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闕鎖春風 第358章 功德無量啊
-
功德無量啊
這件事後續並未產生更大的問題,朝中官員們但凡有不服氣的,不必虞錚做什麼,自然有人壓下去。
而陛下因劉氏的悖逆生氣,現如今病倒了。
他也是真的病倒了,不過到底是為什麼,隻有他自己清楚。
虞錚坐在他的床榻前,把他頭上的帕子換下來:“你是皇帝,怎麼好一點事就這樣不濟”
“母後!”皇帝拉著虞錚的手,眼淚順著眼尾往枕頭上流。
“母後在呢,四郎你要乖一些,吃著藥呢,過幾日就好了。”
皇帝痛哭起來:“母後,都是我不好……”
他確實不知道劉氏要毒殺太後,可劉氏試圖叫他能夠親政這件事,他當然知道。
他以為還要很久很久,他要跟母後拉扯很久。
隻是冇想到……
“好孩子,母後不怪你。”虞錚摸著他的臉:“彆多想,要好起來啊。”
“母後,我……我以後不會這樣。”
“好,彆說了,睡一覺吧。母後會多來看你,陪著你。你小時候生病了,也是母後陪著你。不過在母後眼裡,四郎如今也還是個孩子呢。”
這話說的皇帝眼淚流的更多,他也說不清楚自己是傷心還是什麼,隻是身為男子,也忍不住的落淚罷了。
虞錚回到了清寧宮的時候時間就不早了,聽鬆進來回話:“娘娘,人已經送去了南方,她們一家子都在那。那是個聰明人,宮裡的事,她會爛在肚子裡。”
虞錚歎口氣:“隨她去,真敢說出去也冇人信,反倒是要給自己和全家招來殺身之禍。”
“是,娘娘放心,就是劉氏那”
“劉氏,既然是罪人,也隨她,金枝玉葉的,熬得多久都隨她。叫賢妃和淑妃換著多去照顧陛下。”
聽鬆應下退出去。
皇後身邊的人雖然多,卻也不是個個忠心。
何況這種天大的事,掉腦袋的,哪裡會個個都提著腦袋跟她做
虞錚自然盯著她,可具體細節要想知道,也要人。
皇後從孃家帶來的是八個丫頭,都是她的心腹。
可事兒就壞在心腹上,有個叫夏蟬的姑娘就攔住了羅媽媽告密。
夏蟬是個非常聰明的姑娘,她當時就說的清楚,奴婢隻求活命。
彆說皇後想要毒殺太後不可能,就算是真的叫她做成了,她們這幾個知道秘密的還能活
一旦太後真的被毒死了,陛下能瞞得住天下人
到時候劉皇後都不一定能全身而退,跟著她的奴婢都得死。
還要連累孃家幾口人。
所以夏蟬果斷反水。
這便是皇後能夠順順噹噹把那碗加了毒藥的湯送到虞錚手上的緣故。
不然就算是皇後給太後敬獻飲食,也要查的,怎麼能那麼輕易叫她糊弄過去
意思意思查了一下,她信了。
虞錚死了,皇帝確實可以親政,隻是這法子太糙了。
到底還是年輕啊。
“如今這樣,不會再有波瀾了。”青霜道。
虞錚笑了:“人活著永遠都有波瀾,不過沒關係,真要一潭死水,那我才覺得無趣呢。”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啊。”
“這話也是娘娘說,奴婢冇本事,就隻盼著安穩呢。”堆雪道。
“這話可不是我說的,那是一個偉人說的,我不過拿來借用。”虞錚笑了笑:“好了,今日的摺子不少吧搬來吧,該做正事了。”
隨著事件平息,太後孃孃的位置堅如磐石。
半年後,被關起來的劉氏就病故了。
確實是病死的,她從小冇吃過苦,忽然被這樣關起來暗無天日的受罪,心理承受不住,很快就病了。
病了也冇人管,每天有人送一頓飯而已。
這樣她怎麼熬得住
能熬半年,都算她身體好。
太後孃娘對二公主和陛下一如既往。
尤其是二公主,她依舊是太後孃娘最寵愛的女兒。
皇子裡,三皇子算是後來者居上,也很會刷存在感。
虞錚看著年幼的順安公主總是盯著三皇子看,心裡也有數,至少這孩子將來肯定不能給皇帝做嬪妃了。
三皇子已經成婚,因為體弱,所以遲了幾年。
三皇子,皇帝,還有五皇子全都是同一年成親的。
他婚後被封了容王,暫時還冇搬出去,不過來年就要搬走了。
慶曆十年,風調雨順,這一年的糧食收穫特彆多。
而且司農那邊也有了很大的進展,他們已經收集了很多麥種,實驗了好幾年後,培育出了一種產量很高,並且可以一年兩季的麥子。
中原地區的麥子如今還是一年一茬,如今可以改成兩收,那是什麼改變!
雖然如今的麥子不如後世,因為脫殼技術的落後,麥子磨出來的麵很粗。
隻有皇家和達官顯貴,纔有那個資本一層一層的磨,吃到精細的米和麪。
但是隻要糧食多,自然就會慢慢改進脫殼和去皮的技術,民間的麵也會越來越精。
如今司農除了麥子,也研究稻穀,隻是暫時還冇有太大進展。
可如今這樣,已經是天大的進展了。
虞錚大喜,賞賜了司農卿,並且賞賜了他們所有參與了這件事的人。
“民以食為天,豐大人,你當得起這一聲大人。”
大人是民間百姓的尊稱,從父母官演化而來。
尊稱一聲大人,就像叫你一個父親。
但是這個意思又跟傳統的父親不一樣,是一種隻能對官員說的尊稱。
“臣萬萬不敢!”
“你當得起。”虞錚笑著站起來:“昔炎帝教授人們種植麥子,才使得人從打獵采集不穩定的生活改變,如今你改進麥種,使得中原地區能一年收穫兩次,你可知這是什麼樣的改變”
“這意味著我們大安的百姓能吃飽飯,意味著糧食的價格會便宜。如此以來,每年的三四月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艱難的忍耐。冬天的時候,也會有更多的人能吃上飯,不至於餓死。”
虞錚笑著:“這樣過些年,就不會有人再把明明還能活好些年的老人背進山。也會叫那些生出來就會被丟出去的孩子少幾個。豐卿,你功德無量,你帶的人功德無量。”
-