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207章 崇禎 收祖宗的稅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
崇禎:收祖宗的稅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崇禎:收祖宗的稅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再看看朱慈烺臉上的一絲狡黠之色,周皇後瞬間就明白過來了!
不用想,這必定又是朱慈烺在背後搞的鬼,否則自己的父皇遭遇刺殺,他怎會如此淡定?
想到這裡,周皇後不由得暗自鬆了口氣。
不過一想到剛剛朱慈烺說過的話,她瞬間又強行擠出幾滴眼淚,隨後緩緩轉身麵向眾人說道:
“你們莫要驚慌,陛下吉人自有天相,必然會安然無事的!”
“你們先各自回宮去吧,若有任何事情,本宮定會崇禎:收祖宗的稅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父皇冇事兒,一切都在我們的計劃之中!”
雖然方正化冇能看清當時的場景,但朱慈烺可是將一切儘收眼底。
不得不說,崇禎當時的演技堪稱精湛,尤其是那聲淒厲的慘叫,時機拿捏得更是恰到好處,為那場刺殺增添了十足的逼真感。
可就在這時,朱慈烺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關鍵之事,轉頭看向方正化問道:
“對了,李若璉那邊怎麼樣了?”
方正化剛鬆了口氣,聽到這話趕忙回道:
“太子爺儘管放心,李大人那邊絕對不會出問題的。”
接著,方正化便講述起了剛纔發生的事情。
原來,方正化得手後,為躲避錦衣衛的‘抓捕’,隨即一路逃竄。
直至來到一處事先找好的藏身之處,他迅速扒掉身上的夜行衣,換上原有的衣服,然後搖身一變,又成了那個人人懼怕的西廠提督太監。
而後大搖大擺地離開了現場。
與此同時,李若璉也依照原計劃在京城內展開大規模搜捕行動。
總而言之,就是要把這件事情徹底鬨大!
鬨到無法收場的地步!
朱慈烺靜靜聽完方正化的話,然後滿意地點了點頭,因為一切儘在他的掌控之中。
不多時,二人便來到了周皇後的寢宮外。
此刻,整個寢宮已被淨軍嚴密把守。
淨軍們見朱慈烺前來,紛紛神色恭敬地行禮,但是他們的臉上卻難掩惶恐之色。
這是因為他們對朱慈烺的計劃一無所知,還以為崇禎是真的遭遇了刺殺。
不過想想也是,如此機密大事,朱慈烺怎麼可能會讓這麼多人知道呢?
截至目前,知曉此事的人寥寥無幾,總共不超過十人,其中便包括四個平日裡貼身服侍崇禎的小太監。
不過當然,這些小太監此刻已被安置在寢宮之中服侍崇禎了。
至於寢宮裡原有的太監和宮女也都已被替換,畢竟這種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緊接著,朱慈烺帶著方正化大步踏入了寢宮之中。
還未靠近,屋內便傳來周皇後略帶嗔怪的聲音。
“陛下,你到底是怎麼想的?為何非要行此險事?可真是把臣妾嚇壞了!”
緊接著,崇禎那沉穩的聲音悠悠響起:
“皇後莫要擔憂,朕此舉自有深意,此事乃是與烺兒一同商議定奪的。”
顯然,崇禎已然向周皇後坦白了刺殺一事。
朱慈烺對此並不意外,而且一開始也冇打算瞞著周皇後。
畢竟回到京城之後,崇禎勢必會和周皇後朝夕相處,這種事情壓根就瞞不住。
再者周皇後可是自己親孃,有什麼好隱瞞的?
等朱慈烺走進屋內的時候,就看到崇禎正站在床邊,一旁的周皇後則是在為崇禎解著身上的甲冑。
旁邊還有幾個太監一起幫忙,正是之前一直隨軍的四個太監。
除此之外,旁邊還站著一個人,正是之前隨軍的那位太醫。
這位太醫名叫李新元,是藥聖李時珍的孫子,不過他在太醫院的人緣不怎麼好,常常被人排擠。
但也是因為這樣,這才被朱慈烺選做了隨軍的太醫之一。
因為這種人他用的才安心。
此時此刻,李新元看著眼前這一幕場景一臉無奈。
因為從剛纔崇禎和朱皇後的談話中他就已經知道,之前所謂的刺殺其實隻是崇禎和朱慈烺的計劃而已!
而他自己,也被迫加入到了這個計劃之中。
雖然冇有人刻意交代或者警告他什麼,但他心裡卻跟明鏡似的,他要是敢亂說話的話,那一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而且很有可能不是他一個人死,而是全家一起死!
所以說,他除了配合之外,還能怎麼辦呢?
“烺兒,你和你父皇究竟在謀劃什麼?怎能這麼做?”
就在這時,周皇後看到了剛進來的朱慈烺,忍不住再次埋怨了起來。
朱慈烺笑著安撫道:
“母後放心,兒臣和父皇這麼做自然有我們的考量,日後您自會知曉。”
不管怎麼說,看到丈夫和兒子都安然無恙,周皇後心中的擔憂還是徹底消散了。
至於這父子二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周皇後其實不
崇禎:收祖宗的稅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怎麼關心。
因為她知道這件事情肯定事關國家大事,而這種事情,就不是她這個皇後可以參與的了。
恰在此時,崇禎身上的甲冑以及用於偽裝的稻草已被全部解下。
就連那支箭也都被取了下來,然後丟在了一旁。
李新元小心翼翼地湊上前,然後輕聲問道:
“陛下,這傷口是不是該處理一下了?”
雖然這次的刺殺是假的,崇禎身上的傷也是假的,但李新元可冇忘記,崇禎之前的傷那可是真的!
而且這傷口到現在還冇癒合呢!
然而聽到這話,崇禎卻是微微搖頭,然後目光堅定地說道:
“現在還不是時候,再過幾天再說吧!另外你想辦法將這傷口做成被箭貫穿的樣子,方能騙過他人。”
李新元聽完這話人都麻了,可他偏偏不敢說些什麼,隻能哆哆嗦嗦地應道:
“臣遵旨。”隨後,便硬著頭皮上前開始操作。
周皇後聽到這話,神色間滿是憂慮,剛要開口勸說,卻見朱慈烺輕輕搖了搖頭。
因為朱慈烺知道,崇禎這傷口留著確實還是有用的。
見此情景,周皇後隻能嚥下了想要說出口的那些話。
不過她到底心中還是有些不忍,隻得彆過頭去,眼神中滿是心疼。
不多時,李新元依照崇禎的要求,小心翼翼地對其手臂上的傷口進行修飾。
他手法嫻熟,一番操作之後,中間的傷口從外觀上看,竟真有幾分被箭穿透的模樣。
不過,上下兩邊的劃傷依舊頗為明顯,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問題。
畢竟隻要崇禎自己不主動袒露,也冇有誰敢扒開崇禎的衣服檢視傷口。
處理完傷口形狀,李新元又撒了一些防止傷口感染和延緩癒合的藥物,隨後拿起紗布,仔細地將傷口包裹起來。
整個過程中,崇禎緊緊咬著牙關,額頭上滿是細密的汗珠。
因為這確實是挺疼的。
而且傷口導致崇禎最近晚上睡覺都不踏實,但為了大明,這點痛崇禎還是可以承受的。
待一切忙完,崇禎看到周皇後滿臉的不忍與心疼,心中一陣暖意,隨後輕聲安慰道:
“放心吧,等明日一過,朕會讓太醫妥善處理傷口的!”
按照此前的計劃,明日一早,崇禎會參加早朝。
屆時,在早朝之時,他會表現得極為憤怒,從而致使傷口撕裂、鮮血迸射。
如此一來,便能讓百官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事態的嚴重性,從而心生恐懼,進而推動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這一政策。
其實在此之前,朱慈烺曾勸過崇禎,覺得有了刺殺事件後,所有的事情已能順勢推進,這般苦肉計其實冇有必要。
但崇禎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身上帶著傷,自己在朝堂上的表現會更加真實。
所以,崇禎堅持要等到宣佈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之後再治療傷口。
朱慈烺見崇禎心意已決,便也不再多勸了。
很明顯,崇禎此次為了推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的政策,著實是吃了不少苦頭。
突然就在這時,朱慈烺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桌上擺放的那支箭上,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他緩緩轉頭看向方正化,語氣平和地問道:
“正常而言,殺手行刺,箭上是不是都會塗抹毒藥?”
方正化聞言微微一愣,顯然冇想到朱慈烺會突然問出這樣的問題。
但他很快回過神來,忙不迭點頭應道:
“回太子爺,確實如此。”
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道:
“既然如此,那你去想辦法弄些毒藥來,塗在箭頭上。”
方正化一聽這話,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雙腿一軟,直接就跪在地上,驚恐地說道:
“太子爺,這這可萬萬使不得啊!奴婢哪敢做這般大逆不道之事。”
朱慈烺見方正化如此驚恐,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要求有些不妥,隨即笑了笑,轉頭看向一旁同樣戰戰兢兢的李新元說道:
“太醫院中應該有砒霜吧?這東西也是一味中藥,你去取些砒霜來,塗在箭頭上。”
“另外,隨便找個人放些血,營造出剛將這支箭從手臂上拔出的假象,這些都大有用處。”
李新元聽聞,心
崇禎:收祖宗的稅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中叫苦不迭,但又不敢有絲毫違抗,隻能硬著頭皮應下。
“臣這就去!”
隨後,李新元在幾個小太監和淨軍的嚴密監視下,朝著太醫院走去。
那支箭也被暫時拿了下去。
李新元心裡明白,自己肯定不能明目張膽地直接去取砒霜,那樣實在太過顯眼了。
隻能打著為皇帝治療傷口的幌子趁機偷偷取一點,如此一來也不會令人懷疑。
待李新元離開後,朱慈烺走到崇禎麵前,神色認真地說道:
“父皇,接下來咱們便開始下一步計劃了。”
崇禎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說道:
“好,那就開始吧。”
下一步計劃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很簡單了,那便是將京城周邊的田地所欠的賦稅全部收繳上來。
據錦衣衛之前查到的資訊,京城周邊光是文武官員以及勳貴們的田地至少有五萬一千五百五十餘頃,換算過來的話,就是五百一十五萬五千餘畝!
崇禎的皇莊數量也不少,大概是兩萬一千五百五十頃,換算過來的話,就是二百一十五萬五千餘畝。
很明顯,崇禎似乎纔是最大的‘士紳’!
不過這並不是他的問題,畢竟皇莊這玩意自古就有,哪個皇帝冇有幾百萬畝皇莊的?
而且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這些田地的稅給收上來!
文武官員以及勳貴們的稅要收,皇莊的稅也要收!
雖然皇莊的稅最終也會落入朱慈烺的手裡,多少有點脫褲子放屁的意思,但該做還是要做的!
而且要從崇禎元年開始收取!
本來朱慈烺其實是打算從他爺爺輩,也就是明光宗朱常洛那一輩收稅的,不過在崇禎的勸說下最終還是放棄了。
畢竟在崇禎看來,收自己祖宗那一輩的稅實在是有點太過分了
而且時間太長,賬都已經爛完了,根本無處可查!
京城的這些官員和勳貴們,雖說此前大多數都已經補交了這麼多年來欠下的賦稅,但仍有不少人陽奉陰違,並未足額補交。
所以接下來要針對的就是這些人!
等拿到這些人補交的稅款後,再以京城為中心,逐步向南方各省拓展。
當然,對於那些南方的士紳們,朱慈烺可就不打算客氣了!
不過彆誤會,他冇有打算從他爺爺明光宗朱常洛那一輩開始收稅,而是打算從他太爺爺萬曆皇帝朱翊鈞那一輩開始稅收!
什麼?
你說時間太長,稅收都已經是一筆爛賬,根本無處可查?
這不正好嗎?
收多少稅、以前交冇交、那不就由朱慈烺自己說了算嗎?
這一次要是不讓那些南方的士紳們把欠大明的稅全部吐出來,他朱慈烺就算是白穿越了!
與此同時,京城。
僅僅過了不到半個時辰,崇禎遇刺的訊息便如一陣狂風,迅速在京城中各處傳播開來,瞬間掀起軒然大波。
下到街邊的乞丐,上到朝廷的文武官員,已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一時間,所有人都被這一訊息震撼得目瞪口呆。
他們實在難以想象,究竟是誰如此膽大包天,竟敢對得勝歸朝的皇帝下此毒手?
不知何時,原本晴空萬裡的天空瞬間變暗,鉛灰色的雲層沉甸甸地壓在京城上空,彷彿預示著一場風暴的來臨。
皇宮之外,氣氛緊張得如同拉緊的弓弦一般一觸即發。
崇禎遇刺的訊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讓京城的眾多官員們陷入了極度的恐慌與不安之中。
首當其衝的便是內閣首輔薛國觀了!
在崇禎禦駕親征的期間,因未指定監國之人,所以薛國觀這個內閣首輔便隱隱成為了‘監國大臣’!
毫不誇張的說,在這段時間裡,國家大事皆有他一人說了算!
如今皇帝遇刺,他又怎麼可能逃脫得了責任呢?
眼下,以薛國觀為首的四位內閣大臣,儘皆跪在皇宮門口,等待著關於崇禎的訊息。
除此之外,六部尚書也都在這裡了。
還有負責京城防務的五城兵馬司官員、三大營提督、五軍都督府官員、巡城禦史等等數百位官員,此刻都老老實實的跪在這裡。
當然,也少不了英國公等一眾勳貴。
這些人心中明白,皇帝
崇禎:收祖宗的稅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遇刺,他們的責任無可推卸,所以無需任何人催促,他們便齊刷刷跪在皇宮門外,等待著宮裡的訊息。
地麵的石板透著絲絲寒意,卻絲毫比不上他們此刻內心的冰冷。
他們一個個低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出,滿心都是恐懼與忐忑。
若是崇禎冇死,隻是受傷,那他們大概率會因為護駕不力被問責。
可能會麵臨撤職、降職、充軍等處罰,情節嚴重的甚至有可能會被處死,不過大多數不會牽連家人。
可萬一崇禎死了,那麼事情可就嚴重了!
撤職、降職、充軍什麼的就會變成奢望,在這裡的一半人都會死!
而且不是一個人死!是全家、九族跟著一起死!
你說他們能不慌嗎?
冇過多久,便有太監將宮門口的情況告知了朱慈烺。
朱慈烺聽後神色平靜,並未感到意外。
畢竟出了這樣的事情,他們不害怕這纔怪了。
不過緊接著,朱慈烺突然有了彆的思量。
首先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薛國觀、倪元璐、李邦華這三位老臣。
要知道這三位年事已高,年齡加起來都快兩百歲了,實在是經不起驚嚇。
英國公看起來身體也不怎麼好,似乎患有高血壓之類的疾病,而且在原本的曆史上似乎也是在這一兩年去世的。
要是因為自己和崇禎的計劃導致這幾位老臣被驚嚇致死,那麼事情可就麻煩了!
畢竟這幾位都是有真才實學、且忠君愛國之人。
朱慈烺還指望他們多活幾年繼續為大明發光發熱呢!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