,自己這第一步,走對了。在高育良這裡,他需要展現的是“穩健”和“可靠”。
三、公安廳內的“默契”
離開省委大院,呂梁讓司機直奔省公安廳。他要拜會的第二位領導,是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
與高育良辦公室的書卷氣不同,祁同偉的辦公室透著一股威嚴和力量感。巨大的辦公桌,牆上的警徽,以及祁同偉本人那銳利如鷹隼的眼神,都讓呂梁不由得更加謹慎了幾分。
“祁廳長!”呂梁的態度比在高育良麵前更加恭敬,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謙卑。因為他深知,眼前這位,纔是真正在“侯亮平事件”中運籌帷幄、一擊製勝的關鍵人物,其能量和手段,遠非表麵職務所能衡量。
祁同偉沒有起身,隻是從檔案上抬起頭,指了指對麵的椅子,語氣平淡:“呂局來了,坐。恭喜啊。”
“不敢當,祁廳長。”呂梁小心地坐下,半個屁股沾著椅子邊,身體微微前傾,“我這次來,一是向祁廳長彙報一下反貪局近期的工作思路,二是感謝祁廳長一直以來對我們反貪局工作,特彆是對我個人的關心和支援!”
祁同偉嘴角微微一動,似笑非笑:“支援是應該的,政法一家親嘛。你們反貪局能穩定下來,走上正軌,對我們公安工作也是有力的支援和配合。以前嘛,有些溝通不暢,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希望呂局上任後,我們能加強協作,資訊共享,形成打擊犯罪、維護穩定的合力。”
“這是必然的!”呂梁立刻表態,“祁廳長請放心,我們反貪局今後一定主動加強與公安廳的溝通協作。特彆是在涉及經濟犯罪、職務犯罪與普通刑事犯罪交叉的案件上,堅決聽從祁廳長和公安廳的協調指揮,絕不再各自為戰,更不會給大局添麻煩。”
呂梁特意強調了“聽從協調指揮”和“不給大局添麻煩”,這無疑是給祁同偉最想聽的定心丸。這意味著,反貪局這把劍的劍柄,已經牢牢握在了祁同偉和他的同盟者手中,劍鋒所指,將不會再是對準他們的要害。
祁同偉臉上的笑容真切了幾分,他拿起桌上的煙盒,遞了一支給呂梁,自己也點上一支,深吸了一口,緩緩道:“呂局是明白人,我就不多說了。山水集團那邊,劉慶祝的案子,基本上算是查清了吧?就是個普通的經濟糾紛引發的誣告陷害,侯亮平同誌當時也是求成心切,被誤導了。這個案子,我看可以儘快結案,不要繼續浪費司法資源,也不要再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了。畢竟,山水集團是我們漢東的利稅大戶,穩定壓倒一切嘛。”
這就是明確的指示了。呂梁心領神會,連忙點頭:“祁廳長指示得對!我們正在完善材料,準備按程式結案。請祁廳長放心,我們一定會依法妥善處理,消除不良影響。”
兩人又交談了幾句,氣氛融洽。呂梁適時地起身告辭,態度依舊恭敬。祁同偉這次站了起來,走到呂梁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這個動作帶著一種上級對下級的親近,更是一種無形的認可和籠絡。
“呂局,好好乾。高書記和我會支援你的工作的。”
這句話,重於千鈞。呂梁知道,自己真正通過了“考驗”,融入了這個掌控漢東實權的核心圈子。
四、反貪局的“新氣象”
呂梁回到反貪局後,雷厲風行地推行了他的施政理念。
曾經被侯亮平列為重中之重的、涉及山水集團及其關聯方的所有線索調查,全部被以“證據不足”、“情況複雜需進一步研究”或“維護穩定大局”等理由,或暫緩、或降格、或直接歸檔處理。劉慶祝案被迅速結案,定性為“誤會”,相關卷宗被封存。
局裡的工作重點,轉向了查處一些級彆較低、案情相對簡單、社會影響看似不大、但更容易出“成績”的基層腐敗案件,或者是一些早已時過境遷、涉案人已調離或退休的“曆史遺留問題”。這種辦案方向,既安全,又能用數字型現工作成效,還不會觸動任何敏感的神經。
局內的氣氛也為之一變。那種侯亮平帶來的“時間不等人”、“連夜突審”的緊迫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按部就班的“規範”和“有序”。加班減少了,會議增多了,流程更加繁瑣了。曾經敢打敢拚、充滿銳氣的年輕乾部,要麼被邊緣化,要麼開始學著“成熟”和“穩重”,將棱角隱藏起來。
呂梁成功地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使命:將漢東省反貪局這柄曾經寒光閃閃、令某些人坐立不安的利劍,收回鞘中,並且加上了一把牢固的鎖。對祁同偉、高育良等人而言,最大的威脅已然解除,他們可以更加從容地經營自己的版圖,享受勝利的果實。
漢東的反貪工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穩健”的時期。隻是這種“穩健”之下,湧動著的是妥協、是交易、是一種心照不宣的沉默。呂梁坐在局長辦公室裡,看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心中並無太多喜悅,隻有一種如履薄冰的謹慎。他知道,自己坐上的這個位置,既是機遇,更是漩渦的中心。他必須小心翼翼地平衡各方,才能在這新的格局中,站穩腳跟。而對於真正的腐敗,對於那深藏於水麵之下的冰山,他選擇性地閉上了眼睛。現在,穩定和順從,纔是他最需要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