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 第173章 論功行賞與平衡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173章 論功行賞與平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祁同偉的任命如同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漣漪擴散至漢東權力的每一個角落。但這巨大的漣漪中心,反而呈現出一種異樣的平靜。新任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祁同偉,並沒有急於召開全省政法係統大會宣示權威,而是與省委書記高育良關起門來,開始進行一場更為精細、也更為關鍵的操作——對權力格局進行微調,核心便是“論功行賞”與“政治平衡”。

這場操作,考驗的不僅是賞罰分明的決斷,更是高瞻遠矚的政治智慧。既要讓追隨者看到希望與回報,鞏固核心圈層的忠誠;又要安撫乃至拉攏潛在的觀望者和中間派,儘可能擴大權力聯盟,減少施政阻力;同時,還得為過去劃下看似體麵的句號,將可能的隱患妥善“安置”。這是一盤需要精心佈局的棋,每一顆棋子的落下,都關乎未來整個局麵的穩定。

一、核心密議:確定賞罰名單

高育良辦公室的窗簾拉得很嚴實,隔絕了外界的一切窺探。他與祁同偉麵前的茶幾上,鋪開了一份涉及數十個關鍵崗位的名單草案。上麵用不同的符號標記著“需重用”、“可安撫”、“待觀察”、“須調整”等字樣。

“老師,這是我和組織部的同誌初步醞釀的名單,請您審定。”祁同偉將一份更詳細的檔案雙手遞給高育良。此刻的他,不僅是下屬,更是在參與構建未來權力體係的頂層設計。

高育良戴上眼鏡,仔細審閱著。他的手指在一個個名字上劃過,時而點頭,時而沉吟。

“呂梁,這次表現突出,關鍵時刻頂住了壓力,穩住了反貪局,功不可沒。”高育良首先點了呂梁的名,“讓他正式擔任省反貪局局長,去掉那個‘副’字,名正言順。這也是向外界表明,我們重用有能力、有原則的乾部。”

“是,呂梁同誌確實堪當大任。”祁同偉附和道,呂梁的提拔是他權力版圖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意味著政法紀檢的刀把子進一步握緊。

接著,高育良的目光落在了“省檢察院”相關崗位的安排上。“季昌明檢察長年紀快到崗了,他本人也多次表示希望退居二線。我看,可以尊重老同誌的意見,讓他到省人**製委擔任主任委員,級彆不變,發揮餘熱。”這話說得委婉,實則是將這位在沙瑞金時期態度曖昧的檢察長調離實權崗位。高育良頓了頓,補充道,“至於新的檢察長人選,要選一位政治過硬、精通業務,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團結協作’的同誌。你看肖鋼玉同誌怎麼樣?”

祁同偉心中一動。肖鋼玉是省高院的副院長,資曆老,但一直未能更進一步,此人向來比較“識時務”,與高育良也素有淵源。由他出任檢察長,顯然是為了確保法、檢兩家能在政法委的“協調”下步調一致。“肖院長業務能力強,政治覺悟高,我認為是合適的人選。”祁同偉立刻表態。這意味著,法院和檢察院這兩大重要陣地,也將被納入“高祁體係”的有效影響之下。

然後,話題轉向了最敏感、也最需要“平衡”處理的部分——對沙瑞金遺留力量的安排。

“國富同誌的情況,比較特殊。”高育良的語調變得舒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定論,“他是老紀檢了,原則性強。但紀委工作需要鐵麵無私,也需要……嗯,靈活性。長期在一條線上工作,也容易形成思維定式。我考慮,讓國富同誌到省政協,擔任副主席,分管文史和學習。政協位置超脫,更能從宏觀層麵為漢東發展建言獻策。這也是對老同誌的一種照顧嘛。”

“明升暗降”,這是最標準的操作。將省紀委書記田國富調任相對清閒的省政協副主席,既尊崇了其級彆,又徹底剝奪了其監督實權,清除了權力核心圈內最大的不穩定因素。祁同偉心中佩服高育良手腕的老辣,這比直接、生硬地打壓要高明得多,也更能堵住悠悠眾口。“老師考慮得周全,田書記確實需要換個環境,休息一下了。”祁同偉淡淡地說,這話裡的意味,二人都懂。

二、書記辦公會:通過方案的藝術

再次召開的書記辦公會,議題便是研究這一係列重要人事安排。有了之前祁同偉任職的順利通過,這次會議的基調更加明確。

高育良主導著會議程序,他不再像討論“八字方針”時那樣需要引導,而是以一種近乎結論式的口吻,逐一介紹每個崗位調整的必要性和人選考量。他語氣平和,但每個理由都顯得充分且不容辯駁:呂梁是因其在反貪局的“卓越表現”和“穩定性”;肖鋼玉是因其“豐富的政法工作經驗和協調能力”;至於田國富的調動,則被描繪成是“對老乾部的關懷”和“優化班子結構”的需要。

省長李達康依舊更關心經濟部門的任命,對政法、紀檢係統的大換血,隻要不直接影響他抓的專案,他便保持了緘默,最多在程式性問題上發表點意見。他清楚,這是高育良在鞏固其基本盤,隻要不越界,他暫時選擇觀望。

真正的焦點,再次落在了田國富身上。當高育良提到田國富的調動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無地掃過這位即將離開權力核心的紀委書記。

田國富的臉色平靜,甚至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他緩緩放下手中的茶杯,清了清嗓子:“我完全擁護省委的決定。感謝育良書記和同誌們的關心。政協工作很重要,也很適合我現在的狀態。我會在新的崗位上,繼續為漢東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他的表態簡短、得體,甚至帶著幾分解脫。這種態度,反而讓高育良和祁同偉心中最後的一絲不確定落定了。這是一種認輸的姿態,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精明。

沒有激烈的反對,也沒有意外的波折。書記辦公會“一致通過”了這份精心擬定的人事調整方案,決定按程式提交下一次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

三、明升暗降:田國富的告彆

省政協副主席的任命程式走得很快。正式檔案下達後,田國富的辦公室從莊嚴肅穆的省紀委大樓,搬到了相對幽靜閒適的省政協大院。

新辦公室寬敞明亮,窗外綠樹成蔭,但空氣中彌漫的不再是緊張忙碌的權力氣息,而是一種近乎停滯的平靜。秘書換成了政協配備的年輕人,態度恭敬,但處理的檔案已經從各種案件彙報變成了會議通知和調研安排。

田國富站在窗前,看著樓下院子裡悠閒散步的老乾部,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回想起沙瑞金離開時的話,“曆史的程序,終究是向前的”。此刻,他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前進的道路從來不是筆直的,充滿了迂迴甚至暫時的倒退。他被“平衡”出了牌局,但這並不意味著遊戲結束。他仔細地收拾起自己的物品,將那些標誌著紀委書記身份的保密檔案、內部通訊錄一一封存好。他知道,自己需要蟄伏,需要等待。在政協這個“冷衙門”,或許能更清楚地看清某些熱灶下的真相。

他沒有舉行任何告彆儀式,隻是在離開紀委大樓時,與幾位跟隨他多年的老部下簡單握了握手,互道保重。一切儘在不言中。

四、論功行賞:呂梁的晉升與暗流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省反貪局內的氣氛。呂梁正式被任命為局長的檔案下達後,反貪局內部舉行了一個小範圍但規格很高的宣佈會議。祁同偉親自到場,代表省委政法委表示祝賀和支援。

會上,祁同偉高度讚揚了呂梁的政治品質、業務能力和在“複雜時期”堅守崗位、確保反貪工作平穩執行的“重大貢獻”。他要求全省反貪乾警在呂梁局長的帶領下,繼續發揚鬥爭精神,但要將這種精神聚焦於“服務漢東發展大局”上來,要“精準反腐”,為營造“清明、健康”的政治生態保駕護航。這番話,無疑是為呂梁,也為整個漢東的反腐工作劃定了新的框框。

呂梁發表了慷慨激昂的就職感言,感謝組織的信任(重點感謝了高育良書記和祁同偉常委),表示一定不辱使命,帶領反貪局再立新功。會後,自然是少不了慶祝的宴請。呂梁的嫡係們揚眉吐氣,而那些曾經與侯亮平走得近、或者態度搖擺的中層乾部,則紛紛主動靠攏,表忠心,生怕在新局長的第一把火中成為被燒掉的物件。

然而,在呂梁誌得意滿的表象之下,祁同偉卻給他下達了一條不容置疑的指令:“老呂,位置給你了,但要坐得穩。第一件事,就是徹底清理門戶。把侯亮平時期招進來、或者跟他關係密切、思想可能有問題的人,列個名單出來。能調離關鍵崗位的調離,不適合留下的,想辦法清退。反貪局這把刀,刀把子必須牢牢握在我們自己人手裡,決不能有任何隱患。”

呂梁心中一凜,立刻領命。這意味著,一場反貪局內部更隱秘、更徹底的清洗即將開始。論功行賞的背後,是更加嚴密的控製和不容置疑的忠誠考驗。

五、展示胸懷:對中立派的拉攏

除了核心圈的賞罰,高育良和祁同偉也沒有忘記“展示胸懷”。在接下來的幾次人事調整中,一些並非他們嫡係,但業務能力突出、且在之前鬥爭中明確保持中立的乾部,出人意料地獲得了提拔或重用。

例如,林城市市委書記易學習,這位以實乾著稱、從不拉幫結派的乾部,被提拔為副省長,進入了省政府班子。高育良在常委會上評價他“作風務實、敢於碰硬,是‘八字方針’的優秀踐行者”。此舉,有效地安撫了那些隻埋頭乾活、不參與鬥爭的實乾型官員,向他們傳遞出“隻要有能力、肯乾事,就有前途”的訊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可能因權力過於集中而引發的抵觸情緒。

又比如,省發改委一位以專業能力聞名的副主任,也被扶正。高育良強調這是“尊重專業、尊重人才”。

這些安排,經過精心策劃和輿論引導,成功地塑造了高育良“任人唯賢”、“胸懷寬廣”的形象,衝淡了因田國富調離、呂梁上位所帶來的“派係化”觀感,為新權力的穩固披上了一層“公正”、“開明”的外衣。

當所有這些人事任免塵埃落定時,漢東省的權力地圖已經悄然完成了重繪。核心圈更加鞏固,潛在反對者被邊緣化,中間派被拉攏安撫。高育良和祁同偉用一場精準的“論功行賞”與“政治平衡”,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統治基礎,已然夯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