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聞道 第9章 薪火相傳
-
自那日起,李小魚便成了三陽焚天爐前的常客。名義上是“看火侯”的學徒,實則更像是墨長老一個特殊的“實驗品”。這位性情古怪的長老,似乎將李小魚當成了驗證某些丹道新想的鑰匙。
“小子,感應一下‘赤陽精’投入後,爐內癸水之氣的反應!”
“注意‘凝霜花’融化時,東北角火口需收三分力,不是兩分,也不是四分!”
“蠢材!‘雲水意’不是讓你軟綿綿,是綿裡藏針!感知藥性抵抗的節點,再發力!”
墨長老的呼喝聲時常在丹房內炸響,吹鬍子瞪眼,毫不客氣。李小魚則如通風暴中心的一葉扁舟,全神貫注,將心神與丹爐緊密相連,憑藉玉劍錘鍊出的超凡感知和《化龍心法》的調和特性,努力執行著那些在外人看來近乎刁難的指令。
過程極其煎熬。高階丹藥煉製過程中能量衝突劇烈,神識長時間沉浸其中,如通被無數細針穿刺。好幾次,他都感覺神魂欲裂,幾近虛脫。
但收穫亦是巨大。在墨長老這種近乎填鴨又精準點撥的教導下,他對各種藥材藥性、能量相生相剋的理解突飛猛進。更重要的是,他將“青木劍意”的生機調和、“破妄劍意”的洞察本質,與丹道控火、融藥的過程巧妙結合,漸漸摸索出一條獨屬於他自已的“感知”之路。
他不再僅僅是一個執行者,開始能提前預判到藥力衝突的苗頭,甚至能提出一些細微的調整建議。
“長老,西南火口的地脈似有淤塞,火力比預期弱了半成,是否可提前三息投入‘石髓液’以作引導?”
“爐內金火之氣過旺,壓製了青木生機,可否在下一階段,以‘乙木訣’的震盪法門替代‘庚金訣’強行壓製?”
起初,墨長老對他的建議嗤之以鼻,但嘗試幾次後,發現效果往往出奇的好,看向李小魚的眼光便越發奇異。這小子,不僅感知敏銳,竟已開始觸及丹道中“因地製宜”、“順勢而為”的高深境界了?
這一日,墨長老準備再次開爐煉製“凝碧丹”。他罕見地冇有立刻動手,而是將李小魚叫到跟前,丟給他一枚古樸的玉簡。
“拿著,這是《基礎丹訣百解》,宗門丹童入門之物。”墨長老語氣依舊硬邦邦,“好好看,好好想!彆整天靠著那點‘感覺’瞎蒙,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李小魚接過玉簡,神識沉入,裡麵是數百種最基礎的控火、融藥、凝丹的法訣和原理,雖然粗淺,卻l係完備,正是他目前最缺乏的係統知識。
“多謝長老!”他真心實意地行禮。他知道,這看似普通的玉簡,代表著墨長老某種程度上的認可,是引他真正踏入丹道大門的基石。
“哼,少來這套。”墨長老轉過身,開始準備藥材,嘴裡卻嘟囔著,“老夫隻是不想看你糟蹋了好苗子……雖然是個靈力廢柴的苗子。”
李小魚嘴角微微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他不再多言,走到一旁,如饑似渴地閱讀起玉簡中的內容。以往許多憑藉“感覺”模糊理解的東西,此刻在係統的理論下變得清晰起來。許多墨長老看似隨意的指令,其背後的深意也豁然開朗。
他一邊學習,一邊仍分出一縷神識關注著墨長老的準備工作。當看到墨長老將一份“百年石鐘乳”投入預熱丹爐時,他眉頭微不可察地一蹙。
“長老,”他忍不住開口,“這石鐘乳性屬寒陰,雖能中和赤陽精的燥烈,但其內部結構緊密,若以常規‘離火訣’化開,恐有寒毒殘留,影響成丹品質。”
墨長老動作一頓,斜眼看他:“哦?那你覺得該如何?”
李小魚沉吟片刻,結合剛剛在玉簡中學到的知識以及自身的感悟,謹慎道:“或許……可以嘗試‘震’字訣與‘潤’字訣結合。先以輕微震盪之力鬆動其結構,再以溫和水潤之氣徐徐化之,如通春雨融冰,雖慢,卻可保其純淨。”
墨長老眼中精光一閃,冇有立即反駁,而是閉上眼睛,手指掐訣,似乎在心中推演。片刻後,他睜開眼,深深看了李小魚一眼。
“試試。”
這一次煉丹,墨長老竟部分采納了李小魚的思路。過程依舊緊張,但李小魚能清晰地“看”到,在那改良的法訣下,石鐘乳的寒陰之氣被完美地化開、調和,並未產生絲毫滯澀與寒毒。
最終,丹成之時,爐蓋開啟,三顆圓潤剔透、碧光瑩瑩的丹藥飛出,藥香撲鼻,品質竟比墨長老以往煉製的任何一爐都要好上幾分!
墨長老拿著那三顆凝碧丹,手指微微顫抖。他鑽研此丹數十年,今日竟在一個外門雜役的提醒下,突破了瓶頸!
他猛地轉頭,看向那個正因煉丹成功而微微鬆了口氣的少年。爐火映照下,少年額角還有未乾的汗珠,眼神卻清澈而專注,彷彿蘊含著無限的潛力。
“小子,”墨長老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你可知,丹道之根本為何?”
李小魚思索片刻,恭敬答道:“弟子以為,在於平衡與調和。順應藥性,引導生機,而非強行壓製。”
“順應……引導……”墨長老喃喃重複著這兩個詞,忽然仰天發出一陣大笑,“哈哈哈!好一個順應引導!老夫執著於控火技巧百年,卻忘了丹道最初的本心!草木有靈,丹亦有道啊!”
笑聲在丹房內迴盪,帶著釋然與明悟。
笑罷,墨長老神色一正,對李小魚道:“從明日起,你便隨老夫學習《百草綱目》與《基礎陣法初解》。丹道非孤立,與草木、陣符皆息息相關。”
這已不是簡單的使喚,而是正式的傳授了。
李小魚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再次深深一揖:“弟子,謹遵長老教誨。”
他知道,墨長老並非完全信任他,更多的是對他身上那種“特質”的看重與投資。但這足夠了。在這危機四伏的宗門內,他需要這樣一個立足點,需要這些係統的知識來夯實快速提升的根基。
薪火,已在悄然間傳遞。
這微弱的火種,源於崖底絕境,承於玉劍傳承,如今在這丹房爐火之中,得到了滋養與壯大。
潛龍勿用,非是蟄伏不動,而是在無人可見處,磨礪爪牙,積蓄風雲。丹房這一方天地,已成為他最好的藏身與成長之所。而外界關於他與墨長老關係的猜測,以及那枚被隱藏的追蹤廢丹背後的暗流,依舊在悄然湧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