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歡樂宋 > 第2章 殺人犯和糊塗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歡樂宋 第2章 殺人犯和糊塗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樓上的食客同樣在激烈討論,這些人多是頭戴儒巾、身穿長衫的士子。

自持身份,縱然彼此爭辯,卻也要保持風度,因此激烈程度遠不如樓下。

靠近挑空的護欄邊,有三人圍坐一桌。

上首之人明眸皓齒,麵若桃花,頜下蓄著短須,看起來比另外兩人年長幾歲。

雖一襲青衫罩身,舉手投足間卻隱隱透出貴氣,此刻看向右手邊的同伴問道:「少遊覺得此事可是真的嗎?」

被問的年輕人搖搖頭:「此事觀亦不知。不過,我卻另有疑惑。依兩位兄長之見,那首詞的上半闋寫的是何處景緻?」

年長的問話者答道:「自然是上元夜汴梁」

說到一半,頓時停住,隨即大笑著繼續說道:「少遊當真機敏。此事確有古怪。

若那川越王公子所言是真,這詞是他抄來的,那豈不是川越國也有如同汴梁一樣的繁華所在,這卻讓人更難相信。

但若這王公子所言是假,這詞是他自己所作,卻又為何假托他人?當真古怪。伯時以為如何?」

桌上第三人應聲道:「這詞到底何人所作,某亦不知。但是某卻覺得:川越國應該是真有其事。」

另兩人忙問:「為何?」

名叫伯時的人繼續說道:「前幾日放衙之後,某與同僚在樊樓小聚。那樊樓新出了十幾種菜肴,都是辛辣口味。」說到這裡,不由得嚥了一下口水。

名叫少遊的人忙問:「可是用了茱萸?」

伯時搖頭:「不是茱萸。此物名字到也直白,就叫辣椒。

跟茱萸相比,茱萸雖辣,但卻帶有彆味,而且難以根除;辣椒卻沒有其他味道,就是單一的辣,到也名實相符。

不僅如此,這辣椒還可以激發其他香料,尤其是和麻椒相配。有一道菜名叫水煮魚,做法非常簡單,那味道」

說著又嚥了一下口水,自己也覺得尷尬,於是看向上首的年長者:「晉卿兄家門顯赫,想必知道我所言不虛。」

晉卿忙道:「伯時誤會為兄了。這勳貴或是外戚,看似輕鬆愜意,無所事事,出入繁華,但那隻是平時,一入年關,各種禮儀故事讓人席不暇暖、疲於奔命。

一年的事情都擠到這一個月來辦,為兄偏又占了兩頭,簡直活不得了。伯時所言的辣椒,莫非就是川越國傳來的?」

伯時點頭:「當日那樊樓本不肯透露半點口風,我等略施小計,終究逼得他們說出辣椒並非中原出產,而是來自海外。如今看來,就是這川越國了。」

晉卿摸著短須:「既然如此,我等立刻出發去樊樓,既可品嘗美味,說不定還能會一會這位『一夜魚龍舞』,當麵問問這首詞是怎麼來的。」說罷就要起身。

伯時連忙攔下:「晉卿兄莫急,有兩件事容小弟說在前頭。其一,美味雖辣,價錢更辣。當日我等一場小聚,正月的公使錢便折了個乾淨。

其二,想來樊樓也怕這價錢犯了眾怒,於是上元夜之後出了新說法:若誰能寫出與那《青玉案》比肩的新詞,便可免單。」

此言一出,蓄須的年長者頓時泄氣了一般坐回到椅子上。

他本名王詵,字晉卿,開國名將王全斌之後,自己又娶了寶安公主,正應了他自己說的勳貴外戚兩頭占。

但他自己其實並不喜歡這兩個身份,而是更看重第三個身份——才子。

這也不難理解:勳貴,投胎得來的,自己決定不了;外戚,父母之命(其實是丈母孃之命)得來的,自己同樣沒有決定權;隻有才子這個身份是真正自己努力獲得的,因此格外珍惜。

王詵有錢,而且不是普通的有錢,樊樓就算再貴王詵也不在乎。但那錢是王勳貴和王外戚的,王才子是斷然沒有的。

靠在椅背上仔細回味著《青玉案》,越品越是玄妙,越品越覺得自己才子這個身份還真有點兒虛,抬頭看向兩位好友。

名叫伯時之人麵露苦笑,並未開口,但笑容已經回答:我李公麟(字伯時)練的是畫畫,詩詞這種事情還是你和秦觀(字少遊)來吧。

秦觀開口道:「不瞞兩位兄長,這首《青玉案》當夜我便聽過如今觀也是苦吟派了。」

正說話間,樓下又生變故。

一人闖進店門,急匆匆向樓下西側的老者奔去,邊走邊喊:「師父,不好了!」

老者聽聞,氣得胡須亂顫,用力一拍桌案,喝道:「住口!」

老者素有威嚴,來人被嚇得愣在原地。老者還不解氣:「心浮氣躁,武者大忌。

須知武學至高境界乃是拳與心合,心與意合,如此才能身隨意動,收放自如。看你慌張的模樣,將來能有什麼成就。」

說罷,見來人驚慌的臉上帶著恭謹,想想平日裡對自己也算孝敬,終究是自己門下弟子,訓斥一番也就罷了,於是放緩語氣:「說吧,出了何事?」

「回師父,那遼國副使蕭確被人殺了。」

「什麼!」老者長身而起,幾步來到徒弟麵前,雙目如刀。不隻老者如此,樓內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訊息震懾心魂,一時間落針可聞。

老者感受到周圍的壓抑,強行穩住心神:「徒兒莫慌。你從何處聽來的訊息?慢慢說與為師。」

「是,師父。今早徒兒與幾個夥伴正在南斜街玩耍,便聽有人說蕭確被人殺了。

徒兒起初是不信的。那蕭確武功高強,又是遼使,哪裡會這麼輕易就死了?

又想起今天是遼使離京的日子,按理應該在含輝門外,於是就跟幾個夥伴一起去含輝門。

路上不停聽到有人說,都說那蕭確的確被人殺了。還看到好多開封府的捕快往城外跑,軍巡鋪也在召集鋪兵。

剛到含輝門,正碰上大師兄進城,於是就上前詢問。大師兄說,他前幾天出門訪友,今日回來,正好碰上遼使離京,封了路,大師兄也被攔在外麵。

他親眼看見有人向蕭確挑戰,說是蕭確殺了他的朋友,他要為朋友報仇。

蕭確應戰後,那人兩劍就割了蕭確的腦袋,然後騎上馬跑了。

大師兄還要帶徒兒去您家,徒兒卻覺得您老人家在這邊的可能性更大,於是就跟大師兄分彆,向這邊尋過來。果然還是徒兒更聰明些。」

老者聽後沉默不語,旁人也不再懷疑,看來這蕭確確實是死了。

隻因來人口中的大師兄乃是汴梁城裡的一位名人,自幼拜入老者門中,學習拳腳功夫,成年後又尋師訪友,武藝精進,近幾年來已鮮聞敗績。

為人習武成癡,言出則擲地有聲,那老者舌燦蓮花的功夫則是半點也未學得,人送花名「鐵臂膀」,未必沒有暗諷之意。

訊息已經確定,樓內氣氛仍然壓抑。

有人哀歎,遼使在汴梁城下被殺,遼人定然不會善罷甘休,會不會興兵南下,再度飲馬黃河?

有人則較為樂觀,宋遼休戰六十載,局麵來之不易,遼國理應珍惜,大宋自有名相運籌帷幄,大約最後不過是賠錢了事。

還有人諫言,若是賠錢,最好是一次賠完了事,不要增加歲幣。

司馬相公曾言:天下之財,止有此數,不在民,則在官。這歲幣終究還是要落在咱們老百姓頭上。

也有人表示:以上觀點都不對。遼人興兵又如何?大不了乾他一場。

那蕭確不是武功高強嗎,這不也被人兩劍就斬了。借著酒勁對那個聰明的小徒弟喊道:「小哥兒,是哪位英雄斬了蕭確,你有沒有聽到些什麼?」

小徒弟一拍額頭,麵露愧色:「剛才一急忘記說了。這位英雄諸位都認得」

樓內響起一陣啐棄之聲。你認得就你自己認得,我們可跟殺人犯不相乾。

小徒弟於是更急了:「諸位誤會了。我說的認得不是認得,是唉!此人不是宋人,據說是海外來客。

衣著發式都跟我們不同,尤其是頭發,沒有梳成發髻,而是紮在腦袋後麵,從後麵看像條馬尾巴。

陸九,你前些日子不是還偷偷給人起了個『雙馬尾』的花名嗎?那人身邊總是帶著一匹大黃馬,常在街上轉悠,你們肯定見過。

那匹馬挺高的,但是嘴巴大、耳朵小、毛色也不好,挺難看的。

哦,對了。這人前幾天還作了一首詞,常聽人唱,好像有一句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聽著像是在找人。哎呀!他彆是就在找蕭確吧。」

壓抑的氣氛瞬間消失。

「你這小哥好不曉事,最重要的事情偏偏放到後麵說。這下倒不用擔心遼人南下了。若要複仇,遼人自己坐船去川越國好了。」

「此事我大宋責任不大,賠點小錢而已。接著奏樂,接著舞。」

「殺人之前先留詞一首,三日後再取你狗命。川越人行事果然有上古之風,真豪俠也!諸位想想,蕭確聽了這首詞之後該是什麼表情。痛快!」

「燈火闌珊處,竟是殺機滿滿,著實讓人意外。隻是,這樣的詞還讓人怎麼比肩。」

「樊樓商賈不當人子。如此人物我等竟然錯過了,實在可惜。此刻想必已經遠遁千裡,今生不知能不能再見到。緣慳一麵!」

「在下卻有幸見過一麵,就在禦街。當時這位王公子頻頻西望,想必是在盯著都亭驛裡麵的蕭確吧。那王公子身量頗高」

接下來,一個「豐滿」的形象被七嘴八舌拚湊出來——玉樹臨風又能拔山扛鼎;手持論語卻又腰懸利刃;溫文爾雅而又胳膊上頭跑馬

喧鬨聲中,一人邁步跨入酒樓。

來人身量頗高,頭戴寶藍色儒冠,額頭嵌著美玉,身穿寶藍色儒服,剪裁得體,細看還有梅花暗紋。腰懸一柄長劍,鐔、莖、格、鞘都有寶石裝飾。

進店之後,也不尋找座位,而是抬頭向樓上張望。待看到目標,高聲喊道:「晉卿果然在此。快隨我去樊樓。」

王詵聞聲看向來人:「季常來的正好,先上來我介紹兩位朋友給你認識。」

「既是晉卿的朋友,正好隨我一起去。晉卿可知道蕭確被人殺了嗎?」

「季常來晚了,此事我們已經知道了。」

「那還在這裡做甚?速速隨我去樊樓。」

「季常怎麼糊塗了,現在去樊樓還有何用?」

「啊!看來你還不知道啊。那王公子在含輝門外殺了蕭確,又從宣化門重新回到汴梁,先是在水相街張記皮貨店用蕭確的人頭祭奠了好友,然後又回到樊樓。

晉卿快隨我去,這等英雄,斷不能讓他被開封府刁難。」

滿店食客被雷得外焦裡嫩。

留詞,殺人,割首,祭友,安居,坐等官府上門——原來這纔是古風大全套!

隻是,是不是有點兒迂腐了?遠遁千裡不好嗎?大宋這麼大,隨便找個地方待上兩年,等個大赦,完美。

都不用刻意躲藏,殺的又不是宋人,沒有哪個官差會認真的。

這王公子真是個糊塗蛋。這裡不是古意盎然的川越,這裡是禮崩樂壞的大宋!

四個士子身影撞破店門,一路向東狂奔而去。店小二對著背影高喊:「幾位明天一定要來啊!掌櫃的給你們準備了上好的梨花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