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家養黑洞 > ????¤–17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養黑洞 ????¤–17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番外17

☆、《隨便說說之旅者的一些禁忌》上

這一篇繼續來說旅者中的常識,尤其是禁忌。

不過不是野外生存的,而是與基地內某個機構相關的。

異世界資訊收集整理所。

我們平常提到“資訊所”時指的都是它。

在資訊所內工作的人員被統稱為資訊整理員。

現今應該每一個人都會經常與資訊所打交道。

統計顯示,資訊所的官網是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

不過,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時候點開那個官網應該都是為了看異世界的奇聞異事。

全世界通過三四級時空漏洞收集到的異世界資訊,及掉落到本世界的異世界物品詳細數據,都彙總到了資訊所內。

這些異世界資訊經過機器初篩、人工複覈兩道程式後,會挑揀一部分有趣的和對本世界有影響的內容公開到資訊所的官網上。

其中,“有趣的”占了九成九以上。

而“對本世界有影響的”,平均大概十年會釋出一條。

會出現這種比例差距倒不是因為資訊整理員們過分有傾向性。

身為一名資深旅者,我負責任地說,目前所收集到的異世界資訊中,與本世界無關的、本世界人類純看個樂子的,就是占了絕大多數。

其實這種現象很好理解,世界與世界之間,本就是相互獨立地存在著,一個世界本就不太可能對另一個世界產生影響。

本世界要不是臨近毀滅、要不是佈滿了漏洞,也應該會與絕大多數異世界一樣,根本不確定“其他世界”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幻想故事。

而現在,在滿是漏洞的本世界中,人類對於其他世界主要也僅限於單方麵確定了它們存在。

異世界生物不知道本世界人類看到了他們。

本世界人類也極難從獲得的異世界資訊中提取出能改變本世界局麵的。

撇開世界影響不提,異世界的很多資訊看起來是真的頗為有趣對不對?

就像異世界的很多物品,雖然冇啥用,但拿到手就總讓人感覺新鮮、能帶來好心情。

資訊所的建立非常早,在時空漏洞第一次被髮現的那一年就有了雛形。

最初資訊所是“解決時空漏洞”這個課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在對該課題越研究越絕望的過程中,資訊所逐漸獨立。

直至成為一個比較純粹的資訊分類存放機構。

類似圖書館。

目前,“解決時空漏洞”已被徹底宣判不可能,但對時空漏洞的研究依然在繼續。

相關研究都不能缺少資訊所的資訊,不過這些都是平級機構之間的相互配合,早已不再有上下級的關聯。

早期,資訊所收到的異世界資訊來源比較複雜。

有官方專業人士探索的,有具備一些專業技術的非官方人員找到的,有不具備專業技術的熱點追逐者追到的,更有大量普通人碰巧遇到的。

但隨著人類社會固定位置城市模式的終結,隨著機動性高但個體容量極為有限的基地模式的興起,異世界資訊基本就隻剩下了兩個來源渠道。

一是以基地型五級精神力者為核心的官方人員,他們會收集到出現在基地內的所有三四級時空漏洞給予的資訊及實物。

二就是針對出現於基地外的三四級時空漏洞,主要是旅者在收集,部分出現時距離基地較近的時空漏洞,基地官方也會派出人去收集。

由於對基地內及距離基地較近的時空漏洞,處理時總是以基地居民的安全為重,所以基本不可能去對它們進行測試,生怕會刺激得它們升級。

因此從這部分時空漏洞中收集到的資訊總是比較保守、靜態。

相對的,旅者在野外單人遇到時空漏洞,敢做的試探比較多,於是收集到的異世界資訊就更動態、多變。

比喻來說,基地官方收集到的類似照片,而旅者收集到的類似視頻。

不過本質上差彆也不是很大。

反正就像前麵說的,絕大部分異世界資訊及實物在本世界都屬於看個樂子的類型。

隨便收集一下、存放起來、後續需要查時能查出個大略,就算完成任務了。

既然現在旅者承擔了很多異世界資訊收集工作,旅者與資訊所的往來自然便也很多。

然後不可避免的,往來中的一些流程越來越規範嚴謹。

比如,資訊所給旅者製定了一整套異世界資訊提交要求。

每次旅者遇到三四級時空漏洞,都得提交一份報告。

內容包括時空漏洞等級、出現座標、尺寸、清晰度、穩定度、展示畫麵等。

還得附上照片及視頻。

如果遇到的是四級時空漏洞,且有異世界物品掉過來,還得給那物品三百六十度地拍照、測量尺寸、描述功能。

是食物的話,初步檢查可食用後,還可以再吃一吃描述味道及食用感受等。

由於旅者在野外時經常網絡不好,所以資訊所倒也不要求旅者遇到了時空漏洞就立刻提交報告,可以在回基地休整時再填寫並提交。

但為了避免遺忘細節,最好是能遇到後便立刻在野外記錄下來,回基地有網時隻進行提交操作。

反正填寫模板就那麼幾類,全部下載到個人智慧機裡就能離線填寫。

就我個人來說,對這個填寫記錄工作接受良好。

遇到了記一記可以看作是對自己經曆的留念。

常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不經常記錄我自己都容易鬨不清我遇到過哪些時空漏洞。

反正冇這份任務要求我自己也經常想寫點東西,不然長時間一個人待著真有點無趣。

不過,規定是這麼個規定,但實踐中資訊所並不能確定每一個旅者遇到過多少三四級時空漏洞。

也就是,資訊所並不能確定每一個旅者總共應該交多少份報告。

與時空漏洞近距離接觸後,人體是會沾染一些時空能量,且不同的時空漏洞,哪怕同級,其散發出的時空能量也有差異,現有技術可以檢測出來。

但問題是,正如我前幾篇中一再說的那般,時空能量與精神力同源。

所以時空能量在人體上停留的時間稍長,便會與這個人的精神力相混合、同化。

直至無法再被分離測出。

具體能停留的時長與時空漏洞等級、人的精神力強度相關。

三級精神力者沾上四級時空漏洞的時空能量後,大約一週左右能同化完畢。

而三級精神力者沾上三級時空漏洞的能量、四級精神力者沾上四級時空漏洞的能量等,同化所需時間隻會更短。

要是五級精神力者沾上三級時空漏洞的能量,那更是幾小時便能完成同化。

所以說,旅者遇到時空漏洞後如果懶得交報告,隻需要等同化結束後再進入基地,那就測不出來,就可以當冇遇到過時空漏洞,對應報告也就等於不存在了。

即使資訊所後續通過其他證據發現有旅者少交了報告,也隻會要求這位旅者補一份。

到時候旅者推說時間過去太久、記不清了,胡亂寫幾行交差也能過關。

頂天了就是資訊所告到旅者學校,然後旅者學校在下次對該旅者進行複考時敲打幾句、讓其不要懶得太過分。

不會有其他處罰。

於是這就隻是個理論上屬於旅者應儘義務但實際上可以偷懶不做的工作,所以對旅者算不上多大的壓力,自然也無關旅者的禁忌。

不過有一種情況是測不出來也必須寫報告的。

那就是,想要賣通過四級時空漏洞獲取的異世界物品。

在規範流程中,異世界物品需要到指定機構——即異世界物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後給予售賣許可證,才允許售賣。

而進行這個檢測的前提是,已經在資訊所提交了該物品的詳細報告、該東西是已被登記的異世界物品。

當然,旅者非要偷偷摸摸進行不登記的、以物易物形式的私下交易,官方其實也不太能測出來。

尤其那件異世界物品如果是食物,交易後被吃下肚消化了,那更是死無對證。

但這事如果被查出來,那可不是補一份報告、被罵幾句就能結束的,而是會被吊銷旅者證,終身禁止這人再從事旅者職業。

這就是旅者的禁忌之一。

這處罰會這麼嚴重是因為,即使九成九的異世界物品是對本世界無影響的小玩具,可總還有那麼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東西,可能對本世界產生影響。

甚至可能改變本世界滅亡的結局。

如果是觀察到的資訊,一時不提交,等意識到重要性後再提交,也算能亡羊補牢。

而且要求人每一次都將觀察到的資訊一點不漏地記錄下來,根本不現實。

很多時候人即使看到了也不一定能意識到自己看到了。

還可能雖然意識到看到了,但分不清什麼是重要、什麼是可忽略。

還有的時候,在從某個角度給某個東西進行拍照時,可能注意不到鏡頭中的某部分如果拉大並換個光照能收穫額外重要資訊。

所以相關任務比較隨緣,處罰約等於無。

可實物,如果不經檢測、私下隨便交易被吃掉了、毀壞了,總不可能指望時空漏洞再掉過來一個完全一樣的。

因此,交易前的檢測記錄環節絕不能省略。

且,某一個旅者個人判斷某東西無關緊要做不得準,得交給專業機構走完全流程檢測、將測得出的數據都測完,才能真正確定。

如果測完之後判斷無價值、可隨意處理,幾年後技術進步發現那東西其實有價值,但無法挽回,也算是以曾有的技術儘過全力了。

且好歹保留下了大量數據,也能對付著有點進一步研究的思路。

但不檢測就隨意處理,那後續……連想意識到其有價值的機會可能都不存在。

所以這方麵直接是基地官方對旅者做的硬性要求。

做不到就冇資格當旅者。

不少人對五級精神力者有一種迷信,導致比起官方出具的售賣許可證來,他們更信任五級精神力者的一句口頭保證。

隻要五級精神力者說了異世界食物“可以吃”,不少人即使冇看到官方許可證,也會高高興興地購買、吃下。

畢竟能出具許可證的官方檢測點很多,但願意親口嘗試還給出個“可以吃”評價的五級精神力者掰著手指就能數清。

基於物以稀為貴原理,當然是後者的優先級更高。

遇到了總想儘快品嚐。

但請各位知道,你們的這種信任其實可能導致五級精神力旅者被剝奪旅者資格。

雖然如果你們保守秘密,五級精神力者的這種違規行為可能不會被查到,相應的便不存在處罰。

但喜歡一個人難道隻是希望當其犯錯時不被查到嗎?

難道不應該是阻止其犯錯嗎?

所以,如果你們真的喜歡五級精神力旅者,請在遇到賣東西卻不附上售賣許可證的他們時,幫他們把東西送檢了。

隻要在交易完成之前送檢,就不算違規,不會受罰。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