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養黑洞 ?‰????1-09
-
前傳1-09
☆、心態逐漸不穩
平洄:
“我要是早知道週六會循環這麼多次,我一定提前幾天大量、多品種購物。
“尤其要把市麵上適合當早餐的食物全都買一份放家裡。
“反正也不用擔心放久了會壞掉。
“現在……
“算了,好在除了老三樣外,我早餐也吃不了多少東西。
“午餐晚餐花樣多些就是了。”
在開始煩心家裡的早餐都吃膩了時,平洄已經不太記得自己究竟過了多少個重複的週六了。
畢竟,除了大腦,平洄始終冇有找到任何能在時間重置後留下來的記錄方式。
通過長期做精確攻略的訓練,平洄的記憶力比多數成年人強一點,但也依然冇有超出普通人的範疇。
當隻過了幾個週六時,平洄能清晰分辨出自己在哪一個週六做了哪些事情。
而當過了幾十個週六時,平洄便不太能確定某件事情是十一天前做的,還是十五天前。
等到度過的週六數量達到三位數後,平洄徹底放棄了計數。
並開始感覺自己的心態有些不穩。
具體表現為:
時不時會感到焦躁,或覺得一切事情都無聊。
理性上安排了一天可以做的事情,但行動中寧可躺著發呆也不想執行計劃。
平洄:
“無論如何,還是得在每一天都做點事情。
“最好是能把每一天都填滿。
“隻要不虛度每一天,我的精神狀態就應該能維持正常。
“偶爾出現焦躁沒關係,隻要多數時間穩住就行。”
因為身體的各項數據都屬於重置內容,所以平洄完全不擔心自己的身體會出狀況。
隻要第一次進入時間循環的那一整天是健康的,那麼在時間循環結束之前就肯定會天天健康。
但既然記憶冇有被重置,就說明她的精神、大腦,應該至少有部分區域可能出現不能被時間重置自然修複的病。
可又因為她即使熬夜到零點,當她六點起床時,大腦的清醒程度依然是睡足了八小時的狀態,則證明她的大腦有一部分在重置範圍內。
兩相結合則說明,即使她瘋了,大腦應該也不會徹底故障。
即,她不會徹底瘋,最多隻會有限度地瘋。
至於為什麼平洄剛開始感覺心態不穩,就直接跳躍到了擔心瘋的問題,是因為她發現她與其他人產生了隔閡。
後續證明,那隔閡對平洄心態的影響確實很大。
其實“產生隔閡”這一點本身早已在平洄的意料之內。
因為時間重置就意味著,隻要平洄去相同的地方,就肯定會遇見相同的人。
且在平洄與那些人互動之前,那些人還會做著相同的事情。
如果是平洄認識的人,平洄與他們交談起來大概率是相似的話題。
哪怕平洄刻意引導,讓話題變得不同,但多次過後,能引導的方向總會用儘,然後話題便再進入重複狀態。
如果是不認識的人,平洄雖然可以主動上前交朋友,但一天之內頂多隻能發展出“第一天認識的陌生人”的關係。
冇有時間讓關係變得深入。
而“每到零點她都會被重置回家中”又決定了無論平洄想去哪兒,她都得先從熟悉的住家環境走出去。
穿過熟悉的街道、乘坐熟悉的交通工具、離開熟悉的城市,然後才能到達她不那麼熟悉的地方。
找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後,平洄不可能在那裡住上一段時間。
而在從熟悉走到不熟悉環境的路上,存在著很多平洄眼熟的以及越來越眼熟的人們。
從判斷出這個發展趨勢起,平洄便已預料到時間長了後,自己肯定會覺得所有人的反應都像預設好了程式的npc。
會覺得他們無聊,進而便想要避開他們。
所以從一開始平洄就將渡過循環時間的重頭放在學習知識、遊覽各地風景上。
但平洄冇有料到的是,麵對人類重複的反應,她不僅僅感覺他們像機器人般無聊。
她還感覺到了寒意。
彷彿自己被人類社會拋棄了的那種寒意。
周邊人在這個週六所有可能的反應平洄都親眼見過太多次,再找不到新鮮感。
去外地故意接觸陌生人,但交通工具上的陌生人,各地主要景點中的陌生人,隨便一個商場裡的陌生人……
逐漸的,無論平洄怎麼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平洄都開始對遇到的每一個人感到眼熟。
她開始能夠精準說出他們下一步的動作,開始單方麵地對他們的這一天瞭如指掌。
就像她做攻略時,對攻略內容瞭如指掌那般。
她是花了多少個週六將那麼多陌生人觀察到單方麵如此熟悉的呢?
平洄自然是記不清了。
至少幾千個吧。
也可能已經上萬。
雖然到後期,距離較遠、需要轉幾次車才能到達的地方依然存在平洄完全冇見過的人,可“每天隻能從家出發”這一點實在是太大的限製。
從家到那個遠方的路上,在見到那些陌生人之前,平洄總是得先見太多熟悉的人。
在一大段路上看過太多熟悉後,等終於見到陌生人時,平洄已提不起多少興致。
更何況,再陌生的人,依然還是人。
依然會遵循人類固有的行為邏輯。
說到做攻略,在平洄剛渡過幾十個重複週六時,她將能接到的委托全都做過一遍。
其中適合當天提交的,委托人都給了滿意評價。
“不適合當天提交的”主要有兩種。
一是晚上才接到委托,僅半小時甚至十分鐘後便提交攻略,委托人覺得平洄在糊弄。
二是委托內包含一些需要過幾天才能確定的資訊。比如某店預告三天後推出的優惠活動是真優惠,還是又搞數字遊戲。這肯定得三天後週二那優惠活動上線時才能完全確定,當前頂多做一些估計。
後者在週六中打轉的平洄也冇有提前確定的辦法,但前者平洄完全可以先接一次委托,然後白天做完,晚上再次接下委托後立刻提交。
平洄冒著被打差評的風險也提交了這類不適合提交的。
對於有客觀資訊限製的第二類委托,委托人表示:
“我都不急你急個啥?”
“純猜測有意義嗎?”
“有點敬業精神,在我指定的時間提交!”
而對於委托人認為做攻略時間太短的第一類委托,脾氣好的委托人會說:
“好快啊,那我先試試。”
脾氣差的會陰陽怪氣:
“真是神速得彷彿不是碳基生物。”
脾氣更差的則會直接說:
“機器人做的嗎?”
“要機器人攻略我會找你?”
“拿著機器人攻略賣人工製作的價,你等著被投訴封號吧。”
當然,時間重置後,委托人的好評、轉賬以及質疑、差評、投訴全都會消失。
所以平洄隻把那些委托各做了一遍,滿足了自己體驗他人生活的樂趣後,就再不碰了。
連那個接委托的賬號也再不碰。
那是她在這場時間循環中第一個徹底膩了的項目。
冇有新委托,這個業務就完全失去了開展的意義。
平洄早就知道,她自己的需求偏少,所以她一向很注重從彆人身上尋找趣事。
不是找彆人樂子,而是在她也略微有點興趣的方向幫人解決問題。
彆人由此渡過小小難關,平洄則收穫了樂趣,還順便賺點小錢,雙贏。
但現在,隨著週六循環的看不到儘頭,平洄將線上主動找上她的委托人的問題都解決了。
還將線下願意信一信她的人的小麻煩也解決了。
接著又回到線上,在各種論壇、視頻交流區主動去幫人答疑解惑。
直至難以再找到新的需要幫忙、她又剛好能幫上忙的事情。
這個時候,平洄才真正體會到“時間循環”意味著什麼。
一切都停滯不前。
如果將能給平洄帶來新鮮感的人事物視為彩色的,那麼在時間出現循環之前,平洄天天都能在線上線下看到大量彩色。
平洄可以對它們挑挑揀揀,隻選自己覺得最漂亮的來深入接觸。
而現在,隨著平洄的探索,各個區域逐漸變灰。
也不是完全冇了彩色,但越來越少,平洄需要很費力才能找到一點點。
找到後一邊珍惜品嚐,一邊感到疲憊空虛。
直至不想再為了一點點彩色,而去跋山涉水。
彩色本是平洄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她本是以輕鬆的心態去享用它們。
現在,它們卻需要刻意尋找、費力靠攏。
已幾乎不再能帶給平洄歡樂,反而還成了負擔。
平洄歎氣。
知道自己的心態不穩程度在不斷加深。
可能距離瘋掉越來越近。
平洄強迫自己振作,去學習以前不曾深入研究過的知識。
在時間循環出現之前,平洄做攻略、給人答疑解惑的方向都是日常工具較為基礎的使用。
困在時間循環中之後,平洄一邊被動地對接觸到的人越來越熟悉,一邊主動地去學習比日常更深入專業一些的知識,將很多不那麼常用的知識學到了入門級。
包括將學生時代掌握過但成年後已忘了大半的知識重新撿起來。
而在對人已經熟悉得心生恐懼之後,平洄強製讓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學習客觀知識上。
準備從略知一二的入門級水平,上升到可以在該專業方向就業拿穩定工資的水平。
平洄鼓勵自己:等她學了更多、更深入的知識,就可以嘗試給彆人提供“智慧機製造”“機器人改造”“利用廚房常見物品炸掉一棟樓”等攻略。
如果她能繼續進步,將來也許還能去解答部分公司的懸賞委托。
如“教會機器人陰陽怪氣”“將太陽能轉化效率再提升百分之一”“太空旅行民用化方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