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氣寒 第349章 遺願
見鄭緯已死,李歎雲又遁走躲避,一個中年坤道緩緩浮現,赫然是金丹修為,對著李歎雲稽首施禮。
李歎雲連忙躬身回禮,說道:“多謝前輩援手,否則晚輩奈何不了他。”
那坤道點點頭說道:“雖然如此,但李小友也不必妄自菲薄,你雖還是築基之身,實力卻已經可以與我輩比肩了。”
李歎雲笑笑,拱手問道:“晚輩不敢,不知前輩尊姓大名,何故來此?”
那坤道笑笑說道:“這種事,還是不說名字的好。你隻需要知道,我是盧盟主請來的。”
說罷,指指遠方戰團,又是一歎:“也不知盧盟主何時纔要我等動手,再晚些,拖到青嵐宗的援軍一到,可就麻煩了。”
李歎雲心中一驚,聽她的意思,還有其他人暗中潛藏。
要獵殺一個趙無極,需要這麼多人嗎?
不過他又想起先前所見趙無極的戰力,當真是威猛無比,落入陷阱之後還能反殺兩人,甚至直到現在仍是遊刃有餘。
見李歎雲一臉震驚之色,那坤道給他解釋說道:“金丹修士已悟生之道,法力和體力的恢複遠超築基修士,趙無極又身懷靈遁之術,故而若他一心逃遁,極為難殺。”
然後便住口不言了。
李歎雲明白她的未儘之意,她的這種暗中困敵的絲線是靈遁術的剋星。
恐怕在此躲藏的目的就是,等趙無極逃遁之時,突然偷襲,就像是對鄭緯一樣。
而她不去第一時間參戰的緣由,應該是保命手段不足,又或者是,正麵搏殺並不在她與盧少卿的交易之中。
“歎雲不去幫忙嗎?”那坤道問道。
李歎雲搖搖頭說道:“歎雲連番苦戰,法力所剩無多,還需恢複一二。”
其實他驅使法寶消耗的是神魂之力,那本命靈圖化魄所得已將魂力補滿,哪裡需要什麼恢複。
隻是不願以身犯險而已,而且事後盧少卿會不會翻臉也未可知,他又佈下了不知幾個暗子,李歎雲實不願再待下去。
並且趙無極饒了自己一劍,他一想到與他對敵,就隱隱有些不舒服。
還有,趙無極無論是生是死,連木盟與秦時的線都斷了,在謀局之上,自己已經達到了目的。
不過,總要有個交代。
於是他繼續說道:“這永懷門主三番兩次暗殺於我,我大仇已報,再無留戀。前輩若是沒有什麼吩咐,晚輩便自去了。”
那坤道驚訝的看了他一眼,沉吟片刻說道:“歎雲倒是果決,不過貧道並非主事人,隻管攔路,你要去就去,不必問我。”
李歎雲再次躬身行禮,慢慢後退,然後身披霞衣,不多時消失在天邊。
那坤道見他遠去了,取出一張萬裡傳音符,喃喃說了幾句,然後一撒手,傳音符刹那間消失不見。
但奇怪的是,飛行的方向竟然不是盧少卿的方向,而是西北十二萬裡之外的礪劍峰。
…
李歎雲飛到一處無人之地,落到地麵,將鄭緯的屍體取了出來。
已過去了一炷香的時間,他也不確定鄭緯的魂魄還在不在,但隨著度魂訣的響起,一團魂魄在頭顱之中浮現。
度魂訣將他缺失的魂魄補足,一張人臉在魂魄上浮現,鄭緯滿臉幽怨的說道:
“度魂使,你我之間,終究還是你贏了。”
李歎雲對他抱拳說道:“能有這個結果,並非晚輩之力,而是鄭掌門心神不淨,誤入死局而已。”
魂魄幽幽一眼,說道:“那月光大陣是何名字,為何如此神異?”
李歎雲回道:“此陣乃是太陰斬魄劍陣,專攻七魄,不傷血肉,故而難防。”
“竟有如此劍陣,可既是劍陣,為何不見劍光?”
李歎雲微微一愣,他思索片刻,慚愧說道:“歎雲也是初次使用,還有許多不解之處,無法作答,讓前輩見笑了。”
魂魄微微一笑,說道:“無妨,鄭某臨死之前能拂去劍心之上的塵埃,又死在一名劍道高手的手中,總好過忙碌一生,至死不悟。”
李歎雲拱手致意。這個人的德行不好,但能有這一番話,可見他是一個真正的劍修。
魂魄留戀的看著天邊的夕陽,餘暉將周圍的草木山石都鍍上了一層金光,晚霞如同一片彩錦舒展,鋪滿天邊的地平線。
他不捨的說道:“夕陽,真美啊。”
李歎雲也看了過去,歎了口氣,說附和道:“是啊。”
…
鄭緯走了,但他留下了遺願,交代了儲物袋中物事的安排,以及下一任掌門的繼承人。
永懷門雖大,但沒有了金丹修士,李歎雲自持靈遁在手,倒也不怕。
永懷門靈氣紊亂,已經連護山大陣都無法開啟。
李歎雲潛行進入,一路來到掌門洞府,驅動一枚環形玉玨,開啟了府門。
他在一個密室的玉盒之中找出了三枚傳音符,一一激發打出,然後盤膝而坐,靜靜等待。
大約過了半日,三名修為不一的修士步入府門大開的掌門洞府,見到李歎雲在密室之中盤膝而坐,大吃一驚。
見他們劍拔弩張的樣子,李歎雲知道他們就是永懷門的三名長老了,於是取出鄭緯的屍身和儲物袋來…
“三位道友稍安,在下黃泉度魂使李歎雲…”
“…掌門之位傳於金丹修士張伯賢,命你們即刻前去青嵐宗迎回…”
…
“…此玉簡之中記錄的萬劍氣龍術乃是鄭掌門許給李某的報酬,李某已然拓印了一份,原件物歸原主。”
“另外,鄭掌門有令,此術傳於門中築基弟子鄭泌。”
“鄭掌門雖說讓爾等不要尋仇,但若是你們有意報仇,大可來江湖尋我李歎雲。”
李歎雲將鄭緯的遺願一一轉述,然後取走一枚玉簡和數十塊三階靈石作為報酬。
有兩人聽罷,看向李歎雲的目光之中充滿仇恨,居中那人卻一臉鄭重,搶先開口致謝:
“多謝度魂使高義,不過日後門中弟子定會去尋李道友報仇,還望海涵。”
李歎雲點點頭說道:“此番轉達鄭掌門的遺願一事,是魂使與亡靈的交易,也是兩個劍修之間的承諾,與恩怨無關。”
“想來,讓他們來就是。”
三人麵麵相覷,又想起李歎雲在山門處挑瞎五人雙眼之事,大體明白了。
“既如此,多謝李兄,不送。”
“留步。”
李歎雲身形一閃,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