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 第97章 鐘小艾的“助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97章 鐘小艾的“助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漢東省上半年經濟資料帶來的震動餘波未平,另一股看似不相關、實則影響深遠的暗流,正悄然湧入漢東這片已然波瀾起伏的官場水域。這股暗流的源頭,不在漢東,而在北京;推動者,是心急如焚想要幫助丈夫擺脫困境的鐘小艾。

侯亮平最近的日子確實不好過。歐陽菁事件雖然最終查無實據,但“態度粗暴、涉嫌誘供”的帽子像一道無形的汙跡,粘在了他這位“反腐利劍”的身上。調查工作阻力更大,一些原本態度有所鬆動的調查物件,似乎又重新堅定了對抗的決心,顯然是受到了某種暗示或鼓舞。在省檢察院內部,那種若有若無的疏離感也更明顯了,一些同事看他的眼神,多了幾分審視和距離。更讓他壓力倍增的是,沙瑞金雖然表麵上依舊支援,但幾次談話中,也委婉地提醒他要注意方式方法,講究鬥爭策略,不能一味猛衝猛打。

侯亮平心裡憋著一股火,卻又無處發泄。他深知自己麵對的不是簡單的貪腐分子,而是一張盤根錯節、韌性極強的權力網路。他們善於利用規則、操縱輿論、綁架民意,將一場本該是非分明的反腐敗鬥爭,扭曲成了“改革與保守”、“發展與穩定”、“外來與本土”的複雜博弈。他感覺自己就像陷入了一張無形的大網,越是掙紮,束縛得越緊。

這一切,鐘小艾都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她與侯亮平感情深厚,既是夫妻,也是戰友。她理解侯亮平的理想和堅持,也更能體會他此刻所處的艱難境地。看著丈夫日漸消瘦、眉宇間凝聚著化不開的憂色,鐘小艾坐不住了。她不能直接介入漢東的調查,但她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麼,至少,要在輿論上為丈夫爭取一些空間,扭轉目前被動的局麵。

她的優勢在北京,在京城那個她從小長大的圈子裡的資源。她想到了一個人——她的大學同學,如今在首都一家極具影響力的中央級媒體擔任評論部副主任的劉記者。這家媒體以敢於發聲、視角宏闊著稱,其文章往往能引導國內輿論風向。

在一個週末,鐘小艾特意約了劉記者在一家安靜的茶館見麵。寒暄過後,鐘小艾沒有過多繞圈子,將侯亮平在漢東麵臨的困境,有選擇地向老同學做了傾訴。她重點描述了漢東地方勢力如何盤根錯節、如何利用“穩定”、“發展”等藉口阻撓調查,如何用各種手段給侯亮平潑臟水、施加壓力。她將侯亮平塑造成一個單槍匹馬挑戰龐大腐敗網路、卻因觸動既得利益而遭受圍攻的“孤膽英雄”形象。

“劉姐,亮平現在的壓力太大了。他做的明明是正義的事情,卻好像成了眾矢之的。漢東當地的媒體,幾乎一邊倒地唱反調,要麼質疑反腐影響經濟,要麼渲染他作風霸道。我就想,能不能有一篇客觀、公正的報道,發出來自京城的聲音,讓大家知道真相,支援一下像亮平這樣真正在一線衝鋒陷陣的乾部?”鐘小艾言辭懇切,眼中帶著憂慮和期待。

劉記者聽著,不時點頭,表情嚴肅。她與鐘小艾私交不錯,對侯亮平也有所耳聞,知道是政法係統一位年輕有為的乾部。作為資深媒體人,她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新聞題材:中央反腐精神在地方的落實遇到阻力,堅守原則的乾部遭受不公……這既有新聞價值,也符合當前的大政方針,更能體現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

“小艾,你放心。”劉記者推了推眼鏡,語氣肯定地說,“這個情況很重要。反腐敗是中央的堅定決心,任何形式的阻撓和變相抵製都是不允許的。我們媒體有責任為堅持原則的乾部鼓與呼,有責任揭露這種歪風邪氣。這個選題,我覺得很有價值,回去我就向領導彙報,爭取儘快做一篇有分量的報道出來。”

鐘小艾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連聲道謝。她彷彿已經看到了文章發表後,輿論轉向,壓力減輕,侯亮平的工作重新獲得支援的場景。她反複叮囑:“劉姐,報道一定要客觀,重點是反映漢東反腐敗的複雜性和艱巨性,突出亮平他們麵臨的真實困難,千萬不能誇大其詞,授人以柄。”

劉記者滿口答應,表示會把握好分寸。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存在著巨大的鴻溝。鐘小艾身處京城,她的視角、她的語境,與漢東本土的官員、百姓,存在著天然的隔膜。她希望的是“客觀報道”,但她向劉記者描述的情況,本身就帶有她自身的立場和焦慮,不可避免地帶有“京城視角”的優越感和對“地方勢力”的先入為主的批判。

而劉記者,雖然業務精湛,但她同樣是一個典型的“京城大報記者”。她的思維模式、行文風格,不可避免地帶著中央媒體特有的宏大敘事和某種程度的“居高臨下”。當她著手策劃這篇報道時,潛意識裡就已經將漢東定位為“需要被啟蒙、被鞭策”的物件,將侯亮平定位為“孤身深入落後地區播撒文明火種”的先鋒。

一週後,這篇題為《孤膽亮劍,深水攻堅——透視漢東省反腐鬥爭的複雜性與艱巨性》的長篇通訊,在這家中央級媒體的重要版麵上發表了。文章很快被各大入口網站轉載,在網路上迅速傳播開來。

文章的開篇,就用充滿感**彩的筆觸描繪了侯亮平:一位來自最高檢的年輕檢察官,懷揣著對法律的忠誠和對正義的追求,毅然投身漢東這個“政治生態複雜”、“利益盤根錯節”的反腐一線。文章詳細敘述了侯亮平在調查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阻力:來自地方保護主義的軟抵抗,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的明槍暗箭,來自被扭曲的輿論的無端指責……筆鋒所向,將漢東官場描繪得如同鐵板一塊、迷霧重重,而侯亮平則是這迷霧中唯一執著前行的孤膽英雄。

文章中,不乏一些看似深刻、實則刺激性的語句:

“……在一些地方,反腐敗的利劍遭遇了‘棉花牆’式的阻擊,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被用來拖延、化解調查的鋒芒……”

“……當‘穩定壓倒一切’成為某些人維護自身利益的擋箭牌時,改革的步伐怎能不步履維艱?”

“……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讓一位依法履職的檢察官,在某些人眼中成了‘麻煩製造者’?是什麼讓一場正義的鬥爭,蒙上了複雜的本土與外來、保守與改革之爭的陰影?”

“……侯亮平同誌的處境,某種程度上折射出深化改革、鏟除腐敗頑疾的深層痛楚。它考驗的不僅是勇氣,更是智慧,是對法治信唸的堅守……”

文章的結尾,呼籲要“給改革者空間,為擔當者擔當”,要堅決支援像侯亮平這樣“敢於亮劍”的乾部,打破“劣幣驅逐良幣”的怪圈。

平心而論,這篇文章的出發點是好的,旨在聲援反腐,支援侯亮平。在京城的一些讀者,甚至更高層的某些領導看來,這或許是一篇有見地、有勇氣的報道。

但是,當這篇文章傳到漢東,在漢東的乾部、群眾中傳播時,產生的效果卻與鐘小艾、甚至劉記者的預期截然相反,甚至可以說是災難性的。

首先炸鍋的是漢東的乾部群體,尤其是那些並非祁同偉、高育良核心圈子,但對沙瑞金空降和侯亮平強勢辦案本就心存疑慮的中層乾部們。

省委辦公廳的一位處長,在食堂裡邊吃飯邊用手機看完了轉載的文章,氣得把筷子一放,對同桌的同事低聲抱怨:“聽聽!‘孤膽亮劍’?‘深水攻堅’?合著咱們漢東就是一片汙泥濁水,就他侯亮平一朵白蓮花?我們這麼多乾部,這麼多年辛辛苦苦搞建設、促發展,到頭來在他眼裡,就成了需要被‘攻堅’的頑疾了?”

另一位地市來的發改委副主任,在招待所裡看完文章,苦笑著對同行的人說:“看到沒?‘本土與外來’、‘保守與改革’,這帽子扣得多大!咱們討論一下反腐要注意方式方法,彆影響經濟發展,這就成‘保守派’了?就成了阻礙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了?這京城來的筆杆子,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就是!”旁邊有人附和,“你看這文章的語氣,高高在上,指手畫腳,好像我們漢東人多不開化似的。他侯亮平是來拯救我們的?簡直是笑話!”

這種反感和抵觸情緒,如同病毒般在漢東的官場蔓延。文章中將侯亮平塑造為“孤膽英雄”,無形中將整個漢東乾部隊伍放在了對立麵,彷彿除了侯亮平,漢東就沒有好乾部,都在阻撓反腐。這種簡單粗暴的二元對立敘事,極大地傷害了漢東乾部的自尊心,加劇了他們的逆反心理。原本一些對祁同偉等人做法未必完全認同的中間派乾部,此刻也因為這種“地域黑”式的筆觸,情感上更傾向於本土勢力。

而在更廣泛的民間,尤其是與企業界有關的圈子裡,反應同樣負麵。一些企業家看到文章中將侯亮平頻繁傳喚企業高管描述為“攻堅克難”,而將他們所處的環境定義為“複雜深水”,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擾民就是擾民,還說得這麼清新脫俗!”一位被反貪局找去談過話的民營企業老闆在飯局上憤憤不平,“我們合法經營,依法納稅,憑什麼就要被當成‘深水’裡的可疑分子?他侯亮平是‘孤膽英雄’了,我們的生意受損、名譽受影響,誰來過問?京城的大報紙就這麼不分青紅皂白?”

這種情緒與之前祁同偉利用經濟資料發難形成的輿論場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將經濟下滑、投資環境“不確定性”的根源,歸咎於侯亮平這種“不計後果”、“為當英雄而辦案”的風格,而這篇來自京城的、充滿褒獎的文章,彷彿是對這種風格的一種肯定和鼓勵,這更讓漢東本地人感到一種被冒犯、被忽視的憤怒。

甚至連沙瑞金看到這篇文章後,都忍不住皺緊了眉頭。他把報紙遞給旁邊的田國富,歎了口氣:“這個鐘小艾,真是……幫倒忙啊!”

田國富快速瀏覽了一遍,也搖了搖頭:“文章本身調門太高,把亮平同誌抬到了不適當的位置,把漢東描繪得一團漆黑。這非但不能爭取支援,反而會激化矛盾,坐實了某些人關於‘京城來的公子小姐看不起我們漢東人’的論調。瑞金書記,這下我們的工作更被動了。”

果然,祁同偉和高育良那邊,幾乎是欣喜若狂地抓住了這個“送上門”的彈藥。

高育良在辦公室裡,拿著報紙,對前來彙報工作的祁同偉說:“同偉啊,你看看,這就是典型的‘好心辦壞事’。這位鐘處長,可是給咱們送來了一發重磅炮彈啊。”他指著文章中關於“本土與外來”的論述,“這些話,比我們自己說一千句一萬句都管用。這下,很多中間派的同誌,想不站在我們這邊都難了。”

祁同偉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笑意:“老師說得對。我已經讓程度留意各方麵的反應了。果然,群情激憤啊。這篇文章,等於是在幫我們鞏固統一戰線。它讓所有人都看清楚,在某些人眼裡,我們漢東是什麼形象!侯亮平是什麼形象!這種高高在上的‘拯救者’心態,是我們漢東乾部最反感的!”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我估計,沙瑞金現在比吃了蒼蠅還難受。支援侯亮平吧,就等於認同了這篇文章對漢東的貶低;批評這篇文章吧,又駁了鐘小艾背後家族的麵子。他這是左右為難。”

高育良悠然地點點頭:“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同偉,你們公安係統,也可以適當引導一下輿論嘛。比如,多宣傳宣傳我們本地乾部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感人事跡,多突出我們為維護穩定、優化營商環境所做的努力。要用事實,來回擊這種片麵的、帶有偏見的論調。”

“明白,老師。我知道該怎麼做。”祁同偉心領神會。

而當侯亮平看到報紙上這篇題為“孤膽亮劍”的文章時,他的是不是你找人的?”侯亮平的語氣帶著少有的焦躁。

鐘小艾還在期待著丈夫的感謝:“是啊亮平,我看你壓力太大,就想辦法……怎麼樣?有沒有起到一點正麵作用?”

侯亮平苦笑一聲,語氣沉重:“小艾,你……你這是在給我幫倒忙啊!這篇文章,把我架在火上烤了!現在全漢東的乾部,恐怕都把我當成京城派來專門找茬的‘欽差’了!你讓我以後還怎麼開展工作?還怎麼爭取理解和支援?”

鐘小艾愣住了,她完全沒料到會是這種反應:“亮平,我……我隻是想幫你說句公道話……”

“這不是公道話!”侯亮平打斷她,“這是拉仇恨!你根本不瞭解漢東的複雜性!這種高高在上的文章,隻會激化矛盾!小艾,以後我的工作,請你不要再插手了,算我求你了!”

結束通話電話,侯亮平頹然坐在椅子上,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立。前方的對手陰險狡詐,身邊的戰友若即若離,而現在,來自最親密伴侶的“援助”,竟成了對手攻擊自己的利器。這記旨在助攻的“妙傳”,結結實實地變成了砸向自家球門的“烏龍球”,讓他在漢東的處境,雪上加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