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闕春深 第51章哀家幫你得到楊氏
冬至大宴設在保和殿,殿前簷下設中和韶樂,鐘鼓齊鳴,禮樂聲聲,氣氛莊嚴肅穆。
帝王禦座位於正中上首,東側是皇太子夫婦座,西側是皇太後座,王公大臣則依照品級大小依次往南列席。
自大婚以來,楊滿願還是初次出席如此盛大的宴席,竟緊張得手心冒汗。
蕭琂察覺到她的忐忑,不動聲色地握住她的小手捏了捏。
這小動作彷彿成了他們夫妻之間的默契。
酒過三巡,宴席氣氛逐漸輕鬆,小夫妻倆也開始交頭接耳起來,眸底閃爍笑意。
皇帝看在眼裡,薄唇抿緊,險些捏碎手中精緻小巧的影青釉高足酒盞。
薑太後一如既往地濃妝豔抹,珠圍翠繞,隻是今夜她像是發現了什麼有趣的事,鳳眸斜挑,精光閃爍。
她突然意味深長地說了句:“皇帝的眼光不錯,給琂兒選了個好太子妃,隻是……”
皇帝神色遽然微變,劍眉擰起。
蕭琂與楊滿願的席位極近,自然也聽到了薑太後這番話,夫妻倆悄悄對視一眼,沒再說話。
宴散離席,在文武大臣們排山倒海般的恭送聲中,薑太後突然要求皇帝送她回慈寧宮。
這點表麵功夫皇帝倒是沒有拒絕。
一眾宮人太監手提宮燈簇擁著這對母子倆往慈寧宮的方向走去。
朱紅宮牆徹底融入夜色之中,凜冽朔風習習,從寬敞的宮道呼嘯而過。
薑太後忽而將聲音壓低:“唉,年初選秀時,哀家本是打算將楊氏選給你當貴人的……”
這話倒不是現編的,初選那日她選看到最後都已經乏了,可一瞧見豔麗豐潤的楊氏便倏地眼前一亮,莫名覺得她能俘獲兒子的心。
知子莫若母,果真不錯。
皇帝一言不發,眸色晦澀難明。
也就是說,若沒有那道給太子指婚的聖旨,被他寵幸過的“小宮女”遲早會被太後送到他跟前。
可惜沒有如果,他就是親自擬定了那道聖旨,將自己唯一的女人送給了兒子。
薑太後見他如此,便知自己的猜想是對的。
她又壓低聲語重心長道:“哀家到底是你的親娘,不會害你,你想要楊氏哀家可以幫你。”
薑太後的出身並不高,卻是曆朝曆代極其罕見的二帝之母。
美中不足的便是膝下兩個兒子皆非她親自撫養,與她也不甚親近。
她的長子永順帝蕭惟,因是皇長子,生下來便被當時長年無子的陳皇後抱養。
次子蕭恪是皇三子,生下來又被文帝的寵妃兼表妹唐皇貴妃撫養。
好在陳後、唐妃皆薄命,最終隻有她熬上了皇太後的位置。
因與兩個兒子皆不親近,薑太後格外寵愛母家薑氏一族的子侄,也漸漸把他們慣得無法無天,欺男霸女、無惡不作。
先皇永順帝是個仁善軟弱之人,對於生母家外戚的橫行霸道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現任皇帝蕭恪卻截然相反,鐵腕雷霆,薄情冷血,即位之初就雷厲風行處置大批禍亂朝綱的薑氏族人。
薑太後本人曾屢次三番親自為孃家人求情,可惜皇帝完全不為所動。
眼看著薑家人斬的斬、流放的流放、罷免的罷免,薑太後心中後悔莫及。
早知如此就不該為了打壓兒媳而另立這個狼心狗肺的次子。
可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一晃十數年過去,薑太後年紀漸長,一麵惦記著拉攏太子,一麵又開始想著與皇帝緩和關係。
最重要的是,在她看來當朝太子妃、未來的一國之母讓楊氏一個小戶女占著實在是太浪費了些。
默了須臾,蕭恪沈聲道:“不勞太後費心,朕自有安排。”
“你能有什麼安排?且等著,哀家會讓你如願以償的。”薑太後眼底閃過一抹誌在必得。
*
東宮正殿,
??
四周宮燈點燃,殿內照耀得恍如白晝。
在杏雲素月等人的圍繞下,楊滿願才一一拆下週身繁雜的禮服與妝飾。
太子自行洗漱更衣過後,負手立在微微敞開的軒窗前,冷清月光洋洋灑入。
回想方纔宴席上薑太後那句意味不明的話,他心中驟起波瀾。
楊滿願梳洗完出來便微怔一下,隻見男人一襲竹青色常服靜靜立在月色中,身姿挺拔,如玉樹臨風。
“殿下怎麼站在這兒?”她款步上前笑著問。
蕭琂擡手撫摸她披散的長發,“沒什麼,孤想著願願愛看書,東宮書房的藏書還是略少了些,改日帶你去文淵閣逛逛。”
楊滿願驚喜,“好呀,妾身早就聽聞文淵閣收納天下藏書,沒想到有朝一日也有機會能進去看看。”
昏黃的燭火躍動,照亮她圓潤白皙的臉龐,一雙杏眼水光瀲灩,如含星子。
蕭琂心底軟得一塌糊塗,俯首親了親她,“是孤考慮不周,早該陪願願去看看了。”
楊滿願雙頰暈紅,心如鹿撞,主動環住他精瘦的腰身。
蕭琂喉頭一緊,可念及今日大宴妻子勞累一日,強行壓下綺念,隻與她親昵溫存一會兒後便相擁而眠。
但楊滿願睡相卻不大好,熟睡後便無意識地在他懷裡蹭來蹭去,把人蹭出一身的火氣,教蕭琂啼笑皆非。
*
冬至後,臨近年關。
楊滿願今日方起身便見窗外庭中堆積了一層厚厚的雪,不禁惦記起在外清丈土地的父親。
就在她正欲提筆寫封家書時,薑太後突然派人前來東宮宣她到慈寧宮一趟。
楊滿願滿腹狐疑,但也隻得動身前往。
—————————————————————————
小劇場:
太子:為何父皇有助攻?
皇帝:咳咳,朕拒絕了的。
滿願:喵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