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98章 祁同偉的“民心工程”
鐘小艾那篇“助攻”文章引發的輿論海嘯尚未平息,祁同偉便抓住時機,迅速地、高效地打出了一張漂亮的“民心牌”。與侯亮平那邊深陷調查僵局、負麵輿論纏身的窘境形成鮮明對比,祁同偉主導的全省“天網工程”升級換代專案,正以一種高調而務實的姿態,在全漢東省範圍內如火如荼地展開。
這個“天網工程”升級計劃,其實早在沙瑞金空降之前就已經在省公安廳內部醞釀了。但祁同偉以其一貫的政治敏銳性,將這個原本屬於常規警務裝備更新的專案,提升到了戰略高度。在沙瑞金帶來反腐高壓,並間接導致經濟資料出現波動、乾部隊伍人心浮動的大背景下,祁同偉精準地抓住了“安全感”這個百姓最樸素、最關切的需求。
他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而安全,是穩定和發展的基石!如果老百姓連最基本的安全感都沒有,何談招商引資?何談經濟發展?何談幸福生活?”這套說辭,將公安工作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緊密捆綁,既呼應了之前他對經濟下滑“客觀因素”的分析,又巧妙地將自己定位成了“穩定器”和“守護神”。
專案啟動儀式的規格很高,祁同偉邀請了分管政法的省委領導、省人大、省政協的相關負責人,以及各市公安局長出席。會場佈置得莊重而富有科技感,巨大的電子螢幕上展示著“科技強警,守護平安漢東”的標語。祁同偉身著筆挺的警服,肩章上的警徽在燈光下熠熠生輝,他精神抖擻,聲音洪亮,做了一場極具感染力的動員報告。
他沒有過多提及反腐,也沒有直接回應任何政治紛爭,而是將全部焦點都集中在了“天網工程”本身上。他用詳實的資料,列舉了當前全省視訊監控係統存在的老化、盲區、清晰度不足等問題,以及這些問題給刑事案件偵破、社會治安防控、交通管理乃至應急救援帶來的困擾。
“同誌們!”祁同偉揮動手臂,充滿力量地說,“我們這次升級,不是簡單地換幾個新攝像頭,而是要打造一個‘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智慧化視訊監控係統!新一代的高清攝像頭,人臉識彆精度將達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低照度環境下依然清晰;大資料平台將實現實時分析預警,讓違法犯罪行為無處遁形;係統將與交通、城管、應急等平台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管理的智慧化水平!”
他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建成之後,我們的街麵見警率、管事率將大幅提升,街麵搶劫、搶奪等案件有望大幅下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偵破率將再上新台階;更重要的是,它能極大地震懾犯罪分子,讓我們的市民,無論是白天出行,還是夜晚歸家,都能感到實實在在的安全!這將是一項真正的民心工程、平安工程!”
他的報告贏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無論是真心認同這個專案,還是出於官場慣例,與會者都不得不承認,祁同偉的這個切入點選得極好,姿態也擺得極正。在當下這個敏感時期,大力推動一項明顯能提升百姓安全感的公共工程,無疑能爭取到最大的民意支援,也為他個人形象鍍上了一層“實乾家”、“守護者”的金色光環。
啟動儀式後,祁同偉展現了驚人的行動力。他不再是那個僅僅坐在辦公室裡聽彙報的公安廳長,而是頻繁地下到基層,視察工程進展。他的身影出現在省城京州市的哄市區、老舊小區,也出現在偏遠的縣城街頭、鄉鎮集市。
電視台的新聞節目裡,幾乎每晚都能看到祁同偉的鏡頭。畫麵中,他不再總是表情嚴肅,而是時常帶著平易近人的微笑。在一個老舊小區安裝監控探頭的現場,他親切地與圍觀的居民交談。
一位大媽拉著祁同偉的手,激動地說:“祁廳長,這可真是辦了件大好事啊!我們這老小區,路燈暗,以前晚上都不敢讓孫女自己下樓,就怕遇到壞人。這下好了,裝了這‘天眼’,心裡踏實多了!”
祁同偉微微彎腰,耐心地聽著,然後溫和地回應道:“老人家,您放心,黨和政府時刻關心著大家的安全。裝了監控,不僅是為了破案,更是為了防範。讓壞人不敢來,來了跑不掉,這纔是根本。我們公安乾警的職責,就是要把平安送到千家萬戶。”
在另一個視察點,他甚至還熟練地拿起一個全新的高清攝像頭,向隨行的技術人員詢問具體引數,表現出對業務的專業和熟悉。這一幕被記者精心捕捉,在新聞中反複播放,標題就是“公安廳長祁同偉深入一線,推動‘天網工程’惠民生”。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省反貪局那邊,侯亮平和他的團隊,為了突破案件,不得不依照程式,頻繁地傳喚相關企業的高管、財務人員,甚至是一些部門的官員進行問話。這些行動在法律程式上完全正當,但在特定的輿論氛圍下,卻被有意無意地解讀和扭曲了。
在祁同偉陣營的暗中引導下,一種聲音開始在坊間和網路上悄然傳播:
“看看人家祁廳長,乾的是實事,裝攝像頭保平安,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
“反貪局那邊呢?天天傳這個問那個,搞得企業人心惶惶,好幾個專案都停了,聽說工人都要放假了。這到底是反腐呢,還是搗亂呢?”
“就是!抓貪官我們支援,但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搞得雞飛狗跳啊!經濟下滑了,最終吃虧的還是咱們老百姓。”
“祁廳長說的對,安全是基石。社會都不安全了,還談什麼發展?侯亮平那邊,感覺就是為了辦案而辦案,有點不顧大局了。”
這種論調,巧妙地將“天網工程”代表的“安全”、“穩定”、“惠民”,與反貪局調查所代表的“不確定性”、“乾擾經濟”、“擾民”對立起來。祁同偉是“雪中送炭”,給百姓帶來安全感;而侯亮平則似乎是“火上澆油”,給本已複雜的局麵增添變數。一正一反,一立一破,在普通民眾的樸素認知裡,情感的砝碼會傾向哪一邊,不言而喻。
程度的秘密調查組,在緊鑼密鼓地蒐集沙瑞金麾下另一名年輕乾部“問題材料”的同時,也沒忘記利用“天網工程”做文章。他們甚至“安排”了幾起小的治安案件,然後通過升級後試執行的監控係統迅速“破獲”,並聯係相熟的媒體進行報道,突出“天網工程”立竿見影的效果,進一步為祁同偉的政績添磚加瓦。
而處於風暴另一端的侯亮平,則切實地感受到了這種輿論轉向帶來的壓力。他發現自己這邊的工作推進更加困難了。一些原本答應提供線索的知情人,開始變得猶豫和退縮,甚至有人直言不諱地說:“侯局長,不是我們不支援您,隻是現在這風聲……祁廳長那邊搞天網,深得民心,你們這邊……唉,還是注意點影響吧,彆成了眾矢之的。”
在一次小範圍的工作會議上,一位資深檢察官也委婉地提醒侯亮平:“局長,祁同偉這一手很高明啊。他站在了道德和民意的製高點上。我們現在每傳喚一個人,都可能被解讀為不顧大局、影響穩定。是不是……我們的策略可以適當調整一下,避其鋒芒?”
侯亮平眉頭緊鎖,他何嘗不明白眼前的困境。祁同偉這是陽謀,用的是堂堂正正之師,打的是民心民意這張牌,讓你有火發不出,有勁使不上。反腐是正義的,但維護治安、保障安全同樣是正義的,當後者被刻意放大並用來遮蔽前者時,事情就變得異常複雜。
他想起不久前看到電視新聞裡,祁同偉在菜市場與攤主親切交談,信誓旦旦保證“天網”建成後偷盜現象會絕跡的畫麵,而畫麵下方打出的標題是“公安廳長祁同偉:用科技築牢百姓安全防線”。那一刻,侯亮平心裡湧起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苦澀和憤怒。他知道祁同偉的真麵目,知道他華麗袍子下麵爬滿了蚤子,但他現在做的,偏偏是一件讓人挑不出太多毛病的“好事”。
這種憋屈感,比麵對歐陽菁的胡攪蠻纏、麵對高育良的綿裡藏針,更讓人難受。因為你對抗的不是具體的罪行,而是一種被精心營造出來的“勢”,一種裹挾著民意的“正確”。
沙瑞金自然也密切關注著“天網工程”引發的輿論變化。他在辦公室裡,看著報紙上對祁同偉的一片讚譽之詞,以及字裡行間對“某些部門”工作的間接對比,臉色凝重。他問田國富:“國富同誌,你怎麼看祁同偉同誌搞的這個‘天網工程’?”
田國富推了推眼鏡,謹慎地回答:“瑞金書記,單從專案本身看,提升警務裝備水平,利用科技手段加強治安防控,這是好事,符合時代發展潮流,也確實能提升群眾安全感。祁同偉同誌在這個時間點大力推動,工作也很紮實,效果……看來是積極的。”
沙瑞金哼了一聲:“積極?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一項正當的工作,來掩蓋另一場不正當的抵抗,用民心工程來綁架民意,對抗反腐大局!這一手,玩得真是爐火純青啊。”
田國富點點頭:“是啊,這是陽謀。我們無法否定‘天網工程’本身的意義,甚至還要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支援,否則就會顯得我們不關心民生。但這樣一來,侯亮平同誌那邊的壓力就更大了。祁同偉這是成功地把自己包裝成了‘穩定’和‘民生’的代言人,而把我們……尤其是亮平同誌,推到了可能影響‘穩定’和‘民生’的位置上。”
沙瑞金走到窗前,看著樓下車水馬龍的街道,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民意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祁同偉很懂得利用這股水。我們現在如果強行逆流而上,不僅事倍功半,還可能引發更大的反彈。告訴亮平,要沉住氣,辦案要更講究策略,更注重證據的紮實性,不要授人以柄。另外,我們也要考慮,如何找到我們自己的‘民心工程’切入點,不能總是被動接招。”
然而,尋找一個能像“天網工程”這樣直觀、快速贏得民心的切入點,又談何容易?反腐工作的成效,往往是長期而隱性的,其帶來的“紅利”(如營商環境優化、政治生態淨化)需要時間才能顯現,遠不如街頭多幾個攝像頭來得立竿見影。
此消彼長之下,侯亮平和他的反貪團隊,彷彿陷入了一種“塔西佗陷阱”——無論他們做什麼,在一種被刻意引導的輿論氛圍中,都容易被貼上“搗亂”、“不顧大局”的標簽。而祁同偉,則憑借著“天網工程”的東風,個人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儼然成了漢東省“穩中求進”的代表性人物。民意的天平,在看不見的輿論操控下,確實發生了明顯的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