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277章 朝廷太難對付了咱們還是詐降吧
-
朝廷太難對付了,咱們還是詐降吧!
朝廷太難對付了,咱們還是詐降吧!
想到這裡,李自成心中有些惱怒,質問道:
“高桂滋,你在胡說什麼?之前本王不是跟你說過有些地方存有糧草嗎,難道那些地方你都忽略了嗎?”
高桂滋聽到這話,趕忙解釋道:
“闖王,我去了,真的去了!我按照您之前說的那些地方,一個一個地去找,可等我到了那裡之後,卻發現那裡早就人去樓空了。
“既冇有人也冇有糧食,甚至屋裡能搬走的東西全部都被搬光了,隻留下一個光禿禿的宅子。”
“我當時心裡就覺得不對勁,還以為是個彆情況,於是又繼續向前行進了幾十裡,結果驚訝地發現,不僅是這座城鎮冇有人,甚至沿途之中連一個活人都碰不到。”
“不過我當時也冇多想,還以為這些人是因為害怕被咱們波及到所以跑去了彆的地方,於是乎我趕忙派人四處搜查,結果更加讓人感到驚恐的事情發生了。”
“那就是周圍百裡之內,所有城鎮居然連一個活人都冇有,並且所有的糧食以及鍋碗瓢盆等等一切的東西全部都消失了,就好像這裡從來冇有過人居住一樣。”
“我不死心,又親自去附近檢視了幾座大型城池,結果更讓人絕望,那些城池中居然也冇有人了,整個城池猶如鬼城一般,冇有一絲生氣。”
聽完這番話之後,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三人瞬間麵麵相覷,每個人的眼神中都充滿了極度的震驚!
他們真的是被這個訊息驚呆了,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因為按照高桂滋的說法,好像突然之間,整個河南的人全部都消失了,甚至連糧食、鍋碗瓢盆一個都冇留下!
難道是鬼神之力在作祟?
想到這裡,李自成不由得緊張了起來,因為他還是朝廷太難對付了,咱們還是詐降吧!
想想接下來該怎麼辦。”
羅汝才大概想了一下之後才說道:
“闖王,經過這些日子的消耗,如今軍營裡的糧草還可供大軍三個月左右。”
三個月嗎?
李自成聽到這話皺了皺眉,心裡擔憂更甚。
雖然三個月看起來是挺多的,可按照時間推算,吃完這些糧食的話,時間差不多剛好就在一二月份左右。
而那個時候正是大雪紛飛的時候。
要是在那個時候冇有糧食吃,那這五十多萬大軍可就真的要餓死在河南了。
意識到這點之後,李自成的心情愈發沉重,眼神中滿是憂慮與無奈,心中更是如亂麻一般。
與此同時,他再也冇有了攻打潼關的打算,此時他心中唯一盤算著的,便是儘快搞到一些糧食,好讓自己的軍隊能夠順利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隨後他再次將目光投向羅汝才,聲音帶著幾分急切與期待問道:
“羅先生,那麼接下來到底該怎麼辦?我們該去哪裡弄到糧食,好度過這個冬天?”
羅汝才也覺得一陣頭疼,這種棘手的事情,他能有什麼辦法啊。
往年冬天,他們都是靠著一路劫掠富農以及城池的物資來維持生存的。
可如今,局勢早已今非昔比,突然之間就冇有可劫掠的百姓了,他難道還能憑空變出糧食來嗎?
但這話肯定是不能直接說出來的,不然也太不給李自成麵子了,畢竟李自成如今可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需要維護他的威望。
所以緊接著,羅汝才清了清嗓子,然後緩緩說道:
“闖王,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在下覺得應該先下令,自今日開始規定每個人每天的口糧不得超過一定數額,也不得鋪張浪費。”
“如此一來,糧草的問題應該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一旁的張獻忠聽到這話,忍不住開口道:
“可是這麼做貌似也冇什麼大用啊!如今我們麵臨的是糧草嚴重短缺的大問題,節約這點口糧,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當務之急其實還是儘快獲取更多的糧草,這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啊。”
羅汝才繼續說道:
“在下自然也知道這件事情的緊迫性,可是事到如今,我們還有其他地方能獲得糧草嗎?”
“本來最好的地方其實就是陝西,那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可這潼關就像一道天塹橫亙在我們麵前,阻隔了我們大軍的進入。”
“攻不下潼關的話,我們又怎麼去陝西獲取糧草呢?”
“所以我們隻能想想其他的辦法了,其中朝廷太難對付了,咱們還是詐降吧!
不再瞞著你們了。”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本王有兩個辦法,隻要可以順利實施下去,應該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這個冬天。”
兩人聽到這話,先是麵麵相覷,隨後同時將目光投向了李自成。
緊接著,隻聽李自成緩緩說道:
“朝廷太難對付了,咱們還是詐降吧!
軍,這其中需要的糧草和各種各樣的物資都不是輕易能搞定的。
所以朝廷更傾向於用招撫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哪怕知道他們可能會再次反叛,朝廷還會這麼乾。
短暫的思考之後,羅汝才突然笑著說:
“闖王真是英明,居然想到瞭如此妙的主意。”
“既然如此,那麼明日我們便向孫傳庭投降,隻是不知這次闖王要提出什麼樣的條件?”
“按照在下的意思,這次可不能提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否則很容易被朝廷識破我們的計謀。”
李自成聽到這話笑了笑說道:
“放在以前,本王一定會讓崇禎小兒封本王為西北王,然後再把陝西劃分給本王。”
“但是現在,本王隻要求一個總兵的位置就可以了,然後再讓他們提供一定的物資。”
“畢竟是為了詐降,要是要求太過分,被一口拒絕的話,那可就冇辦法了。”
“所以我們提出的要求既要讓朝廷覺得我們有誠意投降,又要能滿足我們目前的需求,這樣才能讓詐降的計劃順利進行下去。”
一旁的張獻忠忍不住開口道:
“以前的話朝廷確實會答應我們的投降,畢竟那時候朝廷還要麵對建奴的威脅,也冇什麼精力對付我們。”
“可是在不久之前,朝廷不是在遼東打了大勝仗嗎?建奴都被打的退回了遼東深處了。”
“所以我倒是覺得,朝廷未必會接受我們的投降!”
然而羅汝才聽到這話,卻是毫不在意地說道:
“非也非也,你有所不知,現在朝廷對於我們這些農民軍的態度其實還是以招撫為主,隻不過我們投降之後會把我們全部遷往遼東,用來防守建奴。”
羅汝才這話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朱慈烺確實就是這麼計劃的。
甚至之前他還給孫傳庭也下了一道聖旨,內容大概就是隻要農民軍願意投降的話,朝廷就要接受他們的投降,然後把他們分批送往遼東。
並且在遼東的糧食冇有產出之前,朝廷管吃管住,甚至還給發銀子!
孫傳庭拿到聖旨之後,覺得這是一個招撫農民軍的好辦法,畢竟隻要去遼東,朝廷就管吃管喝,還給發銀子,這簡直就是打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兒啊!
於是他總結了一下其中的話語,然後命人抄了幾千份小冊子,每天晚上趁著農民軍熟睡的時候全部都撒向了李自成的大營。
隻不過李自成反應很快,在發現了這些東西之後就即刻命人全部收集起來然後集中銷燬了。
再加上農民軍中識字的人不多,所以這件事情並冇有引起太大的波動,隻有李自成身邊的一些核心將領知道這件事情,當然也包括羅汝才。
而張獻忠之所以不知道,也不是因為李自成刻意隱瞞,隻是因為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張獻忠投奔李自成之前的時間裡。
於是緊接著,張獻忠臉色頓時就變了,他趕忙開口問道: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你是想讓我們去遼東?那遼東乃是苦寒之地,建奴又異常凶猛,我們去了豈不是凶多吉少?”
“這不是把我們往火坑裡推嗎?”
這話一出口,李自成和羅汝才瞬間就沉默了。
不是
張獻忠的腦子真的冇問題嗎?
剛纔不是說了是詐降嗎?
他怎麼還能說出這樣的話?
雖然心中無奈,但接下來,羅汝才還是耐著性子解釋道:
“彆誤會,你忘了我們隻是詐降而已嗎?就算朝廷真的要讓我們去遼東,難道我們真的會去嗎?”
“我們表麵上答應朝廷的要求,然後再要求朝廷給予我們一定的物資,等拿到物資之後順利度過這個冬天,再直接翻臉就是了,到時候朝廷又能拿我們怎麼樣呢?”
這下子,張獻忠總算是徹底明白了。
隻見他一臉讚許地點了點頭,然後看將李自成說道:
“闖王此計甚妙,如此一來,我們既能得到物資,又能爭取到時間,等度過這個冬天,我們就可以重新起事了。”
眼看著羅汝才和張獻忠都對這個計劃表示支援,李自成也終於笑了起來。
就在這時,羅汝才突然又好似想到了什麼,然後笑著說道:
“闖王,既然是要投降,那咱們也得表現出一些誠意不是?”
李自成微微一愣,問道:
“軍師
朝廷太難對付了,咱們還是詐降吧!
這是何意?”
羅汝才笑道:
“明天一早,闖王派人投降的時候,大可以將一些老弱病殘、以及之前在攻城中受傷的士兵全部送給孫傳庭。”
“如此一來,既能證明我們的誠意,又能緩解我軍的糧食問題。”
李自成聽到這話,不禁心中一動。
因為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畢竟農民軍中確實存在一部分的老弱病殘,他們基本上冇什麼大用,隻能做一些簡單的後勤工作,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累贅了。
特彆是那些在攻城中受傷的農民軍,更是累贅中的累贅。
留著他們不但要給他們治療傷勢,還要提供食物,實在是麻煩的緊。
可要是把他們全部送給孫傳庭的話,那麼這些累贅可就跟他冇什麼關係了!
不過緊接著,李自成突然又皺起了眉頭。
因為他覺得孫傳庭會是不會接受這些人的。
想到這裡,李自成直接看向羅汝才問道:
“軍師,你就不怕孫傳庭拒絕接受這些人嗎?”
羅汝纔則是輕笑道:
“闖王放心,在下可以保證,孫傳庭絕對無法拒絕這些人,因為之前孫傳庭送來的那些小冊子中可是說過的,接受農民軍投降、並且將農民軍遷移到遼東可是皇帝的聖旨!”
“試問孫傳庭如何敢抗旨?”
“畢竟這抗旨之罪可是要殺頭的,就算現在殺不了他,這抗旨的罪名也會成為孫傳庭一輩子抹不掉的汙點!”
“指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這個罪名就可以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李自成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瞬間就樂得合不攏嘴了。
畢竟他曾經也是大明的一個底層官員,可太知道這聖旨的含金量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