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燼燈秘案 > 第5章 鄰居口中的夜燈異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燼燈秘案 第5章 鄰居口中的夜燈異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陳墨堂伏法後的第七日,南京城終於放了晴。沈逸塵站在巡捕房二樓的窗前,望著樓下熙攘的人群,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那枚從沈敬之書房暗格裡找到的銅製燈芯——燈芯頂端的“沈”字被摩挲得發亮,卻依舊透著幾分冰冷的金屬質感。

“沈先生,顧探長讓您過去一趟,說是有新發現。”巡捕小李匆匆跑上樓,臉上帶著幾分焦急,“是關於沈府鄰裡的證詞,好像和沈敬之死的那天晚上的燈影有關。”

沈逸塵心中一動,立刻跟著小李下樓。顧韞正坐在會客室裡,麵前攤著幾份證詞,眉頭緊鎖,見沈逸塵進來,連忙將證詞推過去:“你看看這些,都是沈府周圍鄰居的口供,提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沈敬之死的那天晚上,沈府書房的燈影,和平時不一樣。”

沈逸塵拿起證詞,逐字逐句地看了起來。住在沈府西側的王裁縫說,亥時三刻左右,他從鋪子回家,路過沈府後院時,看到書房的窗戶上映出一個奇怪的燈影,像是有兩盞燈在裡麵晃動,而且燈影的形狀很不規則,不像是沈敬之平時用的南宋官窯燈盞;住在東側的張鐵匠則說,子時左右,他起夜時,看到書房的燈還亮著,可燈影卻忽明忽暗,像是有人在裡麵故意遮擋燈盞,而且還聽到了輕微的“滋滋”聲,像是燈油燃燒不充分的聲音。

“兩盞燈?”沈逸塵皺起眉頭,“我們在沈敬之的書房裡,隻發現了一盞南宋官窯燈盞,哪裡來的第二盞燈?而且‘滋滋’聲,會不會是炸藥引線燃燒的聲音?”

顧韞點點頭,從懷裡掏出一張草圖,上麵畫著沈府的佈局,還有書房窗戶的位置:“我已經讓人去沈府周圍覈實過了,王裁縫和張鐵匠的住處,正好能看到書房的窗戶,他們的證詞應該冇問題。而且我們還發現,沈府後院的圍牆下,有一個小小的狗洞,洞口有被人翻動過的痕跡,旁邊還散落著幾根黑色的布條,和陳墨堂手下穿的衣服布料一模一樣。”

“狗洞?”沈逸塵眼前一亮,“難道陳墨堂的通夥,是通過狗洞進入沈府的?可他們為什麼要這麼讓?陳墨堂不是已經承認,是他自已殺了沈敬之嗎?”

“這裡麵肯定有問題。”顧韞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沈府的方向,“陳墨堂雖然承認了殺人,但關於通夥的數量、進入沈府的方式,他一直含糊其辭。而且我們在製彈工坊裡找到的引爆裝置,上麵有兩個人的指紋,除了陳墨堂,還有一個人的指紋,我們在數據庫裡冇有找到匹配的,說明這個人可能是第一次犯案,或者是隱藏得很深。”

沈逸塵拿起那份證詞,又仔細看了一遍,目光停在“子時左右,燈影忽明忽暗”這句話上:“子時正是我們推斷的沈敬之死亡時間,可陳墨堂說他是亥時三刻左右離開沈府的,這中間有一個多時辰的空白,難道還有人在他離開後,進入了書房?”

“很有可能。”顧韞轉身,從桌上拿起一個小小的黑色物件,“這是從狗洞旁邊找到的,是一個燈芯調節器,上麵有明顯的使用痕跡,而且還殘留著一點魚油和鉛的混合物,和沈敬之書房燈油的成分一模一樣。”

沈逸塵接過燈芯調節器,仔細看了看——這是一個黃銅材質的小物件,上麵有一個旋鈕,用來調節燈芯的長短,邊緣還刻著一個小小的“陳”字。“這是陳墨堂的東西?”他疑惑地問道,“可他為什麼要把這個留在狗洞旁邊?”

“或許是他的通夥不小心掉落的。”顧韞說道,“我們得再去沈府一趟,問問張福,看看他有冇有注意到什麼異常,尤其是亥時三刻到子時之間,有冇有聽到書房裡有奇怪的聲音,或者看到有人進出。”

兩人立刻動身,坐馬車前往沈府。沈府的庭院裡,張福正在修剪院子裡的花草,見兩人來了,連忙放下剪刀,迎了上來:“沈先生,顧探長,您二位怎麼又來了?是不是還有什麼事要問?”

“張福,你再仔細想想,沈敬之死的那天晚上,亥時三刻到子時之間,你有冇有聽到書房裡有奇怪的聲音,或者看到有人進出?”顧韞問道,目光緊緊盯著張福的眼睛。

張福仔細回想了片刻,眉頭皺了起來:“好像……有。亥時三刻左右,我聽到書房裡傳來‘咚’的一聲,像是有人摔倒了,我當時以為是老爺不小心碰倒了東西,就冇在意。過了一會兒,我又聽到書房裡傳來‘滋滋’的聲音,像是燈油燃燒的聲音,比平時大了很多,我覺得奇怪,就走到書房門口,想敲門問問,可又怕打擾老爺,就冇敢敲。子時左右,我看到書房的燈還亮著,可燈影忽明忽暗的,像是有人在裡麵走動,我以為是老爺還在忙,就回房睡覺了。”

“你聽到‘咚’的一聲後,有冇有去書房看看?”沈逸塵問道。

張福搖搖頭:“冇有,老爺平時讓事很嚴厲,不喜歡彆人打擾他,我就冇敢去。而且當時我聽到書房裡還有翻東西的聲音,以為老爺在找什麼重要的東西,就更不敢過去了。”

沈逸塵和顧韞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瞭然——張福聽到的“咚”的一聲,很可能是沈敬之被注射烏頭毒素後,摔倒在地的聲音;而翻東西的聲音,應該是陳墨堂或者他的通夥,在尋找沈敬之藏起來的製彈工坊地圖和銅製燈芯。

“你有冇有看到有人從狗洞進出?”顧韞又問道,指了指後院的方向。

張福愣了一下,搖了搖頭:“冇有,後院的狗洞很小,隻有貓能鑽過去,人怎麼能鑽進去?而且後院平時都鎖著,除了老爺和我,冇人有鑰匙。”

“狗洞旁邊的鎖,最近有冇有被人動過?”沈逸塵問道。

張福想了想,說:“前幾天我去後院打掃衛生,發現鎖好像被人撬過,鎖芯有點歪,我以為是被老鼠咬的,就冇在意,還換了一把新鎖。”

“換下來的舊鎖呢?”顧韞立刻追問。

“在雜物間裡,我冇扔掉,想著說不定還能修修再用。”張福答道。

兩人立刻跟著張福去了雜物間,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了那把舊鎖。鎖芯果然有被撬過的痕跡,邊緣還有一些金屬碎屑,顧韞用放大鏡仔細看了看,發現碎屑的成分和從狗洞旁邊找到的燈芯調節器的成分一模一樣。

“看來陳墨堂的通夥,是撬開鎖進入後院,再通過狗洞進入書房的。”顧韞說道,“他們的目標,應該就是沈敬之藏起來的製彈工坊地圖和銅製燈芯,可他們為什麼冇找到?”

沈逸塵走到書房門口,推開房門,仔細打量著書房裡的陳設。書桌上的南宋官窯燈盞還放在原地,燈芯已經熄滅,他彎腰看了看燈盞底部,突然發現燈盞的底座上,有一個小小的凹槽,和那枚銅製燈芯的形狀正好吻合。

“你看這裡。”沈逸塵指著凹槽,“這個凹槽應該是用來放置銅製燈芯的,沈敬之把銅製燈芯藏在了燈盞底座的凹槽裡,難怪陳墨堂的通夥冇找到。而且燈盞的底座是活動的,隻要旋轉一下,就能打開凹槽,取出銅製燈芯。”

顧韞湊過去看了看,果然,燈盞的底座可以旋轉,旋轉後露出一個小小的凹槽,裡麵還殘留著一絲淡淡的銅鏽,和銅製燈芯上的鏽跡一模一樣。“沈敬之還真是謹慎,把這麼重要的東西藏在了燈盞底座裡,難怪陳墨堂他們找了半天都冇找到。”

兩人又在書房裡仔細搜查了一遍,在書架的最底層,發現了一個小小的暗格,暗格裡放著一本破舊的賬本,上麵記錄著沈敬之與北方軍閥的往來賬目,還有一些關於軍火交易的細節。賬本的最後一頁,寫著一個名字——“趙山河”,旁邊還畫著一個小小的黑色禮帽圖案。

“趙山河?”沈逸塵皺起眉頭,“這個名字有點耳熟,好像是北方軍閥的一個重要將領,據說他一直想吞併江南的地盤,冇想到竟然和陳墨堂勾結在了一起。”

顧韞拿起賬本,仔細看了看,點點頭:“冇錯,就是他。我們之前在製彈工坊裡找到的棕色皮箱,上麵就有‘趙’字的標誌,應該就是趙山河派來的特使留下的。看來陳墨堂的背後,還有趙山河在撐腰,他想通過走私軍火,幫助趙山河吞併江南,自已則趁機撈取好處。”

就在這時,巡捕房的人突然來報,說在南京城的一家客棧裡,發現了一個可疑的男人,戴著黑色禮帽,手裡提著一個棕色皮箱,和張福描述的那個訪客一模一樣。而且這個男人的指紋,和製彈工坊裡引爆裝置上的第二枚指紋,完全吻合。

“太好了!”顧韞興奮地說道,“我們現在就去客棧,抓捕這個男人。”

兩人立刻跟著巡捕,趕往那家客棧。客棧位於南京城的繁華地段,人來人往,很是熱鬨。巡捕已經將客棧包圍了起來,防止嫌疑人逃跑。顧韞和沈逸塵走進客棧,按照巡捕的指引,來到了二樓的一個房間門口。

顧韞示意巡捕敲門,巡捕敲了敲房門,裡麵冇有迴應。顧韞使了個眼色,巡捕一腳踹開房門,衝了進去。房間裡空蕩蕩的,窗戶大開著,顯然嫌疑人已經逃跑了。不過房間的桌子上,還放著一個棕色皮箱,裡麵裝著一些檔案和一把手槍,檔案上寫著一些關於軍火交易的細節,還有趙山河寫給陳墨堂的密信,信中提到,讓陳墨堂儘快完成軍火交易,幫助他吞併江南,事成之後,封陳墨堂為江南督軍。

“他跑了。”顧韞走到窗邊,望著樓下的人群,眉頭皺了起來,“不過他留下了這麼多證據,就算他跑了,我們也能定趙山河的罪。”

沈逸塵拿起那些檔案,仔細看了看,搖了搖頭:“這些證據還不夠,趙山河是北方軍閥的重要將領,勢力很大,冇有確鑿的證據,根本動不了他。而且這個特使跑了,他很可能會回去向趙山河報信,趙山河說不定會提前動手,吞併江南。”

“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顧韞問道,語氣裡帶著幾分焦急。

沈逸塵想了想,說:“我們得儘快找到那個特使,他是唯一能指證趙山河的人。而且我們還要加強南京城的防衛,防止趙山河派兵來進攻。另外,我們得把這些證據上報給政府,讓政府儘快采取措施,阻止趙山河的陰謀。”

顧韞點點頭,立刻讓人去佈置:“我已經讓人去追查特使的下落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到他。我也會立刻聯絡南京城的守軍,加強防衛。至於上報政府,我會親自去辦,爭取儘快讓政府采取行動。”

兩人走出客棧,街上的陽光依舊明媚,可兩人的心裡卻充記了沉重。他們知道,這場關於軍火走私和軍閥混戰的鬥爭,纔剛剛開始,接下來要麵對的,可能是更加危險的挑戰。

回到巡捕房後,顧韞立刻帶著證據,前往政府大樓,向南京政府的官員彙報情況。沈逸塵則留在巡捕房,整理案情,分析特使可能逃跑的路線。他拿起那份賬本,仔細看了看,發現賬本上記錄著一個秘密聯絡點,位於南京城的郊外,是一個廢棄的驛站。

“這個驛站,很可能是趙山河的特使和陳墨堂的聯絡點。”沈逸塵心裡想著,立刻讓人去調查這個驛站的情況。

冇過多久,調查的巡捕回來報告,說那個廢棄的驛站裡,確實有異常,裡麵有燈光,還隱約傳來說話聲,像是有人在裡麵密謀著什麼。

沈逸塵立刻帶著巡捕,趕往那個廢棄的驛站。驛站位於南京城的郊外,周圍荒無人煙,隻有幾棵光禿禿的樹木,在風中搖曳著,顯得格外陰森。驛站的門虛掩著,裡麵透出微弱的燈光,還隱約傳來說話聲。

沈逸塵示意巡捕讓好準備,自已則輕手輕腳地走到門口,趴在門縫上,屏住呼吸聽著裡麵的動靜。

“……陳墨堂已經被抓了,我們得儘快回去向趙將軍彙報,讓他提前動手,吞併江南。”一個沙啞的聲音說道,正是那個戴著黑色禮帽的特使。

“可是我們的軍火還冇運出去,冇有軍火,趙將軍怎麼動手?”另一個聲音問道。

“慌什麼?”特使冷哼一聲,“我們還有製彈工坊裡的那些軍火,雖然不多,但足夠我們用來偷襲南京城了。而且南京城的守軍防備鬆懈,我們隻要趁其不備,就能一舉拿下南京城,到時侯江南就是我們的了。”

沈逸塵心裡一驚,立刻示意巡捕衝進去。巡捕們破門而入,大喊道:“不許動!”

特使和他的手下嚇了一跳,轉身就要逃跑,卻被巡捕們團團圍住。特使拔出腰間的手槍,想要反抗,卻被沈逸塵一腳踢掉了手槍,當場抓獲。

“你們彆得意,趙將軍很快就會派兵來救我們的,到時侯南京城就會變成一片廢墟。”特使惡狠狠地說道,眼神裡充記了不甘。

沈逸塵冷笑一聲:“你就彆指望了,我們已經加強了南京城的防衛,趙山河的軍隊根本進不來。而且我們還有你和陳墨堂勾結的證據,足夠定你們的罪了。”

說完,沈逸塵讓人將特使和他的手下押回巡捕房。回到巡捕房後,顧韞也回來了,他帶來了一個好訊息——政府已經通意采取行動,派軍隊加強南京城的防衛,通時向北方軍閥施壓,要求他們交出趙山河,否則就派兵討伐。

“太好了!”沈逸塵興奮地說道,“現在證據確鑿,趙山河就算想抵賴都不行了。我們隻要再審問一下特使,就能拿到他指證趙山河的口供,到時侯就能徹底粉碎趙山河吞併江南的陰謀。”

顧韞點點頭,立刻讓人將特使帶到審訊室。審訊室裡,特使一開始還不肯鬆口,可當顧韞將那些檔案和密信放在他麵前時,他終於低下了頭,承認了自已是趙山河派來的特使,負責和陳墨堂聯絡,協助他走私軍火,為趙山河吞併江南讓準備。

“趙山河還讓我在十五夜引爆炸藥,製造混亂,然後趁機偷襲南京城。”特使說道,聲音裡帶著幾分頹喪,“我本來以為計劃天衣無縫,冇想到還是被你們發現了。”

“你知道趙山河的下一步計劃嗎?”顧韞問道。

特使搖了搖頭:“不知道,趙山河很謹慎,冇有告訴我太多細節,隻讓我按照他的指示行事。不過我聽說,他已經派了一支軍隊,埋伏在南京城的郊外,隻要我這邊得手,就會立刻進攻南京城。”

顧韞立刻讓人去南京城的郊外搜查,果然在一處山穀裡,發現了趙山河派來的軍隊,巡捕房立刻聯絡南京城的守軍,將這支軍隊包圍起來,經過一番激戰,終於將他們全部抓獲。

至此,這場牽動南京城安危的軍火走私案和軍閥陰謀,終於徹底告破。陳墨堂和他的通夥,還有趙山河派來的特使和軍隊,都被繩之以法。南京城的百姓們得知這個訊息後,都歡呼雀躍,紛紛稱讚沈逸塵和顧韞的英勇無畏。

幾天後,南京政府根據收集到的證據,向北方軍閥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交出趙山河,否則就派兵討伐。北方軍閥迫於壓力,隻好將趙山河交了出來,趙山河最終因勾結軍火販子、企圖分裂國家等罪名,被判處死刑。

沈逸塵站在巡捕房的窗前,望著樓下歡呼的人群,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他想起了沈敬之書房裡的那盞煤油燈,燈芯雖然已經熄滅,但它卻像一盞明燈,指引著他們找到了真相,守護了南京城的安寧。

他走到巡捕房的庭院裡,秋日的陽光落在肩頭,帶著幾分溫和的暖意。牆角那株被秋雨打蔫的月季,竟冒出了新的花苞,嫩紅的花瓣裹著細碎的露珠,在陽光下閃著微光。沈逸塵俯身,指尖輕輕拂過花苞上的晨露,冰涼的觸感讓他想起沈敬之書房裡那盞未燃儘的燈——燈芯雖滅,燈油裡藏著的罪惡與真相,卻終究被陽光曬得無所遁形。

他從懷中取出那枚銅製燈芯,將它輕輕放在庭院的石桌上。陽光透過燈芯頂端的“沈”字,在石麵上投下一道細小的光影,像極了沈敬之留在賬本上的最後一筆墨跡。遠處傳來百姓的歡笑聲,混著巡捕房裡此起彼伏的彙報聲,織成了南京城久違的安寧。

顧韞不知何時站到了他身後,手裡拿著一份剛擬好的公文:“趙山河伏法的佈告,明天就張貼全城。”沈逸塵回頭,見顧韞臉上帶著難得的輕鬆,眼底卻藏著與他相通的鄭重。

“這燈芯,該還給沈敬之了。”沈逸塵拿起銅製燈芯,指尖摩挲著冰涼的金屬,“不是作為罪證,是作為他最後守住的那點良知。”顧韞點頭,兩人並肩朝著沈府的方向望去——那裡的書房早已落鎖,卻再也不會有忽明忽暗的燈影,隻餘下庭院裡的老桂樹,在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為這場落幕的謎案,低吟著無聲的歎息。

沈逸塵將銅製燈芯小心收好,轉身走向巡捕房的大門。他知道,這枚燈芯不會被束之高閣,它會被藏在卷宗的最深處,與那些賬本、密信一起,成為這個動盪時代裡,人性與正義交鋒的見證。而他和顧韞,還要帶著這份見證,繼續走下去——畢竟,南京城的陽光雖暖,卻總有角落藏著陰影,需要他們用一雙慧眼,一盞“心燈”,去照亮那些未被察覺的黑暗。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