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 第152章 一枚關鍵的棋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152章 一枚關鍵的棋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祁同偉深諳一個道理:最高明的鬥爭,往往不在刀光劍影的第一線,而在看似不染塵埃的書齋案頭,在思想與話語的領域。當沙瑞金試圖用實實在在的政績來證明自身價值,當鐘小艾的家族在京城圈子裡散發“擔憂”以營造輿論時,他祁同偉,絕不能僅僅滿足於在漢東這一畝三分地上構築防禦工事。他必須將戰線前推,推到能夠影響更高層認知與判斷的領域,在那裡,他要下一盤更大的棋,而第一步,就是爭奪話語的定義權。

夜色中的山水莊園,隱秘性最高的那間書房裡,隻有祁同偉和程度兩人。厚重的窗簾已然拉上,隔絕了外界的一切。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蓄勢待發的凝重。

“趙瑞龍那邊,算是暫時按下了。”程度低聲彙報,臉上帶著完成棘手任務後的疲憊與一絲得意,“按您的吩咐,訊息遞過去後,那邊反應很快,他現在應該沒精力也沒渠道再給我們搗亂了。”

祁同偉坐在寬大的書桌後,手指輕輕敲擊著光滑的紅木桌麵,發出篤篤的輕響。他臉上沒有任何輕鬆的表情,眼神反而更加銳利。“按下葫蘆浮起瓢。趙瑞龍是條瘋狗,但終究是在明處。真正的威脅,來自於那些看不見的角落,來自於能直達天聽的聲音。”他頓了頓,看向程度,“京城那邊,有什麼新的風聲?”

程度立刻收斂了神色,恭敬答道:“根據我們幾個渠道反饋的資訊彙總,鐘小艾家族近期的活動確實比較頻繁。雖然都是非正式場合,但提及漢東現狀時,用語比較……值得玩味。傾向於將我們的‘穩健’描述為‘保守’,將沙瑞金遭遇的‘阻力’描述為‘改革者’的困境。他們正在試圖塑造一種對沙瑞金有利的同情氛圍。”

祁同偉的嘴角勾起一絲冷冽的弧度。“同情?政治場上,同情是最無用的東西,但若是讓這種論調形成了氣候,也確實惡心人。沙瑞金最近上躥下跳,抓專案,搞調研,無非是想用‘實乾’來包裝他的無能,迎合這種同情。我們不能讓他這麼舒服。”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雖然窗簾緊閉,他的目光卻彷彿能穿透一切,望向北方那座權力之城。“是時候,動用我們埋下的一些棋子了。不能總是被動接招,得讓他們也聽聽我們的聲音,一種更‘客觀’、更‘理性’的聲音。”

程度心領神會:“您是說……鄭先生?”

“嗯。”祁同偉轉過身,眼中精光閃動,“鄭明宇,現在是時候讓他發揮關鍵作用了。準備一下,我要和他見一麵,要絕對安全。”

鄭明宇,一位年僅三十八歲就在某中央級政策研究機構擔任重要課題組組長的青年學者。他學術背景過硬,師從名家,發表過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是業內冉冉升起的新星。更重要的是,他出身於一個與梁璐家頗有淵世的家庭,其嶽父更是與梁群峰老爺子有過一段深厚的戰友情誼。這層關係,使得他成為祁同偉早年便著意結交和培養的一枚重要棋子。祁同偉看中的,不僅是他手中的筆杆子,更是他所能接觸到的那個相對超脫卻又影響深遠的政策研究圈子。

三天後,京郊一處看似普通的私人文化會所內,祁同偉與鄭明宇在一間雅緻的茶室會麵。沒有寒暄,沒有客套,祁同偉直接切入主題。

“明宇,最近學術研究可還順利?”祁同偉親自給鄭明宇斟上一杯金駿眉,語氣平和,如同一位關心後輩的兄長。

鄭明宇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神態恭敬中帶著一絲知識分子的清高:“謝謝祁廳長關心。最近正在做一個關於地方治理現代化轉型的課題,收集了不少案例,有些思考。”

“哦?有什麼新發現?”祁同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鄭明宇略一沉吟,組織了一下語言:“我們發現,在當前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出現了一些值得警惕的傾向。比如,有一種傾向,是打著‘改革’的旗號,否定過去多年的發展成就,脫離實際,急於求成,搞‘一刀切’,破壞了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麵,挫傷了地方乾部乾事創業的積極性。這本質上是一種脫離國情的激進思潮。”

他頓了頓,看到祁同偉鼓勵的眼神,便繼續深入:“還有一種傾向,就是少數出身優越、擁有特殊資源的乾部子弟,利用其家族影響力,形成隱形的‘特權圈子’,對地方政務進行不當乾預,破壞了公平競爭的政治生態,這也是需要我們高度警惕的。”

祁同偉靜靜地聽著,不時點頭,心中卻已波瀾起伏。鄭明宇所說的,幾乎完美地切中了他想要表達的核心!這就是專業學者的厲害之處,他們能用嚴謹的學術語言,將政治意圖包裝成客觀理性的分析。

“明宇,你的觀察非常深刻,切中時弊啊!”祁同偉讚歎道,隨即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沉重起來,“不瞞你說,你提到的這些傾向,在我們漢東,就有非常具體的表現。前段時期,一位從上麵下來的年輕乾部,就是犯了類似的錯誤。工作方法簡單粗暴,不尊重地方實際,盲目追求所謂的‘轟動效應’,結果差點釀成大錯。而其背後,也隱約能看到某種……特權乾預的影子。這給我們漢東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動。”

鄭明宇目光一閃,他顯然聽懂了祁同偉的弦外之音。他謹慎地問道:“祁廳長,您的意思是……”

祁同偉身體微微前傾,壓低聲音,但語氣極其嚴肅:“明宇,你是搞政策研究的,站位高,看得遠。我認為,像你剛才分析的這些深層次問題,不應該隻停留在我們私下討論的層麵。應該形成更有分量的內部研究報告,向更高層麵反映真實情況,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這既是你作為學者的責任,也是對黨和國家事業的高度負責。”

他盯著鄭明宇的眼睛:“我希望你能立足你的專業,以漢東近期的實踐為重要案例之一(注意,不要點名道姓,重在分析現象),撰寫一份高質量的內參報告。重點就論述你剛才提到的兩種傾向:一是借改革之名行否定改革開放、急躁冒進的傾向;二是少數乾部子弟形成特權圈子、乾擾地方政務的傾向。報告要站在全域性的高度,論點要鮮明,論據要充實,分析要透徹,建議要具有建設性。”

鄭明宇陷入了沉思。他明白這份報告的分量。這不再是純粹的學術研究,而是直接捲入了一場高層的政治話語權爭奪。成功了,他將可能獲得難以想象的回報,正式進入某些大人物的視野;失敗了,或者分寸拿捏不當,則可能引火燒身。

祁同偉看出了他的猶豫,緩緩加上了最後的砝碼:“明宇,你還年輕,未來的路很長。梁老爺子前些天還問起你,很關心你的發展。這份報告,如果你能寫好,不僅是幫漢東廓清迷霧,也是為你自己鋪就一條更廣闊的學術仕途。資源、平台,這些都不用你操心,我會全力支援你。”

“梁老他……”鄭明宇動容了。梁群峰的名字,對他而言有著巨大的分量。

“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祁同偉給了他一個篤定的眼神,“你隻需要發揮你的專長,寫出一份擲地有聲的報告。其他的,我來安排。”

鄭明宇深吸一口氣,眼中的猶豫逐漸被一種躍躍欲試的興奮所取代。他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祁廳長,我明白了。我會儘快著手,力爭寫出一份有深度、有見地的報告。”

“好!”祁同偉滿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記住,關鍵是要‘客觀’、‘理性’,立足於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大局。具體的案例,可以適當引用漢東的情況,但要把握好度,重在剖析現象,而非針對個人。”

棋子已經落下。祁同偉看著鄭明宇,彷彿已經看到了那份即將出爐的報告,像一把精心打磨的軟刀子,將以一種更高階、更難以反駁的方式,刺向對手的要害。話語權的爭奪,此刻才真正進入**。這枚關鍵的棋子,能否發揮出預期的作用,將直接影響漢東乃至更廣闊戰場上的力量對比。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