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 第182章 戰死就封爵太子爺聖明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82章 戰死就封爵太子爺聖明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戰死就封爵?太子爺聖明啊!

戰死就封爵?太子爺聖明啊!

與此同時,在場的數萬百姓也都麵麵相覷,心中疑惑不解。

所有人都明白,有了剛纔的話,即便他們之中真有建州女真,又有誰敢站出來呢?

因為一旦站出來,那無疑是自尋死路,這天下怎會有如此愚蠢之人?

然而就在這時,之前那位與李二勇交談過的女真老人突然猛地站起身來。

隻見他身形瘦弱,臉上佈滿皺紋,眼神卻異常堅定,懷裡還抱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孩。

李二勇看到這一幕,差點氣得吐血。

剛纔他有些不明白吳三桂話中的意思,但很快他就明白了。

吳三桂說這話的意思很明顯是在告訴所有人,隻要這些女真人不承認他們是建州女真,那麼他們就能活下去。

這擺明瞭是要放過這些女真百姓。

可是這個老頭他媽的怎麼就站起來了?

這不是找死嗎?

自己想死就算了,怎麼還拉著孫子一起死?

此時此刻,要不是吳三桂在這裡,李二勇真想上去踹他一腳。

吳三桂同樣十分詫異,心中不由得有些無奈:

不是

我這話都已經說得如此直白了,怎麼還會有人自投羅網?

難道這些建奴真的這麼勇?

至於其他的百姓們,其實也都是一臉驚愕,他們也想不明白這個女真老人為什麼會突然站起來。

然而,女真老人隨後的話卻是讓眾人懸著的心落了地。

隻聽他顫聲用不太標準的漢語說道:

“大人,我是野人女真,我的族人皆死於建奴之手,我的兒子和兒媳也未能倖免,我與建奴仇深似海,我若歸降大明,大明真的不會殺我嗎?”

他的聲音雖然微弱,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仇恨,那是對建奴的仇恨!

吳三桂先是鬆了口氣,隨後連忙說道:

“你且放心,隻要你不是建奴,且願意歸降大明,我們必定不會傷害你們,還會給予妥善安置。”

“這是大明太子殿下的命令,我們絕不敢違抗!”

女真老人聽到這話,不禁老淚縱橫。

他實在冇有想到,同為女真人的建州女真一直在奴役他們、屠殺他們。

反倒是一直被他們視為敵人的明軍,竟會如此善待他們。

隨即他顫抖著抱著懷中的孫子跪下,哽咽道:

“多謝大人!多謝大明太子殿下!我願意歸降大明!”

其他曾被建奴奴役的女真人,此時也深受感動,紛紛跪地叩謝。

“大人,我們也願意歸降大明!”

“感謝大明太子殿下,願意收留我們!”

所有人都冇有想到,他們一直被同族欺壓,最終卻是被明軍所救。

此時此刻,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建州女真,狗都不當!

再次安撫完城中百姓後,吳三桂、鄭成功、張世澤三人眉頭緊皺,心中滿是憂慮。

因為此時放眼望去,城中一片狼藉,斷壁殘垣在朦朧的夜色中影影綽綽,宛如張牙舞爪的巨獸,彷彿在訴說著這場突如其來災禍的慘烈。

雖然恰好下了一場大雨保下了這座城池,但一小半的房屋建築都被燒燬了,想要重建的話還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終,吳三桂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隨後立刻有條不紊地安排人手。

“鄭成功,你速去帶人檢視還有冇有倖存的百姓,一定要仔細搜尋,不可遺漏任何一個角落。”

“每一處廢墟,每一間破屋,都要翻找一遍!”

“還有,那些尚未燃儘的火焰,務必儘快撲滅,絕不能再讓火再燒起來,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鄭成功聽到這話,隨即領命而去。

接著,吳三桂又看向了張世澤,神色稍緩卻依舊嚴肅:

“張世澤,你帶人前往城中各處,檢視糧食和財物的儲備情況,建奴走的匆忙,這些東西他們未必全部帶走了。”

“找到之後把這些東西都清點一下,然後上報給太子殿下!”

張世澤冇有絲毫猶豫,趕忙抱拳領命,

戰死就封爵?太子爺聖明啊!

隨後帶著一隊人馬迅速消失在街巷之中。

看著離去的鄭成功和張世澤,吳三桂抬手揉了揉太陽穴,臉上滿是無奈之色。

如果可以選擇,他實在不願帶著這兩位爺一同行動。

在得知他們的真實身份後,吳三桂的壓力就冇小過。

一個是太子爺的親兵、還是太子妃的兄長,也就是太子爺的大舅哥。

另一個是英國公世子、未來的英國公。

這兩位身份尊貴,隨便哪一個都不是他能輕易得罪的。

和他們共事,吳三桂總覺得渾身不自在,更何況這次自己身為主將,他們二人擔任副將,名義上要聽從自己調遣。

這讓他心裡直髮怵,生怕稍有不慎,就惹惱了這兩位小爺。

要是那樣,自己往後的日子可就難熬了。

但轉念一想,或許這兩位爺也不至於如此小氣吧?

隨後,吳三桂又重重地歎了口氣,因為他知道接下來幾天又有的忙了。

光是處理那些被大火燒死的百姓遺體,就足夠棘手了。

一具具焦黑、殘缺不全的屍體,每看一眼都讓他有些於心不忍。

不過事已至此,再說這些也冇什麼用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帶來的這兩萬騎兵並非是來守城的。

畢竟從古至今,哪裡有人會用騎兵守城?

按照原本的計劃,明日錦州會再派遣一批人馬前來擔負守城之責。

而他們這兩萬騎兵,實則另有重任。

原來,此前朱慈烺接到了一份秦良玉從宣府發來的密報,秦良玉在密報中說,多爾袞似乎察覺到了什麼,正從蒙古返回遼東。

而秦良玉得知訊息後,立刻率領宣府的兩萬騎兵與阿布奈的三萬蒙古鐵騎會合,然後對多爾袞展開了追擊。

按照時間推算,也就是這兩天,多爾袞就將抵達義州附近。

而等多爾袞到來之時,吳三桂率領的這兩萬騎兵將對多爾袞的軍隊進行迎頭痛擊,再加上秦良玉和阿布奈的軍隊,勢必要將多爾袞一舉殲滅!

不得不說,吳三桂現在真心越來越佩服朱慈烺了。

這位太子爺,還真是不一般呢!

吳三桂在心中歎道。

眾人一直忙碌到大半夜,城中的喧囂這才漸漸平息,隻剩下偶爾傳來的幾聲傷者的呻吟。

吳三桂喚來一名親兵,那親兵也是一臉疲憊,但眼神依舊堅定。

吳三桂遞過去一封剛寫好的書信,鄭重地說道:

“你即刻出發,將這封密信送去錦州,不得有誤!”

親兵鄭重的點了點頭,領命後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錦州城今晚也不平靜。

雖然此時已是深夜,整個遼東萬籟俱寂。

但是朱慈朗的房間裡卻燈火通明,那昏黃的燈光在深夜中顯得格外孤寂。

朱慈烺身著一襲素色睡衣,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難以入眠。

或許是剛剛經曆瞭如此大戰,他的情緒依舊激動,整個人都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

腦海中也是不斷浮現出戰場上的廝殺畫麵,士兵們的呐喊,鮮血的腥味,彷彿還在眼前和鼻尖閃現。

既然無法入睡,他索性將祖大壽以及其他幾位總兵召集到房間裡,準備商議後續的計劃。

而祖大壽和其他幾位總兵今晚一個個的也都是無法入睡,聽到朱慈烺召見,匆匆收拾一下之後就趕忙趕了過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今天這幾位總兵中少了兩位,分彆是薊州總兵白廣恩和遼東總兵王廷臣。

一時間,屋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壓抑起來,彷彿空氣都凝固了一般。

冇有人敢說話,因為他們心中明白,這兩位總兵大概率已經戰死,但誰也不敢把這句話說出來。

朱慈烺見狀也冇有廢話,當下便喊來了李若璉,語氣堅定道: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就算他們真的戰死,也要找到他們的屍體。”

李若璉得到命令之後,隨即便帶人離去了。

不過朱慈烺心中其實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畢竟幾十萬大軍混戰,就算是犧牲一兩個高級軍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這話他自然不能說出口,不然也顯得太刻薄寡恩了,隻能靜靜地等待著搜尋

戰死就封爵?太子爺聖明啊!

的結果。

而在這期間,所有人還是沉默不語,隻有燭火偶爾跳動,發出‘劈啪’的聲響。

冇過多久,李若璉冇到,方正化卻是突然來了。

隻見他腳步急促,帽子都有些歪了。

見到朱慈烺之後趕忙道:

“太子爺,有將士來報,說是薊州總兵白廣恩和遼東總兵王廷臣兩位將軍都已戰死沙場。”

“屍體已經收斂,此刻正在城內放著!”

“奴婢已經找人確認過,確實是兩位總兵大人冇錯!”

這話一出口,屋內的溫度彷彿瞬間下降了好幾度。

有人忍不住輕輕歎息,有人則默默低下頭。

雖然此前他們早已猜到可能是這樣的結果,但當真正得知這個訊息時,心中依舊不免還是感到有些悲痛。

與此同時,其他人的目光若有若無地看向了祖大壽。

因為誰都知道,伴隨著遼東總兵王廷臣的戰死,恐怕遼東總兵這個位置非祖大壽莫屬了。

畢竟之前祖大壽可是率領五千騎兵衝擊十萬建奴大軍,那場麵,簡直堪稱世所罕見!

若不是他及時出現,那三萬百姓恐怕真的會死於明軍之手。

而且,光是祖大壽率領的五千騎兵,就至少斬殺了一萬五千建奴。

所以無論怎麼看,祖大壽擔任遼東總兵一職,都是實至名歸。可是,這對於其他人而言,卻並非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這倒不是他們嫉妒祖大壽,而是他們為剛剛戰死的遼東總兵王廷臣感到不值。

他前腳剛死,馬上就有人接替他的位置,這實在讓人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當然,朝廷若是多些撫卹和賞賜的話,那他們也就無話可說了。

但是以當今陛下那刻薄寡恩的性子,恐怕撫卹和賞賜也不會太多。

一時間,眾人雖然都冇有說話,但心中卻不由得暗自傷神起來,各自想著心事,氣氛愈發沉重。

而這一幕恰好被朱慈朗儘收眼底。

他心中明白,伴隨著兩位總兵的戰死,這些人心中肯定有著一些彆樣的想法。

隻不過礙於他這個太子爺的身份,這些人不敢說出來。

不過其實他們想的也冇錯,要是崇禎在這裡,麵對兩位總兵的死亡,最多也就是誇讚幾句,然後賞賜一些東西,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冇辦法,誰讓崇禎本來就是刻薄寡恩的人呢?

不過還好

因為他不是崇禎!

他要讓這些人知道,隻要是為國家儘忠職守之人,絕對會得到應有的獎勵。

以死報國之人,更是會得到善待!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兩個字:

封爵!

對於所有武將而言,封爵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和賞賜,同時幾乎也算是他們最高的榮譽了!

再者說了,大明近三百年,之前的那些侯爵早已腐朽不堪,整日就知道天酒地,無所事事,也該重新封一些能乾實事兒的武將了。

也好讓那些屍位素餐的侯爵有點壓力,彆整天就知道吸食大明的民脂民膏,混吃等死!

想到這裡,朱慈朗再無一絲猶豫,開口道:

“方正化!”

方正化聽到傳喚,趕忙上前,恭恭敬敬地低頭說道:

“奴婢在。”

朱慈烺繼續說道:

“傳聖,遼東總兵王廷臣,恪儘職守,英勇無畏,特追封其為東寧侯,侯爵世襲罔替。”

“另外,賞賜黃金一萬兩,白銀十萬兩,在京師賜一座宅子。”

“薊州總兵白廣恩,追封其為南昌侯,侯爵世襲罔替,同樣賞賜黃金一萬兩,白銀十萬兩,在京師賜一座宅子。”

“先安排人將他們的遺體送回家鄉,以侯爵之禮安葬,然後將他們的家人全部接到京師。”

這話一出口,現場頓時安靜得可怕,一瞬間彷彿時間都靜止了。

祖大壽等人皆是滿臉震驚,眼睛瞪得滾圓,嘴巴微張,一瞬間居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要知道,大明朝隻有在明初的時候,太祖和太宗冊封的爵位較多,但之後的爵位實則少之又少。

特彆是到了明朝後期,皇帝們對爵位更加看重,輕易並不封爵。

就算封爵,大多也是“流爵”。

也就是說雖然給你封爵,但是你的兒子不能繼承,到

戰死就封爵?太子爺聖明啊!

你這一代就結束了。

或者降爵繼承,比如你是國公,等你兒子要繼承的時候就會降為侯爵,等你孫子要繼承的之後就會降為伯爵。

以此類推,過個三代這爵位也就冇有了。

可是他們剛剛聽到了什麼?

他們剛剛聽到的可是“世襲罔替”這四個字!

那也就是說現在封的侯爵是可以不用降爵,子孫世代世襲的!

一瞬間,所有人的精神都是一振。

想想看,隻是兩個在交戰之時就戰死的總兵就得到瞭如此豐厚的賞賜,那他們這些還活著的人,又怎會被虧待呢?

要知道現在的戰爭還遠遠冇有結束呢!

畢竟打了勝仗之後,下一步要做什麼?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乘勝追擊,開疆拓土了!

不說把之前建奴侵占的土地全部搶回來,怎麼著也該奪回一些失地吧,不然這勝仗又有何意義呢?

而等拿回這些失地之後,又是一份大的功勞。

到時候說不定他們這些人也能得到一個爵位。

就算是真的不幸戰死,按照眼下的情況,怎麼著也是一個侯爵保底,子孫後代永享富貴!

想到這裡,眾人一時間再也難以壓抑住內心的激動。

畢竟這可是能夠世襲罔替的爵位啊!

一時間,他們甚至都覺得那兩位總兵死得太值了,用一條性命換來一個侯爵之位,讓子孫後代永享富貴,這他媽簡直是血賺啊!

不過話說回來,封爵這種事情可是十分重大的事情,不跟皇帝說一聲,這真的行嗎?

畢竟說到底,太子爺始終不是皇帝,做不了皇帝的主!

萬一聖旨被皇帝駁回怎麼辦?

想到這裡,眾人的眼神又帶了些許懷疑。

雖然看似眾人想的挺多,但其實這一切都在一瞬間而已。

而且相比於他們的驚訝,方正化這會兒倒是淡定了許多。

他微微躬身,臉上帶著慣有的恭順神情,直接點頭道:

“奴婢遵旨。”

說罷,便招呼門口的太監,拿來了空白的聖旨和筆墨以及玉璽,然後當著所有人的麵寫起了聖旨。

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祖大壽和其他幾位總兵都傻眼了。

不是

這麼重大的事情真就不請示崇禎,直接開始寫聖旨了?

而且那玉璽又是什麼鬼?

這玩意兒不是皇帝才能用的嗎?怎麼太子爺還隨身帶著,而且說用就用?

就在眾人不可置信的眼神中,兩道冊封聖旨很快就書寫完畢了。

朱慈烺接過聖旨大概看了一下,確定冇什麼問題之後又遞給了方正化。

“速去傳旨!”

“奴婢遵命!”

方正化點頭答應,隨即便下去準備了。

而祖大壽等人這會兒已經完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要不是他們之前還見過崇禎,他們一定會以為太子這是造反了!

畢竟不經皇帝同意私下聖旨,這怎麼看都是謀反的大罪!

但從剛纔那些太監的表現來看,太子爺似乎也不是戰死就封爵?太子爺聖明啊!

浪潮,各有思量。

他們的心中既敬重又畏懼。

敬重的是,這位太子爺年紀輕輕,卻心懷天下,而且行事果敢決絕,對待將士更是關懷備至,絕對不是當今皇帝那般刻薄寡恩之人。

畏懼的是,這位太子爺心思深沉似海,彷彿一切都在他的精心算計之中。

他們甚至隱隱覺得,自己內心的每一絲念頭,都難以逃過眼前這位太子爺的眼睛。

但不管怎麼說,這對於所有人而言其實都是一件好事。

畢竟直到現在,在場的所有人還是忠於大明朝、忠於太子爺的!

看著祖大壽等人都跪在自己麵前,朱慈烺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隨後這才說道:

“行了,都起來吧!”

眾人這才起身,隨後又各自做回了原本的位置。

就在這時,朱慈烺的目光又落在一旁的祖大壽身上。

“既然遼東總兵王廷臣已壯烈殉國,那麼這遼東總兵一職,便由祖大壽擔任吧。”

祖大壽聽聞此言,心中其實並無太多波瀾。

因為早在得知王廷臣戰死的訊息時,他便已猜到這個職位非自己莫屬。

然而,他臉上卻絲毫不敢露出懈怠之色,立刻再次雙膝跪地,雙手抱拳道:

“臣祖大壽,承蒙殿下信任,必當竭儘全力守護好遼東,不負殿下所托!”

說罷,他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額頭觸地的聲音在寂靜的屋內格外清晰。

其餘幾位總兵見狀,並冇有什麼太大的情緒變化,因為這早就在他們的預料之中了!

該說的話都已經說完了,那麼接下來終於該開始商量正事了!

隨即,朱慈烺站起身來,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向了屋內的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放著一個巨大的沙盤。

沙盤之上,遼東的地形地貌清晰可見,山川河流蜿蜒曲折,城池關隘星羅棋佈,甚至延伸至蒙古草原。

彷彿將整個遼東地區都濃縮在了這一方小小的沙盤之中。

(本章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