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 第153章 報告的影響力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153章 報告的影響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鄭明宇沒有讓祁同偉失望。憑借其紮實的學術功底和對政策話語體係的精準把握,他在一週內便拿出了一份題為《當前地方治理中需警惕的幾種傾向及對策思考》的內參報告初稿。報告措辭嚴謹,邏輯清晰,通篇充斥著“大局意識”、“穩健推進”、“法治精神”、“防止偏差”等正確術語,儼然一篇立足高遠、憂國憂民的學者建言。

祁同偉在山水莊園那間絕對安全的密室裡,逐字逐句地審閱著這份報告。報告中,鄭明宇巧妙地將祁同偉需要傳達的核心意圖,包裹在學術化的論述之中:

傾向一:借“深化改革”之名,行否定既往、急躁冒進之實。報告指出,某些地方存在脫離發展階段和省情實際,盲目追求“轟動效應”的現象。比如,“片麵強調破舊立新,忽視工作連續性和乾部隊伍穩定性”,甚至“將特定發展階段形成的、符合當時實際的政策措施簡單斥為‘落後’或‘保守’”,這種傾向“不僅挫傷了廣大基層乾部的積極性,也可能引發不必要的社會震蕩,最終損害改革發展大局”。報告強調,真正的改革應是“蹄疾步穩”、“循序漸進”的,是在繼承中發展,在穩定中創新。

傾向二:少數擁有特殊背景的乾部,形成非正式圈子,對地方政務進行不當乾預。報告委婉地提出,需警惕“個彆乾部因其家庭背景或人脈關係,形成超越組織程式的隱形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可能“乾擾地方正常決策秩序,破壞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環境,甚至將個人或小團體意誌淩駕於組織原則之上”。報告認為,這不利於健康政治生態的構建,也與現代治理體係的要求背道而馳。

通篇報告,沒有一處提及“漢東”,沒有點名“沙瑞金”或“侯亮平”,更沒有出現“高育良”、“祁同偉”的名字。但任何一個對漢東近期情況有所瞭解的人,都能清晰地看出,那“急躁冒進”的影子指向誰,那“特權圈子”的嫌疑又落在誰的身上。鄭明宇甚至“客觀”地引用了部分地方資料(經程度渠道提供,做了脫敏處理)和學者觀點,使得整篇報告看起來論據充分,分析透徹。

“好!非常好!”祁同偉看完最後一頁,忍不住輕輕拍了一下桌子,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明宇果然是大手筆!這份報告,有理有據,不溫不火,卻字字千鈞!”

他立即安排程度,通過絕對可靠的秘密渠道,將這份報告遞送了出去。它的目的地,並非是麵向大眾的公開刊物,而是少數特定層級領導能夠看到的內部參考材料渠道。這個渠道的特點在於,其內容往往能引起高層領導的直接關注和思考,影響力深遠而微妙。

報告的傳遞悄無聲息,如同石子投入深潭,沒有激起任何公開的波瀾。但在那特定的、範圍極小的決策資訊圈層裡,它確實引發了一些討論和思考。

數日後,京城,某次小範圍的高階彆政策研討間隙。一位素有“穩健派”之稱、對激進改革持審慎態度的資深專家,在與幾位同僚交流時,若有所思地提到了鄭明宇的這份報告。

“最近看到一篇內參,分析得很深刻啊。”老專家推了推眼鏡,“裡麵提到的一些傾向,確實值得警惕。改革開發取得了巨大成就,這是主流,但不能因此就否定過去的一切,更不能脫離實際,搞大乾快上那一套。穩定是前提,亂了節奏,什麼都談不上。”

旁邊一位在組織係統工作多年的官員點了點頭,介麵道:“是啊,尤其是關於乾部隊伍建設的部分,說得在理。我們的乾部選拔任用,必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要防止形成那種看不見摸不著,但能量巨大的小圈子。這種圈子文化,危害甚大。”

這些討論,雖然同樣沒有點名漢東,但其價值取向和關注點,無形中為祁同偉、高育良所代表的“穩健派”、“實乾派”提供了某種理論支援和道義上的正當性。相反,沙瑞金早期那種試圖打破常規、銳意改革的形象,在這種話語體係下,容易被解讀為“急躁”、“冒進”;而鐘小艾家族為侯亮平發聲的行為,則隱約與“特權乾預”、“小圈子”的嫌疑掛上了鉤。

這種話語層麵的微妙轉向,其影響力是潛移默化而又極其關鍵的。它開始在更高層麵的意識領域,為漢東的這場權力博弈進行某種“定性”。這種“定性”並非最終的裁決,卻能為最終的裁決提供潛在的認知框架和情感偏向。

當這種討論的風聲,通過某種渠道,反饋到漢東時,在沙瑞金聽來,無疑是刺耳的。他意識到,祁同偉不僅在場內與他角力,更將手伸向了能夠影響裁判的看台。對方正在用一種更高階的方式,試圖從根本上否定他行為的合理性與正當性。他努力推動專案、改善民生的政績,在這種“穩健壓倒一切”的論調下,似乎都帶上了“功利”和“急躁”的色彩。這種無形的壓力,比公開的對抗更讓他感到窒息和孤立。

而在高育良和祁同偉看來,這卻是一次漂亮的側麵出擊。高育良在辦公室聽取祁同偉的簡要彙報後,難得地露出了讚許的笑容。

“同偉啊,你這步棋,走得妙。”高育良靠在椅背上,神情舒緩,“輿論的高地,我們不去佔領,彆人就會去佔領。現在這樣很好,讓上麵的同誌從更宏觀、更理性的角度來看待漢東的問題。什麼是大局?穩定就是大局!什麼是擔當?在保持穩定中推進發展纔是真正的擔當!我們漢東的實踐,恰恰是符合這種精神的。”

他心情頗好地繼續說道:“這份報告,相當於為我們這段時間的工作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和辯護。以後,再有人想用‘保守’、‘僵化’來指責我們,就得先掂量掂量了。我們這不是保守,是負責任!是真正對漢東的人民負責!”

祁同偉謙遜地笑了笑:“都是老師教導有方,也是明宇的筆頭功夫硬。不過,沙瑞金那邊,最近也確實搞出了一些動靜。”

高育良擺了擺手,不以為意:“讓他搞去。他搞得越好,越說明在我們創造的穩定環境下,什麼事都能做成。隻要他不越界,不碰核心的東西,就讓他去表演好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沉住氣,鞏固好這個‘勢’。”

話語權的爭奪,首戰告捷。這份內參報告,如同一滴精準落下的墨汁,在高層意識的清水杯中緩緩擴散,雖然還未改變水的本質,卻已悄然影響著它的顏色。漢東這場大戲的最終結局,不僅取決於場內的明爭暗鬥,也越來越取決於場外那些看不見的觀眾,如何理解和評價這場戲碼。祁同偉埋下的這枚棋子,已經開始顯現其關鍵的影響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