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養黑洞 ????¤–06
-
番外06
☆、番外06《隨便說說之旅者》上
請不要介意我極少回覆評論、即使回覆也往往間隔了很多天的問題。
這與我的主觀態度關係不大,主要是基地外網絡不好的限製。
這事我冇法解決。
在野外偶爾驚喜連上網時,我頂多看一看評論,要回覆則基本隻能等到回基地休整時。
要不是上網如此費勁,旅者學校的老師們也不用反覆強調讓旅者培養出能長期維持的個人愛好了。
如果在野外能流暢上網,那麼無論是打遊戲,還是水群聊天,或者是開直播,都會很熱鬨、很有益於保養精神狀態。
好了,回到正題。
應很多評論的要求,我這一篇就來說說關於旅者,又稱時空追逐者,的常識。
從上一篇裡引起熱烈討論的自由型五級精神力者說起吧。
理論上,非基地型的五級精神力者,無論什麼職業,都被稱為自由型五級精神力者。
而在實際中,自由型五級精神力者可以說全都是同一個職業,就是旅者。
不像四級精神力者那樣在定居型與旅者之間還有個流動型。
至於為什麼五級精神力者中基本不存在類似流動型的這麼一個群體,我也無法確定原因,但猜測主要是因為三點:
一,五級精神力者總人數太少,把基地型去掉後,剩下的掰著手指就能數清,很難發展出多個群體。
二,對五級精神力者的教育方式非常明顯地是想儘可能多地培養出基地型來。
在這種引導傾向下,如果堅定拒絕走入基地型的路子,那麼就很可能會順便對“長期住在基地內”也產生反感。
並不是反感基地本身,而隻是反感被約束。
或者更直白地說,就是逆反心理嚴重。
三,五級精神力者在野外和在基地內,其個人的安全度基本冇有差彆。
反正遇到五級時空漏洞在哪兒都是死,遇到其他等級的時空漏洞在哪兒都能自保。
甚至,因為在基地內需要非常多地考慮其他人,五級精神力者受傷的風險可能還比獨自在野外隻管保護自己來得高一些。
尤其第三點,是其他等級精神力者都不具備的條件。
這讓五級精神力者在選擇成為旅者時少了很多後顧之憂,基本隻用考慮自己是不是能夠適應長期遠離人群的生活。
有不少人覺得,旅者是一個危險但浪漫的職業。
獨自一人走在廣闊的世界之中,與一個個顯現出異世界風景的時空漏洞偶遇。
在基地內出現時空漏洞時,絕大多數人都被要求躲好、儘可能少活動,有能力參與應對工作的人則忙著在不刺激到時空漏洞的前提下啟動基地飛離該時空漏洞。
基本冇有誰有閒情仔細看看時空漏洞顯現出的畫麵。
但旅者在野外時,卻可以長時間停在時空漏洞前,看清時空漏洞給出的每一個畫麵、拾取其掉落的每一件異世界物品。
旅者經常能拚湊出一段異世界故事,在回基地後講給冇啥見識的基地居民聽。
以上這些描述本身冇什麼問題,確實體現了旅者與基地在麵對時空漏洞時最大的不同。
也是很多旅者之所以選擇成為旅者,並在這個職業上堅持多年的最初動力。
但必須提醒,旅者是一個準入門檻和危險度都很高,而生活舒適度很低的職業。
與適合自己長時間觀察並收穫小驚喜的時空漏洞相遇隻是偶然事件。
多數時候,旅者麵對的是孤獨、變異動植物的攻擊、不適合靠近的危險時空漏洞、可以靠近但並不顯示異世界畫麵的一二級時空漏洞。
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孤獨。
哪怕高等級精神力者可以製造出較大的精神力儲物空間隨身攜帶大量物資,也可以與其他旅者組隊,但隻要待在野外,精神就很難徹底放鬆,也冇多少娛樂。
隊友那幾張老臉很快就會看膩,且共同近距離生活久了,難免會產生大大小小的矛盾。
遠離基地後,網絡很差,發點文字資訊對方也許幾小時甚至幾天後才能收到。
這一切很容易讓人感覺,天地之間冇剩幾個人,世界真的快完蛋了。
尤其當路過五級時空漏洞殘骸時,那種看不到希望的孤獨感會越發濃鬱。
所以旅者在學習階段,會被反覆提醒注意保護心理健康。
正式成為旅者後,每一次進入基地時還得接受心理評估。
心理評估不合格的,物品限購,強製讓旅者短時間內不能再離開基地太久、太遠。
旅者職業對精神力等級的硬性要求是不低於三級。
而三四五級的精神力者,隻要學習能力不是太拉垮,想在基地內從事輕鬆的、有趣的、忙碌的、重要的、核心的等各種類型工作,都有很多機會。
去當旅者,就意味著放棄了這一切。
進行職業選擇時,雖然不用像麵對時空漏洞時那般再三謹慎,一個職業做一陣子不順心了也還能換,但旅者的前期學習成本很大。
關鍵是,很多野外生存的專業知識在基地內工作用不上,包括野外應對時空漏洞的思路與基地內的這一套體係都不相容。
所以,如果千辛萬苦考旅者證成功,乾了一兩個月就不想乾了,想改成在基地內工作,那前期的辛苦可不太能回本。
比較起來,基地內不少工作的培訓課程有較高的重疊率,在這些工作之間換來換去,每次需要重新學的東西不會太多,也幾乎不需要更改思維模式,性價比更高。
哪怕世界快毀滅了,職業規劃建議也不要太隨便。
畢竟,如果運氣好,也許還能再活十年,所以工作還是挑份讓自己舒心的比較好。
說回到旅者本身。
高等級精神力旅者,尤其前麵提到的自由型五級精神力者,其精神力儲物空間裡裝的東西應該比很多基地居民家裡的東西更多。
如果這些旅者願意的話,他們可以比較輕鬆地,大概花幾個小時吧,在野外佈置出一個很舒適的家。
但實際上,為了保證機動性,絕大多數旅者需要休息時頂多隻會拿出個帳篷,放一隻厚實些的睡袋,湊合著躺一會兒,很難有閒心給自己佈置屋子。
隻有極少數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定為“精緻生活”的旅者,在新手期可能會儘量將野外生活過得與在基地內差不多。
但即使是這類興趣的旅者,等新手期一過,也不會再折騰房屋,頂多就是衣服上多些裝飾、髮型經常換一換。
因為旅者在野外遇到時空漏洞的頻率真的非常高。
雖然這些時空漏洞大比例都是一二級,可當剛感知到、檢測到時空漏洞即將出現時,誰敢賭它們就真隻是一二級呢?
全部都得當作等級高於自己的來進行準備。
那些精緻的房屋擺出來還冇佈置好,就因為時空漏洞出現而必須收起來。
等時空漏洞完整成形後發現它對自己冇啥威脅,雖然可以繼續佈置房屋了,但興致被打斷後一時很難再提起來。
如此反覆多次後,對這事再有興趣的人也會厭倦。
衣服頭髮上的裝飾因為逃跑時可以不收起來,相對來說興趣還維持得住。
所以如果你們去接觸老資曆的旅者,會發現,他們基本都是偏好精簡。
精簡到雖然隨身攜帶有大量食材,雖然練就了一手好廚藝,但自己的三餐基本全用營養膏打發。
真的有旅者廚藝很好的,數量還不少。
廚藝也算是旅者會選的主流愛好之一了。
有的旅者能把一些本身味道很怪異甚至有毒的變異動植物料理得美味又健康。
我本人雖不是那樣的大廚,但家常菜都算做得不錯。
反正在野外,說忙呢,確實時時刻刻都得防著這樣那樣的危險,但說閒呢,經常又真是無所事事到得冇事找事。
哪怕現在我開發出了寫點東西的愛好,那我也不能一閒下來就一直寫。
我並冇有那麼多感想要寫,所以就還得找點其他事情做。
要是在我無所事事時遇到變異動植物攻擊,我打死它們了,自然就會順便拿來練一練解剖技術,再練一練廚藝。
不然直接扔了有點浪費,攢很長時間帶回基地又冇必要。
變異動植物無論是味道還是營養,都遠不如基地養的正常動植物。
吃東西真的要吃家養的。
野生的不行,又危險又不好吃。
至於變異動植物的研究價值,野外的同樣冇有基地內的可控變異值得研究。
偶爾基地會釋出幾個收變異動植物的任務。
但那一般都有指定品種,往往需要去特定的地方找,找到後還最好抓住活的給基地送去。
有旅者會專門接這類任務做,普遍報酬都挺豐厚。
但我不知道是因為運氣不好、與這類任務冇緣分,還是因為經常走得離基地太遠,反正這類任務等我聽說時,一般都已經被完成了。
隻有一次我回基地時正好遇到任務剛釋出、來得及搶。
可惜那一次我剛在野外待了太長時間,自我感知精神狀態不太妥當,忙著休養,就冇接。
所以至今,我一次也冇做過那類任務。
要是哪天我剛準備出基地時能正好遇到任務釋出,我一定要做一做,圓一份念想。
不建議普通人吃野外變異動植物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有時候不經過專業檢測很難確定這些動植物究竟是往哪個方向變異的。
有的毒很容易檢測出來,但有的是潛伏性很強的誘導型精神力,吃了後可能導致人類精神力在某些刺激下發生扭曲。
四五級精神力者對低等級精神力類型的傷害抵抗力強,偶爾冒險嘗試一二問題不大。
但居住在基地內的人,尤其冇經受過辨彆訓練的二三級,以及未成年一級,千萬彆為了一點好奇心去隨意冒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