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 第168章 京城的決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168章 京城的決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漢東省的“等待”,並沒有持續太久。那種令人窒息的寧靜,在某個看似尋常的週二上午,被一份從機要通道直達省委辦公廳的、標注著最高密級的紅標頭檔案徹底打破。

檔案抵達的那一刻,時間彷彿被按下了靜音鍵,隨即又以一種被加速的方式瘋狂流動起來。首先接到通知的是省委辦公廳主任,他幾乎是跑著衝進了高育良副書記的辦公室,儘管竭力保持鎮定,但額角細微的汗珠和略微急促的呼吸,還是泄露了內心的驚濤駭浪。片刻之後,高育良辦公室的門開啟,他親自走了出來,臉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但那雙深邃的眼睛裡,卻有一種如磐石落地般的穩定光芒。他對辦公廳主任低聲交代了幾句,語氣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立即通知在家的所有省委常委,半小時後,緊急常委會,第一會議室。同時,請瑞金書記過來一下。”

“是,高書記!”辦公廳主任領命而去,腳步聲在空曠的走廊裡回蕩,像敲在每個人心上的鼓點。

訊息像投入靜湖的巨石,以超越任何行政命令的速度,在省委大樓的每一個縫隙裡擴散。沒有人大聲喧嘩,但每一個接到電話或看到匆匆行走的領導秘書的人,都從對方的表情和眼神中讀到了那個呼之慾出的答案:來了!北京的決議,來了!

一、決議下達:字裡行間的乾坤

第一會議室內,氣氛莊重得近乎凝固。橢圓會議桌旁,在家的漢東省委常委們悉數到齊。沙瑞金坐在首位,臉色平靜,目光掃過在場每一位同僚,最後在高育良臉上停留了一瞬。高育良微微頷首,目光沉靜,看不出任何情緒。祁同偉坐在靠後的位置,腰桿挺得筆直,雙手平放在膝蓋上,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有些發白,但他控製著自己的呼吸,不讓絲毫急切流露出來。

省委秘書長親自宣讀了中央的決定檔案。會議室裡隻有他清晰而平穩的朗讀聲,以及紙張翻動的輕微沙沙聲。

檔案的開篇,是慣例性的高度肯定。“漢東省委近年來團結帶領全省廣大乾部群眾……在保持社會穩定、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深化法治建設與實踐等方麵,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央對此予以充分肯定……”

這段評價,聽起來是褒獎,但在座的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這是一種“定調”,是對過去一個階段的總結,重點在於“穩定”和“發展”,巧妙地迴避了沙瑞金大力推動的、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深化改革”和“刮骨療毒”式的反腐。這一定調,為後續的人事變動鋪平了道路,暗示之前的路線需要調整。

緊接著,核心內容到來:“根據工作需要,經中央研究決定:沙瑞金同誌不再擔任漢東省委委員、常委、書記職務,另有任用。”

“另有任用”四個字,被念得格外清晰。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等待著這個“任用”的具體去向。這直接關係到對沙瑞金此次調整性質的判斷,是明升,是暗降,還是某種平衡?

秘書長略作停頓,彷彿是要讓這個懸念多停留一刻,然後繼續宣讀:“沙瑞金同誌將調任中央政策與發展研究院,擔任院長(正部長級)。”

“中央政策與發展研究院……”幾個常委在心中默唸這個名字。這是一個重量級的國家級智庫,院長明確為正部長級。從級彆上看,沙瑞金是從封疆大吏的省委書記,平調至國家級智庫的一把手,確實是“正部長級”,形式上挑不出任何毛病。

然而,在權力場的生態中,這個任命的意味再明顯不過。省委書記,主政一方,手握實實在在的人事權、決策權,是權力金字塔頂端的實權派。而智庫院長,無論級彆多高,其影響力更多在於“獻策”而非“決策”,從一線實權崗位調任相對務虛的研究機構,儘管級彆未變,但權力的含金量已是天壤之彆。這不是明升暗降,又是什麼?會議室內出現了一瞬間極其細微的鬆動,有人輕輕調整了坐姿,有人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用這些細微的動作來掩飾內心的震動或瞭然。

決議的最後部分,則點燃了會議室裡壓抑的期待:“高育良同誌任漢東省委委員、常委、書記,不再擔任漢東省省長職務。”

一句話,塵埃落定。

沒有掌聲,也沒有異議。一切都在程式的軌道上平穩推進。但空氣中彌漫的那種力量對比的徹底扭轉,每個人都感受得真真切切。

二、高育良的謙遜與沙瑞金的淡定

宣讀完畢,秘書長將檔案鄭重地放在沙瑞金麵前。沙瑞金拿起檔案,又仔細地看了一遍,特彆是關於自己任命的那一行字,他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既沒有失落,也沒有憤怒,隻有一種深沉的平靜。他放下檔案,抬起頭,目光再次掃過全場,最後落在身邊的高育良臉上。

“我堅決擁護中央的決定。”沙瑞金的聲音平穩有力,打破了會議室內的寂靜,“中央對漢東工作的肯定,是對我們全體班子成員和全省乾部群眾的鼓勵。關於我的新職務,我服從組織安排。政策與發展研究院是國家重要的智慧機構,我會儘快熟悉情況,在新的崗位上繼續為黨和國家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的發言簡短、得體,完全符合組織原則,表現出了一個高階乾部應有的政治風度和黨性修養。沒有戀棧,沒有抱怨,甚至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帶水。這種淡定,反而讓一些原本可能心存些許同情或看熱哄心態的人,感到了幾分敬佩和莫名的壓力。

接著,是新高育良書記的表態。高育良站起身,先向沙瑞金微微欠身,然後麵向各位常委,他的表情嚴肅而謙遜。

“衷心感謝黨中央的信任,感謝同誌們的支援。接過漢東省委書記這副沉甸甸的擔子,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瑞金同誌在漢東工作期間,為漢東的改革發展穩定傾注了大量心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一定要學習瑞金同誌的好經驗、好作風,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乾……”

他的講話,通篇強調的是“穩定”、“連續”、“繼承”。肯定沙瑞金的工作,但將其定位為“打下了良好基礎”,而未來的方向,是“繪到底”,這本身就隱含了對過去某些“冒進”做法的否定和修正的預期。他承諾會緊緊依靠班子成員和全省乾部群眾,恪儘職守,廉潔奉公,努力開創漢東各項工作新局麵。言辭懇切,姿態放得很低,但那種掌控全域性的自信,已經透過沉穩的語調和堅定的眼神,清晰地傳遞出來。

三、訊息的衝擊波與各方反應

緊急常委會結束後,決議內容以光速傳遍了漢東省每一個相關的角落。這股衝擊波是全方位、立體式的。

在省政府大樓,一些原本與高育良關係不算密切的副省長、廳長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即將成為全省一把手的書記之間的關係。電話開始變得繁忙,指示和彙報的流向,正在發生微妙的、不可逆的轉變。

省公安廳廳長辦公室內,祁同偉在常委會結束後第一時間就接到了程度的電話。

“廳長!結果出來了!高書記接了!您……”程度的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

祁同偉走到窗邊,看著樓下院子裡已經開始悄然變化的車輛停放秩序(象征著主要領導座次的變化),他對著電話,隻說了簡短的幾個字:“知道了。按原計劃,確保萬無一失。”

掛了電話,他才允許自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一股滾燙的熱流從胸腔直衝頭頂,巨大的喜悅和成就感幾乎要淹沒他。但他迅速控製住了,轉身回到辦公桌前,拿起內線電話:“通知下去,廳黨委成員,一小時後開會,研究部署近期重點工作,確保全省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他的聲音已經恢複了慣常的冷靜和威嚴,彷彿剛才那個瞬間的失態從未發生。他要用行動表明,他祁同偉,配得上即將到來的更大權柄。

而在省委書記辦公室,氣氛則有些凝滯。沙瑞金回到辦公室,秘書跟進來,神情有些惴惴不安。

“書記,您看……後續的一些工作安排和交接……”秘書小聲請示。

沙瑞金擺擺手,臉上甚至露出一絲淡淡的、近乎解脫的笑容:“不著急。按程式辦。該整理的材料整理好,該交接的工作列出清單。育良同誌那邊,會有人來對接的。”

他走到窗邊,看著外麵熟悉的風景。這個他奮鬥了一年多的地方,終究還是沒能成為他理想實現的舞台。智庫院長……他心中默唸這個新頭銜,有一種強烈的荒誕感,但也有一絲奇異的平靜。至少,遠離了這是非之地的具體事務,或許能更冷靜地思考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他的“等待”結束了,等來的是一個看似被擱置、實則可能獲得新視角的結局。

省紀委書記田國富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門關著。他麵前的煙灰缸裡已經堆了好幾個煙頭。他收到訊息後,第一個反應是給沙瑞金辦公室打了電話,但響了幾聲又結束通話了。此刻,說什麼都是多餘的。他拿起桌上的紅色機密電話,又放下。他知道,自己的位置很快也要動了。高育良和祁同偉絕不會允許他這個沙瑞金的“盟友”繼續待在紀委書記這個關鍵崗位上。他的“等待”,變成了對自身前途未卜的等待,心中充滿了無奈和一絲悲涼。

四、決議背後的邏輯與新時代的開啟

這份來自北京的決議,看似突然,實則每一步都經過精密計算和權衡。

對沙瑞金的安置,體現了極高的政治智慧。既沒有因其“激進”做法而直接貶黜,維護了乾部隊伍的穩定性和中央用人的權威性,又通過調任智庫,巧妙地收回了其主政一方的實權,給予了漢東本地勢力(主要是高育良體係)最大的安撫和空間。這是一種典型的平衡術,旨在避免因一把手的更迭可能引發的劇烈動蕩,實現權力的“軟著陸”。

而對高育良的扶正,則是中央在經過深入調研後,基於“穩定壓倒一切”的核心考量做出的選擇。高育良代表的漢東本土勢力根深蒂固,熟悉情況,有能力在沙瑞金離開後迅速掌控局麵,確保漢東這艘經濟大船不至於因為舵手更換而偏離航向甚至觸礁。調研組的報告,無疑為這一決定提供了最關鍵的依據。高育良的“務實”、“穩健”,在當下被賦予了更高的權重。

這份決議,如同一把無形的鑰匙,正式開啟了漢東省的“高育良時代”。它不僅僅是一紙人事任免,更是一份政治宣言,宣告了漢東未來一個時期的發展基調:從沙瑞金式的“攻堅克難”、“銳意改革”,轉向高育良所倡導的“平穩有序”、“和諧發展”。

檔案上的墨跡未乾,但權力的天平已經徹底傾斜。漢東省的曆史,在這一刻,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這一頁的開篇,寫滿了穩定與秩序,但也埋下了未知的伏筆。所有身處其中的人,都開始迫不及待地調整自己的步伐,試圖跟上,或者利用這新時代的節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