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氣寒 第350章 攔路
出了永懷門,李歎雲又想起趙無極饒了自己那一劍,心中滋味複雜。
可自己與鄭緯之間亦是如此,本是仇敵,卻因劍相合。
鄭緯敢將後事交給自己這個仇人來辦,而自己也信守諾言,並不貪圖那儲物袋之中的巨量財物,也沒有趁機在永懷門進一步興風作浪。
那麼劍,究竟代表了什麼呢?
鬼道,黃泉,又是如何呢?
他心中有了一些答案,但還不是非常明瞭,說出來就變味兒了。
大敵已去,永懷門已然元氣大傷,至少數十年內不得恢複,恐怕以後要懷的又多了一個。
而自己又多了不少仇敵,恐怕以後的路上將是殺機四伏。
他心中卻沒有多少欣喜,也沒有多少沉重,隻是有些累了。
青嵐宗的附庸宗門家族裡,較大的還有一個微山派,但李歎雲不準備去了。
他一路向著西南方向的靈木門而去,趙無極已經知道自己與他為敵之事,會不會牽連師父?
李歎雲不由得想起在神煉與劉興品茶論道時所作的那個‘我’之論。
彼時我視師妹如腹心,卻在成親之後有了新的腹心,因師妹而殺秦承歡,又引來秦時失去了兒子,被月兒疏遠。
因腹心而傷腹心,我不能再失去他們中任何一個了…
一路飛馳,卻在中途被人攔下。
高空之中,五名築基修士一字排開,似乎是等待自己多時了。
見到自己出現,眾人麵色大喜,各施飛劍漫天鋪開,攔住去路。
李歎雲將誅邪劍取出,冷笑道:“各位好漢,這是要殺人越貨嗎?”
“呸!”居中一名築基中期修士罵道,“李歎雲,你在煙波樓殺人放火,又滅了仙林圩滿門,實屬奸邪,爺爺們這是替天行道來了!”
“哦,原來如此,”李歎雲解釋道,“火是我放的,但我隻殺了六名築基修士,至於仙林圩,我隻是問了個永懷門的路,還給了一萬靈石為謝。”
“有何憑證?”
“李某做事沒有留憑證的習慣,道友可以不信我,但應相信我手中的誅邪劍!”
“哼,”那人見李歎雲緩緩拔劍,哼了一聲,喝道,“那就試試你的劍!”
說罷,五人於五十丈外,團團將李歎雲包圍,各持手中長劍。
這個距離,李歎雲既可以劍遁逃出,又可以靈遁瞬殺一人,但既然是用劍說話,他也想看看這些人到底有什麼本事。
但見五柄長劍顏色各異,其上靈氣所屬竟是五行俱全,不會是什麼五行劍陣吧?
五劍齊齊一震,劍鳴之聲不絕,五十道飛劍齊齊向下一落。
劍陣,五人齊施的五行劍陣!
李歎雲著急趕路,哪有功夫試他的劍陣威力。
他不待陣成,殺向先前對答的那名劍修,那人不驚反喜,口中大喝,身上爆發一陣氣浪,飛劍呼嘯就要包圍李歎雲。
但李歎雲身形消失不見,瞬間出現在執木劍那人身邊,一劍斬出!
木劍修士本欲相助土劍修士,冷不防被李歎雲偷襲,身上迅速覆蓋一層厚厚的木甲,並用手中長劍一格。
其他幾人的陣腳已布設完畢,數道金光向李歎雲後心疾射,幾道幻影波光粼粼包圍了李歎雲,而李歎雲的腳下已然燒起熊熊大火。
哢嚓一聲,木劍被一斬兩段,劍勢大減,陷入厚厚的木甲之中,那木道修士已然化作一棵大樹,全然不顧身上傷勢,兩隻巨大的樹枝向著李歎雲揮擊而來。
一擊不中,李歎雲靈遁使出,又出現在水劍修士身邊,那修士身上浮現出大團霜霧,隱於其中。
李歎雲並不攻擊,逼出了他的保命之術,立刻斬向金劍修士。
這一次回應李歎雲的是雙劍互斬,又一把長劍被毀。
兩劍已毀,劍陣已然無法佈下,不過他們並未布陣偷襲,李歎雲也不想殺他們,因此他並未動用玄露,更沒有使用不易操控的青雷。
他遁到高空,這五行劍陣的真麵目沒有見到,不過看樣子是以五行相生之理互相馳援,以法術和飛劍輔助攻擊和防禦。
或許威力會比較強大,但仍還是屬於築基修士的戰鬥風格,繁複多變,講究控場和節奏,不過麵對會靈遁之術的他已然有些遲鈍了。
見李歎雲已然脫困,五人對視一眼,一人不服的大叫道:“你全憑法寶之利,勝之不武!”
李歎雲將飛劍和劍影召出,一百多道劍影覆蓋於眾人頭頂,五人這才勃然變色。
若是這些劍影齊射一人,五行劍陣防禦再高,也絕對扛不住兩波攻擊。
他又有靈遁保命,看來即便沒有誅邪劍,自己五人對戰下去也不一定是對手。
“好,我們信你了!”
土劍修士說罷,將自己的劍向李歎雲一扔。
“江湖規矩,你可以取走我們的劍,或者我們的命,不過若是你要命的話,我們也不會束手待斃!”
李歎雲將那柄土劍一拍,土劍倒飛回去,落入那人手中,那人麵上勃然變色,喝道:
“你瞧不起我們,還是瞧不起我們的劍!”
李歎雲不答,對著五人微微一笑:“你我一戰兩清,爾等修行不易,以後休要妄信妄言。”
“李某還有要事,告辭!”
說罷,留下麵麵相覷的五人,禦劍繼續前行。
土劍修士見他走遠,拿出一張傳音符祭出,說了幾句,扔到空中消失不見。
李歎雲心中感慨,身負通緝令,以江湖之大,隻怕再難有清淨之時。
他向著腳下一看,竟又回到了那日殺人放火之地,落下高空卻發現幾年過去,這裡又聳立起一座高樓。
這新建的酒樓有十幾層,比起先前的煙波樓更為巍峨高大,直入雲霄。
上書三個大字,斷雲樓。
他落下地麵,緩步走上前,隻見斷雲樓的門外立著一個牌樓,上麵貼著不少懸賞和啟事,但最醒目的位置,是自己的通緝令。
斷雲…李歎雲苦笑一聲。
在自己心中,永懷門靈地降階,掌門身死,已然報了兩次暗殺之仇,恩怨已清。
但永懷門不這麼認為,看來此恨綿綿,將伴隨著永懷門和自己之間很久了。
世上也不會哪個執法修士跳出來,能知曉一切,說李歎雲和永懷門誰還欠誰多少,不會有的。
看著那張通緝令,李歎雲心中感慨,思緒萬千。
有人將他認了出來,以為他是來挑戰的,大聲呼喝。
樓中衝出來不少人,大多穿著永懷門弟子服飾,各持法器,天上地麵將他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