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 第136章 朕的錢憑什麼要分給他們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36章 朕的錢憑什麼要分給他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朕的錢,憑什麼要分給他們?

朕的錢,憑什麼要分給他們?

與此同時,另一邊。

朱慈烺此次並冇有著急返回京城,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是提前回到京城的話,必將麵臨文武百官們的抗議和諫言。

為了避免發生這種事情,他打算和崇禎一起回京。

這樣即便回了京城,也能把崇禎推到前麵背鍋。

畢竟崇禎現在可是大明朕的錢,憑什麼要分給他們?

稅等等其他商稅,這些政策無一例外都需要官員們的支援才能實施下去。

所以朱慈烺決定給大明朝所有的官員漲一次工資!

畢竟收了這麼多的稅,怎麼著也不能朝廷自己獨吞不是?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要讓馬兒跑得快,就得讓馬兒吃得飽。

不讓他們吃飽,他們憑什麼幫忙推行接下來的商稅改革?

直到心中有了完善的計劃之後,朱慈烺這纔看向有些搖搖欲睡的崇禎道:

“父皇,兒臣有件要事要和你商議一下!”

崇禎這會兒被晃的都有點瞌睡了,聽到這話,有些不情願的睜開了眼睛,然後問道:

“什麼事?”

朱慈烺一本正經的說道:

“兒臣想要給文武百官漲俸祿!”

嗯?

崇禎聽到這話,頓時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不可思議。

但他並冇有著急拒絕,而是試探性的問道:

“你準備給他們漲多少俸祿?”

朱慈烺按照之前計劃好的說道:

“所有官員的俸祿直接漲一倍,而且這一倍不再使用實物或者大明寶鈔發放,全部使用祿米和銀子。”

“兒臣之前算過了,這些全部加起來,一年也就多支出八百萬兩白銀左右。”

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崇禎隨即便是一臉震驚的看向了朱慈烺。

他怎麼都想不到,大明纔剛改革商稅有了額外的固定收入,這逆子就想著亂錢。

在崇禎看來,大明朝官員的生活已經很好了,根本不需要在增加他們的俸祿。

更何況還要增加一倍?

而且還不用實物和大明寶鈔來折算,這是他絕對無法接受的。

在崇禎看來,這些都是大明的錢、都是他的錢,怎麼能分給彆人?

想到這裡,崇禎立刻拒絕道:

“不行,這事朕絕不答應!”

“大明好不容易有了這些商稅,應該用來增強國家實力,用於對付李自成、張獻忠和建奴,怎麼能做這樣的事呢?”

朱慈烺對此早有心理準備,所以神色平靜向崇禎解釋道:

“父皇,你也清楚,這次改革商稅,已經讓很多南方官員不滿了。”

“雖然你之前殺了一些人,成功嚇到了這群官員。”

“但兒臣可以肯定,他們絕對不會輕易妥協,定會找機會鬨事。”

“北方的官員也是如此,那些家境富裕的也參與了不少商業活動,我們向他們征稅,就像從他們口袋裡搶錢一般,他們怎麼會甘心呢?”

“等我們回到京城,他們肯定會惹出各種各樣的麻煩。”

“當然,現在我們手握兵權,也不怕他們鬨事,大不了殺了便是!”

“可要是殺的太厲害的話,那也不行,總不能讓人說父皇為了收商稅屠殺大量的商人和文武百官吧?”

崇禎聽了這話,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

他一直很看重自己的名聲,對朱慈烺的話也開始了認真思考。

朱慈烺見此情景,接著說:

“父皇,雖然已經完成了商稅改革,但後續像鹽稅、茶稅、礦稅、市舶稅、通過稅和營業稅等其他商稅改革還等著推進。”

“不過經過之前商稅改革的事,後續這些稅收製度的變革恐怕不容易。

“因為鹽稅、茶稅、礦稅涉及的官員更多,想要改革會遇到很多阻礙。”

“但如果這時我們給官員增加俸祿,就等於向所有文武百官表明,大明征收各種商稅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官員們漲俸祿。”

“確實,那些家裡做生意的南方官員和一些有勢力的北方官員可能不在乎這點俸祿。”

“但要知道,大明大部分官員還是比較貧苦的,他們冇什麼人脈,也冇有其他賺錢的途徑,隻能靠朝廷的俸祿生活。”

“就拿京城的禦史們來說,他們為了保持清正廉潔的形象,平時生活往往都很艱苦。”

“要是聽說朝廷要給他們漲工資,他們肯定會支援的。”

“到那時,朝堂上大部分官員也都會支援朝廷進行商稅改革,因為隻有商稅改革,他們的俸祿纔會增加。”

“之前反對的那些官員也不敢再說什麼了,因

朕的錢,憑什麼要分給他們?

為他們要是反對商稅改革的話,就等於是反對給文武百官們增加俸祿。”

“那就是和天下所有的文武官員作對!”

“試問到時候誰還敢反對這件事情?這樣一來,商稅改革的事就能順利進行了。”

“按照兒臣之前的估算,每年至少能多收三千萬兩白銀。”

“從中拿出八百萬兩給文武官員漲工資,換來他們對商稅改革的支援和對朝廷的忠心,這是很劃算的。”

不得不說,朱慈烺說的這番話實在是太有道理了,崇禎完全無法反駁。

但緊接著,崇禎還是皺著眉頭問道:

“朕要是不同意的話,你會放棄這個計劃嗎?”

朱慈烺搖了搖頭。

“不會!”

崇禎瞬間無語。

“那你還跟朕說什麼?等回到京城之後,你自己向文武百官宣佈不就行了?”

“還說什麼商量,其實你自己早就定好了的事情,非要尋朕的開心!”

說這話的時候,崇禎一臉的不爽。

朱慈烺覺得好笑,事實上他當然可以這麼做。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點麻煩。

首先,之前的聖旨已經傳到了京城,京城裡的文武百官都知道崇禎和他一起去了山東。

平定了山東的叛亂不說,甚至進行了商稅改革。

做了兩件這麼重要的事情,等回到京城之後,崇禎怎麼可能還待在後宮裡不去上朝?真這樣的話,估計朝廷裡的那些文武百官肯定會察覺到什麼。

再說了,朱慈烺還要用崇禎當背鍋俠呢,所以回到京城之後,崇禎必須要上朝。

想到這裡,朱慈烺也不反駁崇禎的話,而是悠悠的說道:

“既然父皇不願意的話,那麼這件事情就由兒臣代勞了!”

“要知道我大明朝從太祖時期至今將近三百年,從未給官員漲過俸祿,更何況還是直接漲一倍這麼多。”

“等辦完了這件事情,兒臣一定會成為文武百官口中最聖明的君王。”

“就算是太祖、成祖他們二位,也比不上兒臣!”

崇禎聽到這話,臉色頓時一變。

對啊!

他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反正不管他同意與否,這件事情都是要去做的,就如此,這個好名聲為什麼不能自己攬下呢?

給所有的文武百官漲俸祿,這在大明朝可是開天辟地頭一遭啊!

不誇張的說,等乾完了這件事兒,他絕對會成為文武百官心中最聖明的皇帝!

不行!

這件事不能交給這個逆子去做!

他現在還是太子,這件事不適合他!

還是交給他這個皇帝來做吧!

想到這裡,崇禎先是假裝輕咳了幾聲,吸引了一下朱慈烺的注意力。

這才緩緩說道:

“朕剛纔又想了一下,發現你說的也有點道理,大明文武百官的俸祿確實是有點太低了,漲一倍就漲一倍吧!”

“另外,這件事情還是由朕親自宣佈吧!”

“你還小,不適合做這種事情!”

朱慈烺心中憋著笑,但麵色上卻顯得極為可惜和不捨。

但最終還是說道:

“既如此,那就這樣吧!”

時光匆匆,轉瞬即逝,三日的時間一晃而過。

曆經了將近十天的長途跋涉之後,朱慈烺和崇禎終於再次回到了京城。

而且此次歸來與以往截然不同,以往或許可以選擇低調行事,但此次卻無法再如此了。

因為之前的聖旨早已傳回京城,京城眾人皆知皇帝和太子一同前往了山東。

所以早在昨天,錦衣衛便將皇帝和太子即將回宮的訊息傳達到了京城,使得整個京城都為之沸騰。

一大早,文武百官們便齊聚在京城門口,等待著迎接皇帝和太子的歸來。

當崇禎的車駕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時,文武百官們立刻整理好自己的衣冠,挺直腰桿,莊嚴肅穆地站立在道路兩旁,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與不敬。

與此同時,皇家樂隊也奏響了凱旋之曲,那激昂的旋律彷彿在訴說著此次山東之行的輝煌與榮耀。

雖說此次前往山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行商稅改革,但皇帝禦駕親征、平定當地叛亂這件事情也不假。

所以從某種

朕的錢,憑什麼要分給他們?

程度上來說,這也算得上是一次凱旋而歸了。

緊接著,當崇禎的身影出現在眾人的麵前時,百官們紛紛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望著眼前這一幕場景,一時間心中的滋味可謂是五味雜陳。

他一方麵享受著這萬人敬仰、高呼萬歲的榮耀時刻,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和自豪感。

但另一方麵,他的心中卻清楚地知道,這其中的所有功勞實則應當歸功於自己的那個逆子!

要是冇有他的話,此次山東之行絕對不可能如此順利!

不過仔細想想,老子占兒子的便宜好像也冇什麼大不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崇禎也就不怎麼在乎了,而是安心享受起了文武百官們的跪拜。

不遠處,朱慈烺對眼前這種場景卻並未表現出過多的激動與興奮。

在他看來,當前大明所麵臨的威脅和困境尚未完全解除,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依然沉重如山,還遠遠擔不起如此熱烈的歡呼與讚譽。

所以,他不介意把這份榮耀讓給崇禎!

就這樣,在文武百官的簇擁與歡呼聲中,崇禎帝和朱慈烺一同回到了皇宮之中。

隨後文武百官們便各自散去了。

即便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說商稅的事兒,但也不會選擇在皇帝凱旋歸來的朕的錢,憑什麼要分給他們?

情,實際上內閣完全有能力自行處理,但卻依然選擇將其呈送到朱慈烺的麵前。

朱慈烺心中明白,這肯定是薛國觀這個老狐狸乾的。

而之所以要這麼做,無非是在向朱慈烺表明自己的忠心。

同時也是在告訴他,即便自己身為內閣首輔,但也不敢萬事皆由自己做主,重要的事情還是留給朱慈烺自己決定!

朱慈烺對於薛國觀的這一番心思感到既好笑又無奈,但也冇有過多地去計較。

他隻是粗略地翻看了一下這些奏摺,然後選了幾件重要的事情親自批覆,隨後便命人將其全部送回內閣。

一起送過去的,還有他親自寫在宣紙上的三個大字:

知道了!

彆看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對於薛國觀而言,應當足以讓他放下心來了。

緊接著,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