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闕春深 第172章if線:假如願願成妃嬪(28)帝後恩愛
大婚數日後,帝後前往南苑春狩,由太子蕭琂、韓王蕭瑉隨駕,一行人浩浩蕩蕩。
同往的還有楊皇後之母昌國夫人薛淑蘭,以及皇後之妹樂安縣主楊靜真。
本朝惟有郡王之女可封縣主,異姓縣主還是頭一例,可見楊皇後聖寵之隆,連其妹也獲封縣主。
除此之外,立後大典前夕聖上還一次性把楊皇後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等往上九代全追封為昌王、昌王妃。
連皇後外祖薛家也撈到個世襲罔替的伯爵,楊家其他旁支遠親全都或多或少獲得封賞。
楊滿願對此反應卻是驚恐慌亂。
昔日唐時那個楊家同樣“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最終不也隻落得個“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但時隔一年與母親妹妹相見,她還是勉強打起精神來,整個上午都在和她們閒聊說笑。
趁母親離開更衣的間隙,楊靜真抱住姐姐的胳膊,把下顎擱在姐姐肩上撒嬌。
“阿姐,太子殿下如今也十八了,今年可還會再辦場東宮選秀?”
聞言,楊滿願微怔,“這,我倒不清楚……”
大婚當夜,聖上將太子帶上他們的婚床,他們父子倆還一起弄她……場麵實在驚心靡亂。
她原以為是在夢中,可再次醒來,他們三人仍在同睡一床。
妹妹嬌憨的話語在耳邊響起,再次將她拉回現實,“若今年再辦選秀,阿姐覺得我還能參加嗎?”
“雖說我成了縣主,可我又不姓蕭,父親如今官至戶部尚書,還有國公爵位,論理我也能參加選秀的。”
楊滿願黛眉微微蹙起,眸光晦暗難明,“真真,你想入東宮?”
楊靜真微露赧顏,“如果能中選當太子妃,自然是錦上添花。”
其實她壓根兒就沒見過太子本尊,純粹是想著自家長姐如今成為一國之母,她也不能太差。
雖說她阿姐是太子嫡母,可太子殿下比她還年長幾歲呢。
楊滿願輕聲訓她,“臭真真,若你成太子妃,咱們姐妹豈不是成婆媳了?”
楊靜真愣了下,旋即“噗嗤”笑了出聲,“不行哈哈哈,太好笑了……”
楊滿願微歎口氣,將沒心沒肺的妹妹攬進懷裡,很是依戀地摸摸她的臉蛋。
她們是同胞姐妹,容貌幾乎有四五成像,隻是妹妹從小就跟個皮猴兒似的,身段兒比她瘦削許多。
“真真,聖上倒是有意給你與韓王賜婚,這幾日若有機會你可以多瞧瞧,如果你不喜歡,阿姐就幫你拒了。”
“韓王?”楊靜真眼珠子轉了轉,不知打起什麼主意。
“行吧,但聽說韓王體弱,來南苑行宮後仍是深居簡出,也不知何時能見上他一麵。”
楊滿願寵溺淺笑,“無妨,你願意見就成,阿姐會幫你安排妥當的。”
如今她好歹也是當朝皇後,這點小事還是能辦到的。與此同時,前殿書房內。
楠木大書桌後,皇帝身著玄色龍紋常服,正執筆批閱著內閣新呈遞上來的奏摺。
軒窗西側,鎏金博山爐繚繞著青煙縷縷,清爽淡雅的雪鬆薄荷香漸漸漫開。
皇帝自身對香料並未講究,都任由底下人點上帝王專屬的龍涎香。
去年楊滿願剛封妃時曾隨口提了句不喜龍涎香,說是帶著股泥土腥氣。
此後皇帝也就吩咐下去,宮裡再不許用龍涎香,至於點什麼香,則看元妃那邊點了什麼香。
午膳時分,皇帝忽然沈聲開口:“常英,皇後現下在忙什麼?”
近幾個月他多是抱著他的小皇後一起處理政務,時刻親昵纏綿,今日驟然獨自在此,倒是不太習慣。
常英諂笑回話:“陛下,娘娘這會兒正和昌國夫人、樂安縣主在後殿裡用著茶點。”
“奴才聽說娘娘興致很高,連用了幾片棗泥酥,還有一盅銀耳雪蛤呢。”
皇帝眸光微動,“待會兒朕處理完這幾本摺子便出去騎馬跑幾圈,去問問皇後可想同行,朕帶她騎馬。”
“哎,奴才這就親自去問問。”常英忙不疊應下,又小跑著退出書房。
關於他們這位皇後娘孃的事,他是絲毫不敢耽擱的,平素若有什麼事,寧願先怠慢聖上,也萬萬不能怠慢了皇後。
得知訊息,楊滿願沈吟片刻。
她拍拍妹妹的手背,“真真,你與阿孃先回你們的住處去罷,阿姐隨聖上出去圍場逛逛。”
這回楊靜真倒沒敢再多說什麼,隻是欲言又止看了長姐幾眼。
昨天剛抵達南苑行宮,她前來給長姐時恰好碰上聖駕在此。
當今聖上遠比她想象中更高大威挺,身形魁梧凶悍猶如武將,周身散發著凜不可犯的天子之威。
她實在想象不出長姐平日如何侍君,難道不會緊張害怕到說不出話來嗎?
送走母親與妹妹,楊滿願換上特製的騎裝,並將長發梳成輕便利索的單髻。
待她款步走出殿外,皇帝已親自牽著匹膘肥體壯的汗血寶馬走來。
見這大馬比自己頭頂還高,楊滿願嚇得腳步踉蹌,臉色微白。
皇帝挑眉,一把將她攬進懷裡,“願兒彆怕,這是朕早已馴好的馬。”
光天化日下,他低頭親了親她的額頭,“願兒從前可騎過馬?”
“回陛下,臣妾從沒騎過馬。”楊滿願軟聲細語回道。
“那正好,朕今日帶你試試。”皇帝二話不說便踩著馬鐙上馬,又單手將他的小皇後提上馬。
“啊——”楊滿願被嚇得驚撥出聲,死死抱緊男人環在她腰上的胳膊。
皇帝則攥緊韁繩,縱馬朝不遠處的圍場飛馳而去。
這一幕若落在旁人眼裡,恐怕都會忍不住感歎一聲帝後恩愛伉儷。
可實情究竟如何,隻有他們夫妻倆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