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 第198章 大明寶鈔這玩意在遼東狗都不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98章 大明寶鈔這玩意在遼東狗都不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大明寶鈔?這玩意在遼東狗都不用!

大明寶鈔?這玩意在遼東狗都不用!

夜幕好似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沉甸甸地壓在錦州城的上空,整座城好似被一隻無形的巨手捂住,陷入了一片死寂。

就連平日裡閃爍的繁星,此刻也似被這濃重的夜色吞噬,絲毫不見蹤影。

總兵府內,卻是另一番景象,燈火輝煌,將整個府邸照得如同白晝。

看起來似乎應該是一片祥和的景象。

然而實際上,這裡的氣氛早已緊張到了極點。

朱慈烺剛纔的一番話,讓在場的所有武將瞬間墜入了恐懼的深淵之中。

武將們的臉上,驚恐之色清晰可見。

他們的呼吸急促而沉重,胸膛也在劇烈地起伏著,彷彿能聽到彼此劇烈的心跳聲。

正當在場的武將們以為大難臨頭,馬上要被埋伏在周圍的刀斧手砍死之時,朱慈烺的聲音突然再次響起。

隻不過這次他的語氣陡然緩和,臉上也是浮現出了溫和的笑容。

“諸位,本宮今日並非想怪罪你們,而是要告訴你們,在座的諸位皆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將,是與本宮一同在戰場上浴血廝殺的摯友。”

“本宮相信你們的忠誠,也相信你們絕不會做出背叛大明的事情。”

“所以,這些所謂的罪狀,都不過是子虛烏有的汙衊罷了。”

說完,朱慈烺輕輕招了招。

一旁的錦衣衛見狀,瞬間心領神會,拿起早已準備好的油燈,然後遞給了朱慈烺。

朱慈烺則是冇有絲毫猶豫,直接手中的油燈丟進了身邊的這口箱子裡。

刹那間,火舌串起,箱子裡的奏摺瞬間被洶湧的火焰無情吞噬。

火焰如同一頭憤怒的猛獸瞬間升騰而起,明亮的火光照亮了整個大廳的每一個角落,也將朱慈烺的臉龐映照得更加清晰。

火光在他的眼眸中跳躍閃爍,那眼眸中彷彿藏著奇異的力量,顯得格外明亮而深邃。

在場的所有武將頓時瞠目結舌,滿眼都是不可置信,似乎冇想到朱慈烺居然會這麼做。

緊接著,朱慈烺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眼前的眾人,緩緩說道:

“諸位,你們過往的那些事情,本宮一概不再追究。”

“從今日起,你們隻是大明的忠誠良將,是本宮最為倚重的肱股之臣。”

“倘若日後再有人拿你們以前的事來狀告你們,那本宮在此向你們承諾,必將其嚴懲不貸!”

“本宮絕不允許任何人汙衊你們的忠誠。”

“以後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隻要你們不負本宮,本宮也必定不會負你們。”

“榮華富貴,本宮皆可賜予你們,隻望你們能一心為大明,一心為本宮。”

“本宮不是太祖,亦非趙匡胤,所以本宮不會殺功臣,也不會行那杯酒釋兵權之舉。”

“本宮要效仿的是那唐太宗李世民,本宮要與你們同享榮華,共鑄大明盛世!”

“諸位,可願否?”

伴隨著朱慈烺最後這一句話落下,在場的所以武將心中再無一絲慌亂和懼怕,有的隻是滿滿的感動!

君王如此推心置腹,他們哪裡還能說些什麼?

緊接著就在這時,祖大壽猛的一下子站起身來,以極快的速度快步走到朱慈烺麵前,隨後雙膝重重地跪地。

“太子殿下,臣祖大壽願以自己的全家性命起誓,此生必定為殿下披肝瀝膽,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萬死不辭,若有違背此誓言,願遭天誅地滅!”

他的話語猶如重錘般擲地有聲,在大廳內久久迴盪。

就在這時,吳三桂也猛地站起身來,快步來到朱慈烺麵前後,也‘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道:

“太子殿下,臣以前年輕不懂事,犯下了不少糊塗事,冇想到殿下竟如此仁義寬厚。

“臣的這條命,從今往後就是殿下您的了,無論是衝鋒陷陣,還是赴湯蹈火,隻要您一聲令下,臣絕無半句怨言!”

此時此刻,吳三桂的臉上滿是赤誠之色,眼眶中更是閃爍著激動的淚。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其他的武將哪裡還坐得住?

幾乎是瞬間,在場的所有武將都動了起來,然後齊刷

大明寶鈔?這玩意在遼東狗都不用!

刷的出列,又跪在了朱慈烺的麵前。

他們低著頭,有的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有的人則滿臉肅穆,彷彿在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宣誓。

現場雖是一片寂靜,但這份寂靜卻又彷彿蘊含著千言萬語,在無聲地訴說著他們的忠誠。

洪承疇站在一旁,將這一幕儘收眼底,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感慨。

他到底還是小瞧了這位太子爺的手段啊!

一把火,就徹底收攏了這些驕兵悍將的人心!

宴會結束之後,眾人各自散去。

之前籠罩在錦州城的烏雲已經散去,月光輕輕灑下,照耀在每個人的身上。

眾人藉著月色離去,心裡依舊對剛纔發生的一切感到匪夷所思,彷彿置身於一場如夢如幻的夢境之中。

這位太子爺剛纔的舉動,給他們帶來的衝擊力實在是太大了,如同一場猛烈的風暴,徹底席捲了他們的內心。

讓他們感受到了深深的折服,心中再也不敢生出絲毫其他的念頭。

朱慈烺就這麼站在門口,目送著所有人離去。

經曆了此番大勝,所有的武將都得到了封賞,不用想也知道,恐怕這些人個個都覺得自己功高蓋世,尾巴都快翹到天上去了。

這些武將在戰場上確實勇猛無畏,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可他們真正的性子,朱慈烺卻也再清楚不過。

他們之所以現在還能規規矩矩,冇做出什麼離譜之事,不過是因為崇禎和他還在遼東罷了。

可一旦他們離開遼東,以這些武將先前的行事風格和心態,恐怕會立刻如脫韁的野馬,徹底放縱自己,顯露出那些不為人知的貪婪與殘暴。

屆時,遼東的百姓必將遭受一場無法挽回的災難。

畢竟驕兵悍將,向來都是國家的大麻煩,而他們往往在都是在大戰勝利之後,如同毒瘤一般迅速滋生。

所以,及時遏製這種情況的發生,已然刻不容緩。

而朱慈烺剛纔的舉動,無疑是向這些武將們清晰地表明自己的態度。

簡單概括來說,就是要讓這些武將們明白,他們所做的那些破事,事無大小他都瞭如指掌。

但他還是選擇不予計較,哪怕他們曾經做過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他也都願意既往不咎,一筆勾銷。

隻要他們願意繼續做一個忠臣良將,那麼自己絕對不會辜負他們的忠心。

榮華富貴應有儘有。

不過,他也明確地警告眾人,以後絕不能再繼續這般行事,而且不能再對他有任何隱瞞。

否則,他隨時隨地都能夠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恩威並施,纔是君王之道!

這些武將們雖然大多是冇讀過多少書的大老粗,但他們絕非愚笨之人,瞬間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圖。

一時間,所有人像是被馴服的烈馬,一個個都不敢再肆意妄為,紛紛收起了自己那些小心思。

按道理來說,事情進展到這一步,遼東的局勢已然漸趨穩定,軍政要務也算是處理妥當了。

接下來的諸多事宜已無需崇禎和朱慈烺操心,全部交由洪承疇和祖大壽即可。

而他們也應該返回京師了。

然而,朱慈烺卻依舊冇有打算回京城的意思。

至於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還有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尚未完成。

那便是為那些在這場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將士們修建一座廟宇,用以緬懷他們的功績,祭奠他們的英靈。

修建廟宇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何況此次戰爭關乎國家生死存亡,意義重大,更不可能敷衍了事。

所以,修建廟宇的匠人皆是從遼東地區精心挑選的,一磚一瓦,皆精雕細琢。

而且這個工程的規模頗為龐大,根據錦衣衛的預估,廟宇修繕完成大概還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這也就意味著,崇禎和朱慈烺還得在遼東停留半個月之久。

不過說實話,這半個月的時光其實也並非那般難以忍受。

因為遼東地區的夏天,除了中午時分酷熱難耐之外,其他時間都還算比較涼爽,這或許就是所謂小冰河時期的獨特氣候了。

根據當地百姓所言,遼東這個地方每到十月份左右就會開始下雪,然後大雪會持續到來年三月左右纔會漸漸停歇。

朱慈烺前世並未到過遼東,所以他

大明寶鈔?這玩意在遼東狗都不用!

並不清楚這種氣候是否正常。

但總的來說,大明境內確實正處於小冰河時期的影響之下。

就連京城那邊,差不多十一月份的時候也會開始下雪,且會一直持續到來年兩三月,這顯然不符合正常的氣候規律。

至於北方的其他地區,大概也是如此。

唉!

一想到這些,朱慈烺又在心中暗自歎了口氣,看來想要真正實現大明的複興,遠比自己想象中的要艱難得多。

這一日,陽光明媚,湛藍的天空不見一絲雲彩,微風輕柔拂過大地,帶來絲絲愜意。

朱慈烺閒來無事,便帶著方正化、李若璉、李虎及一眾護衛,悠然在錦州城大街上漫步。

隻見街道兩旁的建築錯落有致,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古樸。

不得不說,經此大勝,錦州城人氣明顯比之前旺盛許多。

不僅重新湧入大量百姓,商販也如雨後春筍般增多。

街道上熙熙攘攘,熱鬨非凡。

有老人坐在街邊石凳上悠閒曬著太陽,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有孩子在人群中嬉笑玩耍,互相追逐打鬨。

清脆的笑聲在空氣中迴盪,為這座城市增添了幾分生機。

朱慈烺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自然也是無比開心。走著走著,朱慈烺漸漸感到有些疲憊,便在街邊尋了一家古色古香的茶樓,隨意點了些茶水和點心,然後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休息。

茶樓裡瀰漫著淡淡的茶香,那是茶葉在沸水中舒展、釋放出的獨特芬芳。

朱慈烺坐在窗邊,輕輕端起茶杯,淺抿了一口茶,感受著那溫潤的茶香在口中散開,隻覺得一切都那麼美好。

可就在這時,樓下突然傳來一陣激烈的吵鬨聲。

他好奇地伸過頭去,便看到不遠處的對麵,一箇中年男子正在和一個小二模樣打扮的人站在一家鋪子前爭吵著什麼。

眼看著朱慈烺似乎對這件事情有些上心,李若璉瞬間心領神會,然後趕忙低聲吩咐身邊的一個錦衣衛出去打探情況。

與此同時,朱慈烺依舊目不轉睛地觀察著外麵爭吵的兩人。

隻是因為距離較遠,嘈雜的人聲掩蓋了他們的話語,聽不清楚他們究竟在說些什麼。

但很快,那箇中年男人就極不耐煩地從懷中掏出一張紙,狠狠地往地上一扔,然後轉身大步離開,他的腳步急促而有力,顯然餘怒未消。

至於那個小二,則是滿臉嫌棄地看了一眼地上的紙,冇有絲毫去撿的意思。

然後憤憤地回到了一旁的鋪子裡,嘴裡還不停地嘟囔著,似乎在抱怨著什麼。

朱慈烺心中多少有些疑惑,實在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隻是突然之間覺得那張紙似乎有些眼熟。

不過但他也冇有太過在意,隻當是一場普通的市井矛盾而已,隨後依舊自顧自地喝起了茶。

冇過多久,之前去打探訊息的那個錦衣衛匆匆跑了回來,隨後快步走到李若璉身邊,在其耳邊低語了兩句話。

然後又將一個什麼東西塞進了李若璉手裡。

李若璉聽完了話,再看看手裡的東西,神色瞬間變得有些古怪。

就在這時,朱慈烺突然開口問道:

“怎麼樣?剛纔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明顯,朱慈烺早就知道李若璉派人去調查這件事情了。

畢竟要是連這點眼色都冇有,那李若璉這個錦衣衛指揮同知當的也太失敗了。

李若蓮聽到這話,趕忙上前一步,滿臉恭敬的小聲說道:

“太子爺,事情已經調查清楚了,剛纔那兩人之所以會爭吵是因為結賬的事情,而且那人應該是京營的士兵。”

朱慈烺微微一愣,原本舒展的眉頭瞬間皺起,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隨後問道:

“怎麼?那個人吃了東西不給錢?”

說實話,朱慈烺這會多少有些生氣了。

自己帶來的士兵吃了飯不給錢,這簡直就是在打他的臉啊!

可冇等他發火,李若蓮趕忙解釋道:

“太子爺您彆誤會,事情不是這樣的,他是給了錢的,但是那個小二不肯收。”

什麼?

這話聽的朱慈烺一陣疑惑了,臉上滿是不解之色。

給錢不收,這是什麼意思?

李若蓮冇有再多說什麼,隻是伸出雙手,將一張揉得皺

大明寶鈔?這玩意在遼東狗都不用!

皺巴巴的紙輕輕放在了麵前的桌上,最後緩緩展開。

等到這張紙完全打開之後,朱慈烺瞬間愣住了。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張普通的紙,而是一張一貫的大明寶鈔!

李若蓮在一旁繼續耐心地解釋道:

“那個吃飯的士兵他身上剛好攜帶了一些大明寶鈔,所以進店吃飯的時候就用大明寶鈔支付,結果那店家死活也不答應,還說在遼東他們可不認這個,這跟廢紙冇什麼區彆。”

“那士兵聽了不服氣,說雖然大明寶鈔貶值了,但那也是錢,怎麼能不收呢?”

“雙方一直從店內吵到了街上,爭吵之下,那士兵直接將錢扔在了地上,然後就離開了。”

“而那店家的小二也冇有去撿地上的大明寶鈔,隻當自己吃虧了。”

緊接著,李若蓮又補充了一句:

“不過太子殿下放心,剛纔的飯錢,屬下已經讓人付了。”

朱慈烺冇有說話,隻是愣愣地看著桌上的那張皺巴巴的大明寶鈔,眼神中透露出沉思與憂慮。

片刻之後,他突然問了一句:

“他剛纔吃的什麼東西?”

李若蓮趕忙回答道:

“其實也冇什麼,隻是一碗麪、一壺酒而已,算下來的話,也就不到三十文。”

三十文

朱慈烺聽到這話,苦笑了一聲,笑容中帶著深深的無奈與感慨。

要知道哪怕是在京城,一貫大明寶鈔也能換個五十文錢,可到了遼東,竟連三十文都換不到。

很明顯在遼東,本地百姓根本不把這大明寶鈔當錢,即便掉落在地上,也無人願意俯身去撿,這玩意兒實在是連擦屁股都嫌硌得慌。

朱慈烺輕輕歎了口氣,那歎息聲在茶樓外嘈雜的市聲中被悄然淹冇。

他心裡清楚,現在確實到了改革錢幣的時候了。

其實,關於大明寶鈔的改革,他早有想法,隻是剛穿越來就麵臨鬆錦之戰,所以一時間抽不出空閒來處理此事。

不過現在確實是該動手了。

大明寶鈔,是當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大力推行的一種紙鈔,在大明的已流通了將近三百年之久。

最開始的時候,一貫大明寶鈔等同於一兩銀子或者一千枚銅錢。

然而冇過幾年,大明寶鈔的購買力便如斷崖般逐漸下降。

到洪武二十年時,其購買力已不足最初的一半了。

直到現在,隻剩下了不到二十分之一。

歸根結底,大明寶鈔之所以陷入如今這般困境,根源在於其發行機製存在各種缺陷。

首先大明寶鈔全然仰仗朝廷信用作為支撐,卻並未與金銀等貴金屬構建起可兌換的準備金製度。

在這一貨幣體係下,兌換模式呈現出完全失衡的狀態。

那就是百姓能夠攜帶金銀前往官府兌換大明寶鈔,卻無法用大明寶鈔從官府手中換回金銀。

長此以往,就導致大明百姓們對大明寶鈔毫無信任可言。

再者,大明寶鈔在市場中的流通與消費環節存在極大障礙。

宋朝、元朝雖也發行過紙幣,但他們的紙幣能夠在市場中順暢流通,百姓可以使用紙幣自由地進行各類消費活動。

比如你去買鹽、買糧食、吃飯、或者其他消費都可以用紙幣進行支付。

然而,明朝的情況卻截然不同。

明朝百姓在拿到大明寶鈔後,除了用於繳納賦稅,幾乎找不到其他合理的消化途徑。

倘若一種貨幣無法正常用於消費,那麼它實際上已喪失了貨幣的基本功能。

再然後就是大明寶鈔的超額印刷問題,在這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大明始終未能對大明寶鈔的發行量實施合理管控。

每當國家麵臨財政困境,大明寶鈔?這玩意在遼東狗都不用!

的強烈抵製,最終以失敗告終。

畢竟,無論是官員還是士兵,都深知大明寶鈔這玩意兒根本冇法當錢來用。

要是俸祿和軍餉全部換成大明寶鈔,那他們恐怕全部都要餓死了。

京城因為是天子腳下,各類的賦稅還會用到大明寶鈔,所以商家們多少還是願意接受使用大明寶鈔支付的。

不過在更為偏遠的地區,比如遼東,大明寶鈔就幾乎等同於廢紙了。

因為遼東一帶的稅收都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金,官府壓根就不接受大明寶鈔!

對!

你冇有聽錯!

就連遼東本地的官府都不接受百姓或者商家使用大明寶鈔進行繳稅,他們隻要真金白銀!

如此一來,這大明寶鈔在遼東那可不就是一張廢紙嗎?

一張連擦屁股都嫌硬的廢紙!

而想要解決大明寶鈔麵臨的諸多困境,其實也不是什麼難題。

最起碼對於眼下的朱慈烺而言,冇有什麼難度。

這樣想著,朱慈烺隨即看向一旁的李若璉道:

“李若璉,去找幾個本地的造紙工人、畫師、銀匠,要是本地冇有,就去寧遠城、山海關尋覓。”

“找到之後,即刻來通知本宮。”

李若蓮聽聞,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似乎不太明白朱慈烺這是要做什麼。

但緊接著,他還是點了點頭。

“臣遵命!”

隨即,便轉身離開忙活去了。

出了這檔子事,朱慈烺已冇了繼續逛街的興致,喝完茶後,便徑直返回了住處。

(本章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