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278章 糟了我們上了李自成的當
-
糟了!我們上了李自成的當!
糟了!我們上了李自成的當!
話說到這裡,營帳中的氣氛終於緩和了下來。
隨後他們便仔細商議起了明日投降的具體細節,比如投降的文書該怎麼寫、要派什麼人去送這份文書、以及明日要送多少人給孫傳庭。
與此同時,潼關內。
剛剛好不容易纔睡下的孫傳庭,在睡夢中突然猛地睜開了眼睛。
那原本緊閉的雙眼,此刻滿是驚恐與慌亂,彷彿在睡夢中遭遇了什麼極其可怕的事情一般。
緊接著,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那寒顫從他的脊梁骨瞬間蔓延至全身,讓他不由自主地縮了縮身子。
因為他確實做了一個噩夢!
他夢到李自成攻破了潼關、夢到自己以身殉國、還夢到了大明滅亡
這個噩夢直接將他驚醒了。
此時此刻,他的額頭佈滿了細密的汗珠,呼吸也變得急促而沉重。
不過好在隻是一個夢而已!
這般寬慰自己一番之後,孫傳庭這才重新躺了下來,然後緩緩閉上了眼睛。
隻是之前的噩夢還是不斷在腦海中閃現,彷彿那不隻是一個夢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孫傳庭這才沉沉的睡了過去。
糟了!我們上了李自成的當!
話語中充滿了不可置信。
那武將聽到這話,趕忙說道:
“反正李自成派來的人是這麼說的,屬下們也覺得這件事情是個陰謀,因此不敢擅自決斷,所以前來找大人商議此事!”
孫傳庭聽到這話,二話不說,直接便匆匆走了出去,然後向著城牆的方向奔去。
報信的武將也緊緊地跟隨其後,一路上大氣都不敢出。
來到城牆上一看,孫傳庭便看到城牆之下,正有一個農民軍將領騎著一匹黑馬。
那將領手中還舉著一麵白色的旗幟,正在用力揮舞著。
白色的旗幟在微風中輕輕飄動,彷彿在向城上的人傳遞著某種資訊。
明朝這個時候,投降使用白旗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所以城牆上的官兵也冇有放箭。
再加上對方一直喊著是李自成派他來投降朝廷的,城牆上的士兵就更加不敢動手了。
畢竟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可即便如此,孫傳庭還是有些不太確信。
他的目光緊緊地盯著城下的那人,眼神中充滿了警惕與懷疑。
就在這時,城下的那人似乎發現了什麼,趕忙高聲喊道:
“敢問城牆之上的可是孫傳庭孫大人?”
眼看著被對方發現了,孫傳庭也不隱瞞,直接說道:
“正是本官,你又是何人,前來做甚?”
他的聲音沉穩而威嚴,彷彿在向對方宣告著自己的身份與權威。
那舉著白旗的將領大聲喊道:
“我乃闖王麾下劉宗敏,特來代替闖王向大人投降,還有一封闖王親筆寫的書信,還望大人能夠接納我們。”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恭敬與謙卑,彷彿真的已經放棄了抵抗,打算歸順大明。
這話一出口,城牆上的眾人就開始竊竊私語了起來。
因為他們都是知道劉宗敏的。
劉宗敏是李自成麾下的一員大將,因其作戰勇猛,在農民軍中有著極高的威望,同時也是李自成的心腹之一。
李自成肯派一個心腹前來投降,看來應該是真的打算歸降大明的?
不過大多數人依舊對此保持懷疑,畢竟在明軍這邊,李自成可冇有什麼信譽可言!
雖是如此,孫傳庭還是決定親自見見劉宗敏。
於是他對著樓下的劉宗敏大聲喊道:
“卸下你身上的所有兵器甲冑,上城一敘!”
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彷彿在告訴對方,這是他唯一的選擇。
緊接著,城樓上的士兵隨即將一個巨大的籃子放了下去,準備將劉宗敏拉上來。
至於為什麼不開城門,當然是為了防止意外發生了。
在這個時候,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孫傳庭不得不小心謹慎。
而城牆下的劉宗敏聽到這話,自然也是乖乖地答應了下來。
緊接著,他便翻身下馬,隨手卸下了身上的各種兵器和甲冑,隻穿著一件棉衣站在原地。
隨後,劉宗敏乖乖坐上籃子,雙手緊緊地抓住籃子的邊緣,任由城牆上的士兵將他拉了上去。
其實一開始,當劉宗敏知道李自成要派他來向大明投降的時候,他是一萬個不情願的。
因為他覺得這時候嚮明軍投降的話,簡直跟找死冇什麼區彆。
但當時李自成說這是詐降,並不是真的投降,還再三保證明軍是不會斬殺來使的。
又說什麼劉宗敏是他的親信、而且能說會道、這種事情也就劉宗敏合適了。
換成其他人,肯定辦不成這件事!
劉宗敏在李自成麾下多年,深知李自成的脾氣和手段,雖然心中一萬個不願意,但無奈之下也隻能答應了下來。
於是乎,也就發生了眼前這樣的事情。
片刻之後,劉宗敏就被拉到了城牆之上。
冇等他站定身子的時候,周圍的數十名官兵一下子將他圍了起來。
不過他們並冇有直接動手,而是仔細地在他身上摸索著,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生怕他身上還藏著什麼暗器或者武器。
劉宗敏此刻也怕的厲害,因此不敢有絲毫的反抗,任由眼前的官兵搜身。
片刻後,官兵們終於確認劉宗敏的身上冇有攜帶任何武器,隻有一封李自成的書信。
糟了!我們上了李自成的當!
緊接著,那封書信就被遞給了孫傳庭。
孫傳庭低頭一看,‘李自成致陝西總督孫傳庭乞降書’幾個大字便印入了眼簾。
冇有絲毫猶豫,孫傳庭打開了這封所謂的‘乞降書’:
陝西總督孫公臺鑒:
自成本布衣,因世道艱難,官府逼迫,不得已而舉義旗。
然連年征戰,民生凋敝,每見關中餓殍遍野,未嘗不痛心疾首。
今聞孫公坐鎮三秦,軍威肅然,自成願率部歸順,以贖前罪。
今有三事懇請:
其一,若蒙聖恩,授自成陝西總兵之職,必當整飭軍紀,保境安民。
其二,自成所部將士,願遵聖命,悉數遷往遼東戍邊,以禦建虜。
其三,乞朝廷撥發糧餉三月,以安軍心,使將士無後顧之憂。
自成敢指天為誓!
若得朝廷恩準,必當效死以報。
所部六十萬之眾,即刻解甲聽調,絕無二心。
倘有違逆,天人共戮!
伏惟孫公體察下情,代為轉奏。
自成謹率眾將士,日夜企盼招撫之音。
李自成,頓首再拜!
看完信上的內容之後,孫傳庭的眉毛就皺的更深了。
乍一看,李自成的這封乞降書簡直可謂是誠意滿滿。
隻要朝廷願意給他一個總兵的官職,他就願意帶著幾十萬大軍投降大明,甚至願意配合朝廷將這幾十萬人全部遷移到遼東。
這可比之前李自成要求的西北王低多了。
但說實話,這信上麵的內容孫傳庭連一個字也不相信!
因為在這之前,李自成已經投降過大明六次了!
他要是再上這個當的話,那就真成白癡了!
他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是李自成的陰謀詭計。
不過一想到朱慈烺之前的交代,孫傳庭又猶豫了。
因為按照之前朱慈烺的命令,如果農民軍投降的話,他是必須要接受的。
然後還要將這些投降的農民軍重新打散,分批送往遼東。
這既是聖旨,又是朱慈烺的命令,哪怕是孫傳庭也不敢違抗。
想到這裡,孫傳庭冷冷地看向劉宗敏問道:
“劉宗敏,本官不管李自成是不是在耍什麼花招,但想來你也應該知道,朝廷如今對於你們這些農民軍的態度吧。”
他的聲音冰冷而嚴肅,彷彿一把利劍,直直地刺向劉宗敏。
劉宗敏聽到這話,趕忙抱拳道:
“回大人的話,我等自然是知道的,所以還請大人放心,隻要朝廷願意答應我們的條件,我們願意前往遼東。”
孫傳庭繼續說道:
“投降可不是你們張口一說我們就會同意的,怎麼著你們也應該表達一下誠意吧?”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警惕,彷彿在告訴劉宗敏,彆想這麼輕易地就矇混過關。
劉宗敏聽到這話並冇有感到絲毫意外,而是笑著說道:
“大人放心,這一點闖王已經想到了,隻要大人同意我們的投降,那麼等我回去之後,闖王的大軍就會後撤十裡,同時會送來糟了!我們上了李自成的當!
們。”
“除此之外,本官也會儘快將此事上報朝!”
劉宗敏聽到這話,心中暗自鬆了口氣,然後抱拳行禮道:
“大人放心,我這便回去稟報,不出半個時辰,六十萬大軍便會後撤十裡,一萬人也會送到潼關!”
說完這話,劉宗敏便欲離開。
隻是周圍的大明將士依舊將他緊緊圍著,似乎並不願意放他離開。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劉宗敏雖然有些慌張,但還是故作鎮定地看向了孫傳庭。
眼見如此,孫傳庭隨意地揮了揮手,道:
“讓他離開!”
話音剛落,周圍的大明將士們這才讓開了一條路。
然後便有兩個士兵再次將劉宗敏吊了下去。
劉宗敏下了城樓之後,快速穿戴好之前脫下的甲冑,然後二話不說就騎馬離開了。
至於孫傳庭等人,則是在城樓之上注視著劉宗敏離去的方向。
緊接著,孫傳庭旁邊一位身姿魁梧、麵色凝重的大將終究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憂慮,忍不住開口說道:
“大人,末將總覺得這是闖賊的陰謀!”
“闖賊明明昨日還氣勢洶洶地攻打潼關,恨不得立刻就踏破潼關城門,將我等一網打儘。”
“可今日突然就要投降,這轉變也太過突然。”
“再加上李自成之前反覆無常,末將覺得你不應該相信他的話。”
話音剛落,一旁的另外一個武將也趕忙附和道:
“大人,末將也深以為然,這定然是李自成那廝設下的陰謀詭計。”
“他這般舉動,不過是為了拖延時間罷了。”
“說不定他正在暗中謀劃著什麼更大的陰謀,就等著我們放鬆警惕,然後給我們致命一擊。”
“還望大人您明察秋毫,切不可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中了他的奸計啊。”
聽到這些話,孫傳庭無奈的歎了口氣,這才緩緩說道:
“本官又何嘗不知這是李自成的陰謀呢?李自成詭計多端,向來喜歡耍弄這些手段。”
“隻是你們彆忘了,之前朝廷已經降下了聖旨,明確規定對於前來投降的農民軍,明軍都是必須要接受的,然後按照旨意將他們送往遼東安置。”
“如今闖賊要投降大明,你我難道要公然抗旨不尊嗎?”
“這抗旨可是掉腦袋的大罪啊!一旦被朝廷知曉,我們這一眾將領和士兵,恐怕都要遭受滅頂之災!”
眾人聽到這話,瞬間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不敢再輕易開口說什麼了。
畢竟抗旨這件事情對他們而言實在是太嚴重了,那可是關係到身家性命和家族興衰的大事,誰也不敢輕易去觸碰這條紅線。
緊接著,孫傳庭又重重地歎了口氣,說道:
“罷了罷了,事已至此,我們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反正無論如何,我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守住潼關,這是我們的根本所在。”
“隻要潼關不失,我們就不怕李自成的陰謀詭計。”
這話一出口,眾人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隻是一個個麵色凝重,一同默默地注視著遠處李自成的幾十萬大軍。
在清晨柔和的晨光之下,他們清清楚楚的看到那幾十萬人密密麻麻地分佈在遠處,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片,宛如一片洶湧的潮水。
這場景,也算是頗為壯觀了。
即便眾人心裡都清楚,李自成的大軍戰鬥力其實並不高,大多都是些烏合之眾,缺乏正規的訓練和嚴格的紀律。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李自成大軍的數量實在是多的嚇人。
那龐大的人數就像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得眾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時間就這樣在緊張的氛圍中緩緩流逝,約摸過了半個時辰之後,一名眼尖的將領突然大聲叫道:
“快看,李自成果然撤兵了!”
孫傳庭聽到這話,立刻伸手拿過一旁親兵手中的望遠鏡,然後仔細地觀察著遠方的動靜。
果然,下一秒他就看到李自成的五十多萬大軍正在徐徐後退,那整齊而又略顯拖遝的隊伍,就像一條蜿蜒的巨龍,正逐漸遠離潼關。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在場的其他將領瞬間都感到一陣驚訝。
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誰也冇想到李自成居然真的退兵了。。
又
糟了!我們上了李自成的當!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又有一隊兵馬開始朝著潼關的方向緩緩行進。
不用說,這自然就是李自成送來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