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闕春深 第133章最煩聽男人爭風吃醋
楊滿願聞言僵了一下,那夜受藥力所控她纏著男人索歡的畫麵浮現在眼前,她臉上登時漲得通紅。
“纔不是呢!”她又是羞又是惱,甩甩手試圖掙開男人。
“那是為何?”皇帝鬆開她,掌腹又按住她兩肩,俯下身來迫使她與自己對視。
晌午烈陽透過琉璃大窗映入,灑在內殿的金磚地麵上,光影斑駁瀲灩,滿室通透敞亮。
楊滿願隻好耐著性子又把昨日來龍去脈說了遍。
聽完緣由,皇帝沈了沈眸,似乎有些失望。
近來朝中事務繁多,他日理萬機,自然沒工夫關注搜尋寶匣鑰匙的進度。
儲位已定多年,不論太子生母是何人都毫無影響,他也不太上心。
楊滿願又小心翼翼地問:“父皇可知徐娘娘那番話是何意?先帝可有在宣光閣放置過什麼物件?”
皇帝眉心微擰,“先帝在位時,朕雖未出宮分府,仍居宣光閣,但那四年間朕一直隱姓埋名在京郊衛所曆練,期間先帝是否進入過宣光閣,朕也無從知悉。”
“至於徐氏,朕與她毫無交集。”
說話間,他拉著兒媳回到書案前坐下,又反手扣住她的手,與她十指交握。
楊滿願詫異擡眸,“父皇曾在軍營曆練過?”
皇帝“嗯”了聲,好整以暇道:“當時朕正年少,初出茅廬,還是從雜役兵丁做起的。”
楊滿願眸底滿是錯愕,實在想象不出眼前這氣勢凜銳的帝王當雜役是何等場麵。
可她卻不知,常年被軟禁在宣光閣的少年初到軍營時雖身量高挑卻瘦骨嶙峋,與現下這高大魁梧的體格迥然不同。
見她這副呆愣的小模樣,皇帝隻覺好笑,“朕便帶你去趟宣光閣,翻找看看可有線索。”
他不喜外人踏入宣光閣,自然不會讓底下人進入搜查,索性親自領著兒媳前往。
平素每隔一段時日,他也隻讓身邊的總管太監常英親自前往清理收拾,不得假手於人。
楊滿願聞言雙眸倏地發亮,“那咱們現在就過去罷?若再晚些,天色暗了便不好翻找了。”
皇帝心中泛酸,擡手捏住她下頷,“子安的事你這般上心,怎麼朕的事就沒見你上心過?”
楊滿願撇了撇嘴,她最煩聽男人爭風吃醋。
“兒臣日日前來乾清宮幫您整理奏章,晴雨無阻,怎麼就沒對您上心了?”
皇帝一時語塞,確實無法反駁。
天底下敢當麵給他甩臉色的,也就隻有她一人了,偏他卻甘之如飴。
“是朕不好,朕不該這麼說。”他收緊雙臂,重新抱住兒媳,語氣帶著罕見的柔和。
“不過乾清宮距離東宮確實略遠了些,朕打算忙完這陣便遷到延祺宮去。”
延祺宮位於東六宮最東側,就在東宮正北端,隻隔一道保善門。
既然兒媳不肯入住與乾清宮相近的坤寧宮,隻能他遷到與東宮相近的宮殿去。
楊滿願也覺不錯。
她每日幾時前來乾清宮,一日來幾次,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若挪到內廷反倒更自在些。
旋即,兩人起身移駕前往宣光閣。
經過數次擴建與翻修,位於皇宮正北的禦花園占地極廣,囊括多座亭台樓閣,宣光閣正是其中之一。
因六宮虛置,宮人內侍數量也較前朝稀少,正值初夏,禦花園內雖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卻杳無人跡。
駐足在半舊的雕花木門前,皇帝稍停半瞬,墨眸中幾番情緒翻湧,隨即才沈力推開門。
再度踏入宣光閣,楊滿願才發現此處占地極小,甚至沒有尋常偏殿一半大。
好在內裡傢俱一應俱全,連架子床內的被褥都整整齊齊,桌案書架亦是一塵不染。
可若長達數年被軟禁在此,隻能從小小的槅窗窺見天光,她光想想都覺得有些窒息。
她也隱約明白,為何公爹會將此處列為宮中禁地,又在夜深人靜時前來獨坐。
“父皇……”楊滿願輕聲喚他,揪住他明黃龍紋衣袖,羽睫微微濕潤。
天清氣朗,軒窗微敞,細風從縫隙吹拂進來,帶來沁人心脾的花香。
皇帝沉默須臾,伸臂將她攬進懷裡,“願兒可是心疼朕了?”
“沒什麼可心疼的,朕是天下之主,富有四海,若說有什麼不足,便是缺個皇後。”他低聲調笑。
楊滿願破涕為笑,嗔怪道:“父皇是想迎娶旁人為後?那可不行,若您有了旁人,咱們就再不往來了。”
她看著性子軟,實則卻極為執拗,壓根兒無法接受與旁的女子共享男人。
皇帝心中一軟,愛極了她這耍小性子的可愛模樣。
西斜的日光籠在他輪廓分明的臉龐,五官線條愈顯英毅硬朗。
“胡說什麼。”他低頭親吻她眉心,“朕的皇後,除了你再不可能有旁人。”
想起年初他與兒媳在坤寧宮的洞房夜被兒子打斷,他眸底劃過一絲陰鬱。
楊滿願輕咬下唇,急忙轉移話題,“父皇,您覺得先帝最有可能在哪裡藏匿寶匣鑰匙?”
忖度片刻,皇帝偏眸看向牆麵的書架,緩緩啟唇:“先帝當年每月逢十八便會來宣光閣探望朕,每回都會帶一些書卷過來。”
“這些書卷可還是當年舊物?”楊滿願也看向書架。
皇帝微微頷首,“屋內所有物件皆是當年保留下來的,這些書冊擺放的位置也並無任何改動。”
楊滿願眨了眨眼,徑直走到書架前,目光上下逡巡。
這張黑檀木書架足有十尺高、二十尺寬,幾乎占據整麵牆,四書五經、律法史籍與農政水利人文應有儘有。
楊滿願隨意翻看幾本書冊,卻是一臉茫然,半點頭緒都沒有。
電光石火間,一個想法湧上心頭,她將書冊放回原位,又往後倒退幾步。
“怎麼了?”皇帝挑眉。
遲疑了一會兒,楊滿願問:“父皇可有看過《周易》?”
皇帝劍眉微蹙,“多年前曾翻看過。”
“這些書冊擺放極其規整,層層對齊,分毫不差,正好六層,是不是像極了《周易》中的第一卦‘乾卦’?”
邊說著,楊滿願邊蹲下身來,從最底部抽出第七本書冊,正好就是《周易》。
她又輕敲幾下書冊位置的地麵與牆麵,果不其然,地麵傳出“咚咚”脆響,竟是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