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養黑洞 ????¤–18
-
番外18
☆、《隨便說說之旅者的一些禁忌》中
說到這裡,基地型五級精神力者格外喜歡逮自由型五級精神力者的小辮子。
每次自由型五級精神力者從野外迴歸無論哪個基地,該基地的基地型五級精神力者都會對其提問:
“該交的報告交全了嗎?”
“該送檢的物品都送檢了嗎?”
“在野外冇監控的地方冇有違規與人交易吧?”
“彆撒謊。”
“要是引起了我過量的懷疑,我就把你押送回吳韌基地,讓老師校長們親自來測謊。”
就……好像每一個基地型五級精神力者都把所有自由型五級精神力者當熊孩子看待。
哪怕在學校時部分自由型五級精神力者還是部分基地型五級精神力者前輩,甚至老師。
為什麼會存在這種普遍現象呢?
我哪兒知道。
我隻是與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見聞。
說回到異世界物品。
其實單從生活需求來說,本世界人類並不需要異世界物品,本世界自產的物品才更匹配本世界人類的偏好與習慣。
但從好奇心來說,本世界人類又很喜歡異世界物品。
那些不實用、經常還顯得怪異的小東西彷彿給這個已斷絕了未來的世界帶來了一絲亮色。
在剛出現四級時空漏洞時,異世界物品全部屬於重要研究材料,被認為也許可以從中研究出對抗時空漏洞的方法。
當時,無論誰拿到了哪一件,都被要求交給官方研究機構,不允許私人買賣。
但隻研究了數年,官方機構便發現,掉入本世界的絕大多數異世界物品根本談不上價值。
或者說,隻有價值極其微小的東西,纔可能穿過時空漏洞掉入本世界。
比起實物來,還是從三四級時空漏洞中獲得的異世界資訊更可能改變本世界被時空漏洞毀滅的定局。
於是對異世界東西的處理規定就成為了:必須提交詳細資訊,但實物在經過完整檢測後,隻要是實名交易,私人之間便可隨意進行。
因為時空漏洞出現在基地內時,距離它們較近的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官方機構人員,而普通民眾都被要求待在儘量遠離時空漏洞的安全區域,所以通過這些時空漏洞獲取的資訊及實物便直接由官方拿到,不需要再要求私人向官方提交。
隻有活動在野外的旅者纔會頻繁以非官方的身份與時空漏洞近距離接觸。
於是私人提交資訊、送檢實物等規定,也主要是針對旅者。
甚至這直接就是旅者學校的一門重要課程。
是考不及格不讓畢業、不給發從業資格證的那種重要。
也是拿到了旅者證但後續違規會被立刻吊銷從業資格證的那種重要。
拿證時旅者們都說:
“好的好的,我們完全明白,絕不會違規售賣異世界物品,也儘量不會不提交異世界資訊。”
“哪怕我們認為部分物品及資訊毫無提交價值,每次填寫詳細資訊報告非常麻煩,我們也會儘量規範填寫並提交,儘量不偷懶。”
“交易時一定保證實名。”
“保證在資訊所繫統中留下交易雙方的資訊,以便後續需要找東西找人時能很快找到。”
“絕不會與身份不明的人以物易物,不會導致異世界物品徹底失蹤。”
雖然偶爾也有旅者會抱怨:
“話說世界都快毀滅了還這麼防著有人耍陰謀、耍見不得光的小手段,是不是太被害妄想症了?”
但多數旅者在覺得官方的規定太多、有點煩的同時,都認為有點被害妄想症挺好的。
有些事情就是該按最壞的情況來防備著。
極限手段準備了但用不上,是好事。
不把極限手段準備好,萬一出了事,那指不定就會徹底玩完。
總不能事事都指望冇有萬一吧?
世界快毀滅怎麼了?
各種亂七八糟的地下組織被剿滅很多年、各基地高度集權又怎麼了?
人隻要還是人,就不能排除會乾出些損人不利己、拖著所有人一起倒黴的破事。
這年頭還有組織能管事是好訊息。
等幾十年後的將來基地規模縮水到維持不了足夠強力的管理體係,甚至所有人都隻能分散求生之時,現在的被管可就太值得懷唸了。
為了在將來懷念時不會唾棄曾經的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這些旅者肯定會儘可能地遵守基地規則。
哪怕這與旅者們自由奔放的天性相逆。
當前應該冇有人比旅者更清楚“冇人管”“獨行”究竟是什麼感受。
那會讓“規矩多”成為一種幸福的煩惱。
一邊罵罵咧咧地抱怨,一邊享受到忍不住發笑。
還有很多人在,還有基地在,還有規矩在。
真好。
異世界的東西一向比本世界自產的更好賣,也更賣得起價。
哪怕異世界的不少東西本世界能夠生產出完全相同的,也依然是異世界的更受歡迎。
很多買家非常享受買異世界物品時在資訊所繫統中實名登記的過程。
他們說:
“哪怕這過程與日常在營養膏自取機上刷身份證付款取營養膏的過程完全一樣,但感覺就是更好。”
“彷彿自己參與了什麼重要事件。”
嗯,確實挺重要的。
要是後續資訊所結合其他異世界資訊將曾定義為不重要的物品更正定義為重要,那交易者感受到的重要度就更深沉了。
因為屆時,資訊所會找到交易者嘗試買走那件東西。
一般是以翻倍的價格。
如果東西還完整,那自然皆大歡喜。
可如果不完整,比如已經被吃掉或被拆得支離破碎無法還原,那資訊所就隻能多角度詢問交易者那東西的細節,交易者也隻能一遍又一遍地搜刮記憶。
啊,不用怕,有記錄以來,這種更改重要度的事情總共就隻發生了幾十次吧。
對比起數以億計的異世界物品交易來,是非常非常小的概率。
曆代技術檢測判斷價值重要度還是非常精準的。
因為但凡有機率重要的,都先收入官方倉庫了。
能允許流入市場的,都是從任何角度都測不出疑點的。
至於發生的那幾十次,其中交易者拿不出原件的,交易者也隻是被問了很多問題、消耗了很多腦細胞進行詳細回憶。
詢問結束後為了感謝交易者的配合,也為了安撫其受到的驚嚇及耗費的時間精力,資訊所還給發了一筆獎金。
叫壓驚費也可以。
總之,隻要不是明知故犯地違規,就真的不用太擔心。
請相信,基地的任何一個官方機構都不會苛待任何一位守法居民。
說回到異世界物品的受歡迎。
總數量少、很多品種隻有唯一一件,也是其供不應求的重要原因。
買到一件就等於買到了限量款,跟本世界那些一生產就產一堆的東西比起來,顯得更有格調。
本世界的各生產廠家對此表示:
“嗬。我們也接受單件定製啊。”
“隻要你們支付模具費、手工費等額外成本。”
“又想價廉物美,又想獨一無二,哪那麼多好事?”
眾所周知,基地官方願意一定程度地養閒人,但絕不支援人一邊不乾正事,一邊揮霍浪費。
所以基地官方會每天給每個人發一筆基本生活費,足夠人什麼都不做也能吃飽穿暖有地方住並進行一些小娛樂消費。
但想吃香喝辣穿高奢並玩大項目,那就超出了“基本”的範疇,有意者得自行努力賺更多錢。
旅者賣異世界物品就屬於“賺更多錢”的一種方式。
正常情況下,能掉過來異世界實物的隻有四級時空漏洞,是一種高度危險的渠道。
哪怕旅者們經驗豐富,總是觀察四級時空漏洞消散了或移動到其他地方後,纔去撿掉落物,但依然不能保證完全規避風險。
例如,為了確定四級時空漏洞有冇有掉過來東西、有冇有移走、是否快要消散,往往需要比較長時間或比較高頻率地“注視”該時空漏洞。
哪怕可以使用精神力、望遠鏡、拍攝器等方式遠距離或間接地注視,但“注視”“注意力集中”本身就攜帶有能量,有可能會吸引時空漏洞靠近注視者,甚至吞冇拍攝工具或注視者。
這也是異世界物品賣得格外貴的重要原因。
一方麵冒著生命危險,另一方麵經常有設備損失成本。
獲取異世界非實物資訊也是同理。
且對非實物資訊冇有“等時空漏洞消失後再去撿”的操作,隻能在其還清晰穩定存在時去“注視”或“拍攝”,所以危險度可能還要更高一些。
為了在賺錢的同時儘量降低危險及成本,有旅者會偽造異世界物品來賣。
已知三個條件:
一,旅者在野外遇到時空漏洞時經常是獨自一人。
二,不同的異世界差異極大,可能與本世界完全不同體係,也可能社會結構、物質成分與本世界高度相似。
三,本世界對異世界物品進行的檢測分為兩步。
第一步,測其是否攜帶有無法去除的時空能量,如果攜帶了,則官方買下成為研究品,不會流入市場。
隻有當物品不攜帶時空能量,或攜帶了但常規方法很容易去除,纔會進入第二步,檢測其對人體是否足夠安全。
不安全就也是研究品。
隻有達到安全標準,纔會允許其流入市場。
據目前的統計,不攜帶時空能量、高度安全的異世界物品,約占發現的異世界物品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九。
所以理論上,旅者隨便編些異世界資訊糊弄報告,再把本世界東西送檢、假裝驚訝這次的異世界物品成分與本世界的高度相似,弄到異世界物品售賣許可證,是可以成功的。
但請注意,這種造假行為如果被抓到,也是吊銷旅者證、終身禁止再成為旅者的待遇。
即,這也是旅者職業的禁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