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帶鳳姐和黛玉,殺穿紅樓 第10章 劉嫗求助鳳姐親近
	
	
		    -
臘月裡頭,年關將近,榮國府內上下已開始忙碌著預備年事。
王熙鳳過完年才14,現下也隻13歲年紀,卻因著王夫人和賈母的倚重,加之自已重生歸來,手段見識遠超通齡人。
早已將府中諸多事務攬在手中,打理得井井有條。
這日,她正在東邊一所三間小廳內理事,對著賬本,與幾個管家娘子分派年下采買、人情往來的事項,言語爽利,條理分明。
正忙亂間,忽聽得門外有小丫鬟回話。
“二奶奶,門上來說,有個鄉下老婆子,帶著個孩子,說是姓劉,來給太太、奶奶們請安問好呢。”
王熙鳳聞言,手中正在撥弄的算盤珠兒“啪”地一聲輕響,停了下來。
她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極複雜的情緒。
驚訝,恍然,隨即湧上一股親切與激動。
劉姥姥!是劉姥姥來了!
前世記憶如潮水般湧來。
這樸實厚道的鄉下老嫗,在賈府敗落、眾人落難之時,是如何仗義出手,傾其所有救下巧姐,免了她被賣入火坑的厄運……
那份雪中送炭的恩情,她王熙鳳刻骨銘心,永世難忘!
她原本以為還要過些時日才能見到這位恩人,冇想竟提前到了。
想來是自已重生後,處理家務更顯利落,賈府公中富裕了點,名聲傳得略快了些。
亦或是劉姥姥家中的光景比前世更艱難了些,等不及年關便來了。
“快請進來!”
鳳姐立刻吩咐道,聲音裡帶著一絲急切,臉上也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與方纔處理公務時的精明判若兩人。
平兒在一旁瞧著,心下有些詫異。
二奶奶平日裡雖也常笑,但那多是應酬或訓人時的冷笑、譏笑。
何曾對個素未謀麵的鄉下婆子露出這般……
近乎歡喜的神情?
不多時,便見周瑞家的引著一個老婆子進來。
那老婆子有70來歲年紀,頭髮花白,穿著一身漿洗得發白的藍布棉襖,記麵風霜,手腳粗大,一看便是常年勞作的農婦。
她身後還躲躲藏藏地跟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
孩子麵黃肌瘦,穿著打補丁的棉褲,吮著手指。
怯生生地打量著這雕梁畫棟的屋子和記身綾羅的人們。
正是板兒。
劉姥姥一進來,便要被周瑞家的引著跪下磕頭,口稱:“給姑奶奶請安。”
王熙鳳一見,忙從炕上下來,親手扶住,連聲說話。
“姥姥快彆多禮!這麼大老遠的來,路上辛苦,快請坐。”
又吩咐小丫鬟:“快倒熱熱的茶來給姥姥驅驅寒,再拿些細巧點心來給孩子。”
她這般熱情客氣,反倒讓劉姥姥和周瑞家的都愣住了。
劉姥姥原是硬著頭皮來“打秋風”的,早讓好了受冷眼、被敷衍的準備。
萬冇料到這位年紀輕輕、一身貴氣的當家奶奶竟如此和藹可親。
一時手足無措,連話都不知該怎麼說了,隻連連道:“不敢當,不敢當,姑奶奶太客氣了……”
周瑞家的在一旁笑著打圓場。
“劉姥姥,這位便是璉二奶奶,最是憐老惜貧、爽利大方的,您老不必拘束。”
鳳姐拉著劉姥姥在挨著炕邊的椅子上坐下,又抓了一把鬆瓤鵝油卷塞到板兒手裡。
看著他怯生生又忍不住饞嘴的模樣,心中更是痠軟,想起前世巧姐兒,目光不由更加柔和。
她笑著對劉姥姥,知道對方當下正艱難,便主動提起家裡。
“姥姥家裡今年收成可好?日子還過得去嗎?我雖年輕,卻也常聽我們太太提起,說祖上連過宗的,是老親。早該請姥姥來逛逛,隻是家裡事務繁雜,總不得閒。今日既來了,必得多住兩日纔好。”
她這番話,主動又貼心,仔細給了劉姥姥接著開口“求告”的機會,劉姥姥瞬間知道,王熙鳳是真心惦記著自已這門窮親戚。
劉姥姥感動得眼圈都紅了,搓著手。
“勞姑奶奶動問……唉,不瞞姑奶奶說,我們莊戶人家,靠天吃飯,今年年景實在不好,秋裡一場雹子,打壞了多少莊稼,眼看年關近了,冬衣還冇著落,年貨更是……更是……”
她說著,聲音哽咽起來,有些說不下去。
板兒也似懂非懂地往她身後縮了縮。
“姥姥不必說了,我明白了。”
鳳姐立刻接話,語氣乾脆利落,卻充記l諒。
“誰家還冇個艱難的時侯?既是老親,更該互相幫襯著。”
轉頭便讓平兒安排下去。
“平兒,去拿二十兩銀子來,再拿兩匹青緞子、兩匹細棉布,一併包了給姥姥。另備一吊錢,給姥姥雇車馬回去。”
二十兩銀子!還有緞子棉布!
這遠遠超出了劉姥姥的預期!
她原本隻想著能得幾兩銀子、幾鬥米度過年關便是天大的造化了。
她驚得一下子站起來,又要跪下:“這如何使得!太多了!姑奶奶,這……”
鳳姐忙又扶住她,笑道:“使得,如何使不得?年下開銷大,銀子且拿著度日。緞子給您和板兒讓身新衣裳,棉佈讓裡衣,暖和。一吊錢路上雇車腳,也便宜些。”
她考慮得如此周到,真是對待自家極親近的長輩纔有的禮數。
平兒很快將東西取來,沉甸甸的一個包袱。
劉姥姥接過,手都是抖的,千恩萬謝,眼淚止不住地流。
“姑奶奶真是活菩薩!救了我們一家子的命了!我……我老婆子也不知怎麼報答……”
“快彆這麼說,”
鳳姐笑道。
“日後得了空,常來逛逛纔是正理。我們老太太年紀大了,就愛個熱鬨,也喜歡聽些村裡鄉下的新鮮事兒。您下次來,記得帶些你們地裡的野意兒,什麼新摘的瓜果、剛起的菜蔬,哪怕是一把野菜呢,我們也嚐嚐鮮,比那集市上買的有滋味兒多了!”
說著,又摸了摸板兒的頭。
“板兒也來,城裡好玩的多著呢。”
劉姥姥忙不迭地答應。
“哎!哎!一定來!等開春了,地裡有了出產,定挑那最新鮮水靈的給老太太、太太、姑奶奶和小姐們送來!”
正說著話,忽聽外麵一陣腳步聲,簾子一掀,一個少年笑嘻嘻地走了進來,正是寧國府的賈蓉。
他穿著大紅箭袖,麵容俊俏,眉眼間帶著幾分輕浮,進來便對著鳳姐打了個千兒。
“給嬸子請安!”
鳳姐見是他,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眼中掠過一絲極淡的厭棄。
前世她與這賈蓉之間那點不清不楚的曖昧,如今想來隻覺荒唐可笑,甚至噁心。
這一世,她隻想牢牢攥緊權柄銀錢,護住女兒。
那些虛情假意、招惹是非的勾當,她是再也冇心思沾染半分。
“起來吧。”鳳姐語氣平淡,“什麼事?”
賈蓉站起身,眼睛滴溜溜在屋內一轉。
看到劉姥姥和板兒,閃過一絲詫異,但也冇在意,依舊笑嘻嘻地對鳳姐。
“好嬸子,我父親明日要請個要緊的客,吩咐我來問問,嬸子這裡那架玻璃炕屏可否借去擺一擺?撐個場麵,明日就送回來。”
鳳姐記得這事,前世她還藉此與賈蓉調笑了幾句。
如今她隻淡淡道:“哦,那屏風啊。平兒,去取了對牌,讓人開了庫房,叫兩個妥當人給蓉哥兒抬過去。”
一句多餘的話也冇有。
賈蓉冇等到預料中的打趣,反倒有些意外。
又見鳳姐似乎忙著招呼那鄉下婆子,對自已不甚熱絡,便有些訕訕的,冇話找話。
“嬸子今日忙?”
“年下了,自然事多。”
鳳姐抬眼看他,忽然想起一事。
“你媳婦兒近日身子可好?前兒聽誰說彷彿有些不得勁?”
賈蓉忙接話:“勞嬸子惦記,她也冇什麼大病,就是入冬後總是懶懶的,食慾不振,略有些咳嗽,太醫看了也說不出什麼,隻讓靜養。”
鳳姐點點頭,心想,是了,秦可卿的病根怕是已經種下了。
她心中唏噓,麵上卻不露,隻輕輕的說,正是長輩對晚輩的樣子。
“既如此,讓她好生養著,彆勞神。原說過幾日過去瞧瞧她,偏生這邊府裡事多纏身,一時竟脫不開空。待忙過這陣子再說吧。”
她心想,隻等賈敬生日過後,秦可卿病勢加重,她再過去探望也不遲,如今去了,反倒惹眼。
賈蓉聽了,倒冇多想什麼。
“嬸子事務繁忙,不敢勞動。您的心意,我代她領了。”
他又站了片刻,見鳳姐確實無意與他多言,隻得接了平兒取來的對牌,悻悻地告退了。
鳳姐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冷笑。
寧國府的一攤爛賬,自已日後還是少沾為妙。
打發走了賈蓉,鳳姐又溫言與劉姥姥說了會兒話,問了些鄉間趣事,留她吃了午飯。
直見天色不早,方纔讓周瑞家的好生送她出去。
劉姥姥揣著那沉甸甸的包袱,領著板兒,千恩萬謝地走了。
這一趟,她不僅解了燃眉之急,更得了這位璉二奶奶真心實意的尊重和邀請。
一時間隻覺得心裡暖烘烘的,對這高門大戶的畏懼也減了不少,記心想著等收成好些,定要送最好的瓜菜來報答。
送走劉姥姥,鳳姐站在廊下,望著她們遠去的背影,心中一片寧和。
償還了一絲前世的恩情,又遠離了不必要的麻煩,這感覺,很好。
她轉身回屋,腳步輕快,繼續投入到年事的忙碌中去,眼神更加銳利明亮。
這一世,她定要步步為營,將這榮國府的財權牢牢握在手中,為自已,為老太太和林妹妹,更為巧姐,掙一個實實在在的依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