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氣寒 第258章 頓悟
鬼王畏懼黃泉火,但李歎雲也要躲避那些範圍極大的冰霜法術,若無辟邪霞光護體,恐怕早就被凍住了。
若是煉體大成,劍遁可以更遠,便不用消耗辟邪之力了。
可是機緣不等人,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劍靈要我開啟心扉,放手施為,似乎意有所指,他見識非凡,定然不會無的放矢。
李歎雲偷眼看向地麵,一座座山峰和巨樹正在拔地而起,十幾隻靈獸被放了出來,火焰正在巨樹之上燃燒。
大地在不斷震動,彷彿有一頭地龍正在地下翻騰,山體的一側赫然露出一個大洞,投射進耀眼的光芒。
山外麵的世界,已經是白晝了。
他們似乎全然聯手了,親密無間一般,這些法術對於鬼王全無攻擊,似乎隻是在爭奪靈氣。
既然無法追擊到鬼王,索性我也如此吧!
想罷,一道玄霜自劍身之上噴湧而出。
雕蟲小技,鬼王冷冷一笑,她冰遁到百丈之外,玄霜哪裡能打到她。
李歎雲也不氣餒,玄霜之霧由一化三,變為三條霜氣長蛇,彎彎扭扭追向鬼王。
鬼王已經不耐煩與他爭鬥,她的目標是地下的那頭石人。
洞府毀了可以換一座山再建,但是風水壞了,對於古井之中的靈氣可是大有影響,以後自己還怎麼修行。
李歎雲一手握著一枚四階靈石恢複法力,操縱黃泉火追擊而去。
趁此空暇,他將法袍之上的靈石更換成新的,心中大定。
齊靈送的禮物太貼心了,若能回到寒山,定然要再次登門拜謝,回以重禮纔是。
也隻有這等豪門大族,才能做出如此神乎其技的法袍吧,將隱身和傳送陣法,紋在衣袍之內,以前在青山派,可是從未見過。
怪不得齊霜看不上青山派玄劍使這個名頭,若論底蘊,恐怕齊家比起青山不遑多讓。
想到了齊靈,他忽然心中一動,唐小送過自己一部關於土金兩道的修行心得,自己卻一直沒看,豈不是暴殄天物?
然而戰時卻又如何分心閱讀,李歎雲靈機一動,將那部心得取出,扔進靈獸袋中。
心中不由得慶幸,還好不是玉簡,桔子還不會使用,隻會讀書認字。
“徒兒,通過心神聯係,念給為師。”
說罷,持誅邪劍向著鬼王追擊而去。
桔子不明所以,但還是在靈獸袋幽閉的空間內,細細辨認著文字,用清脆的童聲緩緩念道:
“經曰:天道清,生水火二性,地勢坤,載土木金三靈。”
“水潤下而成江海,木連成林,土勢綿延萬裡,承載萬物。”
“而火蘊於地而發於天,遙相呼應。何者,蓋其性也。”
“水木火三道,唐小卑鄙,不敢妄論。”
“夫金者,無不依土而生,何也?’
桔子脆生生的聲音傳入識海,李歎雲慢慢體會,這是唐小山對於自然的理解,也是對道法的領悟。
他自稱唐小,那便是擂台比武之後,專為我而作的心得。
“單土之聚,終有極時,若無金製之,豈不是一團散沙?”
“是言,己土生陽,戊土不動,陽極生辛金。”
鬼王身遭突現無數密密麻麻的冰刺,向著四麵八方射去,地麵的眾人紛紛依靠山丘躲避。
李歎雲知道司馬策對於自己的安排,他將自己當成了另一支騷擾的奇兵。
若是李歎雲與他們在一起,那鬼王便可以放手施為,若是李歎雲始終遊離在外追擊鬼王,鬼王反倒不能全力攻擊。
先前李歎雲入場用黃泉火解了眾人龜縮之圍,而李歎雲陷入重重包圍之時,眾人又衝出陣法,幫助李歎雲蕩除鬼王的部眾。
一來一去,兩批人遙相呼應,互相借力,正合兩儀衝和之道。
此時便輪到李歎雲主動牽製鬼王了。
土生金,如何生法?
“辛金者,柔而精,然地底之辛金乃是金氣金光金象,非有形之金。”
金光刃,玄光術,劍影分光術。
“地火升騰,辛金被逼入土,然隨土勢而聚為礦石,豈不是庚金乃是因火克而生?”
一道閃電劃過李歎雲的腦海,五行相剋便也是五行相生?
他不由得停步不前,誅邪劍變得溫熱,騰起細小的普通火焰。
星燭,烈陽。
再試一次吧,誅邪劍應該可以承載相斥之力。
“便如以土製水,土生金以製水,君不見滔滔江水,兩岸皆是土石,江道河床皆是金象,便如戒律宗規,以道製欲。”
“水受製於土,然水勢得以保全,是以水生木而克土,土勢被根須籠絡,綿延之勢纔有脈絡,無定之水方有定。”
“木之道便如情緣糾葛,緣起時不知所以,再回頭已生發不儘,看不到來路。”
“若尋初見,也不過是兩顆情種罷了。”
唐小山這是將自己於人之道上的感悟也糅合了進來。
無麵魈曾為唐小山構建了一道心湖幻境,那初見亭中的兩個依偎人影於腦海中浮現,又化作玄鏡湖邊相望成癡的自己和二丫。
二丫…李歎雲心中一痛,沒有注意到誅邪劍上浮現一股森冷鬼氣。
劍靈發現了異樣,心中一凜。
誅邪劍與李歎雲的聯係全憑神魂之力,按理說,法力無須布於劍上。
就算是把李歎雲的法力全部吸乾,法力也不夠用的。
李歎雲自領悟道法的靈光之中深深陷入回憶,他不能自拔,無儘的哀傷襲上心頭。
唐兄,你比我幸運的多,我好羨慕你啊。
此次小機緣若是不能度過,我便要蹉跎至少百年,二丫恐怕早就轉生嫁人,我再也尋不到她。
為什麼啊,命運,為什麼給我安排一個根本無法擊敗的對手?
黃泉火再利,鬼王隻要冰遁術在身,便是立於不敗之地。
無儘的沮喪湧上心頭,劍上的森冷鬼氣更加凝重了。
“歎雲,停下領悟,當心走火入魔!”
李歎雲搖搖頭,有心劍在,什麼心魔能侵入識海。
他勉強振奮精神,環視場中,地上的眾人已然狼狽不堪。
“李歎雲,快醒過來!”
司馬策早就發現了他的異常,還以為他著了鬼王的道,又不敢命令獅子喝醒李歎雲,那會被他那詭異的神識攻擊反傷。
另有幾人焦急的大喊起來。
“李道友,我們的身家性命可全都指望你了!”
“哎喲我的李爺,彆發呆了,快幫忙啊!”
我為何要幫他們,是因為我的俠義之心,我的俠義之心由何而來,師父何九教的。
師父為何收我為徒,因為白姑姑的引薦,還有我救助他的慈悲之心。
我本是出身微末的一階農夫,錯過了昇仙大會,憑一片善意入道,又怎能忘卻初心。
我的劍,為不平而鳴。
人心向下流淌,彆人的道德如何我不做置喙,但我的道心不可動搖。
桔子還在念著什麼,但李歎雲已經不在意了。
火生土,納塵劍意,固丘劍意。
天地之間的土靈氣紛紛投入他的身體,就連那些被燒儘的草木土灰也紛紛打了個旋兒,升騰起來紛紛附在李歎雲的劍上。
一時間誅邪劍變得有五六丈長,黑灰一片,華光不再。
聚土生金。
刻微劍意,銳行劍意。
這一次,他又感到了那股熟悉的斥力,星燭劍意的升騰之意,將兩道金行劍意排斥。
無妨,弱火強金便不會熔掉了,我用過這種劍的。
那是他的第一把二階長劍,助聶紅羽領悟燎原劍意之時,聶紅羽送給他的。
何以弱火,唯有水寒。
溟濛劍意,淩波劍意。
兩道水道真意加持之下,水靈壓製了火靈,烈陽真意不再那麼暴躁,但星燭仍蓄勢待發。
火土金水四種劍意按照陰陽交錯的順序依次疊加。
劍靈悠悠說道:“歎雲,你終於還是走上了這條路,恭喜。”
李歎雲搖搖頭,雖然不知道他指的是什麼,但還差得遠。
相生相剋之理,我還未領悟,隻是強行施為而已。
誅邪劍上光華閃動,幾道無形的根須自劍柄處蔓延到水波之上,不久之後便綠意盎然。
鬼王終於發現了高空的異象,他竟然敢當著我的麵嘗試突破?
一道巨大的冰錐變了方向,向李歎雲飛刺而來,彼處生時,於空中不見,再出現時已在身前。
先前李歎雲都是依仗雲隱和劍遁躲避,但這一次他已無力閃避了。
九道劍意附於劍上,每一道新的劍意加持之時,便引動其他劍意的排斥和吸引。
李歎雲隻好不斷消耗神識,調整九道劍意的強弱,這猶如抱薪救火,九道劍意相生之下,都越來越強。
冰錐已至。
時間忽然變得極慢一般,李歎雲雙目之中分光真意看的明白,那冰錐之上的無數細小水靈氣被牢牢束縛住了,彷彿是一把劍。
難怪這水靈之物,卻有金象。
靈氣的模樣原來是這樣的,水靈木靈土靈都是差不多的樣子,它們都由一大四小五個微小的光點組成。
那四個微小光點便像是大些光點的觸手一般,觸手的方向決定了靈氣的種類,水靈氣之間用四個小光點彼此相連,就形成了水。
這便是法術引動天地靈氣的奧秘,修士隻知道用法術驅動體內法力,激發法術,再引動天地靈氣,卻不知道施法的法理是什麼。
原來如此,劍身之上的九種劍意刹那間和諧無比,蠢蠢欲動。
道意乃是法理之極,連線道與法,既得其法,調和劍意自是輕鬆至極。
還差一道臥鬆劍意,罷了,姑且一試。
下一刻,誅邪劍堪堪一擋,冰錐之力巨大無比,將其撞飛,繼續追擊過去。
李歎雲身上霞光閃動,又使出了采薇真意的化勁出來,才勉力扛住了這一擊。
他口中噴吐大口鮮血,雖無外傷,但五臟六腑未經煉體溫養,內傷卻不可避免了。
甲木之道,原來如此,並非單純的曲直之道,而是生存,爭奪,吸收,向上直至參天。
難怪木可生火,其向上之理與火意相通。
甲木之道竟是與人之道中的領袖之道相通。
呂英,趙鬱離都是甲木之道的高手。
趙兄,你結識天下英豪,是散修首領卻引而不發,藏著什麼秘密?
“仙姑,多謝你了,助我十劍圓滿!”
說罷,揮劍斬出,劍勢似緩實急,中途劍身之上浮現一道金光,正是破鋒劍意!
冰錐被無聲無息的斬做兩半,餘勢衰敗,還未掠過李歎雲的身邊,便化作滿天水靈之氣。
地麵之上的眾人一怔,鬼王雙目一凝,脫口而出:“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